城垣上的炮击在敌军撤退后就停歇了,在这些人又返回之后,却是没有再轰击,连开枪的声音都很廖廖。
这些人渐渐发现,只要放下武器,似乎就没再被新军攻击了。
于是,更多的溃军加入进来。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在扬州城护城河对岸,跪了一片放下武器的敌军士兵,有的人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白布,不停的挥舞着。
这一幕让督战的清军就比较尴尬了,为此还有几十骑恶狠狠的冲上前来想通过杀鸡儆猴的方式再逼这些人起来继续战斗。
一时间杀得惨叫不断,其他士兵则是爬起来惊恐的逃蹿躲避。
但是,这中间自然不缺乏有些被逼急了的人,他们大声喝道:“鞑子不给我们活路,杀了他们,拿他们的人头投降新军……”
立即有人附和,“鞑子不给我们活路,反了他们,杀啊……”
于是,有人带头跑去捡地上的武器,为了一条活路不得不反抗。
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攻城是攻不上去的,也不可能再攻的。
但撤退,鞑子又不允许,还丝毫不客气的下杀手。连作为敌人的新军都没有这么狠,在他们放下武器之后没再攻击了。
可是,这些不拿他们当人看的鞑子却是连这点生存机会都不给他们,怎能不反?
虽然几十个清兵骑着战马凶狠异常,像驱蝗虫一般将一群群人追得惊恐四逃,杀得人仰马翻。
但毕竟只有几十人,几千人在无路可逃情况下的反抗,不是几十人能够扑灭的。
几个清军被弓箭和鸟铳射落马下,立即有一群人咆哮着冲上去,好像饿狼扑食一般,一下子凶狠了很多。
也不知道谁定的规矩,好像只要拿到一个清军的人头就可以投降新军,甚至还可以加入新军。
第二三四章 楯车
蒙八旗骑兵也败了,失败过程与关宁军相差无几,损失超过两千骑,实在扛不住,便只能撤退了。
看到阵前又倒毙了大量敌军尸体,唐宁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神色,身边的将领和参谋也都议论开了。
“大人真是旷世将才,此阵真是妙啊。”
“然也,此阵经过尚可喜,还有吴三桂的关宁军,以及蒙军的检验,都取得如此战果,乃我军驱敌之利器也。”
“说来惭愧,我等此前一直不看好此阵,差点错过如此精妙阵法。”
“卢将军说得是,说得是啊。”
听到大家一边倒的对此阵大嘉赞赏,此前反对得最凶的孙临,脸上自然有点挂不住。
但他性格豪爽,并非只认死理之人,有错立改,再次向唐宁告罪一声,唐宁自然不会怪罪,也没有趁此显摆或者奚落。
一旁的克劳迪娅眼睛微亮,默默的盯了唐宁好一会儿。
今日敌方再次战败,应该不会再有大仗了。
于是唐宁立即率领众人回到营帐。
清军大营中,前后三次进攻,一次比一次浩大,但都失败了,这让阿济格的心情很是不好。
“殿下,新军不动如山,严阵而待,与我方实为不利。不如,我们静观其变,等新军来攻。”
“若新军来攻,必不可再保持此阵,我军相机而破之。”尚可喜带头劝说道。
一方面他确实是为了清军着想,但另一方面,也害怕再派自己的部队再战,毕竟谁也不想消耗自己手中的力量。
吴三桂也有这种想法。
阿济格则是立即抬起手,说道:“既如此,我大清精锐来会会唐宁。”
言罢,阿济格看向一旁的贝勒博洛,道:“博洛,你且率兵七千,攻破敌阵。”
博洛立即躬身应令:“是,殿下。”
虽然如此说,但阿济格也没有拖大,进攻前做了充足的准备。
楯车,可以说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是清军最为倚重的武器之一。
楯车是一种战车,是根据明军的战车改进过来的,几十年来,也经过了多次改进升级。
楯通盾,楯车,也就是盾牌车。
楯车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
这样制成的楯车,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非大炮击之不穿。
清军规定,每百人配备四辆楯车,由三十人操作,比例达三成,可见其地位。
正因为如此,明军在野战中无法与清军匹敌,也与此楯车有关。
入关之后,清廷处于稳固统治和保密的原因,极尽掩盖这种楯车的作用。
但现在,遇强敌新军,阿济格也不敢大意,为了减少满八旗的伤亡,这款战功卓著的武器,不得不动用了。
不过他也清楚,他有楯车,新军也有先进的火器。
楯车可以挡住鸟铳和虎蹲炮的直射,但阿济格却没有信心能够挡住新军那些先进武器的射击,毕竟那种武器远远不是鸟铳可以比的。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赌新军那种先进武器并没有多少。
翌日清晨,太阳刚升起不久,贝勒博洛便整军出发。
其中四千人推着近两百辆楯车从正面发起进攻,而博洛自己率领三千精骑迂回到新军右翼虎视眈眈。
近两百辆楯车分散开来向前推进,楯车载有士兵、鸟铳、弓箭、长矛等战斗物资。
除了推车的士兵,其他士兵皆躲在楯车后面以躲避新军炮火的轰击,这咋一看起来倒是有些像后世的步坦协作。
从新军的视野角度,就看到一辆辆战车不停的靠近过来,不时的看到楯车后面影影绰绰的敌军。
但不管怎样,在敌靠近至两里左右时,炮击开始了。
“轰轰轰……”最开始依然发射的是实心弹。
虽然很多炮弹落空了,但也有不少落在人群中,将一个个敌军砸成肉泥。
“轰”的一声,一发炮弹结结实实的砸在了一辆楯车的盾面上。
只听见轰的一声,盾面直接四分五裂的向后倒去,炮弹在车上滚落而过,将躲藏在车上的几个清军士兵砸得惨嚎不断。
强大的冲击力震得推行的清军士兵东倒西歪,有几人的手指和手臂当场被震断。
这一幕幕在各处上演,一些楯车被砸烂,失去了作用,随即被清军抛弃。
有的只被砸掉一角,还可以继续使用,他们则立即将其扶住,继续推着前进。
在敌靠近到里许左右时,新军士兵又换上葡萄弹。
葡萄弹的威力不及实心弹,但胜在覆盖面广,一炮可以击中更多的敌战车。
但新军炮兵指挥官不知道葡萄弹能否击穿这种楯车,只能先试上一试了。
“轰轰轰……”
通过事实证明,使用葡萄弹时,除非是正面击中,否则也无法击穿这种楯车的防御。
而葡萄弹因为是由多枚小型铅弹组成,所以穿透力比实心弹强,但是钝击伤害要弱了不少。
所以经常看到,敌楯军被击穿一个个孔洞,但没一会儿又可以继续前进。
而实心弹只要正面击中,几乎都是将其摧毁的结果。
两种炮弹的利弊都非常的明显,取舍就有点困难了,最终,炮兵指挥官还是迅速作主使用实心弹。
因为在他想来,对于敌战车,只有将其摧毁,无法发挥作用才是根本。
实心弹的破坏力更大,而随着敌距离的拉近,实心弹的命中率也增强了不少。
果然,随着清军战车的不断接近,新军火炮的命中率也增加了不少,一辆辆楯车被摧毁,看得远处的博洛一阵肉痛,但也只能暗暗咬牙。
在敌接近到百余丈开外后,新军的灭虏炮也开火了。
灭虏炮算是一种迫击炮,虽然击不穿敌楯车,但却可以通过大仰角攻击到楯车后面的士兵。
灭虏炮发射的霰弹坠落在后方人群中,像加强的冰雹一般,砸得清军一阵鬼哭狼嚎,不少人被砸得头破血流,面目全非。
但是,这并没有吓退清军,反而激起了他们心中的狠戾。
“给我冲……”军官咆哮着。
“啊……”推车的士兵大声喊叫着,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冲得越快,就有可能少受新军一轮甚至几轮火炮的打击。
第二三五章 铁丝网
“轰轰轰……”清军冲近到新军阵前只有几十丈远了,新军的火炮还是没有停歇,清军的楯车已经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
在距离二十丈左右时,清军的反击也开始了,只见一个个清军士兵突然从楯车上冒出头来,然后用鸟铳开始射击。
在车厢内,还专门有人负责给射手装填弹丸,然后把装好弹丸的鸟铳递到射手手中,可以让射手能够更快的射击。
“砰砰砰……”一个个清军士兵在奔驰的楯车上射击。
“嗖嗖嗖……”有的清军则是张弓搭箭射出科箭矢。
一个个新军士兵稀稀拉拉的倒下,这些倒下的士兵,大部分并没有死去,只是受了些伤。
因为他们身上穿的板甲防御力还是很不错的,在这个距离上,只要不是命中无防护的位置,不管是鸟铳还是清军的重箭,都无法破开其防御。
倒下的士兵留出的空位迅速被填补上,第一排的新军士兵早已经举起了手中的燧发枪。
指挥官目光死死的盯着敌人接近的距离,直到最近的一批楯车接近到十丈左右的距离后,他一声令下,“开火。”
“砰砰砰……”新军士兵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嘭嘭嘭……”一发发子弹打在楯车的盾面上,无法造成多大伤害,但有些子弹击中了从楯车上站起来射击的清军,其一个栽倒就摔了下去。
第一排士兵射击之后,立即撤到第三排,第二排迅速变换成第一排,一声令下之后,又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敌人由于有了楯车的防护,受到的伤亡比之前的进攻小了很多,但新军却毫不在意,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射击。
终于,清军接近到新军阵前只有三丈开外了。
“杀……”躲在楯车后面的清军立即咆哮着冲出。
“砰砰砰……”这些人刚一冲出来,就被新军的一轮射击收割掉一片。
但已经接近到这么近的距离,他们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他们分成三队,一队正面进攻,另两队从防线的缺口处进行冲击。
但是,从正面进攻的首先遇到了大难题,他们发现挡在身前的,被新军伪装掩盖的,不是什么土木结构,而是那种带刺的铁条。
这些铁条缠在木桩,而且绕成螺旋形,推不动,刀斩不断。
如果直接冲上去,上面的尖刺却仿佛刺猬一般,透出满满的恶意。
“砰砰砰……”趁清军拿铁丝网毫无办法之际,新军士兵近在咫尺的对其射击,成片的清军惨叫着倒下。
虽然也有一些清军趁机射出箭矢、掷出长矛对新军士兵造成杀伤,但这些零散的反击,自然没有新军这种近距离密集收割来得凶猛。
清军自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即便他们再凶猛,在如此大的不对称伤亡下,也不得不暂时退避,不少人主动退到了楯车后面。
就这样,清军第一拨凶猛的进攻,迅速被扑灭。
而另两路向防线缺口处冲去的清军,却是当头棒喝,因为新军终于动用了那种先进的火器。
不知何时,新军已经在炮兵阵地布置了几挺MG42机枪,枪口对准这些所谓的防线缺口处,形成交叉火力网。
这些凶猛冲近过来的清军,无疑是直接撞在了枪口上,在如此近的距离,人体在MG42那恐怖的撕扯力下,仿佛纸一般脆弱。
几乎是一场血腥的屠宰,一次疯狂的收割。
没有一会儿,几百人便成了一堆碎肉,血流成河,两个缺口也被清军的万段碎尸给阻隔了。
即便再疯狂的人,在面对这种一边倒的屠杀下,也只能望洋兴叹,退避三舍。
新军用事实告诉他们,缺口不通,清军也立即放弃了从缺口冲入新军阵中的打算。
但是,铁丝网这种新事物对清军来说,依然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天堑。
即便新军士兵就在几丈开外,但手中的战刀够不着,长矛够不着,只能用弓箭和鸟铳还击。
但是,用弓箭和鸟铳,根本没办法对抗新军这边密集的射击。
连普通的清军士兵都知道,要想战胜新军,只有近战,让新军没办法再利用这种阵形,只能用手中的刀进行战斗。
可是,这细细的铁丝组成的防线,却是生生的拦住了去路,气得一些清军士兵举起战刀疯狂的劈砍,但很难在短时间内劈出一条通路。
而新军士兵近在咫尺,也不会给他们时间慢慢的破坏铁丝网。
就这样,付出极大代价凶猛扑来的清军,被小小的铁丝网挡在了外面,进攻受阻。
由于离得远,博洛甚至都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自己人连那么点高的防线都爬不上去,居然被挡在那里不得寸进。
但是,他顾不得那么多了,立即将手中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