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6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马剑银币重约二十五克,含银量约为百分之九十四点二五,大明的全氏银币与荷兰马剑银币的兑换比率为0。676比一,

    这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而且像类似于广场协定一样人为的金融危机。二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广场协定是漂亮国加强给日本的,为了收割日本的羊毛,而郁金香事件的背后,却有着太多幕后推手,也是犹太人在背后推动的。

    当时虽然没有详细的数据来显示荷兰在这次事件中损失了多少钱,许多人因为高价购入郁金香而血本无归,跳河自杀,有人从富翁一夜间变得一贫如洗,沿街乞讨。这种从天堂陡然跌入地狱的转折,给了荷兰一个不小的打击。荷兰的金融业迅速萎靡,商业经济亦开始走下坡路。

    现在这事已经过去快一年,就算是后悔也没有办法。

    到了晚上的时候,全旭感觉满桌的山珍海味都不香了。

    有点懊悔,错过了……

    全旭的长吁短叹,落在朱微媞眼中,有些疑惑不解。

    苗氏进了皇宫,不声不响,毕竟是一个寡妇,朱微媞给了她一个丽嫔的称号,皇后有册、有宝和有印,妃子有册、有印但无宝,嫔以下则只有册。皇后的册、印和宝是金制的,妃子的印金制、册镀金银,嫔册银制。

    在全氏的后宫,朱微媞是皇后,品阶第一,其次三娘汤氏的贵妃,其次是二娘辛圆的淑妃,海伦娜在后宫只是一个美人的称号。

    苗氏这个则丽嫔,其实比海伦娜还要高上两等三级。

    “丽嫔!”

    “臣妾在!”

    朱微媞沉吟道:“今日陛下长吁短叹,说什么错过了,你可知他错过了什么?”

    苗氏摇摇头,满脸疑惑:“臣妾委实不知!”

    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不想说,朱微媞叹了口气,随即挥挥手,示意苗氏退下。

    在苗氏离开以后,朱微媞带着一碗参汤,前往三娘所在的宫殿。

    三娘在六月底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全氏的第六个孩子,皇四女,赐名全景甜,全景甜出生的时候有些不足月,而且非常瘦小,仅仅三斤七两。

    三娘现在照顾小景甜。

    朱微媞来找三娘,就是想通过三娘了解全旭在江南的事情,影卫一直掌握在三娘手中,就连皇后也无法准确掌握全旭的一举一动。

    当然,三娘例外,她可以清楚地知道全旭做任何事。

    对于朱微媞的良苦用心,全旭只能苦笑。

    全旭也没有理会朱微媞的小动作,他在查看位于新华省的报告,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移民,新华省在南美的人口突破了五百万人,一座又一座城市拔地而起,当然,这些与南美的土著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大明在新华省所有的地名,都是汉字地名,按照古代取名原则,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阳为阴。一条一条公路修建好,一座城镇与一座城镇相连,治安稳定,经济蒸蒸日上。

    与新华省比邻而居的圭那亚,无论是法国、英国、荷兰、西班牙或者葡萄牙,确实是凸显出欧罗巴人的无能。

    其实这也不怪他们,葡萄牙才多少人?新华省从大明本土移民超过五百万人,对于大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葡萄牙人来说,别说移民五百万人,移民五十万人他们都没有这么多的人口。

    再说荷兰,荷兰在1648年才会从西班牙帝国脱离出来,现在更别说发展他们的殖民地了。

    在殖民地开发上面,法国、葡萄牙包括西班牙,全额报销新移民的移民费用,并且会给新移民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甚至会允许新移民随意圈占农场,想圈多少就圈多少,圈起来都是自己的。

    但是,无论是葡萄牙人还是法国人,他们对于圈地没有任何兴趣,相反,他们更愿意挖金矿和银矿,再不济就是铜矿和铁矿,可以说,全世界所有人加在一起,对于没有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感情深。

    新华省的开发,总体来说,是沿着边境朝内陆开发,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沿着边境线建立的,正是因为比较的问题,显得欧罗巴人比较无能。

    所以眼下在新华省周围,各国殖民地,印第安人都靠着大明这颗大树,比新华省在沈陆府的港口,现在已经扩充了至少百倍,原本最多一次性能停靠七八艘船,现在已经可以同时停靠七八百艘。

    从新华省每年可以向本土运输大量的粮食,至少千万石粮食可以填补粮食不足部分,同时,还有八九百万石粮食会被运往欧洲,卖给西班牙、威尼斯和神圣罗马帝国,以满足欧洲战场上的需要。

    总之一切都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新华省想打报告在新华省修建铁路,全旭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这件事暂时还没有商量的余地。

    虽然说铁路的运输效率远超过公路运输,可问题是,大明本土的铁路网络还没有修建完成,暂时还是先放放。

    至于在新华省发现的铁矿和铜矿,那就用发挖运河,运河暂时解决这个运输难题。

    一夜迷迷糊糊睡了过去,翌日天一大早,全旭洗漱完毕,突然想起好久没有见过陈应,想到陈应,全旭忍不住想要骂人。

    作为一国之君,他考虑不到的问题,难道陈应这个以商人出身的胖子没有先见之明?

    再说了,经济战争,金融战争,他与江南士绅玩了这么多次,难道就忘记了?

    全旭下令要召见陈应,陈应也不敢阻拦。

    全旭在御书房召见陈应,再见到陈应全旭差点没有认出来,此时的陈应不说瘦成一道闪电,至少瘦成了一个正常人的标准,大约一百三十四斤的样子,几乎是原来的一半。

    “恭喜你,减肥成功了!”

    全旭一脸冷笑:“别告诉朕,这段时间你一直在减肥!”

    “没有!”

    陈应望着全旭桌案上的郁金香,淡淡的笑道:“臣还没有来得及恭喜陛下!”

    “喜从何来?”

    陈应指了指桌案上的郁金香笑道:“陛下不是知道了吗?”

    “知道了……”

    全旭瞬间反应过来:“你从荷兰弄了多少钱?”

    “没有多少!”

    陈应叹了口气:“那帮孙子太损了,不打招呼就砸盘,气死我了,差点连臣也被他们坑了……”

    原来早在四年以前,海伦娜就看到了郁金香的价值,可是威尼斯城邦共和国国小民寡,想要种植郁金香也是有心无力,可是,大明却不同,拥有着天然的优势。

    正因为大明在小冰河时期,天气寒冷,整个北方都是适合郁金香种植的寒温带气候,不过,当时由于全旭主要精力放在粮食生产方面,对于这件事的兴趣不大。

    不过,当时刚刚进入政坛发展的程敬贤,他只是发现海伦娜与全旭的私交不错,纯粹是拿几千亩地,一千多名佃农陪着海伦娜玩。

    对于程敬贤来说,了不起就是花几千两银子,能让海伦娜开心,这个钱花得值,结果第一年产出的郁金香,被大明工匠制造成了郁金香香水,这种产品已经发明,在欧洲就引起了轰动的效果。

    甚至比全旭比后世弄来的润肤乳、洗面奶、美白霜之类的化妆品更好销售,而且价值更高。

    陈应当时还在担任河套议事府的议长,那里的粮食出产太多也运不出来,而且大量的农民和土地,于是,陈应就接手这个活计,一口气在九原、五原、鄂尔多斯等地种植了六十余万亩的郁金香。

    这些郁金香就被打印成了期货票,出现在欧洲和荷兰的期货交易市场上,作为出手大户,郁金香的期货与其他大明商品是捆绑一起销售,很快就挤进了荷兰人的期货市场。

    全旭挥挥手:“说重点……赚了多少钱!”

    “没多少,也就不到八千万……”

 第八六六章凶名

    第八六六章凶名

    “八千万盾?”

    全旭心想着,一荷兰盾,也就是五分之二马剑银币,约十克银子,相当于两千多万两银子,这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陈应的眼睛笑成了月牙:“不是,陛下不妨猜猜看?”

    “不会是八千万两银子吧?”

    “没有那么多!”

    陈应看着全旭有些急了,也不再打马虎眼了,直接了当的道:“是八千万弗罗尔!”

    “我去……”

    全旭顿时目瞪口呆。

    果然,做任何生意都没有抢劫来得快,来得迅速。

    八千万弗罗尔,相当于五百四十万两金子,由于全旭在不停的吃着黄金,导致了银价的贬值,现在的银价与金价的兑换比例从最初的一比八,变成了一比十二,五百四十万两金则相当于六千四百八十万两银子。

    听到陈应从荷兰弄回了这么多钱,全旭心情瞬间就好了。

    关键是这一笔钱并不是国家经营,而是全旭私人的,也就意味着全旭瞬间就增加了六千四百八十两银子银子。

    哪怕是由于物价的上涨,现在打造一艘海鲨战舰的成本比几年前提高了将近一倍,这一笔巨款,可以让全旭再打造五百五十艘海鲨战舰,或者一千三百余艘飞鱼战舰,或者修建大约六七千公里的铁路。

    就在全旭准备拉着陈应想到一起吃早餐的时候,沈明泽这个首相随后而来。

    他的目的其实也是盯着这一笔钱。

    全旭虽然是大明帝国的皇帝,理论上整个大明都是全旭的私人财产,可是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这些年全旭投资兴建了旅顺造船厂、登州造船厂、金州火车制造厂、金州钢铁集团、辽东工业集团,又是建校,又是修建公路、铁路、港口、码头、前前后后投资不下亿万钱两银子。

    现在帝国政府想一纸公文就把管理权收走,简直想都不用想。

    当然,如果大明政府愿意接手这些企业和铁路、公路的债务,全旭是愿意出手的。

    这就是有兰德银行的好处,一直以来,全旭对外的所有投资都是通过全记银行进行的,也就是,全旭的投资,都是以贷款的方式,从全记银行拨给各个公司,所以现在各个公司的实际债务都不低,特别是枪炮生产工厂,因为左手倒右手,全旭在定价的时候,基本上的原则就是生产成本,加上管理成本,加上运输成本。

    除了少量税务之外,基本上这些企业的盈利状况都不是太好,铁路公司在亏损,火车厂制造厂欠下来的债务超过三千万两银子,如果政府愿意承担这个债务,那么全旭真无所谓,有了这三千万贷款,全旭还可以再建一个火车制造厂。

    沈明泽看着全旭交了底,无言的苦笑道:“陛下,还真够深谋远虑的,十年前就想到了今天!”

    其实沈明泽还真有些冤枉全旭了,全旭只是为了内部管理,锻炼他的管理团队,还真没有想那么远,全旭甚至没有想过要当皇帝,如果不是李信逼着他,他宁愿当一个权臣,直到崇祯不能容他了,他就跑到澳大利亚或者美洲建国,关起门当山大王。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也陆续有大臣想要接管枪炮局下属的一系列工厂,这一些工厂不仅仅可以生产步枪、机枪、子弹还能生产迫击炮、大口径舰炮甚至是战舰,现在连蒸汽机轮船也在摸索中。

    每次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只需要把债务问题抛出来,所有人就发现,全旭名下的企业不仅仅不是肥肉,还是一个个烫手山芋。

    别看全旭名下的企业很多,几乎占了大明工业产值的将近三分之一,可事实上,全旭的利涧并不高。暴利的罐头厂、纺织厂、钢铁厂基本上都被全旭卖得七七八八,最盈利的,反而不是这些大型企业,而是一些奢侈品生产厂。

    比如香水、女人坊和皇家马车制造厂,一辆四轮马车,全旭可以赚三四千两银子,而且扩充了四次生产规模,每年就可以赚五六百万两银子。

    “我们的老祖先很久以前就告诫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全旭还是把功劳归结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全旭现在搞的就是文化输出,除了奥斯曼帝国和卧莫尔帝国以外,其他国家都不用战争手段来解决,而是依靠文化方面的输出。

    现在在欧洲,活跃着一群捐客和掮客,他们拿着大明帝国的好处,为大明帝国在欧洲到处搜笼像笛卡尔马林梅森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会收笼落迫贵族,指引他们来到大明帝国留。

    通过在大明帝国期间的留,培养他们亲善大明帝国的价值观。

    白人的祖先留给后人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估计就是《圣经》,所以白人在进行殖民扩张的时候,都是一手利剑,一手《圣经》。东方的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全旭对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