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不可收拾,扑簌扑簌往下掉。
全旭有些慌了:“大妹子,你别……”
苗氏也是演戏高手,她的无声地更咽着,跌跌撞撞地朝着舱门外走去。
此时,另外一个舱室里,全景慕、全景然包括全景亮正与苗虎子在一起玩着游戏,苗虎子脆生生地叫着全景慕姐姐。
苗氏二话不说,抱起了苗虎子,朝着甲板上走去。
当然,苗氏的披头散发的样子,满脸泪痕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众人纷纷议论着:“苗家大妹子,你这是……”
苗氏既不解释,也不说话,而是径直走向甲板。
现在可是刚刚开春,运河里的河流还有着冰渣子,别说苗氏会不会水,就算是会水,或者说营救及时,只要被水一激,那也要掉半条命。
更何况,苗氏怀里还有一个哇哇大哭的苗虎子。
眼看着越走越快,船老大反应过来:“不好,快拦住她!”
几名水手拦住苗氏,苗氏一边挣扎,一边嚎啕大哭:“你们别管我,让我死了吧……”
船老大问道身边的水手:“发生了什么事?”
“不知道啊!”
“我看到苗家妹子从浴舱里出来!”
船老大也是过来人,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谁在浴舱?”
“好像是王小哥!”
“姓王这孙子,真不干人事!”
全旭穿着衣服,就急忙寻找苗氏。
不曾想他刚刚来到二层甲板,就遇到了几名水手,这几名水手指着全旭骂骂咧咧:“姓王的,你干的好事!”
“抓他去见官!”
无论什么时候,国人最容不得的就是强奸犯,或者是犯了花案的贼人,全旭心中更是无比悲愤。
他可是有苦说不出来,只要见官,无论结果如何,他这风流韵事就别传得风言风语,可是不见官,但是这些水手和船老大,也不会放过他。
“苗家妹子,你看够了没有!”
全旭盯着一旁看好戏的苗氏道:“我答应你还不成吗?”
全旭被苗氏这样给算计了。
苗氏出面向船老大等人解释:“诸位兄弟,误会,误会,你们误会了,我就是想出来透透风……”
船老大还有些疑惑,全旭分明看着苗氏用眼神与船老大交流,苗氏更是当着全旭的面,掏出一张十两银子的钱钞,递给了船老大:“给兄弟打点酒,暖暖身子!”
“多谢苗家妹子!”
苗氏光明正大的搬进了全旭的船舱内:“相公……”
“算你狠!”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苗氏一语双关的盯着全旭。
全旭摆摆手道:“你会后悔的!”
“不会!”
苗氏非常得意的道:“我娘就告诉我,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要主动去抢,扭扭捏捏,连屎都吃不上热呼的!”
这话虽然有些糙,可是理不糙。
全旭有些怀疑,到底是谁才是主角,为什么苗氏这个寡妇,出手碰瓷就碰到自己这个为微服出巡的皇帝?
这事全旭其实也不介意,虽然说苗氏的微胖式并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是紫禁城很大,安置一个女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全旭对于苗氏算计他还是非常在意的,当然,要说不在意的人,肯定不是男人。喜欢强推,或者被强推,这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更何况,这事如果说出来,只怕是成为全旭的奇耻大侮。
就这样,全旭与苗氏虽然在一个船舱里住着,却没有突破那层界线,事实上,全旭还是有点紧张的,他虽然不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也非柳下惠。如果真是被苗氏诱惑,他能坚持得住吗?
答案是全旭自己不知道,毕竟有些事没有经历过,没有发言权。
可惜,全旭想得太多了,苗氏并没有像他想象中的那样,急不可奈地与全旭发生不可描述的关系,而是恪守本份,甚至,她居然像防着狼一样,防着全旭。
衣服穿了好几件不说,还在怀里别着一把锋利的刀子,枕头
全旭从来不禁枪,在全旭看来,虽然说剌杀无辜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也可能给无辜的百姓造成伤亡。
但是,全旭并没有剥夺弱者最后自卫的能力。
在出行之前,也就是在京城的时候,全旭接到了来自兰州都督府的汇报,一支来自战俘的施工建筑队,其中五名战俘结伴逃亡,利用看守的不注意和松懈,抢夺了两支步枪以及四枚手雷逃跑了。
虽然兰州都督府马上就组织了兵力进行拉网式的搜捕,非常可惜,这五名逃跑的战俘居然是关宁骑兵的夜不收,不仅仅战斗力强,反侦察能力极强,尽管动了将近五千兵力,却被这五名战俘屡屡逃脱。
后来,这五名战俘从五千大军的包围圈里逃离了出来,一口气跑了四百多里,直到跑到了甘泉县境内一座山谷中。这座山谷有一座小型的柿子干加工厂,平时也就十几名工人在此工作,由于临近年关,工人放假,这个工厂只有一对中年夫妻和两个孩子。
遇到五名曾经的夜不收,这对夫妻没有反抗,就被控制了以来,随着五名夜不收在工厂里吃饱喝足之后,就扑向那名老板娘,一看实在躲不过去,这名老板就开始反抗,他用两支左枪式手枪,向五人射击。由于五名夜不收的大意之下,集体翻车。
事后调查发现这五名关宁军的夜不收相当残忍,不仅将沿途遇到的人杀掉,还会直接伪装成野兽袭击人类的情况,让官府无法分辨出来。
在全旭看来,持有武器是百姓最后的自卫手段,这个权力不应该被剥夺,就像现在苗氏,如果不是有手枪在手,她恐怕没有勇气与全旭共处一室。
全旭与苗氏一路相安无事,苗氏非常勤快,不仅负担了全旭四个孩子的吃喝,还有洗衣服,关键是以全旭向来口刁,可是他也挑不出苗氏的问题。
全景慕起初并没有感觉出来苗氏的异常,短短几天之后,全景慕趁着苗氏在洗衣服的时候,悄悄来到全旭身边:”爹,你与那个女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
全旭总不能对自己的闺女说,自己被算计了吧?这样也有损全旭的个人形象。
”那个女人,是不是想嫁给你?“
全景慕撇撇嘴:”哼,我都听说了,她跟其他人说,你就是她的男人!”
全旭挥挥手:“小孩子家家的少管闲事!”
“爹,你不能再把我当三岁小孩!”
“对,你不是三岁小孩,你是十一岁的孩子了!”
这个时候,全旭也有些感慨,在后世他还是孑然一身,可是在这个时空,他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了。
全景慕对于苗氏想成为全旭的女人有着明显的敌视。
只不过,全旭的四个孩子却分成了两派,除了全景慕以外,包括全景然、全景阳以及全景亮都非常喜欢苗虎子。
苗虎子就是三个人的小跟班,而且是呼来喝去。
“听大哥的~”
“不,听二哥的!”
“听二姐的!”
有了这个小玩伴,几个孩子都显得非常高兴。
看着四个孩子在一起玩,苗氏也非常欣慰。
这是当然了,全旭的四个孩子被他教导的,虽然性格上有差异,全景慕就是典型的大姐大,全景然却温婉儒雅,至于全景阳则是一个典型的小滑头,只是全景亮显得有些柔弱。
不过,这四个孩子都非常大气,虽然让小苗虎干这干那,却非常大方地赏赐苗虎子礼物,跟着全景亮玩了四五天,全景亮就赏给了他一枚玉佩。
全景亮手中的东西,自然不会便宜,随便拿出一件,那也是价值连城。
苗氏看着全景亮给苗虎的玉佩,她是一个识货的人,知道这枚玉佩至少上百两银子,其实这枚玉佩可不值上百两银子,只要放在市场上卖一千五百两也是有价无市。
苗氏一边利用儿子讨好几个小孩,也利用自己烹饪的美食,尽可能的讨好着全旭。
全旭其实有办法让苗氏消失得无影无踪,别看全旭只是父子五人在船上,可是周围却不止数百名影卫或锦衣卫,玄鹰卫情报人员的跟随。
就算全旭想不承担杀人的罪名,那也有一万种办法,让苗氏出意外。
但是,全旭却没有这么做,可是习惯性的让苗氏出身在自己左右。
苗氏是小心翼翼地讨好的全旭,也小心翼翼地防备着全旭。
全旭的心防终于被苗氏攻克了:“最后再问你一句话,你后悔吗?”
“不后悔!”
苗氏的态度相当坚持。
“后悔也晚了!”
娘的,折磨死人了。全旭是正常男人,看着一个美女在他面前晃悠,特别是全旭想忍,可是弟弟也不能忍!
第八四七章乌鸦嘴
第八四七章乌鸦嘴
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举头望明月,谁比谁疯狂……
一夜不可描述的事情,全旭仿佛像断了断片似的,那一刻,他忘了自己有老婆,而且还不止一个。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舱室的窗户,照耀在全旭的脸上,全旭微微睁开眼睛,看着仿佛像小猫一样蜷缩在自己身旁的苗氏。
苗氏似乎在想着什么美妙的事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不过,很快,她仿佛又遇到了什么让人恐怖的事情,哪怕在睡梦中,也要保护着自己。原本柔顺的发鬓,变得异常蓬乱,仿佛上地上凌乱的衣服一样。
这点点滴滴的细节,充分表明,昨夜的战况,似乎非常激烈。
全旭伸手摸了摸床头的烟盒,不过,仅仅稍微动了一下,就惊动了苗氏。
苗氏起身,表现得非常从容,随口说道:“你放心,我不会赖上你的!”
如果不是苗氏的声音在颤抖着,全旭就信了。
苗氏的真正年龄全旭并没有问过,看着她身上皮肤的弹性,似乎应该不大,女人的脸可以化妆,可以欺骗人,但是皮肤不会。
温柔乡,就是英雄冢。
全旭正在享受着苗氏的更衣,也享受着苗氏的服侍,享受着苗氏每天烹饪的菜肴,此时的全旭就是看着孩子望着天,舒服一天是一天。
然而,大明远征印度的大军,却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刚刚经过海南省的补给之后,舰队刚刚出发不到半天时间,天色便变得昏暗,乌云四合,彼此碰撞,爆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一道道雷霆之鞭狠狠挥出,划裂长空。
海上风力越来越猛,一座座浪峰集团冲锋似的朝舰队冲来,将庞大的战舰当成玩具抛上抛下,随时可能将它们拍沉,不管是多强大的英雄,面对这天地之威,心里总会泛起一股无力感。
然而出征的安北都督府将士们却兴致勃勃,每次战舰从浪峰跌落的时候他们都会乐呵呵的尖叫起来。
相对安北都督府的独孤,他们宁愿像勇士一样搏击海浪。
印度是个很幸运的国家,他们几乎被周边每一个崛起的强国揍过,唯独没有挨过中国的揍。
当然,这要直到1962年尼赫鲁作大死,印度人才如愿以偿地品尝到了中国人的铁拳。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灭国如同有瘾,每一个王朝都极力对外扩张,哪怕是最挫的宋朝也有过河湟开边和数度北伐的壮举。
周边就没有哪个国家没有挨过中国的打,为什么印度能够例外?
只能说印度运气不错,如同挂在天边的青藏高原让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直接跟自杀划等号,从秦汉到元明,中央王朝一直没能征服青藏高原,印度跟中国就这样被分割开来了。
无法征服青藏高原就无法进攻印度,就算征服了青藏高原也无法进攻印度,这就是印度的地缘优势。
至于地理条件相对要好一些的云南方向,又有山高林茂、气候炎热的缅甸挡着,在这个方向同样无法实施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地理条件不在中国这边,经缅甸攻入印度同样是不可行的,然后就只剩下从海路出兵了,这条路倒是行得通,但是航海技术和大军补给却是个大问题,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军队而言,一支舰队横渡大洋在海外征战数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翻越青藏高原去打阿三来得实际一些。
基本以上种种原因,印度一直偏安南亚次大陆,有强敌打过来的时候挨顿揍,没强敌的话就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泥巴,喝口牛尿,日子过得异常欢乐。
但现在不同了,大明在吸收了西方的航海技术和经验之后,航海技术迅猛发展,使得他们拥有了跨洋远征的能力。
这支庞大的舰队横渡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准备提前给阿三上课。这是一段漫长的航程,光是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