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有些奇怪:“卢卿,你说,这建奴和蒙古人跟我们大明打生打生,如果他们知道有这么一块肥沃的牧场,他们会不会乐疯?”
“不会!”
卢象升指着这些杂草道:“陛下,请看这些野草与大明的普通野草不一样,这根部坚硬似铁!”
崇祯不知道怎么说了,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那就安营扎寨吧。
随着大量的将士和其家眷们一起动手,烧野草的烧野草,砍树的砍树,短短十几天的功夫,一座相当于中原县城规模的城池已经拔地而起。
这座城池被崇祯皇帝命名为江东城。
这个名字让卢象升非常奇怪,这周围并没有天然的河流,只是一片靠近沿海的
第八零二章
有些观念性的技术,全旭直接是可以从后世搬运过来,不过,原本想等技术人员慢慢成熟起来。
这是革命性的技术跨越式发展,对于未来是福是祸,全旭还真不清楚。
他只能采取这种方式,鼓励工匠们对技术的探索,提出收入只是一方面,他还需要提高技术人才的地位,那就封爵吧。
在正月十六日开朝之后,全旭就会明旨颁布鼎新朝的新勋贵,全旭一次性封赏,开国十八位国公,其中茅元仪、杨延栋、陈应、罗世明、袁世卿、乔孟恩、戚元弼、沈明泽、李信、朱寻、朱兆宜、傅宗龙等十六人。
侯爵则为九十三人,其中包括袁宗第、孙元化、练玄、孙传庭、孙承宗等人,至于伯爵则是二百五十一人。
这些大明新贵,主要封地在中亚或澳洲、新西兰、南亚次大陆,其中恒河平原封了三位国公,十九位侯爵,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武勋公、侯。
墨铧获得了一个侯爵爵位,不过工匠们并不认为他这是依靠技术,主要是墨家巨子的身份。
这些封地都有一个特点,与尼罗河三角洲一样,全部都没有打下来,至于怎么打,如何打,什么时候打,那就要看总参谋部的安排了。
鼎新元年正月十三日,全旭接到了来到澳洲的消息,负责护送,也可以说是押送着崇祯皇帝、卢象升、雷时声、李重镇等六千七百余将士,连同其家眷在内的两万三千余人,成功抵达了澳洲。
当然,这一路上并不算顺利。
崇祯的田妃,因为水土不服,死在远洋途中,其中夭折的还有崇祯的三皇子朱慈炯。
崇祯踩上软软的白色沙滩,感觉此时仿佛还在船上一样,到处摇晃着,他望着周围,这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大陆。
事实上,在看到澳洲岛的时候,崇祯并不相信这是一块大陆,还以为这是一座类似于台湾一样大小的小岛,他们沿着澳洲的海岸线航行了一个多月,却没有看到尽头。
这时,崇祯才相信了全旭的话,他挑选了一个相对适合做港口的沙滩,开始登陆。
登陆也非常顺利,崇祯身边的护军现在都是天雄军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小心翼翼的按照平时训练的那样,抢先占领滩涂阵地,前沿阵地,确定安全之后,这才开始让崇祯上岸。
崇祯看着远处密密麻麻,超过一人多高的野草,蹲下身子捏了一把土。
当然,他其实是装模作样。
卢象升捏着带着泥土腥味的土壤,长长叹了口气:“可惜了,这块地,居然如此荒废着!”
全旭对崇祯皇帝还算是不错的,护送而来的运输船队非常热情,沿着港口开始搭建一座简单的浮标式码头,将大量的货物卸下来,堆在港口上堆积如山。
这些物品,既保护油盐酱醋,衣服等生活用品,也包括钢铁等工具,甚至还非常贴心的为崇祯皇帝准备了大约十二万两千平方米的活动板房。
崇祯有些奇怪:“卢卿,你说,这建奴和蒙古人跟我们大明打生打生,如果他们知道有这么一块肥沃的牧场,他们会不会乐疯?”
“不会!”
卢象升指着这些杂草道:“陛下,请看这些野草与大明的普通野草不一样,这根部坚硬似铁!”
崇祯不知道怎么说了,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那就安营扎寨吧。
随着大量的将士和其家眷们一起动手,烧野草的烧野草,砍树的砍树,短短十几天的功夫,一座相当于中原县城规模的城池已经拔地而起。
这座城池被崇祯皇帝命名为江东城。
这个名字让卢象升非常奇怪,这周围并没有天然的河流,只是一片靠近沿海的
第八零二章
有些观念性的技术,全旭直接是可以从后世搬运过来,不过,原本想等技术人员慢慢成熟起来。
这是革命性的技术跨越式发展,对于未来是福是祸,全旭还真不清楚。
他只能采取这种方式,鼓励工匠们对技术的探索,提出收入只是一方面,他还需要提高技术人才的地位,那就封爵吧。
在正月十六日开朝之后,全旭就会明旨颁布鼎新朝的新勋贵,全旭一次性封赏,开国十八位国公,其中茅元仪、杨延栋、陈应、罗世明、袁世卿、乔孟恩、戚元弼、沈明泽、李信、朱寻、朱兆宜、傅宗龙等十六人。
侯爵则为九十三人,其中包括袁宗第、孙元化、练玄、孙传庭、孙承宗等人,至于伯爵则是二百五十一人。
这些大明新贵,主要封地在中亚或澳洲、新西兰、南亚次大陆,其中恒河平原封了三位国公,十九位侯爵,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武勋公、侯。
墨铧获得了一个侯爵爵位,不过工匠们并不认为他这是依靠技术,主要是墨家巨子的身份。
这些封地都有一个特点,与尼罗河三角洲一样,全部都没有打下来,至于怎么打,如何打,什么时候打,那就要看总参谋部的安排了。
鼎新元年正月十三日,全旭接到了来到澳洲的消息,负责护送,也可以说是押送着崇祯皇帝、卢象升、雷时声、李重镇等六千七百余将士,连同其家眷在内的两万三千余人,成功抵达了澳洲。
ps:稍等刷新一下
第八零三章聪明人真多
我在明末有套房正文卷第八零三章聪明人真多第八零三章聪明人真多
崇祯的底气,其实来源于澳洲大陆,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
想要种地的话,可以有无边无际的平原,随便丢几颗种子,就能长出茂密的庄稼。如果要想开设工厂,这里有大量的铁矿,煤矿,铜矿,还有金矿……
卢象升拿起一块铁矿石,看了半天,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几乎不是铁矿,简直是一块铁块,含铁量超过百分之七十,不用挖矿洞,直接露天开采。
铁含量在百分之七十的铁矿,在大明是正常的炼钢,把铁矿石里的铁提炼出来,在澳洲,这里不需要炼铁,只需要把铁矿石里的残渣提炼出来。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天然的硝石、质量上佳的硫磺矿,这一切一切地发现,让卢象升变成麻木,他这时有些怀疑全旭的真正用意。
全旭怎么舍得把这一块风水宝地让给崇祯皇帝?
事实上,这也是沈明泽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
其实,全旭只是在给自己培养一个对手,顺便是开发澳洲。
早在永乐朝时期,大明非常重视海洋,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远洋舰队,可是随着成祖死后,这支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就消失了。
全旭可以保持科技和装备的先进,但是他死了之后呢?
大明未来的接班人呢?
再装备精良的武器,也有落后的那一天,事实上,一战和二战,英国的科技一直可以碾压德国,德国空军在东线的战场上,可以打出夸张的战绩,在西线的战场上,德国耗尽了空军的元气。
但是,强大的英国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却毁在了严重的内耗之中,全氏建立的文官制度,同样也会有一天变成臃肿,也会变成低效,也会变得**,当那个时候来临,什么样的情况才能保持住全氏大明的竞争力?
那就是采取鲶鱼效应,而崇祯就是全旭的那只鲶鱼,用鲶鱼可以促使全氏大明,不遗余力地余力地保持先进,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全氏大明可不像朱氏大明,文官与武官中的文职人员,包括武职人员,所有的官员,都不存在永久无忧的铁饭碗,出了问题当然要有人负责。
这也不是什么弃卒保帅,追责也是有个限度的,如果要追究沈明泽这个首相的责任,那么任命沈明泽为首相的全旭同样有责任。
所以,全氏大明的问责制,是有限责任制。
在鼎新朝的开朝第一个月,全旭就碰到了一件让他非常头疼的问题。
这是让全旭非常重视的问题,全旭接到了士兵委员会的反馈,在皇家陆军第七师、第五师、第二师三个师的后勤补给品发现了质量问题,其中一批压缩饼干,出现变质。经过初步调查,这是一批本应该销毁的压缩饼干,却被换了便签,再次分发到士兵手中。
全旭非常愤怒,这批压缩饼干是产自大明海州食品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最大的股东是全旭,他占据了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是食品公司的最大股东。
出了这件事情以后,全旭并没有选择压下舆论,而是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以总参谋部副参谋长陈泽清,司法部副部长李莫聪为首,进行彻查此事。
当初,全旭成立海州食品厂,其目的并不是看上了军粮的利润,而是为了研发新式军粮,包括方便面、炒米、炒面,以及压缩饼干,军用口粮等等。
不过,这事调查起来并不算麻烦,总装备部向海州食品有限公司派采购人员,在生产环节有质量监督员,也有陆军部的质量抽检员,交货的时候,也会进行质量抽检察,入库的时候,也会有人签收。
在采购、查验、监督、验收、入库抽检,这五道环节之下,还能出现漏洞,非常容易找到责任人,如果实在找不到责任人,现任总装备部后勤部长陈春光负责。
在调查组开展工作之后,全旭还是有点不放心,直接找到杨婉儿了解情况,杨婉儿负责全旭的企业账目和管理,现如今全氏有很多产业,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家企业,有多少资产,更不知道自己每年可以赚多少钱。
杨婉儿明显还不知道海州食品有限公司的事情,她是找了足足将近半刻钟的时间,这才找到了关于海州食品有限公司的账目。
“就账目看,海州食品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是太好,在研发方面投资太多,有些入不敷出,根据去年的财务报告,净亏损大约四万五千两银子,产值约八百三十万两银子!”
对于这个情况下,全旭更加好奇。
公司没有赚钱,难道是管理人员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虽然海州食品有限公司更换了大量的机器,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可是由于全氏大明的工人工资实在是太高,这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总装备部有一批采购的军粮,出现了质量问题,其实有超过三百五十人食用后,出现了不适,十三人不治而亡!”
全旭有些生气,他的士兵每一名都是非常宝贵的,根本就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十三名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反而因为军粮的质量问题倒下了。
全旭绝对不会姑息,无论这件事牵扯到任何人,他都会一查到底。
这个企业是全旭的,即使出现了问题,相关人员也会选择捂盖子,这并非没有可能,现在问题再也盖不住了,而是通过士兵委员会的渠道反映到全旭这里,说明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应该不是渎职问题!”
杨婉儿调查了相关人员的财务情况以后,向全旭汇报道:“陛下,奴婢已经调查了相关人员的账户问题,他们的账户并没有异常!”
“贪腐问题不像是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全旭苦笑:“现在的银行监管,只是监管一部分,他们可以送现金,金子、或者黄金饰品,再或者股权交易,赠送暗股,这些事情,让人防不胜防!”
随后不久,皇后朱微媞也接到了消息。
这个消息,让她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海州食品厂的负责人是朱微媞的人,这是当初她的陪嫁宫娥之一,现年四十七岁的杨素素,曾经是天启尚食局尚食,由于年龄太大,被开革出宫。
朱微媞通过了苏音的关系,直接动用了电台,直接与身在海州的杨素素通话。
“我们的食品绝对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可是现在问题已经出现了!”
朱微媞愤愤的道:“已经中毒了三百多人,其中还死了十三名士兵,你知道陛下的性格,真调查出问题,本宫保不住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