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6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就是说,全氏朝廷把出兵或不出兵的决定权,交给了阎应元。

    阎应元几乎没有迟疑,直接下令道:“沈其丛!”

    “卑职在!”

    “你留下防守吴淞口,其他各部随本旅长出兵!”

    陈明遇看着阎应元道:“旅长,还请三思!”

    “陛下,自然赐阎某便宜行事之权,阎某必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陈明遇很想说,老阎你是真傻,还是假傻?

    给你权力,也不是这么用的!

    这事情已经明显不过了,全旭就是不想派兵占领南京,也不想干涉南京的事情,他这可是借刀杀人,借着张献忠的手把南京的问题给处理了了。

    其实,陈明遇还真猜测错了。

    全旭可不是一个怕承担恶名的人,反而,自家知道自己家的事情,江南士绅和天下的读书人,可没少编排他。

    不少乡野还流传全旭是魔王转世,每顿饭都要吃一个婴儿,还喝人血……

    对于这些编排,全旭还真不在意。

    他最在意的是担挡,如果一个封疆大吏,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他肯定不会坚持原则,心中也不会有国家社稷。

    这是一道摆成阎应元的考题,如果阎应元可又交出全旭理想的答卷,那么对于他的未来将是不可限量的。

    全旭需要一个可又自主处理突发事件的大臣,特别是中南都督府,既没有建立也没有都督,全旭还在考虑这个人选问题。

    在都督府都督这个级别的官员,虽然内阁可又推荐,权利掌握在全旭手中,阎应元在全家军的体系中,资历不高,不过能力有限。

    如果他可以拿下南京平叛的首功,全旭就可以顺水推舟晋升他为少将,以少将负责整编南下军团,组建中南都督府。

    机会给了阎应元,至于能不能把握住,那就是阎应元的问题了。

    阎应元淡淡的道:“拱辰,身为人臣,希翼上意这是大忌,且记,且记!”

    这是一个原则上的问题,一个擅长揣摩上意的大臣,一旦给人盯着媚上的标签,以后就完了。

    陈明遇无奈,只好作罢。

    阎应元在集结了守备旅三个水师团,加上教导团和警备团,以及全部兵力之后,又动员了守备旅辖区内的百姓,联合全氏商队的部分伙计,临时征调了两千余民夫,凑了五千余人马,乘坐水师的战船,向南京直扑而去。

    北京,紫禁城。

    总参谋部向全旭汇报了阎应元的反应后,全旭淡淡的笑道:“总算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其实,全旭曾经想到让李信担任中南都督府的都督,他有这个能力,但是,李信敢逼宫,胆子大的没边了,这让全旭非常不束缚。

    就在这时,沈明泽向全旭说了一个迫切的问道:“陛下,尼罗河三角洲虽然富饶,可问题是,打下来容易,想要治理实在太困难了!”

    “其实并不困难!”

    全旭淡淡的笑道:“帝国军队是最为强有力的保证!”

    “可是,那里距离帝国太远!”

    沈明泽苦笑道:“奥斯曼帝国太过庞大,驻军规模小了无法保证安全,可是长期保持大规模驻军,对于帝国来说,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你说的没错!”

    全旭笑道:“帝国将会在解决江南问题以后,准备封赏功臣,文武官员皆可有封爵,而大明本土则不再封爵,所有的勋贵,一律封在海外,朕准备,伯爵封地是一千公平公里。侯爵封地是五千平方公里、公爵是一万平方公里!”

    沈明泽此时已经也明白平方公里的多达面积,他还是习惯性的换算成亩,伯爵的封地就是一百五十万亩。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上等大县。侯爵就是七百五十万亩,公爵则是一千五百万亩。

    沈明泽不太清楚世界到底有多大,他试着问道:“陛下,是不是太大多了?要不,伯爵封地十五万亩,侯爵七十五万亩,公爵一百五十万亩!”

    全旭点点头:“如此也可!”

    “公爵之上设立王爵!”

    全旭摆摆手道:“王爵可以在海外独立建国。”

    宗室与功臣一律封在海外,勋贵在自己的封地,拥有收税、统治的权力,朝廷只留外交、军事权力。

    进入腊月,距离春节就不远了。

    北方的百姓们已经开始准备忙着过春节,大街道上的商铺,已经开始摆满了年货,在这个时候,全氏王朝一个消息开始渐渐流传开来。

    “陛下准备封爵!”

 第七九二章阴沟里翻船

    第七九二章阴沟里翻船

    任何历史其实都是当代史,人类文明的世界,所有的历史,也都是一个无限的轮回。

    就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这个战略是漂亮国最先提出来的,漂亮国也执行过这个国策。

    当然,全旭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看得更为清楚。

    扩张,特别是以武力扩张,不仅仅需要强大的武力保证,还需要长期可持续的治理。

    因为不擅长治理,再强大的国土也会丢失。

    就像英国,在最强大的时候,英国成立了世界上日不落帝国,可是随着英国的衰弱,各地的殖民地在迅速独立。

    很多人都认为,大英帝国不行了,英国成了一个笑话。

    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大英帝国采取了同化教育,培养自己的文化认同,纵然英国的军事实力在迅速衰弱,可是事实上,英国的影响力还是巨大的。

    比如说,加拿大的国王是谁?

    答案是伊丽莎白女王。

    澳大利亚的国王是谁?

    还是伊丽莎白。

    大英帝国虽然失败了日不落帝国,却成立了英联邦,英联邦共有四十八个成员国,拥有统一的外交、经济共享、军事交流等方面的交流。

    英国为什么说脱欧,就可以迅速脱欧?

    这是因为英国是有底气的,英语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通用语言。

    可是,中国的国情与大英帝国不同,英国的崛起,也是因为英国的政策问题,海盗只要开疆列土,为帝国做出贡,就可以封为骑士、爵士,享受贵族的身份。

    这样的制度,也引起了英国各界人士的集体狂热,全旭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威望,封除封建制度。

    可是,这样一旦就会降低大明武将的建功立业热情,所以,全旭一直没有废除封建制度,他决定在海外封自己的功臣。

    虽然勋贵在本土没有特权,但是到了自己的封地,那就可以享受特权,与朱氏大明一样的特权。

    在自己的封地,税收是可以自己设定,你就算想欺负人,那也可以欺负人。

    全旭决定让自己的功臣,可以去自己的封地,享受天伦之乐。

    那些土地已经封给他们了,朝廷只留下外交和军事驻军的权力,连税收都不收,只需要他们承担驻军的费用问题。

    自己的封地,才会用心来建设。

    建立类似于大英帝国那种日不落帝国,中央集权的方式统治有些不现实。

    正所谓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需要一步一步来。

    从分封到统一,这是一步避不可少的过程,像海外领土,大臣都是流官,他们大部分都会得过且过,保证不出问题的前提下,平安混过任期。

    虽然说,后世中国经济实力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这其实并不恰当,第二,并不是中国,而是大英联邦,人家才是老二。其次是中国。第四是欧盟。

    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就涉及了一个治理的问题,因为诸侯会注意自己利益,所以才会用心治理,只要时机成熟,秦朝就可以完成了第一次统一。

    大英帝国在各地兴建教育,采取精英教育,可以引流殖民地的精英阶层,前往英国接受教育,最后回到殖民地,进入统治阶层。

    这一套说是英国的制度,其实是错误的。

    中国历史上早就这么玩了。

    在后世,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会引起争议,那就是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样消失?

    这个问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是,就是中华文明的统一价值观。

    统一深入了人心。

    全旭希望用分封海外,占据世界最繁华,最富饶的战略要地,通过勋贵的经营,获得初步的统治基础。

    第九师驻地,第九师的少将师长乔孟恩刚刚忙完一天的工作,正准备躺下来休息,他麾下的六个旅长,三十六个团长、参谋长等将领就来到乔孟恩的大帐。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听说,陛下准备把我们封爵?”

    “封爵?”

    乔孟恩指着一名团长道:“你一个小小的少校团长,还想着封爵?”

    那名团长尴尬的笑了笑,不再说话。

    他是被当枪了。

    乔孟恩道:“你们不要着急,可以肯定,这事并不是谣言,三天之后,本将军将回前往京城,参加政务院的专项工作会议,这个专项会议,就是商量此事!”

    团长会不会封爵,其实乔孟恩不知道,但是像他这样从小跟着全旭,一步一步打出来的将领,至少一个爵位是少不了的。

    区别就是公爵还是侯爵,或者是伯爵。

    同时,文官对于此事也非常热情。

    能够进入内阁的文官,也在封爵之列,能够封爵的武官,则是旅级级别的将领。

    全旭不怕封得多,反正世界上无主之地多着呢。

    就算没有了无主之地,那还可以抢。

    全旭因为封爵这事,也开始忙碌着。

    最让海伦娜开心的是,全旭并不是说说而已,总参谋部已经开始布置了针对尼罗河的行动。

    包括海伦娜威尼斯城邦共和国的商人在内,无数前来大明的商人,都被总参谋部下属的军情局,叫来问话。

    军情局开始收集关于尼罗河三角洲,以及奥斯曼帝国的详细情报,同时,总装备部也开始针对尼罗河的地形,提供和准备相应的物资,装备以及后勤补给问题。

    同时,大明皇家海军第三舰队,抽调了一支探险队,这支探险队没有主力战船,以十二艘飞鱼战船为主,在十五艘武装商船的掩护下,向奥斯曼帝国方向探索前进。

    当时正式的出兵,还需要时间准备。

    全旭想要占领尼罗河三角洲,并非是为了这块富饶的土地,其实现在来说,全旭已经占据了吕宋,中南半岛,包括远东、西伯利亚,以及西域,可以说,粮食已经不再是大明急需要的资源。

    所以想要先占尼罗河三角州,因为尼罗河三角洲的地形狭长,可以利用海军优势,在海军的掩护下,保住这个桥头堡。

    充足的粮食可以提供远征军必要的粮食供应,同时也为将来修建苏伊士运河做准备。

    海伦娜住在紫禁城,很快就感觉乏味,她就拉着三娘、带着孩子们来到北京城的街道上,此时的北京城由于春节的临近,变得更加繁荣。

    各种春联、年货和烟花和爆竹则是重中之重,北京城经营烟花和爆竹的店铺,拥有两三千家,这所有的商家库存加在一起,怎么也数百上千吨。

    全旭不像后世一样,因为环保问题强制性的杜绝百姓们燃放烟花爆竹。在全旭看来,不让放鞭炮的春节,更没有一点年味。

    虽然传统尊重的维护,可是安全问题却不能放松,锦衣卫的全干又多了一件工作,那就是负责北京城全城烟花和爆竹的安全工作。

    前提是必须保证安全,却不能扰民,这让全干头疼万分。

    全景柔还是第一次看到大街上,可以出现这么多人,她在威尼斯的时候,整个威尼斯城邦共和国也没有那么人。

    此时,全景柔一身胖胖的羽绒服,如同一只小企鹅一样,她非常开心,看到街道上各种各样的玩具、美食小吃。她左手拿着糖葫芦,右手拿着小糖人。后面还跟着大包小包的海伦娜。

    当然,全景慕这个大姐大,也非常疼爱自己的三妹,遇到全景柔喜欢的东西,直接买。

    全景慕其实和全景柔一样,并没有金钱概念,拿着纸币钱钞,大肆采购。

    有阳光的地方,那肯定就有罪恶。

    就在海伦娜与三娘在一家首饰店里驻步停留的时候,全景慕则带着全景然、景阳沿着卖拨浪鼓的小贩,挑选各自的小玩具。

    海伦娜其实是带着护卫的,当然,全景慕身边也有护卫,只是远远的跟着,由于街道上人来人往,显得没有大人跟着。

    就在这时,一身雍容华贵的妇女,走到全景柔面前,伸手作势要抱全景柔:“好可爱的小娃娃,来奶奶抱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