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在!”
“你二人率领本部人马,立即沿江汉南下,顺江而下,直扑南京!”
贺人龙大喜,在场的众人都不是傻子,洪承畴的命令再明显不过了,这是准备以江南小朝廷作为晋身之资,投降全氏新朝。
贺人龙一脸大喜:“末将领命!”
曹文诏一脸不爽:“督师,无诏回京,这可是行同谋反!”
“福王以藩王之身,擅自称帝,我等岂能坐视不理?”
洪承畴到底是南明小朝廷最精通军事的帅才,决定行动之后,派出麾下大军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逼近南京,兵贵神速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七八二章死了也值
第七八二章死了也值
洪承畴表现出了极为强硬,大军整体南下南京,所过之处,遇到那些士绅,随便抄家,抄完家之后,所得财物,分发给全军将士们,像粮食、财产之类的东西,要么分发给百姓,要么就地发卖。
此举,让洪承畴获得了荆襄百姓的强烈好感,特别是襄阳城,襄阳城作为荆襄地区的军事重镇,同样也是南北的交通枢纽,商业重镇。
经济繁荣,人口也有五六十万人,但是,荆襄军开始了在全城范围内,针士绅和官员,开始了疯狂的抄家和抓捕工作。
整个襄阳城瞬间乱了套,到处都是惨叫声,尖叫声,辱骂声,撕打的声音,狂笑声此起彼伏。
这些士绅和官员,平时嚣张跋扈习惯了,看着大头兵冲进来,第一反应并不是害怕,也不是恐惧,反而是愤怒,张口就骂,指挥家丁和仆从驱赶这些士兵:“等卑贱武夫,竟敢凌辱我等文臣士大夫,天下学子断不会放过你们的,断不会放过你们……”
很显然,他们会遭受到残酷的毒打。
回应他们的不是拳打脚踢,就是带着刀鞘的刀,直接当成板上抽在嘴上,嚣张的辱骂声马上就变成了痛苦的哀嚎。
几乎与京城的现象如出一辙,文人视武夫如仇寇,武将视文人如大敌,双方的关系简直就糟得不能再糟了,全靠数百年来以文驭武的格局勉强压着,这才没出事。
现在他们襄荆军,江浙军还有湖广各省的军队,都已经决定投靠了全氏大明,那么,很自然,以文驭武的格局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些武将和士兵对这些文人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
大量被抓捕到的士绅和官员,并没有被关进大牢内,而是就地捆绑在树上,或者是放在笼子里,供全城百姓围观。
这其实是洪承畴给全旭交的投名状。
当然,与全家军严明的军纪相比,无论是荆襄军还是江浙军,他们都没有全家军的严格军纪,在全家军执行抄家的时候,遇到士大夫的反抗,会打人,也有可能会杀人。
但是,唯独不会出现侮辱妇女的行为,但是荆襄军却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他们在抄家的时候,连女人也一起抄了。
不少荆襄军将领或士兵,在抄家的时候,顺便为自己抢一个老婆,解决个人问题。
荆襄出现的变故,很快就传到了全旭的耳朵中。
在这个时候,全家军的南下部队还没有开始动身,结果倒号,打着全家军黑色战旗的二十余万大军,一起随军征召的民夫,三四十万人,浩浩荡荡直接包围了南京。
全旭看着这个情报,脸上露出冷笑:“他们这是什么意思?真以为朕是好糊弄的?”
袁枢叹了口气道:“此举难道不好吗?”
“肯定不好啊!”
全旭愤愤的道:“朕还准备把这群王八蛋弄到天山省去垦荒呢!”
虽然说,现在的天山省,也就是大部分的东伯利亚,在人们的眼中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可是全旭却非常清楚,这其实是一块天赐宝地。
仅仅黄金一项,就拥有差不多价值两万亿美金的储存量,除了黄金,还有大量的煤炭、钢铁、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不吃到自己的嘴里,怎么可能对得起上天给自己的巨大挂?
全旭通过黄金的交易,可以从后世获得大量物资和装备,其实后世需要明朝的东西很多,以贵重金属和木材为主。
很多人都会说黄花梨、紫檀木等等,非常贵重,可以卖上大价钱,可问题是,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中国文玩、古玩、艺术品的市场产值规模超过六千亿,这其中包含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黄金饰品,古董、文玩、紫檀、黄花梨制品这些所有的东西加起来,差不多相当于两千亿,而且门槛会非常高。
这个行业就像是钻石,普通百姓购买钻石会非常昂贵,可你真正有了钻石矿山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市场其实早就饱和了,如果不是金伯利集团控制着产能,钻石可以打成白菜价,如果不是宣传和炒作,这个市场连百亿规模都没有。
这个行业对于全旭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行业,一旦全旭加入,那就会遇到来源行业巨头的打击。
比如现在的网文行业,阅文集团是当之无愧的巨头,拥有自身强大的读者群体,产品衍生团队,影视、游戏开发团队,商业运营和推广团队,外人想挤进来,那是非常困难的,不信邪的人很多,资本也大量投资过百度、纵横,包括在线,可是他们撼动了这个行业吗?
其实并没有。
所以,全旭唯一办法,就是偷偷的交易,黄金是就理想的选择,当然,求人不如求自己,全旭最想做的是形成明朝最完善的工业体系。
黄金是全旭最为重要的东西,因为后世的天朝需要与漂亮国竟争,打造人民币的世界体系,黄金的储备也是重中之重。对于黄金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当然,全旭也控制着黄金的产量,也不会造成后世黄金市场的崩溃。
“陛下,其实也无所谓了!”
袁枢淡淡的笑道:“将来我们可以对这些军队进行整编,以铁路工程兵或基础建设兵团的模式,整齐调到了天山省,一样可以完成人口的迁徙!”
在绝对的火力优势之下,袁枢丝毫不担心洪承畴麾下造反。
全旭点点头道:“收拾一下,咱们回京!”
并不是全旭想海伦娜了,也不是因为蓟县的事情处理完了,而是因为秦良玉进京了,对于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女将军,全旭还是非常重视的。
能让全旭佩服的人不多,秦良玉绝对算是一个。
她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柱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当然,在这个时空,因为全旭的出现和卢象升出现,让秦良玉也没有像历史上四次勤王,她在崇祯七年和崇祯十三年的出山,则在全旭的影响下,取消了她的行动。
这次北上京城,秦良玉就是与全旭商量川军的问题。
秦良玉对大明忠诚,但是却真看不上江南的小朝廷,江南的小朝廷可没有忘记拉拢她,对她开出的价码可不低。
这可不是正二品的诰命夫人,而是太子太保、武官正一品的左都督,四川省总兵,无论职衔还是待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不过,她却直接带着侄子秦翼明马祥麟,以及三百余名川军来到了北京。
不过,她的亲兵三百子弟兵抵达北京,也算是为了充充脸面,挑选的都是精壮,装备也是最好的。
可是,与京城的皇家近卫军一比,他们简直就是叫花子,只有将领级别,也就是秦良玉、秦翼明、马祥麟三人才有一副铁甲,这三副铁甲也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了,甲叶普遍比原来薄了一半,这都是擦铁锈擦的。
普通士兵连皮甲都没有,就一套战袄,原本红色的战袄现在洗得发白了,上面满是补丁,只比乞丐强那么一点点,很难相信这就是明军的精锐部队,十几年来一直守卫关门,立下汗马功劳的关门川军!
川军的军容虽然不怎么样,但是面貌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川军将士普遍不算高大,但很壮实,手里拿着一杆用白蜡木作枪杆的长枪,长枪上有钩镰,还有一个圆环,在必要的时候,川军战士可以用长枪穿过这些圆环,搭成一道极简易但绝对实用的梯子,爬上悬崖峭壁,他们擅长山地作战嘛。
这杆长枪是他们主要的武器,军官还会有一把腰刀,普通士兵则什么也没有。
川军抵达了京城,受到了高规格接待,虽然没有让他们进入京城城内,却在城外的军营里居住,这个军营,当初还安置过南下军团的士兵们。
军营是采取活动板房建造而成,不过当时是夏天,地面用的是水泥地坪,地下还铺着火坑,进入屋顶,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寒冷。
当然,他们也用不着害怕寒冷了,来到京城,看着川军身上甚是单薄,全旭就指示总后勤部紧急调拨一部分皇家陆军的棉衣、棉裤、和羊皮靴子。
躺在温暖的床上,这些川军士兵看着自己身上崭新的棉衣,有些难以置信,多少年了,他们也不止一次北上勤王,可是朝廷什么时侯对他们这么好了?
特别是吃饭的时候,这些川军更是大开眼界。
不锈钢的大盆,装得满满当当一大盆,有热气腾腾的土豆鸡块、红烧西红柿牛肉,猪肉炖粉条,还有红烧带鱼、冬瓜炖肘子,紫菜蛋花汤。
望着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增的菜肴。
众川军将士感慨:“为了这一顿饭,就算死了也值了!”
第七八三章朕就是昏君
第七八三章朕就是昏君
秦良玉望着狼吞虎咽的子弟们,心中感慨万千。
早在万历二十七年的时候,时年刚刚二十六岁的她,就与丈夫马千乘率军镇压杨应龙之乱,哪怕后来,她丈夫被诬告,含冤而死。
她对朝廷的的忠诚,却丝毫不减。
天启元年九年,奢崇明在重庆造反,朝廷命其率军镇压,历时两年多秦良玉终于平定了奢崇明之乱。
崇祯二年,后金入关,随后秦良玉亲自率领数千石柱子弟们北上勤王。
崇祯四年,镇压河南叛军。
崇祯七年,与张献忠在重庆大战。
她承受过数千石柱子弟在浑河畔与戚家军一起全军覆灭的痛苦,更遭受过丈夫被冤杀的悲怆,但她都挺过来了,那么多子侄战死沙场,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丈夫冤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她依然对大明忠心耿耿,哪怕已经白发苍苍了,依然领着石柱子弟兵在大明的千山万水之间浴血奋战,从无怨言。
她战功显赫,品行高洁,她的部队纪律严明,虽然做不到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但也从来没有抢掠过老百姓,以至于她的政敌就算想找借口攻击她都无处下手。
就连心性多疑、刻薄寡恩的崇祯,对这位女将军也十分敬重,多次封赏,极尽尊荣。
她曾想过舍身报效崇祯皇帝的恩,事实上,在对她的恩,远小于刻薄。
哪怕崇祯三年抵达京城,因为全旭的出现,她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参加收复永平的战役,所以,这支军队非但没有像历史上受到重视,就连犒赏军队的粮食,也是陈年杂粮,别说酒肉,就连咸菜里都有虫子。
身边的侄子秦翼明拿着馒头,擦着盘子上的油汤,一点都不舍得浪费。
一名负责招待他们的一行的全家军少校军需官看到这一幕,随即摆摆手:“按照六百人的定量,再准备饭菜!”
现在的大明皇家陆军,对于粮食的消耗,已经远远低于数年之年,军队后勤部门对于每个士兵的粮食补给从最初的每个月八十斤粮食,一步一步缩减,直到现在已经缩减到了三十六斤,每天仅仅一两多点。
毕竟,部队的伙食好,油水多,普通士兵可以通过菜肴和肉食补充所需要的能量,大米饭和白面馒头已经不是将士们最喜欢的食物了。所以,按照皇家陆军的定量,所做出来的主食似乎有些不够了。
成车成车的冒着热气的馒头、软糯糯的米饭,以及奶茶、送到营中,就连秦翼明也有些奇怪:“不是刚刚吃过饭吗?”
“是卑职考虑不周,怠慢了石柱兄弟们!”
经过少校的解释,秦翼明这才知道闹了一个乌龙。
秦良玉习惯性了粗茶淡饭,对于这样大鱼大肉反而有些不习惯:“太破费了!”
“秦老将军明鉴,这真不是破费!”
少校笑着解释道:“这只不过是皇家陆军三级战备餐!”
当然,三级战备餐其实是最丰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