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5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屑庸伲热缢迪裆蛎髟笳庋氖紫啵趺匆惨痈鎏犹蛘咛犹抵唷

    可惜,全旭只是封了全景亮为太子,詹士府也没有成立,既没有詹士,也没有少詹士,府丞、司经局,主薄厅连架子都没有搭。

    甚至从大明官职一览表中,找不到詹士府、经经局和主薄厅这样原本隶属于东宫的机构,更别说左右春坊了。

    当着李康妃的面,朱微媞也说出了她的担忧。

    李康妃淡淡的道:“当今天子,以武立国,性格爆烈如火,最看不惯懦弱之人,将来对亮儿的教导,你一定要用心。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你可明白?”

    朱微媞其实并不笨,也不傻,只是当局者迷而已。

    在李康妃的提醒之下,她瞬间醒悟过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她必须根据全旭的喜好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就在这时,熟睡中的全景亮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睛,一眼没有看到朱微媞,马上小嘴一抿,大哭起来。

    听到全景亮的哭泣声,朱微媞急忙就朝着全景亮所在的摇床跑去。

    “站住!”

    朱微媞的身子在颤抖着。

    她想到李康妃的教导。

    “为娘不会害你!”

    李康妃冷冷的道:“太子虽然小,但,却是一国未来之君,你不能让他养成习惯性的依赖,哪怕他依赖的这个人是你也不成!”

    “我……”

    朱微媞纠结的道:“女儿不喜欢权势?”

    “卫子夫当年还吃斋念佛呢!”

    李康妃板着脸,毫不客气的道:“你读的书比我多,难道都读到狗肚子去了?卫子夫怎么死的?刘据怎么完的?卫家怎么灭的?”

    面对李康妃的灵魂拷问,朱微媞有些不确定的道:“难道是……因为卫太子?”

    “这还用问吗?”

    其实,历史上有三位太子最为惋惜,第一个当属大明的太子朱标,其实就是卫太子刘据,还有一个被轻视的人是李承乾。

    李承乾的最大可惜是,他遇到了一个非常强势的老爸,他学习李世民造反没有成功,当然,光凭这份勇气,可以说非常难得。

    当然,还有卫太子刘据。

    他真正的原罪其实是,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当时丞相公孙贺是他大姨母卫君孺的丈夫,也是他的姨夫,姨表兄公孙敬声是他的大表哥,位导九卿之一的太仆之职。而母亲卫子夫,身为一国皇后,舅表弟卫忼是长平侯,军方的精神领袖。

    汉武帝当了十五年的傀儡皇帝,前其有窦太后,后有其母王娡,让他非常不满。江充发发起巫蛊之祸,其实是刘彻在为卫太子刘据扫平登基后的障碍。

    如果卫氏不倒,卫太子刘据即使当上了皇帝,也是卫子夫和卫氏的傀儡,当年大司马卫青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了,当时军方共计十五个关内侯,而卫青三子皆是关内侯,另外还有当丞相的姨夫。

    可以说,刘据再牛逼,卫氏已经成为了一个座大山。

    但是刘据却在卫子夫的支持下,发起了叛乱。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李康妃知道,刘据就是因为太依靠他的母亲了,反而害了他。

    朱微媞虽然娘家几乎没有人了,可问题是,她是朱明的公主,也是朱明旧臣心中的主人,现在全旭掌握着绝对的军权,未避没有人想着利用全景亮。

    一旦朱微媞成了一个可以影响全景亮的人,那么全旭作为皇帝,这可不会顾忌任何亲情,汉武帝刘彻生前是多么宠爱刘拂陵的母亲?但是,刘彻还是赐死了刘拂陵的生母,同样也是担心刘拂陵成为他母亲的傀儡。

    将来,全景亮如果对朱微媞百依百顺,不仅仅全景亮的未来一片渺茫,就连朱微媞也有危险。

    朱微媞亲眼看着全景亮哭泣,直到全景亮哭累了,这才慢慢爬下摇床。

    朱微媞有些心疼的抱起全景亮。

    心中五味沉杂。

    她突然想起了全旭的一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全景亮其实并不知道,他的以后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

    全旭非常重视这次抗震救灾,这是将来为数不多的实战机会,虽然说江南的朱氏小朝廷,摆明了车马,意欲割据江南的架势。

    然而,随着全旭命大军南下,南征大军还没有部署到位,江南朝廷超过三分之二的大臣偷偷向全旭递交降书。

    事实上,要平定江南之乱很容易,只要全旭下一道类似“只诛首恶,从者不究”这样的圣旨,江南缙绅集团就会迫不及待地将南京那位倒霉的傀儡皇帝朱常洵以及南京小朝廷几位重臣推出来当替死鬼,然后宣布向全旭效忠,再然后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片和谐了。

    江南缙绅集团也作好了将替罪羊推出来的心理准备,甚至连该拿出多少财富以平息全旭这个皇帝的怒火都盘算好了,就等着全旭下旨啦。

    至于那份要求全旭退位的奏折……做生意讲究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谁写的这个国书,杀谁的脑袋吧,这些都是可以慢慢谈的嘛!

    实在不行,就当那道奏折不存在,只要有钱,要什么样的狗不可以,非得是东林党啊?

    江南士绅已经准备开始卖掉东林党了,东林党几千人,虽然走马观花换了一轮大佬,可是,孙承宗可算是名义上的领袖之一。

    在这次北方,全旭不是也一样赦免了孙承宗吗?

    忠勇良善之家,这就是全旭赐给孙承宗的丹书铁卷嘛。

    当然,全旭新朝推迟南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北方的这场雪灾和地震灾害,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都被牵扯到北方了。

    相对全旭而言,江南士绅那么帮,就是烂在锅里的肉,由皇家海军守着大海,他们水路出不去,又不可能长翅膀飞。

    未来皇家陆军可以实战的机会不多,即使西征大军进展不顺利,那样也不可能像现在救灾这样,动员了第一、第九、第六、第十五、第十六,共计一个整编师,加上近卫军,共计三十三个旅的兵力,加上师属医院,总人数超过三十五万人马。

    今后,值得全氏大明皇家陆军动用三十五万人马的战争,几乎不可能存在。部队人数越多,越是考验指挥协调和后勤的指挥能力。

    当然,在救灾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像马车侧翻,药品或其他补给物品送错地方之类的事情。

    全旭观察着这次救灾,也是对部队的一种考验。

    军队也提出了很多整改的意见,比如说像便携式的移动板房,这种装备军队就像获得,因为在野战情况下,军队可以快速形成一座半永固的军营。

    不仅仅效率快,关键是将领和将士们可以享受到帐篷不一样的温度,帐篷防寒性太差了。

    不过,对于部队的要求,全旭表示可以考虑。

    至于什么时候考虑好,那就不知道了。

    全旭与总参谋部在蓟县县城,召开了一场关于江南问题的闭门会议。

    全旭扔下基调,巴蜀问题可以通过和平谈判结决,江南问题必须经过军事问题解决,原计划的军事行动可以推迟,不能取消。

    全旭望着众人道:“朕希望尔等记住,谁是我们的敌人!”

 第七八零章迷之自信

    第七八零章迷之自信

    “你们很多人其实都出身显赫,因为出身的问题,对于江南缙绅抱有同情!”

    全旭的声音陡然抬高八度:“但是,你们现在忘记了自己的理想了吗?你们还想看着这个天下,狼烟四起,民不聊生,国将不国了吗?”

    众将领皆沉默不语。

    全旭望着众将领,突然目光落傅宗龙身上:“傅元宪!”

    “臣在!”

    傅宗龙是万历十年的进士,当过知县,做过御史,当过户部主事,最高做到贵州巡案,在入京担任兵部尚书的路上,被全旭俘虏,后来成了全旭的人。

    全旭道:“别紧张,咱们随便聊聊。”

    傅宗龙有些忐忑,暗忖:“难道说,现在就要秋后算账吗?”

    “是!”

    傅宗龙望着全旭的冷笑,发自内心里的恐惧。

    全旭问道:“你现在是总参谋部副参谋长,那你说说,你现在收入比之前如何?”

    全旭最喜欢的是用数字来解释问题。

    当然,这要分跟谁。

    如果是身家百万甚至千万的人,全旭肯定不会解释,直接打击。

    傅宗龙地云南府昆明人,也算是地主士绅之一,他家里有四千多亩地,在中原这些地不算什么,可是在云南,这些地却不算少了。

    四千多亩地在云南府,属于大户,一年两季的粮食,可以岁收两千余两银子。

    傅宗龙躬身道:“臣之前的食最高食正三品俸禄,足额是月入三十五石,年入四百二十石,家里的田地可岁入两千余两银子。”

    傅宗龙的俸禄相当于七万八千九百多斤大米,当然,如果按照全旭治下的粮食价格,这根本就没有多少钱,不到二百两银子。

    全旭道:“现在呢?”

    傅宗龙想了想道:“俸禄……”

    “不算你的俸禄!”

    全旭的新朝俸禄发的是银子,按照现在的市价,傅宗龙是五位一品大臣的俸禄。

    傅宗龙笑了笑道:“平均每年怎么也有三四万两银子!”

    傅宗龙起初收入并不是因为他会经营,事实上,傅宗龙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他的投资,当时他为了表示对全旭的支持,全旭发给他的俸禄,都被他原封不动的送给了全旭府上。

    全旭自然看不上傅宗龙的这点钱,不过傅宗龙不敢要,只要算他的投资,现在的傅宗龙与沈明泽等人一样,都是全记的大型企业小股东。

    因为全旭的企业股值太高,又是垄断行业的暴利,所以仅仅股票的收入,就多达三四千两。

    全旭从来不相信什么忠诚,永不背叛的誓言。

    别说这种臣属关系,就连亲生的父子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也分分道扬镳,甚至兵刃相见,刺刀见红。

    全旭摆摆手道:“你的田地收入!”

    “田地收入?”

    傅宗龙沉吟道:“那样也有三四千两银子!”

    当然,现在傅宗龙的土地,其实并不多。但凡像他这样的军官,或者文官,土地的上限就是一千亩。

    不过,傅宗龙知道辽东粮食太充足,种植粮食收入最低,即使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每年收入可以达到两三石(五六百斤),事实上一亩的收入也就一两银子左右,也就是说,最高的收入也很难破千。

    然而,傅宗龙知道种植亚麻和棉花,这两种经济作物的收益却不错,特别是棉花,生棉已经降至每斤一钱银子,但是,每亩地仍旧可以收入二三两。

    也就是说,傅宗龙在明明少了三千多亩地,明明还要交纳三百多两银子的税,却仍旧可以收入两三千两,反而比原来多了一千多两银子。

    傅宗龙不能代表现在所有全氏大明的官员,但是却可以代表大多数,包括像沈明泽、茅元仪、朱寻、孙元化等士绅出身的官员,他们不再像朱明的官员一样,不交税。

    相反,他们还是交税大户。

    比如说,傅宗龙的股权收益,也要扣掉个人所得税,农民不用交税,但是在销售粮食或农作物,当然也要交税。

    给合下来,这些税加起来,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傅宗龙每年个人所得税缴纳一万多两银子,超过很多百姓的实际收入。

    至于程敬贤,他们家族的企业多,营业额高,税更高,光税就多达百万两以上,当然,程敬贤仍旧不是交税最多的人。

    全旭才是全氏大明交税最多的人,仅仅铁路总公司,一年的税收就多达三千余万两,当然,目前为止,铁路总公司并非交税最多的公司。而是南洋开发总公司,南洋开发总公司,类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

    成立仅仅不到七年的南洋开发总公司,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庞然大物,仅仅收留的全家军退伍军人就两万四千余名,纵合实力超过了荷兰东印度公司。

    以全旭如此折腾之法,为什么全氏大明,又是赈灾,又是修建,又是整个十几个省兴建学校,还没有出现经财政危机,这就是因为有南洋开发总公司的存在。

    当然,南洋开发总公司的存在并不是唯一,全旭又准备成立同样模式的欧洲开发总公司,拉着全氏大明的既得利益团体,瞄准了欧洲的这块肥肉。

    一旦欧洲开发公司成立,就可以接受大量皇家海军和皇家陆军的退役装备和装备成员,甚至还有南下军团的南蛮士兵。

    全旭一直认为欧洲殖民主义既简单又粗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