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5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每十甲设保长,十保为一镇。

    每个居委会,其实也是一个镇的级别。这里面居住的百姓,无论多忙,都会有人负责管理他们,该训练的训练,该处理的问题就处理。

    在成立居委会之后,各居委会的主任们则进行系统的训练,他们的主要要负责各自居会委辖区的街道卫生,也需要负责针对外来人口,以及官员违法乱纪的举报工作。

    当然,居委会和镇一样,除了负责治安巡逻治安员有补贴可以拿,其他人都是没有薪水的义务工,他们要想获得收入,就只能靠举报,就像后世衍生出来的专门举报乱停车或交通违规的那群人。

    作为没有车的老程而言,其实对于那些乱停乱放的非常反感,原本街道就窄,再加上乱停乱放,非常考验司机的驾驶技术。但是对于有车的车主而言,就非常痛骂那些拿着拍违章的人。

    这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就像在街道上,大家都不违章,交通事故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事实上,每年有多少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每场事故之后,就是血淋淋的悲剧。

    全旭在进入北京之前,北京城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臭气熏天,垃圾到处扔,污水横流,如遇遇到雨天,水里都漂浮着黄白之物,要多恶心就有多恶心。

    全旭并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如果行军打仗,没有条件的话,他十天半个月不洗澡也能坚持,但是实在是受不了北京城的脏和乱。

    在经过全家军体系的治理以后,北京城大变了模样,首先是街道上污浊的垃圾被清理干净了,没有下水道的也开始翻修了下水道,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厕所。

    至少现在走在北京城的街道上,还与金州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硬件设施没有改善完成,软件是已经具备了。

    委居会的收入来源于街道上乱扔垃圾的罚款,全旭可没有像后世一样,除非公务部门,其他人没有罚款的权力。

    罚款不是目的,但是,罚款却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以前,京城的很多小巷,那就是公共厕所,不少人钻进巷子,对着墙壁就可以解决大小便了,很多墙根都带着斑驳的尿痕,现在这种现象,不说没有,基本上是看不到了。

    京城还有另外一巷最大的改变,就是以前总有一些拽得二五八万的富人和勋贵,招摇过市,现在这种现象,同样也看不到了。

    压制士绅,然后惠及百姓,这是全旭的政策。

    全旭进入北京,还给北京城带来了繁荣,大量的店铺开始易主之后,开始重新经营,没有生计的百姓,也可以凭借着双方,可以获得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

    全氏大明与朱氏大明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用工方面,朱氏大明的很多店铺伙计,压根就没有工资,管饭就是恩赐了。

    但是,在全氏大明,要么东主不雇佣伙计和工人,只要雇佣,那就需要付工钱,想要一顿饭把人收买下来,这是绝对不行的。

    崇祯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全旭与其全家正式搬入被修缮一新的紫禁城之中,只不过,此时的紫禁城却显得空荡荡的。

    因为全旭的家里人少,十二监四司八局全旭暂时没动,但是却放走了大量年迈的宦官的宫娥,这次遣散,倒不是直接让人走,而是根据其进宫的年限,发放了一定量的安置费。

    崇祯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全旭正式在太极殿登基,年号鼎新。

    崇祯十年,也就是公元1637年则为鼎新元年。

    全旭册封其王妃朱微媞为正宫皇后,辛氏为淑妃,汤三娘则为贵妃。

    长女全景慕为辽河公主,次女全景然为清河公主,庶长子全景阳为宋王,嫡子全景亮为太子。

    全旭正式改大明内阁为政务院,政务院领导下属财政、司法、教育、外交、商贸、工业、国防、安全等十九部。

    同时,改北直隶为河北省,改辽阳、吕宋等议事府为省,新设天山省,省会驻地库伦,瀚海省,驻南石城。改甘州卫为甘肃省,改河套议事府为宁夏省。中南半岛同样进入改组,设立五个省。

    同时,改全家军为大明皇家陆军,番号授予共计第一至十六共十六师,共计八十四个旅。

    全旭的亲卫军则更名为皇家亲卫军。

    南下军团则在接下来进行整编,需要等占领整个中南半之后。

    全家军海军为大明皇家海军,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共三个舰队,第一舰队则负责远东和北方的防御,第一舰队分别设立旅顺、海参崴、山海卫、天津、登州五处海军岸防部队,以及六支独立打击编队,包括一个海军陆战旅。

    三大舰队司令级别则为师级,打击编队则为旅级,岸防部队则为团级。

    第二舰队则设立台北、台南、琼州、广州、泉州,五处岸防部队,共八支独立打击编队。

    第三舰队则胜州、丰州以及三宝颜三处基地,暂时第三舰队没有分开,在马六甲海域开始游荡。

    原辽东海军军事学院,改为大明皇家海军军事学院,大明皇家海军军事学院分别在天津和秦皇岛建立分校区。

    原辽东陆军军事学院,则改名为大明皇家陆军军事学院,分别在北京、保定设立分校区,为军队培养军官。

    就在全旭和全氏大明进行着新改革的时候,江南的士绅,江南的士子缙绅大概是觉得自己已经是死到临头了,正上演着末日疯狂。

    福王朱常洵被拥立为新帝,定都南京,年号弘光,封了一堆一堆的大官,尽情挥霍着江南两百年来积累下来的财富,全然不顾帝国的大军就在山东虎视眈眈,舰队更是在长江口磨刀霍霍。

    这些笔杆子上窜下跳,将一个个屎盆子往新朝头顶扣,疯狂攻击着全氏大明的新政,咒骂着跟新朝有关的一切,极尽污蔑之能事,仿佛选择新朝的亿万黎民全错了,只有他们是对的,真理就在他们这一边!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鼓吹江南小朝廷的正确性,怎么鼓吹东林君子们的伟大光明。

    全旭却没有在意,他在意的还是对于满清在天山省余孽的围剿工作,以及收复新疆的工作,现在戚元弼和罗世明都在如同拉网一般,寻找着满清的漏网之鱼。

    以第六师教导旅旅长练玄与第十五师二八二团团长辛谷丰为主力的近万人马,一路追击着准葛尔蒙古的人残部,一路光复了瓜州、沙州,包括哈密卫。

    全旭的胃口显然是不止这一点,收复哈密就够了吗?

    大唐时期,唐朝可以打到了里海畔,全旭给第六师和第十五师下令,尽可能组织后勤,供应练玄所部。

    全旭希望练玄可以打到葱岭。

    在全旭的眼中,江南那些人其实就是肉。

    烂在锅里的肉。

    他们能往哪里跑?往南?整个中南半岛已经被全旭占了三分之二,往东是大海,海上是皇家海军的天下。

    全旭没有出手,不代表新朝不会出手,江南的经济比北方来说,有着片面性和局限性,特别是随着全旭在海外扩张,大量运输粮食,江南这个鱼米之乡就被玩废了。

    江南的支柱经济依靠纺织业和海贸,新朝的海军切断江南海洋贸易,这一手这一手把江南玩得欲仙欲死。

    接着,再切断红河平原和吕宋的粮食供应。

    机灵一点的老百姓惊恐地拖家带口逃往河南和山东,反应慢一点的就只能享受粮价一日数变那种坐过山车一般的感觉了。

    只用了一个月,江南粮价就张到了十二两白银一石大米,别说普通老百姓,就连颇有积蓄的小康之家也撑不住了,他们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冲进粮铺抢购一切能吃的东西,试图在这些金属变成废物之前将它们变成活命的物资。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海量的白银从地窖里涌入市场,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过了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上限,而且打着筋斗往上涨。

    直到现在,江南那些贪婪的缙绅们才明白,货币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没有对应的物资作支撑,他们手里的黄金白银还不如一块棉布、一碗糙米饭有价值!

    PS:这两年更新有点慢,因为无意看到一本书,是肘子大神写的吕布的人生模拟器,这本书写得真不错,自来水宣传一下。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六八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

    第七六八章负心多是读书人

    不仅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事实上,就连商品本身也没有实际价值,比如说,那些奢侈品的机械手表,任何一款机械手表,对于时间的精准度,比不上电子手表,功能性更是没有办法比。

    随便一款小米或华为电子手表的功能,可以吊打全世界的奢侈品机械手表。

    商品真正的价值,与稀缺性有关。

    就像大网红某宁,前一段时间她爆出与某国民老公的绯闻,让大家这才知道,某国民老公居然也是舔狗。

    某宁是真正的经济专家,或者说背后有经济高手在指点她,通过这么一翻操作下来,她一场直播,60w+用户在线观看,一夜之间涨粉185w,两个半小时吸金七十万,身价直逼郑爽,成为网络界的顶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如果她接受,这不算新闻,只不过是一个傍大款的女表而已,这种人太多了,但是她的拒绝,就成为了商品经济里最有价值的稀缺性,就算不玩抖音,也想看看拒绝国民老公的美女到底长啥样?

    某宁瞬间成功了。

    可惜,能看透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即便是以英明睿智闻名的铁血首相俾斯麦,也在普法战争中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开口向法国索要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

    结果银行开遍全世界的法国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把五十亿法郎堆到了他的面前,眉头都不带眨一下。

    倒是俾斯麦占着死活不肯归还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让法国痛彻心扉,最终以打光一代青年的代价夺回了这块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的领土。

    对于个人而言,钱就是财富;

    但是对于国家而言,钱只是债券,他们发行了货币就等于向老百姓借了债,而这笔债是要用对应的物资来还的。

    否则就只能是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了。

    就像当初皇太极,在京城抢了五六千万两银子,可是京城压根就没有足够的物资,这些钱就是一堆没有用处的贵重金属。

    放在全旭手中,这些钱,那就不一样了。

    通过战场缴获的这笔巨款,全旭拿出来一部分赏赐立功的将士,然后又拿出了一部分规划了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就是从北京直接抵达河套的铁路,这条铁路一旦修通,可以实现长安至河套,河套至北京的物流运输。

    同时,参与修建铁路的数百家工程公司获利,参与修建铁路的数十上百万百姓也受益,同样,辽东的蒸汽机车厂也受益,铁路沿线的城池和百姓也因为这条铁路受益。

    可以说,皆大欢喜。

    全旭在登基之后,开始带着孩子里游玩起了紫禁城,同时,全旭也在紫禁城里建了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可以听听音乐,看看后世的电影。

    全旭不是不愿意管江南,而是让江南士绅使劲儿作,他是不想在北方没有彻底稳定下来之前,大举南下。

    对于全旭而言,江南的问题就是小问题。

    随着江南士绅把江南搞得乌烟瘴气,到时候,百姓们自然是不再信任这个阶级,这个阶级就算想招魂,也招不过来了。

    全旭的新朝也试图想用和谈的方式与江南缙绅集团沟通,想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

    在全旭登基七天之后,江南的弘光小朝廷反而给北京送来了一份国书,上面写着恭贺全旭克复帝都,驱逐鞑虏,一大堆花团锦簇却没有多少实质性意义的华丽词藻之后。

    他们提出了解决江南骚乱的条件。

    第一点,全旭大功于国朝,然而朝廷不曾亏待全旭,作为大明之臣,全旭应该去帝号,弘光朝廷加封全旭为辽王,世袭罔替,世镇北疆。

    后面其实不用看了,这仅仅这一点,全氏大明是不会同意的,就连脾气袁枢也大骂作死了。

    虽说全氏大明的绝大多数文臣官员都是传统文人出身,天然偏向那些已经被逼入绝境的江南士子集团。

    包括沈明泽在内,都很乐意看到南京小朝廷与北京达成和解,在他心中,江南却是人文荟萃之地,寸土寸金,战火一起,这块膏腴之地就算毁了,想要再发展起来又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力气了,真的要毁掉它,都舍不得,颇有点儿投鼠忌器。

    可是看着他们列出的条件,别说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