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此都背上了一笔不小的债务,但是,逢此数百年未有之变局,无限机遇就在眼前,谁还在意这些?
准备是非常充分的,可惜老天不赏脸,或者说老天看他们不顺眼,雨下得没完没了,绝大多数人都给淋成了落汤鸡。普通老百姓也就算了,他们苦惯了,还扛得住,可那些士子书生就不行了。
一个个脸色发青泛白,活像遭了霜冻的冬瓜似的,两排牙齿捉对厮杀,打老远都能听到那“格格,格格,格格”的声响。
不过,冷归冷,让他们回去他们是绝对不干的,从龙之功哟,死都不能放弃。倒是很多老百姓嚷嚷着不干了,要回去,为了官府给的那点好处来遭这个罪,划不来!
温体仁也在牙齿打架之列,没办法,年纪大了,比不得年轻人啦!倒是侯方域,这帮年轻人,一个个精神抖擞,跟打了鸡血似的,看得他好生羡慕。
身为首辅总是有点特权的,温体仁用不着跟那些泥腿子一起淋雨,只是这阴冷潮湿的鬼天气着实让他吃不消。
温体仁又叫来骆养性,低声问道:“宫里的那几位,有什么异常吗?”
骆养性笑道:“放心吧,都盯得很紧呢,那几位吃什么穿什么都有人巨细无遗的向下官报告,他们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哪怕到了现在,宫里的人也有投降派,但是,他们迫于李康妃的泼辣,大部分投降派都只敢向骆养性传递消息,却不敢有其他动作。
温体仁从来就没有看起宫中所谓勇士营和那些宫娥和宦官,只要皇太极的大军一到,紫禁城的李康妃等人,根本就抵挡不住清军的攻击。
除了投降,他们别无选择。
温体仁道:“盯紧点,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出了差错,否则我们就没法交差了!”
骆养性咕哝道:“京城里的凤子龙孙多的是,何必死盯着这几个?”
温体仁苦笑道:“凤子龙孙多是多,但是能当重任的就这几个,绕过太子另立新君已经很不妥了,再找个非燕系的凤子龙孙过来当皇帝,我等都将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一席话说得骆养性哑口无言。
自靖难之后,皇权一直掌握在朱棣一脉手中,而朱棣一脉的直系子孙,虽说现在藩王多如狗,但是有资格登基继位的,貌似也不多。
绕过皇太子直接逼三皇子登基不光是笑料多多,更是后患无穷,如果再将三皇子撇到一边立个非燕系的,那他们脸皮再怎么厚,只怕也承受不住天下人的唾骂嘲笑。
温体仁也想弄得名正言顺一点的,问题是太子在全旭手里,全旭死活不肯将他交出来,而他们又打不过全家军,有什么办法?
闷雷般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好几拨的信使骑马飞驰而来,一路狂呼:“来了!来了!”
众人遁声望去,数以万计的满清骑兵奔涌着,朝着这边倾泄而来,杀气冲天!
在翻滚不休的骑兵集团后面是规模更加庞大的步兵,走在最前面的是正黄旗和镶黄旗,后面是镶红旗。
第七四二章搅和黄了
第七四二章搅和黄了
刀枪如林,甲士如云,仿佛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钢铁丛林遮蔽了大地,朝着他们涌过来。
满清骑兵还做不到如果全家军一般的哑雀无声,人叫马嘶,声音震天。
原本嘈杂的承天门外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众人不无恐惧的看着这支来自白山黑水的铁血劲旅奔涌而来,胆子小一点的两条大腿都开始发软了。
不怪他们,承平已久的京城百姓和士大夫们面对这些在尸山血海拼杀出来的骄兵悍将,想不战栗都不行!
温体仁、侯恂、陈新甲、钱谦益…这些平时满腹经纶,自比诸葛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天下事犹如掌上观纹一般的非凡人物面对清军兵威,也尽皆色变,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脸上的忧虑。
他们处心积虑,把这么一群虎狼清进京城来,到底是对还是错?
甭管是对还是错,都没有意义了,人家都已经来到京城了!
他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往好处想,希望这个主子能够重用他们,让他们继续掌握国家的命脉,继续肆无忌惮的谋取私利。
清军铁骑已经涌到近前,齐齐勒住马缰然后两边闪开。一排排的甲士手持长兵继续涌过来,在骑兵身后站定,然后左右分开,让开一条大道,一切都是秩序井然,看得众人汗毛倒竖。
也不知道集聚起了多少层甲士,终于,涌动的洪流平息了,领头一位身披重甲的骑兵将领望向承天门,眸中掠过异彩,蓦地拔出马刀狂呼:“万岁!万岁!”
数以万计的甲衣上冒着寒气的甲士不拘步骑,齐声狂呼:“万岁!万岁!”
声音如雷霆霹雳,几乎震散了天边的乌云,更震得承天门外十里相迎的缙绅士子、文臣武将脑海一片空白,面如土色,两股尿意盈盈。
“扑通,扑通……!”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无数往日桀骜不驯的士大夫膝头一屈,跪倒在泥水之中,就连张溥等自视甚高的后起之秀也不例外!
朝阳门外哗啦哗啦,跟退潮似的,成千上万的官吏、藩王、缙绅、士子跪倒一地,十几万他们组织过来的百姓也在他们的示意之下跪倒。
雨水顺着那些文臣的乌纱帽,顺着他们的官服往下流淌,泛着丝丝血色。
天空中最后一条云缝也合拢了,看不见一丝亮光,雨势变得更大,无数大明建国以来为保护这个国家拼死力战过的将士英灵在云端恸哭,无数为治理好这个国家呕心沥血的名臣泪流满面。
历史永远记住了承天门,记住了承天门外的冷雨中跪满一地的文臣士大夫。
他们是几千年来第一批在国家还没有灭亡的,国都尚未破灭便跪倒在异族面前的王公大臣,他们连素有软骨头之称的宋朝士大夫都不如!
在海啸般的万岁声中,皇太极骑着高头大马,越过千军万马,来到温体仁面前。
皇太极望着这些匍匐在冷雨之中发抖的大明重臣,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慨。
这些人都是怎么回事啊,明明还有全家军,还有天雄军这等强悍的部队,明明在几个月前还逼得大清喘不过气来,转眼之间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将这锦绣江山让给了他!
联想到努尔哈赤时代的筚路蓝缕,无日不战,再看着大开的承天门,他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对这座城市心怀恐惧,即便无数次战胜了明军,这种恐惧仍然存在,他们惧怕那高耸的城墙,惧怕城墙内那个威严的天子,能统治辽河平原,隔三差五能入关劫掠一番他们就很满足了,打进京城去将那位天子掀下神坛然后取而代之?
想都不敢想!
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却成功了,绝大多数的事情都由那位天子手下这帮大臣才他们干了,还有比这更搞笑的吗?
不管怎么样,北京城,我来了!我征服你了!大明三百年的荣光已经消逝在寒风之中,现在是我的时代了!
皇太极不说话,大家自然也大气都不敢喘,承天门外是难堪的沉默。
温体仁跪着向前挪了十几步,取出万言书双手捧着高高举起,朗声道:“大明天子昏聩,重小人,轻贤臣,不敬士绅,不尊祖制,穷兵黜武,轻开边衅导致边庭血流成河;苛捐杂税,不恤民力,大兴土木,大搜美女,滥杀无辜,导致民不聊生……”
与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一样,崇祯率先被文臣一脚踏在烂泥地里,然后可劲的黑,总之归结一句话,崇祯失德,天下乃有德者居之。
皇太极有德,恭迎圣君入城。
那跪满一地的文臣武将、缙绅士子轰然应和:“恭迎圣君入城!”
皇太极微微点头,发表了一番言论,无非就是天意厌明,使大清应运而生,以清代明,自己并非篡逆,而是顺应天命人心……
总之就是官面文章,这篇官面文章还是范文程等一帮汉官搜肠刮肚写的,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经据典,词藻华丽,骈五骊六的听着就是一种享受。
那些跪在地上的士大夫们听得摇头晃脑,惬意之极,暗说:“都说蛮夷入华夏则为华夏,这位虽是蛮夷出身,然则博学多才,熟读圣贤之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比老朱家那些目不识丁的蠢货强多了!”
这些士大夫们越发的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官面文章做完了,皇太极又下马,一一将这些帮了他大忙的家伙扶起,温然勉励。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居然将这帮家伙给感动得涕泪横流,那夸张的表演,看得他都觉得恶心了!
不过恶心归恶心,这同样是官面文章,必须要做的,忍着吧!
好不容易,官面文章做完了,在那些文臣和百姓一再力邀之下,皇太极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经承天门进入京城。
清军秩序井然,无一人骚扰百姓,这是皇太极三令五申的,敢扰民者,夷族!京城百姓默然看着清军趾高气扬的入城,神情麻木,有些呆滞的目光中带着丝丝悲哀。
虽说他们早已被悲惨的生活折磨得麻木了,可是看到异族大军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开进京城,他们的心还是感到了苦涩的刺痛。
然而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天下是士大夫的天下,他们甚至都不被当人看,士大夫执意如此,他们又能如何?
皇太极对这一切还算满意,虽说京城百姓并不热情,远远谈不上箪食荷浆,但是,也没有人跳起来刺杀他,知足啦!
然而,就在话音刚刚落。
长街上突然出现一阵骚动。
“你们那是什么?”
此时,空中出现了一个个硕大的热气球,热气球缓缓从西北方向飘过来。
“上面,好像是有人!”
位于皇太极身边的多铎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保护皇上!”
“保护皇上!”
随着多铎的吼声声响起。
爆炸声传来。
“轰隆……”
位于满清前锋的队伍中,落入一颗手榴弹。
全旭并没有让热气球部队进行空中轰炸,因为他担心误伤京城的百姓,可是看着皇太极浩浩荡荡,耀武扬威的进入京城。热气球部队中的一名辽东籍的全家军士兵张瑞敏,这个张瑞敏与孔有德一样,都是属于铁岭矿工出身。
唯一的不同是,孔有德受到了毛文龙的重用,而张瑞敏却没有受到毛文龙的重视,当孔有德成为东江军游击将军的时候,张瑞敏则还是普通士兵。
不过,在全旭与毛文龙达成合作协议,毛文龙派东江军士兵给全旭的家丁兵训练时,张瑞敏则是其中之一,随后,他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孔有德与东江军投靠全旭的时候,他被解除了军职,成为了一名铁矿主,而张瑞敏则已经升任全家军第二十三旅上校旅长,在热气球开始摸索生产的时候,张瑞敏则离开二十三旅,成了全家军热气球部队的指挥官。
看到皇太极的同时,张瑞敏再也忍不住,一颗手榴弹扔下去,三四名满清骑兵被炸飞,爆炸声震得所有人几乎魂飞魄散,众多白甲兵紧张的簇拥在皇太极周围,严加警戒。
而老百姓则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维持秩序的官兵一下子就被挤倒了。
一片惊骇欲绝的号呼中,有人放声狂叫:“建奴杀进来啦!快跑啊!”
这一声狂呼来得是那样的惊心动魄,不管官府怎么宣传,京城百姓都不会忘了破口之役中清军屠掠京畿时所到之处伏尸万算的血腥场面,他们本来就心中忐忑,看到紫禁城爆炸声响起,大街上甲士如云,顿时就全信了!
还在大街上看热闹的发了疯似的往家里跑,躲在家里的发了疯似的往外面冲,撞倒重物的声响,被撞倒在地然后被践踏的倒霉蛋的惨叫,妇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喊,汇成一曲狂乱到极处的乐章,皇太极和大明文臣极力渲染的圣君临世、无血开城的虚伪场面一下子便被辗成了粉末!
一众文臣面色难看到了极点,皇太极同样目光阴冷,扭头望向天空中热气球,此时热气球上洒下如同雪花般的传单,甚至不用看内容,皇太极也知道上面肯定没有好话,他发出咆哮:“全旭!”
第七四三章利用完了
第七四三章利用完了
原本身居紫禁城里的李康妃,其实,她是最不想死的。
她未来充满了光明之路。
全旭没有其他的长辈,而她则是全旭唯一的长辈,纵然不想像窦太后一样,垂帘听政。
但是,她绝对可以过上吃喝不愁,衣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