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现在的北镇府人烟稀少,大部分的土地以草原为主,仅仅草原的面积就高达三点八亿亩,占据北镇府的三分之一,可耕地面积约为一亿二千万亩,而且以黑土,暗棕壤,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质肥沃,自然肥力高。
对于北镇府的开发也随着这场没有开始的战争,提上了日程,一百五十余万民兵,加上大量的商人、勘探队员,涌入了北镇府境内。
随着全旭动员商国仅仅涌向北镇府的人力就超过两百万人,虽然全旭的动员,并不是军队,可以商国表现出来的动员力量,真让人太过吃惊。
这种动员能力,即使放在后世,那也可以让大部分国家感觉到羞愧,在二战期间,拥有七千多万人的德国,即使完成全国动员,组织七百多万军队,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至于法国,从战争开始到法国巴黎陷落,前后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法国根本就没有完成动员。当然,效率最低的国家是一战时期的俄罗斯帝国,一直到俄罗斯帝国覆灭,都被能完成彻底的总动员。
和大明相比,商国的速度快的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全旭在报纸上十天之前刚刚刊登动员计划,下十天,一百五十万辅兵就已经开始收尾了。
哪怕是商国的民兵和辅兵,比起明军的正规部队,只强不弱,再加上装备的优势,就进攻京城,也绰绰有余了。
这次的动员,也是为了将来全面动员作一个预演,全旭曾经看过一部网络小说,那是阿菩撰写的《唐骑》在其中有一个情节,让全旭记忆犹新。
书中的主角张迈,准备统一天下,进攻洛阳,当时以张迈所部的军队,其实出动三大军团的之一,就可以轻易拿下洛阳城,然而,想要兵不血刃,就需要组织五十万大军。
这是从人性的考虑,如果全家派十几万人马兵分三路,那么肯定给大明文武百官一个可以殊死搏斗的假象,他们会认为殊死一搏还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全旭直接动员两百万,或者三百万人马,那样,根本就用不打,大军所过之处,都会望风而降。
全旭动员一百五十万青壮民兵,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民兵被集中起来,一边进行恢复性训练,一边开始运输物资。
一车车的物资卸在泽州的工地上,巨大的临时仓库,其实就是活动板房,活动板房现在的商国已经可以自行生产,不过内部填充物并非聚氨酯发泡材料,而是被打碎的稻壳和麦麸,除了易燃烧之外,可以起到防寒防潮的作用。
临时修建的水泥地坪上,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这一座座小山,分别是罐头、干粮、炮弹、子弹、炸药、雨衣、鞋袜被服……等等的各种军用物资。
进入五月,哪怕在金州白天的气温都已经非常高了,然而,在泽州这里,气候非常凉爽,最关键的是,昼夜的温差非常大。
此时的商军后勤部,率先在这里建立了十一师师属战地医院,这座占地医院与后世的三甲医院规模差不多,拥有一千五百张病床,可以安置一千五百余名患者,不过,眼下医院里已经爆满,大都是水土不服的民兵或商军士兵。
打仗对于商国百姓来说,已经是常态了,如果有哪一年不用打仗,他们反而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早在崇祯三年三月份,全旭率领当时的全家军抵达辽南四州的时候,一边移民,一边屯田,然后进行扩军。
等全家军练成,立马跑到沈阳砍人,先把沈阳周边占据了下来,随后又打了广宁之战,然后就是进攻台湾、打完台湾,又接着去打日本九州,没等九州打服,又回头拿下了吕宋,然后就是琼州府大战、平定郑芝龙之后,又组织南下兵团,进攻中南半岛……
战争已经成为全旭控制地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份了,几乎每年都在打仗,没个消停的时候。
长时间处于战争状态,现在商国地区的百姓的性格自然也受到影响,变得很野了,哪怕是民兵部队,在所过之出,遇到各种小部落,也上前参与驯服工作。
当然,名目上不能叫驯服,只能叫同化,如果那些部落冥顽不灵,不能教化,那就直接消灭,尸体一烧,部落一平,要不了多久,大自然就会在原来的部落里长满杂草,一切了无痕迹。
至于那些接受同化的部落,那就跟着民兵运输部队,开始加紧修建道路,北镇府、会宁府、黄龙府包括黑水府,交通都不完善。
交通最好的其中是辽阳府的部分地区,铁路工程想要完善,形成全面覆盖的交通网络,没有几十年的时间绝对不可能完成,只能一步步来。
随着北镇府的开始,全旭没有再继续向北镇府移民,尽管商国移民申请越来越多,现在的商国移民,只能采取申请的方式,每一份商报,都会在副刊页印刷一份申请表,经过填写,把自己的履历,出身、技能、擅长之处全部写清楚,如果是在商国需要的工作岗位,才能完成移民工作。
不过,对于北镇府内的良田、草场甚至还有大面积的树林,全旭决定将这些资源作为福利,分发给商军将士。
他以商王的名义下令:“但凡全家军将士,可以出资购买北镇府境内的耕地,草原、以及天然林场,至于价格,简直就是白送的一样。”
在这里,耕地不再以亩为单位,而是像吕宋岛一样,以倾为单位,一倾地也就是一百亩,价格与金州一亩的价格差不多,相当于花金州百分之一的价格,拿到一百亩地,至于草场,那个价格更低。
森林则是按照同样一百亩为单位,商军普通士兵一年的俸禄,足足可以购买三倾地,或者五倾草场,或者十倾树林。
当然,树林在砍伐的时候,需要交税,而且税率还不算低。这项福利,不仅仅是面对商军的正规军士兵,包括退役士兵,伤残功勋士兵,都有资格购买,而且商国银行可以为士兵提供低息贷款,这个低息贷款并不是每年两成的利息,而是军人独特享受的一成利息,既借款一百两银子,一年之后,需要还款一百一十两银子。
位于哈尔哈河下游的一处商军前沿哨所,一名肩膀挂着铜色两颗星星手军官,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河对面。
两颗星星一道杠,这样一目了然的军衔,代表着是商军的中尉,如果是年轻的兵娃娃,很可能已经中尉局总了,只不过这名中尉年龄看上去三十有余,军职反而不好判断。
这是因为文化程度制约着军职的升迁,有的商军军官文化程度不够,尽管作战勇猛,立功无数,只能以高配的形式,担任司总,或者旗总。在商军内部,最高军衔的旗总是上尉,军衔代表着军功和资历,却不能代表着军职。
“邱司总(连长),你说那个农场我们要不要买?”
PS:国庆节快乐,祝愿坚守的岗位上的军人、医生、消防战士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零三章 勇冠三军冠军侯
第七零三章勇冠三军冠军侯
别看现如今的商国军队规模保持五十多万人,事实上却人才济济,在大明郁郁不得志的武人实在是太多了,在这个人命贱如草芥的时代,想要改变命运,除了苦读圣贤书,只能加入全家军才是最好的选择。
商国军队的军人待遇是非常不错的,哪怕放在后世,那也是中上水平。
军人的财产受到法律保护,一般百姓的财产,被人侵占或诈骗,那么财产低于五两银子的纠纷,是不予以立案的。但是涉及军人或军属,这个最低标准是不存的,哪怕是一文钱,该立案还是需要立案,该调查还是需要调查,该处理也绝对不手软。
军人的婚姻也是如此,像婚内出轨和生活作风问题,普通人只是属于道德上的问题,涉及军人,那么就法律问题,将会处以三年至五年不等的刑罚。
就像现在,北镇府的农场和草场出外出售,只能给军人或军属,这个军属直包含直系亲属,如父母、子女,连岳父母都不计算在内。
邱司总其实叫邱宁远,早在全旭没有成立全家军的时候,他就有一次跟随全旭的机会,只是非常可惜,当时全旭只是一介普通百姓,而邱宁远只是想借着全旭的门路,重新效忠大明,在全旭的引荐下,邱宁远成了孙承宗麾下。
不过,随着孙承宗像历史上一样,被赶出京城,返回高阳老家,而作为孙承宗的督标参将,邱宁远再次被赶出了军队。崇祯六年,走头无路的邱宁远再次投奔了全旭,在这个时侯,全家军的体系已经成熟,邱宁远也只能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
凭心而论,邱宁远的指挥水平和实战经验皆非常丰富,只是有些可惜,他的文化知识不够,底子太薄,识字不够升职的标准,只能担任一名司总。
“刘一手,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上阵杀敌,而不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邱宁远望着身边的部曲,一脸严肃:“我希望你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明天我们就要开始执行任务,随时保持警惕,永不后退!”
众将士振臂高呼:“永不后退!”
永不后退不仅仅是商军的口号,也是他们的原则,没有命令的时候,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要战斗到底,至于丢下袍泽,逃跑,别说商军内部,就连商国境内,也没有这样懦夫的容身之地。
军人在商国内部的地位超然,当然,也需要他们一身作则。
“我们现在远离后方,弹药补给困难,子弹一定要尽量节约使用,虽然子弹的价格很便宜,但是能省则省……”
刘一手身边的一名老兵,露出一口大黄牙,一边拿着棉布擦拭着自己的步枪,一边撇撇嘴笑道:“一颗子弹一厘钱,打死一个敌人五两银子,你想想哪一个更划算!”
明末制止的水连珠也就莫辛纳甘步枪,射速虽然比较快,毕竟还不是半自动步枪,普通士兵的弹药就是一百十二发子弹,其实也足够了,正常情况下可以满足一场中等强度战斗的消耗。
当然,由于他们属于侦察司,算是侦察部队,很多机率遭遇敌人,并且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所以这些侦察兵每个人的弹药储备是一百八十发子弹,外加每人四颗手雷弹,除了栓动步枪,他们还有一个机炮队(相当于排),两门六十毫米的迫击炮,两挺十二点七毫米重机枪,四挺七点六二毫米的轻机枪。
别看他们只有二百余人,事实上,让他们对战建奴一千名火枪手,毫无压力,如果占据了有利地形,数千上万人也啃不动他们这支侦察司。
当然,耗尽他们的子弹和手雷弹,那就另当别论。
被邱宁远训斥一顿,刘一手不再想什么田地和草场,他迷迷糊糊睡去,等到天亮的时候,他睡醒了,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味,炊事班的两口大锅里,已经冒着蒸汽,一口锅里是香喷喷的羊肉,另外一个锅里则是米饭的香味。
尽管北镇府远离了商国产粮地辽阳府,不过他们的补给却没有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不仅仅有肉有菜,还有奶茶。
一大碗羊肉汤,羊肉汤里有白菜和粉条,再来一大碗米饭,习惯面食的士兵可以拿两张大饼或一筷子串几个馒头……
全旭的话在商国绝对就像圣旨一样,他说了,就算是背也要把粮食给背到前线,只要有一个士兵饿着,负责后勤的官员就地免职。
随着全旭全面动员商国,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全旭这是冲着争夺神器去的,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谁敢掉链子?
被免职了,可是无法享受从龙之功了。
丰盛的早餐之后,刘一手打着嗝往水壶里灌满咖啡,又去拿了十几块奶疙瘩和肉干,开始执行任务之后,就要深入哈尔哈河中上游侦察前进,多半饥一顿饱一顿,到时候这些奶疙瘩和肉干就会派上用场,一块能顶大半天。
刘一手刚刚收拾停当,然后,司队里的队正、旗总、又要开会落实分解任务,刘一手很羡慕那些有机会参加会议的军官,他希望不久以后,自己也能成为其中一员。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邱宁远到底是一个优秀的军队,任务布置得又简单又直接,会议很快结束,半小时后部队出发。
刘一手又多了一个任务,负责照顾一头背着弹药的骏马,这匹骏马是负责托运机枪队的弹药。
“保持警戒,战斗随时可能爆发,记住你们的任务,干掉视线内所有拿着兵刃的人!”邱宁的大嗓门响彻整个河畔。
刘一手有点为难,他还要牵着骏马,步枪一直都在背上,要做到随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