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5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就在全旭头疼不已的时候,崇祯接到了无数封弹劾全旭的奏折,这一次与以往的弹劾不一样,不再是唱高调,上纲上线,而是直指核心要害。

    就算没有明说了,大老板,这天下都是你的,辽东富庶无比,只要拿下全旭,他的家业都是你的了。

    只要将辽东拿下,够你饮甘餐肥好几年了,你还在犹豫什么?

    崇祯也曾心动过,他的观念跟全旭不一样,他依然认为全天下都是他的私人财产,他爱拿什么就拿什么,辽东地区的富庶不仅让文臣垂涎三尺,他本人也很眼红。

    那里有规模庞大的钢铁厂,那里有上好的盐田,那里有被经营得极好的农场、工厂,最重要的是那里有一支天下无敌的铁军锐士,这些都是王霸之资,只要能将辽东地区拿下,他就能大振雄风,重现太祖、成祖的威风又有何难!

    全旭的功劳是功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他并不想让全旭死,只需要全旭把辽东交出来,这份惊人的资产换谁来掌握他都不放心,还不如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

    周皇后似乎看穿了崇祯皇帝的心思,叹息着说:“陛下,难道你忘了几年前的事情了?”

    崇祯皇帝皱起眉头问:“几年前的事情?什么事情?”

    “诛杀魏忠贤!”

    “朕何曾忘过!”

    这可以说,崇祯皇帝为数不多,引以为豪的事情。

    周皇后连连叹息道:“陛下,您肯定是忘了…当初,陛下甫一登基便拿下了魏忠贤,下手之果决,部署之周密,为天下所称颂,称陛下为明君,可是拿下魏忠贤之后呢?”

    崇祯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

    拿下魏忠贤之后,大明帝国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周皇后接着道:“魏忠贤死有余辜,可是有他在,这天下的税还是收得上来的,虽然边关战火不断,恶战连绵,花钱如流水,但边军不曾缺过粮饷,百姓也没怎么加过赋税,因为盐税、茶税、矿税以及各船舶司所收的商税都很多,百姓的负担也就没这么重。”

    崇祯叹了口气。

    周皇后接着道:“可把他拿下之后,这些税就再也收不上来了,只能一次次的往百姓身上加税,最终弄得遍地流民,要不是有武威侯,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来。而且魏阉权倾朝野五六年,文武百官对他的投献孝敬,他本人的搜刮,攒下的资财有多少,恐怕连他本人都不清楚了,可是诛灭魏阉之后,真正上交国库的资财又有多少呢?”

    崇祯皇帝的表情越发的古怪起来。

    答案是没多少,真没多少。

    当时他看着负责抄家的官员交上来的清单,大跌眼镜,不敢相信魏忠贤贪了十几年,就这么点身家。

    而众官员众口一词,说魏阉党羽可能早就把财产给转移了,抄出来的东西少得可怜。

    刚开始他还真的信了这套鬼话,下令严查,结果牵连了一堆官员,又抄了不少人的家,而交上来的财物仍然是少得可怜!

    直到现在,他总算是弄明白了,上交国库的那一点是大臣们吃剩的,拿下魏忠贤,受益者不是他,而是这些被魏忠贤压制着的大臣!

    周皇后见他神色变幻不定,放缓了语气道:“这还是在京城里,在陛下的眼皮底下呢,从北京到辽东,足有三千里之遥,陛下,你能保证这些旧事不会重演吗?你有哪个亲信大臣能替你把整个辽东地区的资产接收过来,交到你的手里,并且替你打理好?”

    崇祯皇帝的面色连变数变,最终长叹一声:“没想到朕连从臣子家抄出来的财产都拿不到手!”

    一个皇帝如果混到连抄臣子家的钱都收不上来的地步,也够窝囊的了。

    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崇祯不得不承认,如果他真的要动手抄全旭的财产,恐怕连点渣都捞不到,群臣一窝蜂的扑过去,吃得满嘴肥油再回头告诉他:“没想到威武侯为官清廉,家无余财,是个大大的好官,我们都冤枉他了,我们有罪啊!”

    一想到这里,他就跟吞了一百只苍蝇一样恶心。而按周皇后的分析,以全旭的性子,咽得下这口恶气?

    非造反不可!而以他的威望,登高一呼,几十万之众瞬间云集,席卷天下又有何难!

    “这些年,不是朝中文武百官在容忍武威侯,而是武威侯在容忍朝中的文武百官!”周皇后意味深长的道:“陛下可知……”

    不等周皇后说完,崇祯皇帝悚然一惊。

    彻底打消了干掉全旭发一票横财的念头。

    全旭可是他的左膀右臂,再饿也不能砍下自己的手臂来吃吧?

    冷静下来,再细细想想这些年来发生过的事情,他越想越觉得胆寒。全旭在,至少辽东的税是收得上来的,而且多四百万石粮食,基本上满足了北京城的粮食消耗。

    可以说,辽东已经变成大明最重要的税源了,全旭一旦倒下……不行,全旭万万不能倒下,就算他倒下了,他的新政也不能倒,崇祯可不想再过那种处处生烟冒火、国库能饿死老鼠的苦日子了!

    下定决心之后,崇祯将所有弹劾全旭的奏折通通扔进了垃圾桶。

    崇祯皇帝不等天亮直接把赦旨下达。

    武威侯乃国之栋梁,大功于国,赦封金册,封营国公,世袭罔替。

    在天色刚刚亮的时候,一名年长的宫娥来到全旭府邸门口。

    全旭认得此人,正是朱微媞收留的嬷嬷任红英,这个任红英原本是李康妃身边的老人,也是一个在皇宫里生活了五十多年的老妖精。

    朱微媞曾经说过,任红英好像是万历十一年间进宫的,论资格,她其实比客氏和魏忠贤更老。

    当然,她也更为聪明,虽然没有什么权势,能在皇宫那个地方活五十多年,这是就说明了问题。

    “奴婢拜见驸马!”

    “哦,你怎么来了!”

    “奴婢给驸马送一个信儿!”

    说着,任红英将一封厚厚的信,递给全旭。

    这里昨天夜里,周皇后与崇祯皇帝的交谈记录,这简直就像漫画一样,崇祯皇帝是什么神情,是什么坐姿,周皇后距离崇祯有多远,她是什么样的神态,都描绘了出来。

    任红英道:“驸马见谅,这些奴婢都不识字,只能采取这种办法!”

 第六七五章原地消失

    第六七五章原地消失

    全旭这才明白过来,到底是什么原因。

    原本那些大臣居然采取了财帛动人心的策略,明面上对付卢象升,他们都知道,一旦卢象升有了危险,全旭不会不管。

    全旭离开京城,前往北地,且不说能不能解决卢象升的危机,那么只要他离开辽东,离开全家军,全家军群龙无首,自然会被他们宰割。

    如果不是看到这些情报,全旭实在难以相信,崇祯差点朝他动手了。

    “我草,还真是!”

    全旭很是无语。

    “任嬷嬷,请坐!”

    全旭翻看着这些记录,心中非常愤怒。

    玩到老子头上了?

    真是好胆。

    李康妃可以在皇宫中能够渐渐滋润起来,主要是因为全旭。

    全旭记得历史上朱微媞生育了五个子女,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北京沦陷,公主刚刚去世,尚未入葬。巩永固把子女五人系灵柩旁,说,“你们都是皇帝的外甥,不能落于敌手”此后焚烧全家,举剑自刎身亡。

    然而,这个时空,朱微媞却与全旭一直没有受孕,也没有孩子,或许是这方面的愧疚,全旭对于朱微媞有求必应。

    朱微媞说她的母亲在皇宫里过得不好,皇宫里的那些宫娥和宦官,都是势利眼,有钱就是爷,有奶就是娘。

    关键是全旭真是不差钱,随手吩咐朱微媞将一批琉璃手链、玛瑙珠、珍珠、化妆品之类的东西送进去。

    这些东西其实真实的价值并不高,可是在皇宫里,可算是宝贝。特别是那些润肤乳、洗面奶、沐浴露、香水、粉底之类的东西,这绝对是有价无市。

    本来就是给李康妃一些生活上的便利,可没有想到人家李康妃到底是玩政治权谋出身的,到底是玩死皇后的狠角色,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内,身在冷宫,却经营了一个庞大的势力范围。

    就算棋子都埋到周皇后身边了,渗透能力,连全旭也自叹不如,周皇后与崇祯同床共枕,结果细作就可以把他们夫妻间的悄悄话听得一清二楚。要知道,周皇后身边最信任的宫娥,都是陪嫁女,也就是跟着周皇后一起长大的,在周氏的时候就是周皇后的贴身丫鬟,这样的人,也可以策反……

    全旭的这个便宜岳母,还真是不简单。

    全旭放在信封:“康妃还有什么需要?”

    “驸马不如客气!”

    任红英淡淡的笑道:“奴婢听说,陛下有意册封驸马为营国公,世袭罔替,奴婢先提前恭喜驸马,康妃娘娘,可是想着早日可以抱上外孙……”

    全旭摸摸鼻子:“我也很是好奇,本侯的身体正常,已经有了四个孩子,可现如今……不是本侯不努力,只是……”

    “唉!”

    任红英望着全旭道:“驸马整日为国事操劳,公主一年到头可见不着驸马几次,不如驸马早日返回辽东!”

    全旭点点头。

    北京城里,对于全旭而言,有些格格不入,仿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腐朽的味道。全旭实在是不想待在京城,反正崇祯已经安全抵达京城,他应该返回辽东。

    不过,返回辽东之前,他需要继续打探一下卢象升的消息,看看卢象升是怎么回事。

    位于不儿罕山的战事,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建奴骑兵潮水般涌来,一排排的撞死在枪尖上,同样的,这些勇敢的长枪兵也被他们一排排的踏翻,双方的战术变得极为简单粗暴,就是对拼人命,比拼承受伤亡的能力,谁先受不了就先崩溃!

    这仗打下来,卢象升其实是拼得起,现在的天雄军也已经今非昔比了,占据了三边、土默川、长城内外大部分地区,卢象升学习辽东的方式,先后组织建了大大小小的田庄两千多个。

    而因为田庄可以补给粮草以及兵源,天雄军也扩充到了大明第二强军,总人马超过十万,就算在不儿罕山损失两万余人马,加上叛变的新军,其实天雄军的主力仍旧,实力虽然被严重削弱,却不影响天雄军的整体实力。

    因为,天雄军现在也和全家军一样,建立了有效的后备力量体系,就像那两千多个田庄,虽然每个田庄的整体实力不如辽东的一个镇,从一个田庄抽调几百人马,还是可以做到的。

    特别是驻守在盛乐城,盛乐城周围在全家军的支持下,卢象升在盛乐城周围垦荒六百余万亩,这里的情况与辽东不一样,这里的天气干旱,而且亩产较低。

    但是,这里距离不儿罕山只有不到一千七百里,如果天气晴朗,以天雄军骑兵的速度,最多六天就可以抵达不儿罕山。

    建奴骑兵虽然可以封锁不儿罕山,却无法封锁电波,全旭以转移的方式,先把消息传递给崔成友,让崔成友通知杨世恩。

    杨世恩不敢怠慢,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匆忙之下,他率领八千骑兵先期北上支援不儿罕山,同时,大队天雄军开始集结,并且进入全面动员。

    只不过,不儿罕山的压力还是巨大的。

    “建奴肯定坚持不下去了,他们能有多少人跟我们对拼!”

    话音未落,海螺号响起,沉郁而苍凉,建奴骑兵迅速重整、集结。众天雄军军将领骇然:“还来?这些建奴都疯了么?死了这么多人,还要继续拼下去?”

    卢象升冷然道:“他们的目标是我,我不死,他们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会继续冲锋的!不过不要紧,他们还有什么花样,只管使出来,我就在这里等着!”

    回头看了一眼正在抡着工兵锹奋力拍打浇筑冰墙的的工兵:“让他们加快速度,早一点把冰墙构筑起来,多一分活命的希望!”

    得知卢象升所部还可以坚持,全旭就准备正式离开京城。

    只不过,随后消息传来。

    崇祯拒绝文臣的意见,反而要给全旭晋爵,这可把文臣给直接惹恼了,有宋以来,一向只有皇帝委屈武将讨好文臣的份,现在为了讨好武将,反了天了!

    愤怒之余,他们也恐慌起来,因为这一举动的背后是崇祯对全旭无可救药的依赖和信任,以及对文臣才的失望,这是他们无法容忍的!

    那就斗吧,不死不休。

    在这种情况下,全旭也不可能留下京城。

    崇祯也没有阻拦,他担心全旭会产生拘禁他为人质的想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