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4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还想喝点酒?”

    “对,对对!”

    崇祯的目光落地那个红色的灯箱招牌上:“朕心情大好,还想再喝几杯!”

    “如此甚好,前面还有一家日式酒馆,咱们可以进去看看!”

 第六六三章浪费可耻

    第六六三章浪费可耻

    日式酒馆最大的特色就是狭小,其次就是跪式服务,当然,由于没有椅子和凳子,只能采取跪坐。

    跪坐又称跨鹤坐,跽坐,跪坐。这是唐代的正坐方式,只不过在宋代的时候,因为太师椅的出现,坐在椅子上才取代了跪坐。日本倒是把这一个好不容易从唐朝学到的礼节保留了下来。

    崇祯皇帝与全旭并排坐在靠近门口的一张桌子前,全旭毫无形象的盘腿而坐,至于崇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是踞坐着。

    踞坐也说“箕踞”或“箕踞而坐”等。意思是两脚叉开坐着,由于跪坐以正坐的方式流行,那个时候可没有短裤,双脚叉开,不可避免的将自己的下体对准来客,这是属于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全旭和崇祯则并排坐在桌前,观看着酒馆里的艺姬表演,当崇祯看着满脸涂着白粉,牙齿涂成黑色的艺姬表演,吓得连手中的酒杯都掉在了地上。

    全旭哈哈大笑起来。

    “你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

    全旭拍拍手,酒馆的老板迈着小碎步,跑到全旭面前,躬身施礼:“尊敬的阁下,细川姬请您吩咐!”

    “来段男人最喜欢看的节目!”

    “哈伊……”

    虽然全旭带着全家军把九州岛屠戮了三遍,东江军也时而不时的向九州岛或日本岛打打秋风,可是非常奇怪的是,日本人并不仇恨大明人。

    相反,他们把怒火放在了萨摩藩身上,他们认为是萨摩藩进攻小琉球,这才引来大明人的报复,萨摩藩才是九州的罪人。

    欺软怕硬,这就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因为全旭和全家军把日本打得更惨,他们没有还手之力,特别是火箭弹和火炮,给日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九州岛的事情,日本人闭口不言,深怕犯了全旭的忌讳。

    可是日本人也需要生活,甚至不少日本人前来辽东讨生活,务工或者做生意,全旭没有禁止日本人前来辽东,事实上,辽东不设限制,只要遵守辽东的法律,安份守已,任何人都可以在辽东生活。

    比如马思文,马光远原为建昌参将,在永平之战中投降了建奴,被封为梅勒额真,是铁杆的汉奸,他的侄子马思文趁其不备,用麻药将将麻倒,随后挟持着马光远,从宁古塔逃到了北安镇,凭借着这个功劳,马思文在金州成了一名普通的百姓。

    全旭并非一定要杀光那些所有人的,只要遵守法律,就给他们机会,汉奸也不用全部诛连九族,但是,上了名号的,不存在赦免的可能,在这个时空,并没有汉奸发挥的舞台了。

    辽东的情色业,其中将近一半都是被日本人垄断了。至于那些日本人手中的女人是不是自愿,不在辽东的法律管辖范围之内,日本人在辽东只有暂时居住权,并没有永久居住权,而且税收比例比辽东百姓更高。

    果然,随着音乐的节奏一变,原本红色灯笼的舞台上,开始出现十几名身穿轻纱的舞姬,她们拿着小小的团扇半遮着面孔,随着音乐的节拍开始起舞。

    这下崇祯皇帝顿时满意了,这种异常情调的舞蹈,他是没有机会欣赏的,日本人非常崇拜大唐,这些舞姬也是丰臀**,波涛汹涌,白浪滚滚。

    辽东的粮食产量大,对于酿酒业的管理也没有限制,市场上的酒类非常丰富,既有啤酒、也有什么桂花酒、桃花酒、葡萄酒、甚至也有黄酒、米酒,不过主流的酒品,还是以高度白酒为主。

    毕竟辽东的天气寒冷,低度酒越喝越冷,高度白酒反而可以加快血液流动,让人感觉暖和,只是只是感觉,仅此而已。

    随着这种艳舞,吸引了大量的酒鬼来到这桌只有十几张桌子的酒馆,不多时,酒馆的老板躬身道:“尊敬的阁下,能不能与其他客人拼着桌子!”

    站在崇祯身后的王承恩正准备说话,全旭淡淡的摆摆手:“可以!”

    如果说其他地方,全旭还真不敢保证,可问题是,复州湾就是崇祯的行宫,复州经过前后六七轮的排查,包括刘沈氏的案子,也是全旭有意让崇祯看到的,现在这里可以完全保证安全。

    毕竟,日本人在辽东也是严格监视对象。

    不多时,两名年轻的青年男子走到桌子坐下,这两名青年男子一高一矮,当然只是相对而言,其实二人显得非常健壮,从体格来看,比大部分大明人都要强壮。特别是那个小个子,胳膊比全旭的胳膊还要粗。

    不过,二人都没有认为全旭,更没有认为崇祯,高个子明显健谈,笑着问道:“你们是辽东本地人吗?”

    “辽东没有本地人了!”

    全旭淡淡的道:“你们难道不知道,天启元年,老奴大杀辽东……”

    矮小的男子笑着道:“先生误会了,我们的意思是,拥有辽东户籍的人,就是辽东人!”

    崇祯点点头:“朕……我算是辽东人!”

    这话说和让人无法反驳,因为整个大明都是崇祯的。

    高个子男子从身上的背包里取出一瓶金光灿灿的酒瓶,大模大样的放在桌子上。

    在辽东任何酒楼、餐厅、酒馆,都没有不准自带酒水的规定,一旦这样规定,就会属于强买强卖,老板会被罚破产。

    当然,全记也有高档的酒楼和客栈,里面的酒水和茶,价格都非常昂贵,一般人根本就消费不起,可问题是,你不想消费里面的酒水,甚至菜肴,可以自带。甚至你自己可以带着鱼、羊腿之类的菜品过来加工。

    不过加工的时候,需要收加工费。

    正应该那句话,只要自己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了。

    酒馆老板明显是识货:“烧香春?”

    “这酒其实并不贵,一坛两斤半,不到二两银子,可是巴蜀路途太远,所以,物稀以为贵,其实我感觉还没有二锅头好喝!”

    青年男子拿着酒瓶,给全旭和崇祯各倒了一杯。

    酿酒离开不水,特别是辽东的酒厂,都集中在了辽河的上游,那里污染少。随着三杯酒下肚,两名青年的话就多了起来。

    高个子道:“我是崇祯三年秋天来到的复州,也就是五年前,刚刚来到复州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路,没有人,没有城池,也没有田地,都是荒地,大家在侯爷的带领下,才能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全旭实在没有想到,居然会当面收到彩虹屁。

    “你们这是庆祝毕业了吗?”

    高个子青年打着饱嗝:“对,对,我从辽东大学毕业了,我爹想让我留在辽东,我不愿意,我已经申请前往吕宋!”

    “为要什么要去吕宋?”

    崇祯下意识的问到,他对付官员发配到琼州府,那些官员就会哭天喊地,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了,现在倒好,他们这些学生,居然自己愿意前往吕宋。

    高个子青年叹了口气:“我只是不甘心,辽东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就算栓头猪,也得取得良好的成绩,可是吕宋不一样,那里还是文明荒漠,我过去还大有可为!”

    全旭叹了口气:“辽东的发展,并不是尽头,还远远谈不上尽头,百姓的收入,还能提高,辽东的铁路可以往到任何一个县,水泥路将来可以实现镇镇通、村村通,我们的科技还可以进一步发展,蒸汽火车可以实现更快的速度,这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去努力!”

    矮小的青年看着全旭的眼睛,变成闪烁起来。

    高个子青年却没有发现,他只是有些激动的道:“吕宋的局势似乎有些不妙!”

    吕宋在李信在全旭的授意下,开始与欧洲各国达成了贸易协议,就补偿和商业交流达成了合作协议,可问题是,这些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再次挑起贸易战争,以市场作为要挟,意图压价。

    现在辽东很多商品其实并没有完成交易,而是积压在吕宋,据说光积压在吕宋的万石级别的货船就多达四千余艘,已经影响到了运输的便利。

    全旭这才明白这些年轻人为什么愿意去吕宋,这是想着战争,只要做出成绩,他们可以获得更大的进步的成长。

    全旭淡淡的笑道:“你要相信李信,相信吕宋议事府,他们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的,吕宋也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粮仓!”

    全旭端起酒杯:“来吧,祝你们前程似锦!”

    对于辽东的二代们成长速度,全旭是非常满意的,辽东二代人大部分对大明的感觉很淡,甚至没有归属感,他们自称辽东人。

    高个子青年举起酒杯:“为了辽东,为了侯爷!”

    矮个子青年望着全旭一脸虔诚,他躬身施礼:“学生辽东军事学院崇祯四年一期张明亮,拜见侯爷!”

    “嘘……”

    全旭起身摆摆手,示意不要声张:“行了你们一定要努力,辽东的未来发展就依靠你们了!”

    “我等一定会努力!”

    崇祯有些失落,好不容易看到丰乳肥臀,结果倒好,全旭马上离开了,他甚至有些幽怨的道:“朕的酒还没有喝完,太浪费了,太浪了,浪费不好,浪费是可耻的!”

 第六六四章大龄宫娥

    第六六四章大龄宫娥

    行走在复州的街头,崇祯皇帝望着昏黄的路灯,还是喧闹的人群,眼中充满陌生,也充满纠结。

    全旭即使把行宫建在复州,也就意味着全旭不抗拒他插手辽东的管理,至少在复州,在这座行宫的周围,安插一个自己信得过的知州,全旭肯定不会有意见。

    但是,他纠结的问题是,一旦换了人,这里的繁华还会存在吗?

    “看着复州的一切,才知道北京城落后到了什么程度,朕都想把北京城推倒重建,可惜,这一切不现实!”

    与全旭连喝了两场酒,崇祯也有些疲惫了,来到崇祯的清泉宫内,他躲在软榻上,望着天空的星星。

    受蒸汽机和煤炭的运用,辽东的夜空不似中原那么明亮,无论是什么天气,都显得有些阴霾。

    凭心而论,崇祯这个皇帝其实也挺不容易的,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万历时代的大明帝国了。在万历时代,别说建奴,就连倭国侵略大明的小弟,朝廷还有实力拉着十几万大军给小弟找回场子。

    虽然因为全旭的原因,建奴彻底离开了辽东,他们自漠北草原一直向西北方向迁徙,辽东的局势有些平稳下来。

    可问题是,全旭和辽东的独特存在,也成了大明的心腹之患。辽东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参天大树,而且是比建奴强大百倍的存在。

    建奴了不起不过十几万人马,但是在辽东,全旭有多少人马,崇祯不知道,恐怕也只有全旭一个人最清楚。

    全旭和辽东的问题,不可能当作不存在,一旦处理不慎,那将是大明的灭顶之灾,可以说,大明现在和从前一样,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日子过得很煎熬。

    全旭没有说话,静静地当一个聆听者,崇祯皇帝喝了酒的原因,话有点多,估计平时也没多少跟人聊天的机会。

    没事找皇帝聊天?

    谁配啊!

    就像现在,沈明泽的正式官职是辽东略经副使,是全旭这个经略安抚使的副手,然而问题是,自从崇祯皇帝登陆旅顺的时候,他露了一面,随后就彻底不见人影了。

    沈明泽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是全旭的人,不会接手朝廷的招抚,也就意味着,朝廷就算想撤换全旭,那也是不可能撤换的。

    崇祯望着全旭,目光中充满了欣赏:“大明现在的问题很糟糕,四十三个藩属国,最近三年,只有十一个藩国向朝廷朝贡,要维护大明帝国的荣光,要让大明的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美好生活,这需要我们所有人万众一心,所以我才来到辽东,辽东这些年,你们做得也很出色。”

    全旭内心却警铃大作。

    上来就这么多高帽子,不是什么好事,换句话说就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大明现在的问题虽然非常严重,其实主要还是自身问题,大明的底蕴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东方地区,大明可是东亚甚至南亚次大陆金融中心。像大明铸造的铜钱、银判,无论是日本、安南、朝鲜、或者勃泥,都是可以直接流通。

    仅仅这一项,如果操作得当,那就是妥妥的的将近两三成利润,白银里可以掺杂锡和铅、铜里面也可以加入铅和锡,但是,却可以作为纯银的货币价值。在这个时候大明,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