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4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这部分的原因,并不全是!”

    明朝以文为贵,武人卑贱,向来都是打仗是文官指挥,打仗对他们而言是一项天经地义的义务,他们无权要求获得什么,荣誉与他们无缘,即便打赢了,奖赏也极其微薄,比如说抗倭援朝之役,十几万将士血战七八年,死伤数万人,终于打赢了,得到的奖励居然是每人不到一两银子,简直就是开玩笑。

    万一他们阵亡了,家人别说钱,能得到几斗老米的补偿就谢天谢地了!

    一支得不到荣誉,得不到应有的报酬,阵亡了家属更没有任何补偿的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

    相反,在辽东,侮辱军人和诋毁军人,无论是不是秀才或者举人,肯定要被严重处罚的,大明对于文人非常纵容,说什么从来不会因言而获罪。

    在辽东却不这样,辽东的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骂人要被惩罚的,这个惩罚并不是因为罚款。要知道,明朝那些玩嘴皮子的人,从来都是不差钱的主,罚钱对于他们来说,那简单是挠痒痒。

    辽东的惩罚方式就是强制劳动,比如说辱骂他人,视情节为处罚三五日,至几个月时间不等的强制性义务劳动,比如清扫大街上的马粪之类。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秀才和举人,让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接受百姓的围观。

    南阳议事府成立,一切法律和规定,都是采取辽东法律,改变的不仅仅是越来越多的工厂,还有生活和行为习惯。

    成为全家军士兵,福利待遇虽然不错,可问题是,军纪简直那个啥,堪称地狱级别,军纪林林总总,从生活和行军、战时、训练,四部分共计三百多条。

    他们不得聚众斗殴,不得在军营中擅自饮酒,不得抽烟,不得在军营中从事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聚众赌博、聚众,不得未经允许擅自离开军营,不得擅自带家属进入军营,不得随意接受外人赠送的任何礼物,买卖必须公平,不得赊欠……

    简单的说,进了这军营,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抢通通都与他们绝缘了,看得他们叫苦不迭:“我们这是来当兵还是来修行啊!?”

    让他们比较满意的是,这些纪律军官也必须遵守,万一违反了,军官将会遭到更加严厉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前途尽毁。

    还有一点就是军纪虽严,但还没有到动不动就掉脑袋的地步,事实上,像割耳、割鼻、剜眼、刺字、插箭游营这类肉刑是一样都看不到,全家军的惩罚手段就五种,情节轻的罚冲坡或者长跑,情节较重的关禁闭,情节严重的打军棍,到了打军棍的那一步,离滚蛋也不远了。

    在别的军队,打军棍是最轻的惩罚,但是在这里,却是奇耻大辱。

    当然,比打军棍和清退更严重的,就是死刑。

    收受贿赂者斩首!

    擅卖军资者斩首!

    临阵退缩、脱逃者斩首!

    出卖军事机密者斩首!

    奸**女者斩首!

    杀良冒功者斩首!

    滥用职权者、渎职者斩首!

    犯哪一条要受体罚,哪一条要关禁闭,哪一条要挨军棍,哪一条要卷包裹滚蛋,哪一条是死罪,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连执法队也有相关规定,滥用职权,视情节处罚。

    全家军的将士们,只需要遵守纪律,不会有人动他们一根汗毛的!

    南阳知府陈振豪认为,以全家军的八千余名士兵镇守南阳府,负责南阳府的治安工作,虽然部队指挥权没有在他的手中,他认为,这个军队的给养需要南阳府负责,如果让全旭负责,这支军队就成了全旭的私军。

    毛线。

    陈振豪太天真了,无论南阳府负责或不负责全家军的军费,全家军都是全旭的私军,而且这个军队并不像其他军队一样,总兵是大军头,下面的将领是小军头。

    全家军的将领对于全家军的控制可以说很少,补给本来就是总后勤部负责分配,军官升任,也需要公示,如果有的将士反对,认为该将士达不到升迁的标准,可以上诉。也就是说,这一条让那些军头,想拉拢自己人,培植党羽的机会很低了。

    而且全家军的军官升任,并不是像其他明军一纸诏令,直接升官,全家军的军官升任都是要进行脱产学习。

    普通士兵升到少尉级别,需要到辽东军事学院进修,尉官级别最少是半年,校级至少一年,脱产学习后,很少会调回原部队。

    从全旭手中要来新军的补给权力,没过一个月,陈振豪便叫苦不迭了:这坑爹的辽东新军,吃起军费来也太吓人了!

    别的明军五天一练便算是难得的精锐了,他们倒好,跟打了鸡血似的,每天至少要训练四个时辰!

    这样的训练所带来的消耗是非常吓人的,各项器材、弩箭、铅弹、火炮、火药等等物资的消耗就不用说了,光是一个月换一次的鞋袜就够南阳府喝一壶了!

    他都有点后悔为什么要犯糊涂,替全旭出一半军费了……但是想到维系辽东军与朝廷的关系的必要性,他只能咬咬牙,继续撑下去。

    反正现在南阳的工厂、商铺越来越多,税收自然也越来越多,这个钱,他还花得起!

    全家军的第七师,被全旭准备改建为山地师。

    接下来全旭的势力需要进入湖广、豫西山区,第七师的四个旅不装备重型装备,像一百三十毫米陆军版本的野炮,那就不需要装备了,他们需要的是轻便、灵活的迫击炮,无后座力炮、可以直射的单兵式火箭炮。

    进入崇祯八年的九月中旬,全旭需要离开南阳了,他并没有像原计划进入陕西、西安府,而是一路东进。

    崇祯决定巡视辽东,全旭需要全程作陪。

    这一次崇祯出巡,动静可是不小的,锦衣卫、厂卫、勇士营共计一万六千余名将士扈从,当然这些人马都是样子货,甚至不如全旭的亲卫旅。

    崇祯决定的是,一路沿着大名府南下,在开封府与全旭汇合,然后抵达辽东,从登州坐船前往辽东。

    此时全家军海军的六十四艘主力战舰,其中四十八艘在登州等着崇祯。

    。

 第六五四章墨家复兴

    第六五四章墨家复兴

    全旭拿一只纯银打造的水烟壶,装好烟丝,点燃,深深吸了一口气,没有紫云的味道好,但是劲更大。

    良久,全旭长长叹了口气。

    有些东西那是无法避免的,全旭在拿下吕宋岛的时候,其实西班牙人在吕宋已经开始了种植烟草,同时,开始了烟草产业。

    全旭自己在抽烟,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全旭虽然不是国王,可是他却是辽东的榜样,因为他的抽烟,从而影响了很多人。

    全家军的烟民数量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不知不觉中,吕宋的烟草行业已经发展了起来。

    当全旭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全家军将士有不少人已经习惯了烟草,当初这些全家军士兵吸烟并非是为了解除疲乏,而是为了抗拒吕宋岛上无处不在的蚊虫。

    作为亚热带地区,蚊子是非常可怕的,然而,烟草在燃烧的时候,开始的气味,可以让那些蚊子远离人群。作为老烟鬼,老程从来不怕蚊子,因为烟味太浓了。

    就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吕宋的烟草种植园的面积突破了九十万亩,九十万亩可以生产多少烟草?

    这是一个海量的数字。

    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凡事都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不能只片面的否定一切事物。

    一句话,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张学良张少帅可是一个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人物,活了一百多岁。

    凡事因人而宜,太祖,太宗,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是抽烟的而且平均寿命八十三岁。

    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裕仁是不抽烟的平均寿命五十一岁。

    如果了解希特勒的生活习惯,一定会感觉惊讶,这个人简单就是一个圣徒。

    现在南阳也有人开始种植了烟草,可以预见,烟草将会成为一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出现在在大明。

    在不久的将来,恐怕卷烟也会出现。

    华夏人是生长在竞争压力巨大的东亚,那么点地方整整几亿人,种地是唯一的生存方式,平均亩产两三百斤的年代,地租百分之五十是常态,倒四六、倒三七甚至倒二八也司空见惯,不努力干活连生存下去的资格都没有。

    每一种新的农作物出现,辽东的移民其实已经很少了,而且已经取消了补贴,然而问题是,往来辽东的船只却越来越多。不过,辽东的移民现在以富人为主。

    因为辽东的官府取消了房子和船票的补贴,即使辽东最便宜的经济舱室,一个人也需要三两银子,如果想要在船上过得好一点,拥有一间独立的卧室,那么就需要五六两银子,如果需要更高级别,人均就需要十几两银子。

    如果对银子的购买力没有认知,十几两银子差不多就是两头牛,在这种情况下,南阳移民之一的陈富贵就带着一家老小十三口人抵达了辽东。

    这是特殊情况,而且只限是南阳人。

    带队的年轻人是身穿黑色的道袍,胸前挂着两把左轮式的手枪,背上还背着一个硕大的双肩背包,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可是陈富贵却听人说了,这样打扮的人,在辽东就是官老爷。

    只是让陈富贵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种手统是辽东枪炮局新发明的东西,也是中原富人用来购买防身的最佳枪械。这种手铳虽然只有二三十步的射程,却一次可以性射出六颗子弹。

    在陈富贵的印象中,手枪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意味着拥有生杀大权,可以随意草菅人命,这样的人都不好惹。不过这个叫沈昌浩的年轻人非常和善,他说一口流利的北方官话,对人态度和蔼可亲,就在刚刚见面的时候,沈昌浩给了陈富贵六个儿女,一人一颗糖果。

    这种晶莹剔透的水果糖在南阳府的时候,陈富贵见过,一斤需要二两银子,普通百姓根本就吃不起,这种糖果颗粒很大,一斤也就称十来个,也就意味着沈昌浩差不多送出去了五钱银子,这让陈富贵对沈昌浩的好感顿生。

    “沈先生,听说咱们的人来到辽东,给房子给地……”

    陈富贵面带希翼,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是所有华夏人心中永远不变的执念。

    “那是以前,现在这个政策已经取消了……”沈昌浩直言不讳,这就是敢于吃螃蟹的好处,那些早年移民辽东的百姓,都已经变成辽东农场主,现在这些移民过来辽东的百姓,虽然也有机会,不过难度肯定要高出许多。

    看着陈富贵有些失望,沈昌浩介绍道:“当然也不是没有机会,如果你工作期间表现足够好,三年之后你就可以加入辽东户籍,到时候你就可以去银行贷款,加上你这几年在的积蓄,购买一个真正属于你的地和房。”

    陈富贵喜出望外,他根本就没指望来到辽东会分房子分地,只要有盼头就行。

    对,只要有希望,很多人就会为了希望努力,怕的是根本没有希望,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分地虽然不可能,分房子还是可以的。

    但是辽东的天气,现在分给他们,他们这些移民也没有用,既不能耕,也不能种,把他们扔到荒郊野外,除了冻死,没有其他结果。

    陈富贵在沈昌浩的带领下,完成了登记,陈富贵有六个儿女,一个年过五旬的母亲,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沈昌浩望着陈富贵道:“你们一家,只有你和你媳妇两个算是劳力,三天之后,你们去火车厂工作,至于这十个孩子,最大的才十二岁,按照辽东的规定,全部都要进入学校读书,最起码要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学校就在镇上,每天中午和晚上管饭,晚上可以选择住校,也可以选择回家住宿,还有什么问题吗?”

    “沈先生,这学费要收多少钱?”

    “学校不收费,不过你和你媳妇要努力工作,否则学校就将取消你孩子读书的机会。”辽东虽然号称天堂,但并不是真正的天堂,这一点,真的是拿捏住了百姓的命脉,为了孩子读书的机会,即便是没有其他福利,他们也会努力工作。

    “放心,放心,咱一定努力工作,要不然那还能算个人吗?”陈富贵感激涕零,他感觉辽东确实是天堂。

    想要进入工业时代,没有合格的工人大军那是不可能的,辽东已经减少了土地的免费发放,这些剩余土地,集中奖励给全家军的军属和那些有特长的工匠。

    大部分移民百姓,要么做工,要么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