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伦娜急了:“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条件你已经提了,本宫还要看看,你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

    两名年老的宫娥非常擅长查看是不是是一个女人是不是处女,守宫砂这个东西,非常容易做假,这两年老宫娥的眼睛毒着呢。

    很快,她们将海伦娜剥成了一只大白虾。

    海伦娜的眼睛中流出了泪水,她已经决定把自己卖了,为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换来一线的生机。

    全旭说得没错,对于长达二百多年的战争,威尼斯人虽然胜少败多,可关键是,他们越打越绝望。

    奥斯曼帝国并没有看到握手言和的架势,作为一个庞然大物,威尼斯在奥斯曼帝国面前简直就是一只蚂蚁,这种蚂蚁时而不时的蜇奥斯曼帝国一下,虽然会让奥斯曼帝国感觉到疼痛,却一直没有伤到奥斯曼帝国的根本。

    反而让奥斯曼帝国越打越愤怒,此时的奥斯曼帝国进入了极盛时期,拥有一千四百余万人口,控制着约四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特别是陆上的战争,接连战胜,并且焚烧了东欧平原上的莫斯科。

    这是就蒙古人焚烧莫斯科城之后,第一次被人再次焚烧莫斯科,奥斯曼帝国成了世界的总盟主,与西班牙帝国东西抗争。

    也幸亏有西班牙帝国以及东南亚的扩张,牵扯到奥斯曼帝国的精力,要不然威尼斯根本就坚持不住。

    终于两年宫娥冲着朱微媞微微点点头,示意情况不错,结果可以让人接受。

    “这件事情,我会向侯爷说明,尽可能满足你的要求!”

    朱微媞望着海伦娜道:“一旦进了全家的门,你就是全家的人,可不要再管什么威尼斯,什么奥斯曼,你的职责就是为了全家开枝散叶!”

    ……

    全旭并没有理会家中的锁事,他则被拉到了枪炮局,参观新枪的研制工作,至于明末流小说里频频出现的先在铁皮上刻膛线,然后卷成枪管,解决膛线加工难题这类的段子,笑笑就好了,这样子弄出来的枪管,一场仗下来不炸膛弄死几百号人都对不起那些工匠。

    也就是被无数明末小说作者捧上天了的陆战神器,米尼步枪。

    事实的残酷性在于,他们如此推崇的米尼步枪仅仅列装了二十来年就退役了,永远地从陆军装备序列中消失了。

    如果工业技术水平能达到大量制造米尼步枪的地步,要制装后装线膛步枪也没有任何难度了,搞米尼枪纯粹自己找抽。

    前装线膛枪的子弹比火枪的口径要略大,必须用锤子一点点的敲进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子弹充分嵌入膛线,否则膛线是没办法发挥威力的。

    这样搞带来的后果就是装填远比滑膛枪困难,人家都打了两三枪它都不见得能装好一发子弹。

    这是西方国家在十七世纪便造出了线膛枪,可一直到十九世纪才大规模生产、装备的重要原因,论火力密度,它还不如滑膛枪呢,谁拿这玩意去玩排队枪毙,百分之百会让对手打出屎来!

    当然,加工困难也是一大原因,靠手工要制造一支线膛枪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一名技术高超的工匠差不多要一年才能做好一支,成本自然就低不到哪里去了,拿来给贵族打猎还行,大量生产列装部队就算了,财政部长会疯掉的!

    能造和能大量制造是两码事,欧洲十七世纪初就能造线膛枪了,却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拥有了大量制造线膛步枪的能力。

    全家军的枪炮局,因为有全旭这个巨型挂逼的存在,所以前装线膛线,压根就没有装备,直接是从后装步枪开始的。

    这种新式步枪,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底火雷汞,现在的蒸汽机发明了出来,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由于机床的稳定性问题,废品率非常高。

    由于子壳的外壳是纸质做成的,受到挤压会变形,而且容易哑火,这让这些工匠们非常头疼。

    全旭道:“别用纸做了,也别用铁壳,换成黄铜!”

    “说得轻松,铜就是钱,拿钱打人,侯爷,您会破产的!”

    全旭摇摇头道:“铜壳可以重复利用,我们给士兵准备一个子弹壳袋子,让他们收集子弹壳!”

    那些工匠道:“子铳的质量问题,火炮同样存在,难道说,炮弹也用铜制?”

    “没错啊,一样用黄铜!”

    “那需要多少钱?”

    “那你别管了!”

    全旭笑道:“钱的问题不是你要考虑的,你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质量,如何提高子铳(弹)以及炮子的威力,而不是成本,成本需要考虑,但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铜质子弹和炮弹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利用铜来制造虽然从成本上让人难以接受,事实上,现在的合金钢,有的卖的比铁还要贵。

    比如说轴承钢,光凭铜钱的重量,已经买不到轴承钢了,至于其他钢材,同样也不便宜。

    就在一群工匠绞尽脑汁,寻思着如何用铜做出子铳和炮子的时候,一名工匠如同疯子一样来到全旭身边:“侯爷,我做出来了!”

    这名工匠满身脏兮兮的,一股浓浓的酸臭味,胡子邋遢,满身污垢,全旭不得不捂着鼻子:“你是谁啊!”

    那名工匠兴奋的抓向全旭:“侯爷跟我来!”

    “你到底是谁?”

    “我是陈子龙!”

    陈子龙为什么会在辽东,此事说来,就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当初陈子龙与方以智前往大名府的全家庄镇,立刻被全家庄镇的发展模式给吸引住了,他和不少明末的风流士子一样,也是一个拥有着理想化的年轻人。

    在全旭在金梯书院公开课的时候,他公开宣称学以致用,经以济世,儒家十三经,只是给那些想做官的人准备的敲门砖,要想真正济世惠民,只能学以致用。

    作为一名热血青年,陈子龙被全旭的言论忽悠住了,方以智离开了全家庄镇,他却没有,而是以一名金梯书院学生的身份,进入了全家庄体系。

    后来,陈子龙来到了辽东,进入枪炮局,成为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

    在那个时候,建奴还是大明头上悬着的一柄利剑,他需要制造一种威力更大的火药,从而可以杀伤大量的建奴。

 第五三四章风起辽西

    第五三四章风起辽西

    陈子龙虽然没有研究的经验,就跟着那些老工匠一起学习,跟着一些道士学习炼丹术,其实也是早期的化学。

    就这样,陈子龙成了辽东枪炮局的一名火药项目组的研究员。

    全旭自然知道陈子龙的存在,比如孙元化一样,知道归知道,却不干涉。

    反正枪炮局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这里的出入管理非常严格,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实验数据,他连一个字都带不走枪炮局。

    如果他可以把所有的试验数据记在脑子里,这样的超强大脑,不是没有,如果陈子龙真有这样的本事,全旭也就认了。

    “真弄出来了?”

    全旭望着陈子龙的样子,微微有些意外,一样米养育百样人。陈子龙是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号称明朝最后一位诗人。

    当然,他其实更是一位擅长组织学生运动的领导人,明季江南党社的骨干成员,后来又创立织“几社“。“几者,绝学有再兴之几,而得知几其神之义也。清兵攻陷南京,他纠集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陈子龙兴奋的道:“弄出来了,弄出来了!”

    “快,带我去看看!”

    全旭跟着陈子龙撒腿就跑。

    辽东枪炮局,设立的原址就是原金州卫城,整整一座卫城,可以容纳三四万人的卫城,比全家庄镇的全家堡面积还要大。

    可惜,依旧不够,枪炮局,一再向外扩建,原来的金州城,就成了枪炮局的火炮、火箭炮以及火枪的生产工厂。

    至于枪炮局火药研究院,距离原来的金州城墙差不多有一公里多远,与机械研究院比邻而居。

    虽然与机械研究院比邻居而居,事实上却俨然不同,全旭也害怕他们在研究中弄出点事故,把整个枪炮局的兵工厂都给炸上天了。

    机械研究院与火药研究院中间隔的不是一道墙,而是一座人工湖,金州的发展实在太迅速了,取土建窑烧砖的生意非常红火,这座人工湖,占据有一千四五百亩的样子,里面的泥土全部烧成了砖头。

    火药研究院的建筑是最紧固的,甚至比武威侯爷更像一座坚固的堡垒,钢筋水泥整筑的框架结构,避免在爆炸中坍塌。

    干净整洁的研究中心里对,就是干净整洁,那陈子龙虽然邋遢得要命,但是工作场所却出奇的干净整洁。

    十几号人正围着一砣拳头大小的东西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不用说,这帮家伙也是炸药狂人,跟这对活宝是臭味相投。

    看到全旭进来,陈子龙就眉飞色舞,口水都快喷到全旭身上来了:“大人大人,你要的火棉胶,我弄出来了!”

    “在哪里?”

    陈子龙道:“就是它!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弄出了火棉和胶,然后两者混合,就弄出了这玩意儿!”

    全旭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一把将那坨不怎么养眼的玩意儿拿了过来,又嗅又捏,激动得不行不行的火棉胶啊,真的是火棉胶啊!

    世界上第一种安稳定的炸药,他终于弄出来了!他激动得用力揉捏,将那团火棉胶捏得奇形怪状,嘴里嘿嘿傻笑,就差没有咬一口下来尝尝是什么味道了。

    他笑着问道:“你们是怎么弄出来的?”

    陈子龙认真的道:“按照大人的吩咐,我们分别制造胶和火棉,然后按比例将其混合没什么难度,就是火棉和胶有点危险,一不留神就会爆炸而已,将干燥的火棉放入胶里之后,正如大人所说,火棉在胶里溶化了,胶也被火棉吸干了,最后就只剩下这个啦!”

    全旭冲这邋遢鬼竖起大拇指:“不错,你干得不错!”

    陈子龙的脸痛苦起来:“大人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过这个火棉胶真的有大人说的这么厉害吗?”

    “当然!不然我弄它干嘛?我告诉你们,这玩意不仅比黑火药的威力大出几倍,而且非常安,不像火棉那样动不动就爆炸”

    “安全那是肯定的,可它似乎也安全”

    “什么意思?”

    “我们昨天用它作了实验,给它安上引信然后引爆,引信都烧完了,它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么大的一块火棉胶,从三层楼上撂下去,屁事没有,如果是黑火药,或者火棉,早就爆炸了,我还放在火里烧,一罐子酒精都烧完了,它还没有炸!”

    听到这里,全旭也彻底服气了:“你们有种!”

    火棉胶,其实也是黄色炸药,也叫tnt,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一种炸药,如果说,影视剧里拿着一把手枪,或者步枪,击中tnt,把tnt引爆,这绝对说明导演不懂军事。子弹击中黑火药,可以引爆,绝对没有问题。

    也可以引爆火棉,至于汽油,也没有问题,可是这种tnt,绝对是不会被子弹击中爆炸,作为烈性炸药之一,tnt其实是最稳定,最安全的炸药。

    这需要用雷管进行引爆。

    陈子龙非常头疼,他想制造出一种威力巨大的炸药,可以更好的杀伤建奴,取代火棉,因为火棉的爆炸威力比黑火药更大,缺点也非常突出。

    黑火药,只要避免明火和静电,那基本上还算安全,可是火棉却不行,剧烈抖动就可以爆炸,更何况是明火。

    当然,这种不安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效果。

    比如说,燧发枪,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因为哑火率太高,可问题是换了火棉,替代黑火药,哑火率居然奇迹般好了。现在全家军的燧发枪,已经不再是十枪里面三枪哑火,就算连开一百枪,也不见得有三枪哑火。

    这基本上可以满足战场上的需要了。

    全旭笑道:“给我一根铜管,塞入火棉,与这种火棉胶联在一起!”

    这些工匠们的动手能力极强,短短一会儿,就制造了一根铜管,并且在铜管里塞进了火棉,作为引信,开始点燃。

    随着火棉在铜管里缓慢地燃烧着,当火棉燃烧殆尽的时候。

    轰隆。

    一团桔红的火光爆裂而出,烟焰翻滚而起,地面地震了似的剧烈的一抖,那帮躲在远处看热闹的家伙脚一软,都变成了滚地葫芦,耳朵像是被人狠狠抽了一耳光似的嗡嗡作响!

    更有不少石头被抛起老高,冰雹似的落下,砸到谁算谁倒霉,大家却对此没啥反应,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