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飞利浦号虽然号称是武装商船,事实上飞利浦号已经与荷兰主力三级战舰几乎一样,拥有五十九门火炮,一旦全火力发射,将是非常恐惧的存在。

    哪怕与明军发生海战,当时荷兰人都动用了五艘三级战舰,整个远东地区,荷兰人只有十七艘三级战舰,大部分集中在吕宋以及满刺甲。

    “一次性齐射击沉一艘船?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不知道!”

    埃尔文苦笑道:“那条火龙,只要落在船上就会爆炸起火,然后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就算是落在海上,也会燃烧,威力嘛,比我们的四十二磅火炮威力还要大!”

    “大明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他们有出色的工匠,能造出速度快,威力大的火炮并不奇怪!”

    “说到火炮,我必须提一下全家军的制式火炮,他们叫野炮,全炮不到一百公斤重,虽然没有来得及试验,至少……”

    说到这里,埃尔文的眼睛迸射出骇人的寒光:“我明白了,他们冒然攻击我们,目的就是那些火炮,不想让火炮落在我们手中!”

    “这么说,华阳社给我们设了一个局?把我们的十三艘船送到了辽东这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中?”

    这个时候,阿尔方索道:“各位,不要忘了,我们是商人,而利润是商人用来衡量一切的标准!现在的形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个东方大国是一个近乎无限的市场,他们有可以随时碾压我们的实力,双方武装冲突是非常不明智的!”

 第三七零章洪承畴

    第三七零章洪承畴

    作为欧洲强盗,他们对于力量有着敏锐的感知。这也是他们一贯的作风,能抢的时候那就抢,能打过对方的时候那就打,打不过的时候,老老实实跟对方讲道理。

    如果不是那一夜,如果不是对方只用了一艘战舰,如果不是对方在极短的时间内,干净利落的干掉了十三艘武装商船,这十三艘武装商船上装备了将近五百近各种型号的火炮,却在对方一艘战舰面前,毫不还手之力。

    这只说明一件事,辽东那位总兵官,绝对拥有可以碾压他们荷兰人的绝对实力。

    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代表,阿尔方索明确了一点:“双方武装冲突是不明智的!”

    也确实是如此,在西班牙王国没落的时候,他们荷兰人趁机崛起,成为了海上的马夫,称霸海洋。

    早在天启四年的时候,他们已经与大明的陆军交过手,他们虽然比同等数量的明军优秀,战斗力也强,可是面对十倍或者数十倍的明军,根本毫无胜算,而且海战虽然取得胜利,可大明绝对不像其他土著一样,被吓得举手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人没有主动与大明开战,而是在一步一步试探大明的底线,直到现在,他们被敲了一大棒子,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给他们沉重的打击。

    尽管华阳社想利用他们与辽东总兵全旭开战,让全旭顾此失彼,腹背受敌,可是荷兰人却不愿意当枪。

    当然,前提条件是,那一夜,他们被全旭用后世的护卫舰给打怕了。

    在确定这个统一目标之后,阿尔方索接着道:“这个东方大国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他们一个国家,可以比我们欧洲所有国家加起来都大,尽管这个东方大国拥有太多问题,可是他们随便一个总督,拥有的资源,比我们荷兰王国都要大,特别是现在他们正在开发辽南,这是一块不亚于中南半岛的地盘,他们对矿产资源和木材的需求是没有极限的,而我们有的是矿产资源和木材!仅仅是用鞭子逼着巴达维亚的土著人进火山山区开采硫磺,一年所赚取的利润就超过了跟日本贸易的总和,而我们几乎不必付出任何成本!”

    普特曼斯接着道:“在辽南的那位,是一位东方贵族,是一位尊贵的伯爵,他的封地据说在中原,比一个公国还要大,如今这位伯爵,掌握着数万精锐的兵马,这是一位年轻有为,而且野心勃勃贵族,他肯定会对他的领地进行扩张,他不仅仅需要大量的矿产和资源,还特别需求奴隶,他的手在到处收买人口。”

    “总督阁下,你是说,人口也可以卖?”

    “当然!”

    “伯爵大人对奴隶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他出的价格让人无法拒绝!”

    普特曼斯耸耸肩道:“你们猜猜多少钱?”

    “距离近,花费低,东方人口又多,奴隶应该不值钱,三枚银币?这样完全可以做!”

    “能让总督阁下感觉不便宜,那应该不止三枚银币,五枚?”

    “八枚?”

    “相当于荷兰银币十五枚之多,即使女人也价格十一到十二枚银币!”

    “哦,上帝,这可比卖到美洲更赚钱!”

    “而我们所统治的人口就那么多,我们不是上帝,没有办法在一夜之间变出数十万劳动力来!”

    普特曼斯望着阿尔方索道:“我建议公司,可以派出人到日本去抓,一船下来就是两万枚银币,我们不需要银币,我们可以与东方伯爵大人换同等价值的丝绸,或者瓷器!”

    华阳社注定要失望了,荷兰人吃了这么大的亏,按照荷兰人飞扬跋扈的性格,应该立即向全旭开战,到时候恐怕朝廷都会非常被动。

    建奴已经让朝廷穷于应付,再加上荷兰人,恐怕崇祯也要考虑丢车保帅了。

    然而,华阳社的思维不是欧洲人的思维,欧洲人是崇尚实力,在实力强大的时候,英国是美国人的爸爸,在二战以后,美国人成了英国的爸爸,英国人甘愿当美国人的儿子。

    这是现实。

    在没有绝对把握战胜全家军的战舰时,荷兰人的选择不是对抗,而是合作。

    他们看得非常清楚,出动一艘战舰,干净利落的打败十三艘武装商船,这是东方伯爵大人给他们的警告,按照大明的话说,就叫杀鸡儆猴。

    同时,也表明东方伯爵也没有打算跟他们撕破脸,毕竟,全旭如果派出他强大的舰队,抵达台湾或吕宋,他们荷兰人也不能轻视。

    ……

    北京西山……

    哗啦……

    不知道多少只名贵的瓷器被摔成碎片,不知道多少人华阳社大佬坐在那里,如同塑像。

    荷兰人居然不上当,这次损失十三艘武装商船,损失上千人手,他们不仅仅咽了这口气,还提出了弥补华阳社的损失,包赔他们一百五十门火炮。

    华阳社虽然缺炮,却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百五十门的火炮。

    “西洋人吃错药了?”

    没有人可以回答宗主的问题。

    现在怎么办?

    曹化淳安静的喝着茶水。

    以前,他对华阳社的人是多方关照,现在一样是多方关照。

    要说阴人,太监这种生物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本事。

    曹化淳发现暴露的华阳社成员,随手让人查清对方的罪证,查这些官员实在是太容易了,屁股底子没有一个干净的。

    崇祯缓过气来,开始明着清算魏忠贤余党,暗地里抄家发财,谁让全旭给崇祯开了一个好头呢?

    范永斗被抄家,家中浮财被崔成友抢成差不多了,那么值钱的店铺,田地、工厂该卖的卖,该变现的变现,到了朝廷手中,居然还有一百多万两银子。

    崇祯的眼睛红了。

    事实上,这些钱是全旭故意漏给崇祯的,收购范永斗产业的人,明面上是崔氏商号、刘氏商号以及陈氏商号,事实上,他们的真正东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全旭。

    华阳社最大的财源,就是利用后金的需求,现如今后金那里,别说丝绸,麻布都涨到了八九两银子,至于丝绸和锦缎这样的高贵货,至少是百两起步。

    只要货可以送到后金手中,利润比贩毒还要大,可关键是运不过去。

    “公平王!”

    宗主冷冷的道:“暂时收拾不了全旭,那就拿公平王开刀!”

    在华阳社的操纵下,原陕西右参政兼副使洪承畴升任延安巡抚,然后升任三边总督。

    四月中旬,刚刚升任三边总督的洪承畴率领宁夏总兵贺虎臣,以三千督抚亲军,并宁夏军两万余人,开始杀向怀远镇。

    此时的怀远镇与去年的怀远镇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原来的怀远镇赤地千里,白骨成堆,不说千里没有人烟,至少几十里上百里,看不到一个人影。

    现在的怀远镇,一片一片的良田,此时种下的春小麦和玉米,长势喜人。这些辛勤的农民们,不舍得休息片刻。他们开始清理田地里的杂草,这些杂草会吸引田地里的养分,影响收成。

    打下来的杂草,既可以用来喂猪,喂牛,再或者喂马。

    即使那些贫瘠的田地,也被种上了苜蓿草,这种草既是牛羊的饲料,也可以当菜吃,关键是产量高,又不挑地,即使自己养活的牛羊马匹吃不了,可以卖给公平军,一亩地的草料也可以卖几钱银子,虽然不多,几乎是白捡的。

    战乱造成的创伤仿佛已经被抚平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紧张的劳碌奔波着,根本就没有心情去想昨天发生过什么,只有一些依然是一片焦土的村落在提醒人们,这里发生过一场场可怕的战乱。

    “老张,怎么样?”

    “又弄了两亩地!”

    叫老张农民笑得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他本是山西人,遭遇了兵灾,带着全家逃亡,好不容易逃到了怀远,却没有剩下什么。

    利用在冬天做工的机会,他获得了十六亩地的垦荒权限,他在业务员的介绍下,用十六亩的权限,以每年两成利息,向陈记(既全记)银行借了十六两银子,购买了一匹驽马,一头小牛,还有锄头、铧犁等农具、种子。

    带着儿子、老婆把十六亩地种上,然后又利用公平王府监管的漏洞,开始在荒地上种草,地虽然不是他的,但是苜蓿草的收益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庄稼长势不错,到了秋天怎么也能收上二十多石粮食!”

    “二十多石?”

    “你想错了,听说这玉米,一亩地可以收十石八石,你自己种了三亩,怎么也可以收二三十亩粮食!”

    “哪有这样的神奇的庄稼!”

    “你没听那些银行的人说吗?如果不是种了玉米和土豆,咱们想借钱,他们都不会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阵阵有节奏的马路声。

    “怎么回事?”

    “南边来大军了!”

    “快通知公平王!”

    “那是朝廷大军!”

    “屁的朝廷,老子饿肚子的时候,朝廷在哪儿?”

    老张捡马鞭,递给儿子:“你骑马去,跑快点,晚了公平王他老人家会吃亏!”

 第三七一章怀远镇是难啃的铁核桃

    第三七一章怀远镇是难啃的铁核桃

    残阳如血,朔风微冷,让人感觉不到一丝丝的温度。

    洪承畴微微眯起眼睛,眺望着远处的晚霞,大明的命运,何尝不是正如眼前的晚霞一样,暮气沉沉,让人看不到希望?

    洪承畴的今天,就是因为镇压农民叛军的功劳,王左桂、苗美、王自用、李自成、张献忠等贼寇,先后在他手底下吃了大亏,被打得狼狈不堪。

    洪承畴非常了解农民叛军的习惯,也了解他们的战斗力,作风,可是自从越过长城防线,进入怀远镇范围内,他就明显感觉到了这个自号公平王的贼军,与众不同。

    其他的农民叛军,就是一伙伙流寇,所过之处,富户、士绅、地主全部杀光,村落被焚烧,农民百姓被挟裹成军,但凡农民叛军所过之处,几乎是寸草不生,血流成河,白骨露野,赤地千里。

    可是,怀远镇却不同。

    这伙贼军自从起势以来,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州府,也没有大杀四方,他们反而如平常百姓一样,去年开始疯狂建造房屋,围着怀远镇的古镇城墙,兴建了很多堡垒。

    在春耕以来,则四处垦荒,在洪承畴率领大军抵达的时候,原本被污泥填平的沟渠,如今已经重新疏通,原本坑坑洼洼的官道,现如今也被填得平平整整,官道两边,则是被开垦的田地。

    田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一片绿油油的,迎风吹过,麦苗随风摇曳,还有一些不知的庄稼,几乎占满了田地。

    虽然洪承畴是杨鹤提拔起来的,可是他与杨鹤的观点和理念完全不一样,杨鹤认为流民叛军都是活不下去的农民,可以安抚。

    可是,洪承畴却主张杀戮,以杀止剿。

    刨开上纲上线的因素,其实,洪承畴的策略才是对大明而言更为适宜的策略,安抚需要钱粮,而朝廷恰恰没有钱粮,杨鹤被他的政策给坑死了,而洪承畴却趁势而起。

    就在其麾下大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