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千匹挽马,既一万六千块茶砖。

    五百匹挽马的麻布。

    一千匹挽马,换两千石两百石大豆。大豆是战马的精料,在关键时刻可以让战马坚持更久。

    以及三千匹挽马,六千六百石麦子。

    陈应心中笑了,好大的手笔。一次,就是六千匹挽马,这些没有用处的挽马,对于怀远镇而言,就是六千口可以开垦良田的大牲口,有了这六千匹挽马的帮助,他们明年至少可以多开垦至少十万亩良田。

    “小王子,我们公平王对朋友,向来大方!”

    陈应望着罗世明笑了笑。

    罗世明点点头道:“没错,你们现在是本王的朋友,本王再送给一些宝贝。”

    说到这里,罗世明朝着不远处的亲卫道:“来人,取刀来!”

    亲卫侍从飞奔而去,不多时,亲卫侍从双手捧着一柄长刀呈到罗世明面前。

    这些武器装备,其实并不是全记生产的,而是在范家大院抢劫而来的,质量不如全记生产的,但是,质量却比明军制式兵刃要强不少,特别是铠甲,虽然是用铁铸造而成,防御力比牛皮铠甲强多了。

    这些装备远远不如,全家军生产的装备,罗世明的嘴也变得叼了,他看不上。当初陈应带着一万余名青壮流民前去介休,其实他们是空着手去的,回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全副武装。

    这是一批非常数量相当庞大的装备,崔成友连一枚铁钉子都没有给范家留下。

    罗世明随手拔出这柄马刀,一抹寒光脱匣而出,寒气砭肤。

    额哲精神大振,连连赞叹道:“好刀,好刀!”

    罗世明把马刀递给额哲:“试试看。”

    额哲接过马刀,用力挥劈几下,恰到好处的份量,用葛布缠绕着的手柄,粗糙,却不膈手,就算满手鲜血,握着刀厮杀也不会脱手的刀柄,都让他发自内心的喜欢。

    他用手指弹了弹刀身,声音清脆,嗡嗡不绝,显然是用上好的高碳钢铸的,这让他越发的喜爱。

    好钢难求,在大草原上这样一把好刀就算用等重的黄金都不见得能够买到,叫他怎能不喜欢?

    罗世明拍着额哲的肩膀道:“咱们是朋友,本王送你一百柄这样的好刀!”

    罗世明摆摆手,亲卫侍从会意,立即转身离去。

    不多时,两辆马车缓缓来到场中。

    罗世明打开马车上的大箱子,箱子里放满了这种马刀,每只箱子放十柄,分为上下两层。

    额哲难以置信,他上前用力踹了一名亲随,把亲随踢得呲牙咧嘴,这才发现他不是在做梦。

    “送给我的?”

    “当然,谁让我们是朋友呢!”

    罗世明笑道:“等明年,本王在此立足,咱们比邻而居,你需要什么,我卖给你什么,价格不会更贵,只会更便宜。”

    额哲拉着罗世明道:“咱们结安达!长生天在上……”

    “不妥!”

    罗世明摇摇头道:“要结安达,应该是我与林丹汗结安达,你与我儿子结安达,咱们两代友好,只是现在你父汗不在这里,我儿子也不在这里,实在抱歉!”

    额哲一脸遗憾,他朝着身边一名亲随叽里呱啦的用蒙古语说了好一会儿,亲随马上翻身上马,长扬而去。

    罗世明用了一柄马刀,就把林丹汗给钓出来了。

    当然,额哲并不知道,罗世明的儿子罗满福才六岁,虎头虎脑,现在还在尿床。

    额哲感觉罗世明这个公平王是一个值得深交的好朋友。

    陈应上前望着额哲道:“此刀如何?用得还顺手吗?”

    额哲连连点头:“顺手,太顺手了!比我们那些用劣铁打制的弯刀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陈应从罗世明手中接过刀鞘,然后把刀鞘扔给额哲:“一匹挽马,你感觉可以换几柄这样的马刀?”

    额哲飞快的道:“一匹换一柄都不亏!”

    陈应眨眨眼,心中暗叹:“你这孩子,打仗还凑合,要是做生意,裤衩都赔干净!”

    “账不是这么算的!”

    陈应接着额哲道:“我们公平王准备与林丹汗,也就是你的父汗结安达,你与我们的小王子结安达,咱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怎么能赚钱呢,这样吧,一匹骆驼,换三柄马刀!”“成交,成交!”

    额哲眼珠一转:“我们的骆驼不换粮食,只换兵器行不行?”

    如果他们部落拥有这样的装备,面对建奴的时候,就算不敌,也不至于吃这么大的亏,但是,对上其他蒙古部落,那绝对是完胜。

    现在他们部落只剩不到四万匹战马,挤一挤骆驼还有三四千头,还可以换一部分好装备,那么今年的这个冬天,他们就可以抢劫其他部落,过一个大肥年。

    陈应笑道:“如果是其他人,要换兵器,肯定不行,谁让咱们马上就要成为一家人了,我们有骑弓、步弓、胸甲、马刀、长矛、盾牌,你们喜欢什么,只管换。”

    额哲小心翼翼的问道:“能不能带我到你们的武器库看看?”

    “当然可以。”

    陈应望着崔成友道:“崔成友,你带他去吧。”

    崔成友应了一声,带着额哲前往武器库。

    论推销武器装备,崔成友才是最专业的。

    全家军在怀远城,不现在被改名为公平城,武器库是原来的大明怀远镇军械库改建的,没费多大的劲。

    不过,整个武器库已经一分为二,一个专门存放刀枪长矛这类冷兵器,还有一个专门存放火炮和炮弹,那是绝对的禁地,哪怕是罗世明也不是能够说去就去的。

    崔成友带着额哲走进冷兵器库,大门一打开,额哲就让那堆积如山的武器给吓着了。

    这个武器库里堆放着上万把步骑两用的长刀,至少上万支长矛,上万张骑弓,步弓相对要少一点,也就几千张的样子,不过箭支多得吓人,粗粗一看,少说也有百万支之多,而且每一支都制作精良,虽然生了薄薄一层锈,但丝毫不能掩饰它们的狰狞。

    古时候的箭一般都要放到生了薄薄一层锈才拿去用的,这种箭哪怕只是轻轻擦伤对手也可能造成破伤风,非常缺德。所以千万不要看到军械库里的箭生锈了就认为军需官失职,人家根本就是故意的。

    崔成友自从范家大院看到这些兵器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范家如果把这批武器装备送到建奴手中,建奴马上可以扩军三万人马。

    看着这么多武器,额哲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声音直发飘:“崔先生,你们竟然在这里储备了这么多武器!?”

    “这算什么?”

    崔成友笑道:“我们大名府的军械库才叫吓人,每库仅火器就够上万人用好几年!”

    他随手拿起一把步骑两用长刀,抚摸着那光洁的刀身叹息:“好刀啊,它一刀能斩开七枚铜钱,能斩断五卷草席……”

    崔成友指着那堆积如山的武器,说:“小王子,这些武器都可以换,你有多少牲畜只管拿来!”

    (

 第三四九章我空闲了可以陪他们好好玩玩了

    第三四九章我空闲了可以陪他们好好玩玩了

    九月的渤海,风高浪急。

    阴郁的乌云在天空中翻卷不定,遮住天空,不时带来一场大雨,那呼啸的海风已经带上了一丝冬天的寒意。

    一艘三千料大船在十数艘炮船的护卫下,向辽南的方向前进。

    曹化淳站在甲板上,一脸郁郁。

    王在晋信心百倍的出使辽南,结果陷在辽南,生死不知。

    眼下,华阳社的高层急了。

    他们这个组织的能量很大,可以左右大部分官员的任命和升迁,毕竟,在大明的官员,没有几个的屁股是干净的,抓到他们的把柄,控制他们非常容易。

    但是,有些人却不同。

    比如说,全旭。

    全旭的罪名也不是没有,有非常多,像什么与民争利,侮辱斯文,邀买人心,居心叵测,等等太多了。

    关键是没有用,全旭得罪的人非常多,随着天火的事情泄露了出来,东林党很容易推测到当初在登州的紫琅山庄,东林党复社领袖张溥被全旭一把火给烧死了,同时死难的还有吴昌时等人。

    起初,东林党人和复社,都是以为意外,毕竟火从天上来,谁也没有见过,天火存在文献中。直到全旭用无人机清除建奴在骑哨,还有焚烧建奴的粮草,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全旭是如何做到的。

    但是,这笔账就算在了全旭的头上。

    要论打嘴炮官司,东林党人要是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他们盯上了全旭,自然开始罗列全旭的各种罪名,随着深挖下去,甭管有的,或者没有的,反正全旭天天被弹劾,仅仅弹劾全旭的奏折,每天都需要用大竹筐装。

    如果是其他人,就算没罪,也只能被迫辞官。

    可是,全旭就像当初的袁崇焕一样,给崇祯皇帝画下了一个大饼,崇祯皇帝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平辽。

    作为一个手握着三万余人马的大将,崇祯或多或少对全旭有些不放心。

    现在好了,崇祯还真放心了。

    因为弹劾全旭的奏折太多了,这样就说明一个问题,全旭孤臣,在朝中没有朋友,这样的臣子就算权力再大,也不可能造反,因为大臣们没有人答应。

    现在的崇祯只要听到是弹劾全旭的奏折,统一留中不发,随便怎么弹劾,不管、不管、不处理,来一个三不原则。

    在官场上动不了全旭,那就动全旭的产业。

    全记在全家庄镇的惠民街,已经彻底倒闭,超过九成的商铺撤离,同时,另外,全记生产的东西,无论是砖瓦、还是木质家具,清一色卖不动。

    全旭对全家庄镇工厂来一个最低生产标准,专门用来自消,全家庄镇的庄户们,家具人人用上了新家具,家家户户拥有大车、小车。

    至于多余的工匠和流民,有去处的自谋出路,没有出路的愿意来辽南就来辽南,实在不愿意离开的,就继续待在全家庄镇。

    全家庄镇完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型社区。

    至于说,官府派出三班衙役去找茬,揍你没商量。

    现在大名府的南居益,都想辞官不干了。

    不过,全家庄镇依旧生活得非常安逸。

    至于全旭在外面的商队,不是转让,就是停业,唯独没有动的就是大名府和各地的女人坊,大明的女人地位虽然不高,但是枕头风厉害,女人坊照样营业。

    全记的银行已经全部停止办理任何业务,只充当内部银行,给全家军将士、工匠发工资。

    按说,在华阳社连番打击之下,全旭应该服软,确实是如此,如果全旭没有后世一个庞大的市场,没有后世的物资来源,他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可问题是,全旭的底气实足,财力充沛,丝毫看不到枯竭的迹象。

    无论是辽东的人参、高丽参、珍贵的皮草、贵重的香料、玉石、黄金、在后世很快就可以变现。

    一些古董、瓷器、也可以给全旭带来不俗的利益。

    华阳社一直以为全旭拿他们没有办法,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全旭已经在给华阳社准备了两套方案。

    玩经济战、金融战,全旭分分钟钟可以教华阳社如何做人,只不过,问题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让经济战和金融战,显得没有后世那么刀光见影。

    庞氏骗局已经启动,同时启动的还有传销。

    不了避免伤用普通百姓,全旭给两条行动方案,设了一个门槛,那就是最低一千两银子,普通百姓就算想介入,也没有那个机会。

    现在问题是,华阳社已经坚持不住了,开始想办法除掉全旭。

    他们向皇太极下命令,皇太极就一直哭穷,他被全旭打残了,损失惨重,全家军的火炮犀利,没有火炮,他们大金不是全家军的对手。

    为此,华阳社重拾原来的计划。

    加大向建奴输血,增加皇太极的实力,用军事手段,教教全旭如何做人。

    他们原本计划从全旭手中购买一百五十门一零五野炮,不过,全旭并不同意用金银结算,而是愿意用五十万石粮食。

    华阳社也不想全旭拥有五十万石粮食,如果这些粮食到了全旭手中,全旭有了粮食,就可以更一步爆兵。

    但是,眼下,没有选择之下,华阳社决定向全旭达成这笔交易,并且赎回王在晋。

    代表华阳社出使辽南的人,正是曹化淳。

    曹化淳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来辽南,三个月前,全旭遇刺的时候,他与王在晋前后脚抵达辽南。

    对于曹化淳带来的太医周逸夫、外伤圣手冯少康等二十几名御医,就被全旭留了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