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全旭浮想联翩的时候,袅袅升腾的蒸汽中,若隐若现出现一个朦胧的人影。

    佳人在怀,此时此景男人怎么可以分心?

 第三三二章胜利带来的隐患

    第三三二章胜利带来的隐患

    二娘神清气爽,全旭则是有点病怏怏的。

    他换了一身衣服,带着三娘来到后院的山上,这是一块凸起的平台地,面积不是太大,莫约一两亩地的样子,站在这块台地上,可以鸟瞰整个金石山。

    “你来的时候,也没有给你接风洗尘,今天我亲自动手,来犒劳犒劳你!”

    全旭让人准备了一块石板,石板放在一只小小的木炭炉子上。

    二娘有些意外:“这是什么?”

    “石板烤肉!”

    全旭似乎非常熟练的拿出刀子,将新鲜的小牛肉划成薄片,虽然说大明不许杀牛,不过病死或摔死,或者老死的牛肉还是可以宰杀卖牛肉的,不过要有衙门的人在场证明。

    在辽南,全旭现在就是无冕之王。

    他就是官府。

    三娘闻不了油烟,就坐在上风口。

    全旭笑道:“我敢保证,你吃了这一次,就会想着下一次!”

    巴掌大的牛肉,在石板上烧着,随着全旭的小刀上下翻飞,他将一块块巴掌大小的烤肉切成小块,直切得肉汁直流。

    切好了,他理直气壮的将最大的一块放到二娘碗里,并不是三娘在全旭心中不重要,只不过三娘是实在吃不了荤油。

    他又将一块比较小牛肉的推向三娘碗口:“尝尝怎么样?”

    三娘没有吃。

    二娘吃了一口牛肉,这是全旭用魔鬼辣烤的牛肉,与二娘平时吃的不一样,她算是头一回吃这么辣的东西,只一口,鼻尖就冒出汗来了。她毫无淑女形象的伸出舌头来直哈气:“好辣,好辣!真不知道你怎么受得了这么辣的东西!”

    “你不懂,辣才有味道!”

    全旭是湖南人,湖南人要么是一点辣椒不能碰,要不然就是特别能吃辣,他往嘴里塞了好几块牛肉,有些含糊不清的道:“辣椒可是好东西,我们湖广,湿气重,从小到大,只能吃辣椒除湿气,要不然,那就容易生病。”

    二娘小心翼翼的又吃了一块,她还是受不了魔鬼辣的味道。

    全旭道:“算了,我给你烤不辣的!”

    就在这时,沈良材带着一队人过来。

    全旭没有注意,继续烤着牛肉。

    “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全旭扭头一看,发现居然是卢象升。

    卢象升作为辽东巡抚,原本与全旭应该同时上任。

    只不过,在原来的时空,卢象升虽然战功赫赫,却没有留下子嗣,在这个时空,因为天雄军的表现特别抢眼,而且他麾下出了全旭这样的将才。

    在崇祯眼中,笼络了下卢象升,就笼络了全旭。

    早在正月的时侯,崇祯就派出人南下,请卢象升之妻王氏入京,给王氏封了一个诰命夫人。结果,阴差阳错,卢象升准备离京,王妻有孕,偏偏身体有点弱,怕受了风寒,就没有像全旭一样,三月初就出发。

    随着王氏身体好转,卢象升在四月底才出发,五月底这才赶到辽南。

    卢象升拿着筷子,正准备开始吃。

    全旭有些急了,他望着三娘和二娘道:“快抢啊!不抢就啥都吃不到了!”

    二娘和三娘自然没有加入了抢夺的行列,而是起身朝着卢象升躬身施礼。

    “拜见卢大人!”

    不得不说,全旭烤的石板烤牛肉,确实是鲜嫩多汁,嚼一嚼,满嘴滚油和肉汁,齿颊流香,卢象升尝了也叫好。

    为了照顾三娘的胃口,全旭的饭菜都是清淡风格,有清淡的炒苜蓿,鲜嫩甜脆的炒笋,还有西红柿炒茄子,加上土豆,凑成的地三鲜。

    酒足饭饱,卢象升轻轻摸着鼓起来的肚皮笑叹:“这几年来,老夫还是头一回有这么好的胃口,一顿吃掉了三碗饭!”

    三娘和二娘起身,朝着卢象升告退。

    她们知道卢象升肯定与全旭有要事相商。

    卢象升接过侍女送来的一碗茶,浅饮了一口,望着全旭道:“东升,你就打算窝在金州吗?”

    这一路走来,卢象升也参观了盖州卫、复州卫和海州卫,只不过在这三卫,全旭只进行了简单的开荒,随着粮食种下去之后,他就让人在建营房,营区,却没有其他动作。

    然而,整个金州却成了一片繁忙的工地。

    至于空无一人的广宁卫城以及不远的沈阳城,也没有一个人影,他有些奇怪,有便宜不占,这不符合全旭的风格。

    全旭擦擦嘴,笑道:“卢大人是好奇,我为何没有把沈阳城占了吧?”

    “有些不解!”

    全旭苦笑道:“卢大人,您比我更了解咱们的这位陛下,他是什么性格,你应该更清楚吧?”

    卢象升恍然大悟。

    崇祯是心急,如果他采取孙承宗的策略,等不到崇祯三年,建奴不攻自灭,那一套堡垒战术,把后金可给坑惨了,要不然,后金不会直接攻打高阳县城,灭了孙承宗满门。

    他更愿意相信袁崇焕的五年平辽,现在同样也是如此,全旭三年可以平辽,哄得崇祯已经找不到北了。

    “沈阳城空无一人,想占下来,别说派出大军,就算是派出一支偏师,哪怕几百人,都可以占下来,可是占下来以后呢,卢大人想过没有?”

    卢象升沉吟道:“若是夺回沈阳,陛下肯会下旨,辽东军歼灭建奴!”

    “对啊!”

    全旭苦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建奴是游牧民族,要打败他们其实不难,想要全歼他们却太难了,他们打不过可以跑,往北跑,往西跑,漠南漠北,广袤之地,可以任由他们驰骋,我们呢?我们却严重依赖补给,我在洪山口城和遵化城抢的粮食,三分之二都交给朝廷了,我拿什么?”

    当然,全旭也没有给卢象升说实话。

    建奴以全旭的能力,没有猪队友的连累,消灭建奴其实不难,就算华阳社把一百五十门火炮送给建奴,一样也不难。

    但是,消灭建奴以后,全旭就没有了用处,接下来,他就要面临整个天下的围攻,以崇祯的脾气,他绝对不会服软,也不会低头。

    就算全旭把天下抢过来,估计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明朝现在可谓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烂透了,贪腐之风席卷已然渗透到这个老迈的帝国的方方面面,蚕食着帝国的根基,这个帝国所剩下的最后一点执行能力都被用来搜刮民脂民膏了。

    但鸡窝有时也会飞出凤凰来,在这个由上到下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暮气和腐臭的官僚体系中,还是有一些愿意为老百姓,为这个国家干一点实事的人,比如说卢象升,又比如说孙承宗,包括现在的大名知府南居益。

    全旭望着卢象升道:“卢大人,你可以把巡抚衙门建在广宁卫,那里也是空无一人!”

    “你想让我给你顶在最前面?拿我当枪使?”

    全旭耸耸肩:“没有,没有,建奴总共才多少人口,现在皇太极肯定会找个地方舔舐伤口,不恢复元气,不恢复实力,他连与我面对面的勇气都没有,不出意外,他接下来,就是把进攻方向放在辽西!以辽西、山海关,隔绝我们辽东,然后,在派出细作在朝中散步,你我不臣所以,卢大人,从现在开始,你就待在广宁卫,修修城堡,种点苜蓿草,等到来年!”

    卢象升沉吟道:“我看到你办了很多工厂,虽然说办工厂赚钱,可,你这未免是本末倒置了!”

    “什么是本?什么是末?”

    全旭冷冷的笑道:“大明倒是没有本末倒置,重农桑,农桑为国之本也,可关键呢?长城防线,如同纸糊的一般,建奴说破就破,国朝减士三百年,可士如何力挽狂澜?如何扶危济困?咱们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你觉得若耿如杞,不是碰上你我,他们的下场是什么?”

    卢象升沉默不语。

    这件事情,他也感觉不妥。

    对,不妥,作为传统的人,他只是感觉不妥,怎么改,如何改,或者需不需要改,他都不太清楚。

    “士农工商兵,哪一种不重要?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强!”

    全旭道:“这是重什么,轻什么,而是要举头并进!”

    卢象升默然。

    全旭接着道:“我的大炮重量轻,威力大,可以打得建奴狼狈不堪,那大炮发明这么多年,朝廷的火炮为什么威力还是那么弱?因为工匠太穷,他们吃不饱,他们过得连狗都不如,我给工匠们钱,给他们很多钱,发挥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有尊严,有未来,有希望,所以,那种轻便的火炮就出现了,不仅仅如此,我前不久,又奖励了工匠们五万多两银子,他们又制造了一种新炮,威力更大!”

    卢象升此时心乱如麻,全旭说的问题他明白,也懂。

    可关键是,朝廷还是那个朝廷,百官还是那些百官,这些天,他这个辽东巡抚没有前来辽东,不是因为他牵挂妻子王氏的身体,而是各方势力,一直在百般拉拢他。

    百官争的是利,争的是势,争的是名。

    他们唯独不关心百姓。

    卢象升道:“大明真的需要改变了。”

    “改不了!”

    全旭苦笑道:“这一仗,建奴不仅没有把朝廷武百官打醒,反而让他们心中多了一丝侥幸,他们只会变本加利!”

 第三三三章炼尸炉三天彻夜未熄(为堂主WSDSY加更2/2)

    第三三三章炼尸炉三天彻夜未熄。

    胜利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东林党对朝廷的影响,并没有被削弱。

    在历史上,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这一仗把大明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扯下来了,崇祯也急红眼了,把上任以来,内阁大臣换了一个遍,文武百官,罢免了一大批。

    利用打击魏忠贤的机会,趁机上来的东林党的众君子们,被直接或间接几乎扫了三分之二,然而,由于全旭的出现,他成了卢象升的人,成了孙承宗的人,他也算是东林党的人。

    虽然全旭不承认,不过在侯恂看来他就是,所以,在兵部方面,并没有被影响多少。现在,在这个时候,可以说,东林党成了最大的赢家。

    孙承宗以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督师蓟辽,他兼管着辽东、蓟镇、天津、山东登州、莱州等地的军务,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同时,卢象升作为东林党的后起之秀,巡抚辽东,包括原本吃瓜落的钱谦益也进京,顶替周延儒,担任礼部右侍郎。

    这才是全旭最忧心的事情,东林党不仅仅没有受到崇祯的清洗,反而更加势大,从中枢将近一半的显官,由东林党获得。

    他们能做什么?

    当然,全旭不在乎。

    他只是在稳坐辽东,观风景。

    如果崇祯需要他去关内平叛,他不介意让麾下将领去刷刷战绩。

    卢象升与全旭的见面,有些不愉快。

    因为卢象升明显感觉到了全旭的变化,在大名府的时候,全旭还有些掩饰,现在是彻底不再掩饰了。

    一个工匠,一个贱籍,年收入多达一千两银子。

    这可是比朝廷一品大员的俸禄都高,这让卢象升感觉非常不舒服。

    明朝的官员俸禄是真低,但是大部分官员可不是清官,李东阳是内阁首辅、太子太师,茶陵诗派代表人物、入内阁十八年,可以说已经尊贵到了极点。此外,最重要的是,他的三个儿子都早年夭折,家里人丁很少,应该说养家的负担很轻才对。而且,李东阳并不贪财,只靠工资过日子,他的生活应该也不会很艰难。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李东阳完全没有积蓄,要想过日子,还得通过变卖自己的书画。等到他过世的时候,完全没钱去支撑葬礼的花销,只能通过自己的老同事和门生凑钱来解决。

    明朝官员就形成了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会捞钱的官员,富甲一方,甚至可以说富可敌国,但是穷官,还真比不上全记的一名普通初级二等工匠。

    除了工资方面,还有工匠的住宅,虽然说现在的住宅还没有建造完毕,大部分只是一个地基,可是从地基就可以看出问题。

    在全家庄镇全旭给工匠们的住宅,没有超出礼制范围,现在他完全不在乎了。全记工匠的住宅区已经规划出来,共分为三等。初级以下工匠不负责住宅,至于初级工,人均宅基地就是一亩地,马马虎虎,还算凑合,不过分。

    可是中级工匠,那就是住宅五亩,高级工是十亩以上。

    同时,全家军的军衔也公开化,什么列兵、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