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火铳枪声落下,全旭大道:“新年快乐,吃饺子!”
一排排的大锅里,将成盘成盘的饺子下水入中,大火猛烈的烧着,有鸡肉,有鱼肉,两道硬菜,也有一些酒。
众百姓开始排队打着饺子,一家人都在的,可以在一起吃饭,按人头打饭和菜。
数万人一起吃饭,那场面相当壮观、震撼。
这些百姓都当过后金建奴的俘虏,自从成为了后金的俘虏,他们什么时候吃过热饭?
更何况,现在不仅仅是热饭,美酒,还有鸡肉、鱼肉,别说当俘虏之后,就算是平时,他们什么时候享受这样的待遇。
全旭走到大营里,所过之处,都是哽咽声一片。
“谢全将军!”
“全将军公侯万代!”
全旭笑道:“在家吃好喝好!”
“主上做事大气!”
以天雄军前锋营书记官的名义,管理着五十三镇百姓沈明泽来到全旭身后,朝着全旭躬身说道:“此等升斗小民,在大人物眼中,就是草芥,就是累赘,就是无足轻重,只有主上,才把他们当人,给他们提供衣食,庇护他们周全!”
沈明泽在此时已经动摇了,官府除了收税,还能百姓做过什么?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与全旭相比,大明上下的官员全部该死。不仅仅是官员,那些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统统该死。
全旭年方弱冠,他却心系天下,心系天下苍生。
良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
沈明泽决定效忠全旭。
全旭望着沈明泽道:“不用拍我的马屁,再拍我的马屁,我也无法给你高官厚禄!”
“若是为升官发财,明泽自有其他办法!”
也确实是,作为天启二年的进士,座师、同年、乡党早已进入官场,并且拥有不小的势力,只要他与他们同流合污,大官不敢说,正七县掌印绝对不困难。
沈明明泽盯着全旭道:“主上,明泽忠心,日月可鉴!主上,明泽有话要说!”
他的目光落在沈良材身上。
沈良材怒视沈明泽。
全旭摆摆手道:“但说无妨!”
“君不密,则失其身……”
全旭甩袖离去。
沈明泽叹了口气,直接跟着全旭。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 公众号【】 现金/点币等你拿!
全旭来到指挥车里,这辆指挥车用太阳能电子灯,将整个车厢照耀得如同白昼,沈明泽并没有看到车内的任何烛火,他微微一愣,躬身道:“主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哦!”
全旭笑道:“我有何忧?”
“孙阁老败了,大明败了!”
沈明泽苦笑道:“若此战,孙阁老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建奴,那么,主上自然无忧,可是,孙阁老败了,朝廷损失多达六七万兵马,而主上却连败镶红旗,阵斩岳托,再败阿济格,后金数千上万精锐兵马,在主上军前铩羽而归,落在朝廷诸公的眼中,恐怕容不下主公!”
“明泽,你想多了!”
“但愿是明泽想多了,可是主上,你难道不好奇,如今主上抵达遵化城下已经将近半个月,攻克洪山口已经有半个月有余!”
沈明泽望着西南方向道:“朝廷的信使,哪怕是爬也早该爬到遵化城了,可是如今他们何在?”
这个问题,全旭不是没有想过,只是,他不在乎。
他与其他的大明将领不一样,如果说,崇祯皇帝对他既是升官,又是晋爵,他反而不好办了。
“无所谓!”
全旭淡淡的笑道:“全某志不在此!”
沈明泽有些不解:“难道主上……”
“不差五斗米,自然不会为五斗米折腰!”
全旭不知道,他的想法差了。
……
崇祯二年终于过去,崇祯皇帝在大年三十至初一这天,一夜未合眼。
由于后金建奴破关而入,崇祯二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给文武百官放假,自从二十九日张家湾之战明军大败的消息,传至京城。
整个朝廷开始疯狂攻击孙承宗。
鲁莽。
自大。
飞扬跋扈。
群臣纷纷下跪,请求崇祯皇帝撤掉孙承宗的职务。
崇祯也有些惊慌。
明明局势非常顺利,全旭率领天雄军前锋,迂回两百多里,出奇不意偷袭洪山口城,将洪山口城攻克,随后又攻克了遵化城,堵上了皇太极的出关之路。
他还没有来得及给全旭封赏,按照大明的潜规则,像一阵总兵这样的官职,都有加衔,也就是封为将军。
毛文龙、赵率教、满桂都挂了平辽将军印,以及左都督这样的加衔。
可是,全旭的封赏却受到了阻拦。
因为,卢象升此时还不是一镇总兵官,他作为全旭的直接上司,怎么可能绕过卢象升,对全旭遵化总兵官的封赏?
道理,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
侯恂给全旭破格的参将提拔,已经是破格了。
侯恂想举荐卢象升为昌平经略使,这是小版的封疆大吏,正三品文职。
一样被阻止,天天吵来吵去,没有一个结果。
可是,转眼之间,怎么急转而下了?
天刚刚亮了,御前太监王承恩提醒崇祯:“皇爷,该上朝了!”
“好,上朝!”
崇祯用冷水洗把脸,让自己变得更加清醒一些。
崇祯来到朝堂上,此时众臣高呼万岁。
接着,就是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愿意开口。
崇祯终于打破了沉默,咳嗽一声道:“昨夜,朕收到孙阁老乞老辞呈,现在大军新败,孙阁老辞呈,谁堪大任?”
众臣交换了一个非常无奈的眼神。
现在大明二十余万大军,被打得大败,损失七万余兵马,如今孙承宗收拢了溃兵,只剩下十余万人,虽然还比皇太极多两三倍,可问题是,战斗力没有办法比。
没有袁崇焕,没有孙承宗,那么这桩差使谁来干?
后金不是那么好打的。
温体仁倒是想挺身而出,可是转念一想,他没兵没将,孙承宗在辽东军蓟辽诸军还有一些威望,可是他呢?
就在这时,他想到了天雄军,想到了那个破镶红旗,阵斩岳托、克洪山口,复遵化城,活民十数万人的全旭。
崇祯皇帝慢慢明白过来了,这些大臣们,嘴炮一个比一个响,可真正干事,还得孙阁老。
他来回走动着,愤怒和快意在脸上快速交替,越来越激动:“建奴……欺朕太甚!朕新登大宝不久,龙椅尚未坐热他们便破口而入,劫掠京畿,杀得血流成河,这份耻辱,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祖宗之法,天子守国门,朕这个天子没守住国门,愧对列祖列宗,朕有何颜面躲在宫闱之中,朕决意御驾亲征……”
众臣大为惶恐。
老天爷爷,你这是要闹哪样?
“陛下,万万不可!”
众臣慌了,纷纷叩头。
崇祯自然知道众臣不会允许他御驾亲征,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御驾亲征。他望着众臣道:“朕若不御驾亲征,何人可以领兵克敌?”
温体仁硬着头皮道:“自然是孙阁老,张家湾之败,非战之罪,实乃无妄之灾,武将跋扈,畏敌怯战,一触既溃,臣以为当请斩命王旗,于通州军前,以监诸军,畏敌怯战者,格杀勿论!”
众文臣倒没有反驳温体仁,现在没有办法,崇祯皇帝也学会了将军,他狠狠地将了众臣一军。
“曹化纯!”
“老奴在!”
“通州,你走一遭!”
“奴婢遵旨!”
崇祯见群臣一个个低垂着头,便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了,冷笑一声,说:“如果众爱卿没什么意见了,就照此办理吧,礼部拟一道圣旨,天雄军前锋参将全旭,阵斩岳托,克洪山口,复遵化,大功于国,奉天翊卫推诚,赐号修武!”
“陛下万万不可!”
“户部有钱赏赐军功吗?”
崇祯用一句话把众臣堵了回去。
确实是,全旭所部奉上来的战功,已经多达三千九百八十级,其中包括白甲兵一百二十五级,牛录额真二十一级,参领七级,贝勒一级,换算成银两,就多达二十万两。
关键是朝廷没钱。
第三一零章晋定国将军封修武伯
第三一零章晋定国将军封修武伯
崇祯虽然没有当皇帝的经验,可是他却不算傻。
那么多的钱粮扔过去,就算扔在水里,那也可以听点响。
然而,集全国之力,空耗钱粮数以千万计,数次加辽饷,逼反百姓无数,却让崇祯太过失望。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里,崇祯虽然醒悟了,却无能为力。
因为他,别无选择。
这个时空,天雄军让他看到了一丁点的希望。
天雄军没有花朝廷一文钱,依靠卢象升的个人威望,利用大名府百姓和士绅的支持,从无到有,组建了一支军队。
天雄军的将领,就是卢象升这个大名知府,还有全旭这样的国子监生。
在万马齐暗的时候,天雄军的前锋营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
先败镶红旗,阵斩爱新觉罗家族第三代最杰出的将领,贝勒岳托。
再克洪山口城,从建奴手中夺回了第一座被后金攻克的城池,再败阿敏,夺回遵化城,败阿济格。
全旭前后给崇祯皇帝发了十九道报捷奏折,这些捷报大都被朝臣诋毁,认为全旭是虚报战功。
然而,问题是兵部既不派人点验战果,也不前往遵化慰问,反而一个劲儿在弹劾这个,弹劾那个。
孙承宗倒是不在乎个人得失,极力撮合各部团结协作,然而,架不住朝廷一直在扯后腿,不是这个总兵缺粮,就是那个总兵欠军饷。
大明财政是相当困难,这点崇祯是非常清楚的,可问题是,孙承宗是一个脚踏实地做事的人,而大部分大臣都是嘴炮。
崇祯顶着压力,开启了封爵之路。
天雄军前锋营参将封修武伯,晋定国将军。
这是武官虚衔,不是实职,相当于现在的军衔,属于武职从二品第四等。
满桂晋右国柱,封爵武安侯。
孙承宗晋左国柱,封爵武威侯。
卢象晋治政卿,擢升遵化巡抚,永平伯。
殉国的赵率教,追封太子太师,右柱国,定边侯。
……
遵化前线。
天亮之后,全旭又开始了折腾。
他让民夫围着前线阵地,开始往地上砸木桩,那种木桩粗约海碗口大小,长约三米,其中一米的位置埋入地底。
每根木桩隔离大约十余米,然后在木桩上用缠绕着带着铁蒺藜的铁丝,用这种东西当作篱笆一样,把整个大营都围了一圈。
除了这道铁丝网,同时还有新玩具。
那就是原始的投石机,当然,并不是传统的投石机,而是配重式投石机,还有一个俗称叫襄阳炮。
这种投石机效率更高,可以把三百斤重的巨石或沙包投掷到二三百步之外。
全旭自然没有巨石这样扔着玩,他采取的则是燃烧弹,而且是土法制造的凝固式汽油燃烧弹。
全旭指着外面的防线道:“咱们的火炮炮弹和火药都是有限的,打一炮少一炮,所以,能用投石机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要用火炮!”
刘全张了张嘴,他知道火药的库存量,但是全旭既然这样说,他也没有反驳。
全家军在遵化城外的防御体系形成了最外围以铁丝网和投石机、箭塔为依托,至于弓箭,也不是普通单兵式弩机,而是重弩。
反而全旭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后金在俘虏百姓的时候,也是有针对性的,没有技术,没有能力,老弱病残直接杀掉。全旭现如今有五十三镇五六万百姓,超过三分之一都是青壮工匠,拥有各种技能。
铁匠、木匠、石匠、泥瓦匠、会烧制瓷器的窑匠,会雕刻、会纺织的,会酿酒、会养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拎一个人出来,都是个顶个的人才。
在沈明泽的统计下,这五十三镇里,拥有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就有四百多人,当然,进士、举人之类的不过百八十人,至于没有功名的生员,多达两千人。
这样的人,自然会被利用起来,统计百姓的户籍,年龄、能力,在沈明泽的管理下,五十三镇百姓,才从五万多人变成可利用的资源。
有了有效的统计,合理的分工,效率也高了起来。
铁匠负责打铁,全旭一个命令下去,他们自然知道打造什么东西,木匠、石匠同样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