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样的朝代,与大明其实不会有任何区别,只是延续未来的老路而已。
一个长期被丈夫家暴的女子,在生活挨打、或者挨骂,她自己都认为自己挨打,是自己做的不够好。
一个被长期欺压的百姓,他也会一味的退让,麻烦的妥协。
大明的问题,表面上看或许是因为国家财政亏空,也可以说是秩序崩塌,信仰崩塌,三观尽毁。
全旭需要的,就是重铸他的王道。
所谓的王道、道统,其实就是秩序,一个人人遵守的秩序。
秦承祖是他的试点,全家庄镇其实也是他的试点。
这一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至少,城管敢抓住高高上在的秀才,罚他们的钱,如果他们敢动手,城管也会反击,甩棍可真不是摆设,不少不信邪的读书人可是吃了不少亏。
陈子龙在这名叫苏文翰的介绍下,他发现全家庄镇简直就是钻钱眼里了。
随地扔垃圾罚钱。
随地大小便罚钱。
不遵守交通规则罚钱。
商品乱摆乱放罚钱。
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罚钱。
听到这里的时候,陈子龙道:“那岂不是有钱人可以为所欲为?”
“这怎么可能?”
“他们罚钱罚得非常狠,你就陈兄,随地吐痰,这本不是什么大事,一次是初犯,罚钱十文以示惩戒,二次再犯,就是一百文,加重处罚,三次就是一千文,四次就是十千。打架其实也是,无辜殴打别人一拳,那就是十文钱,两拳就是一百文,三拳就是一千文,若是动用器械,那就十两起步,轻伤一百两,轻伤二等一千两,重伤如折其一指,那就罚款一万两,出了人命,那就不是钱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苏文翰兴奋起来:“前几天,这个全家庄镇有一商户,殴打店里的伙计……”
“这事也管?”
方以智皱起眉头。
夫妻吵架,打架,父母、长辈教育孩子,包括主人教训下人,在古代都属于家事,一般没人会管。
然而,全家庄镇却不是这样,肯定会管。
当然,也不像一刀切。
而是分时分阶段的处理。
就像全家庄镇一名龙虎商铺,叫陆大壮的男子,虽然是一名郎中,却性情粗暴,殴打其店里的伙计,致其肩胛骨断裂,当时居委会就召开了社区代表大会,公开处理此案,最终判罚陆大壮,罚款一万两银子。
陆大壮肯定没钱,就被赶出了全家庄镇。
“这岂不是一拍两散,没有赢家?”
陈子龙说到这里恍然大悟:“不是,不是!”
他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全家庄镇维护的不是公平、正义,而是全家庄镇的规矩。
全旭虽然看到了全家庄镇的商业的兴旺,也看到了房地产的暴利,可是,这一块蛋糕他并没有分润,与最初开始一样,所有的房屋都是他的,所有的地也是他的,百姓对房屋和地,只有使用权。
在分到房屋的百姓,都会签订一个协议,不得违背全家庄镇的规矩,一旦违背,收回房屋,开革出局,净身出户。
全家庄镇是一个与大明格格不入的社区缩影,现在影响当然不大,而且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
就在苏文翰、陈子龙、方以智三人聊天的时候,突然看到前面呼呼啦啦涌现数十上百人。
“怎么回事?”
“哦!”
苏文翰笑道:“是屈学正过来金梯书院授课!”
“金梯书院?”
在苏文翰的带领下,陈子龙、方以智来到金梯书院。
经过一年多的边使用边扩建,此时的金梯书院给人最震撼的其实是就巨大的门楼,还有镌刻着金梯书院四个大字的风水石。
这一大块石头长约二十米,高约五六米,厚约五六米,在这个时代,无疑是非常震撼的。
当然,这只是一块用钢筋水泥制造出来的假风水石。
陈子龙和方以智这两位老兄几乎是被人流裹着,脚不沾地,身不由己的来到了金梯书院,还没来得及为这气势非凡的风水石,建筑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感叹一下,又脚不沾地的被人流裹着来到了学校的大礼堂……
提前几百年过了一把春运回家挤火车的瘾。
第二三七章银行出事钱车被劫
第二三七章银行出事钱车被劫
在大明所有书院里,金梯书院其实连弟弟都算不上,这里没有名师,唯一学历最高的莫过于牛金星这个举人了。
虽然软件设施不行,但是金梯书院的硬件设施非常好。
就像这座明伦堂,以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打造,浇筑而成,拥有将近三千多个平方,高达三丈六尺。
水泥柱子虽然没有经过装饰,甚至整个大堂也是整体工业风格的装饰,然而,问题是,明伦堂拥有一千多个座位。
讲台采取传统式的回音壁结构,其实就是作作样子,最拥有隐藏式的音箱,哪怕声音再小,也可以让整个明伦堂里所有人听得清清楚楚。
这座明伦堂,放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大的明伦堂,在这样的明伦堂里讲课,绝对是最有逼格的事情。
哪个老师不像效仿孔子,门下弟子三千?
当然,这个三千只是虚数,表示学生很多。
要怎么说,牛金星会做人呢?
在这座明伦堂建筑完毕之后,其实水份还没有完全阴干,他就开始投入使用,只要是学干、教谕过来授课,他总会提前组织学生过来听讲。
哪怕学生不够,他会让人穿着阑衫,戴着方巾,拿着书本做在后面充人头,只要听一堂课,配合着托儿欢呼和赞叹,他们会得到三十文钱的报酬。
听课还给钱,这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牛金星当然是慷全旭之慨,花钱的是他,钱却不是他的,每个“书生”给三十文,一千人不过三十两银子,哪怕加上一顿自助餐,总成本不过五六十两银子。
就能钓一个名师过来授课,再给老师送上一些仪程,投入也不过百两银子。
在牛金星的操作下,全家庄镇还衍生了一批龙套演员,他们专门扮演读书人,过来捧场。
所以,每当大名府的学正、教谕或者其他知名大儒过来授课,都会得空前盛况,坐无虚席,甚至一些书生还挤在门外旁听。
这让专门做学问的老师们,得到极大的满足。
当陈子龙和方以智进来的时候,这座明伦堂已经坐满了大半人,还有更多的人急忙跑过来听课。
面对这种情况,陈子龙愕然:“全家庄镇学风如此之浓?”
方以智打量着周围,一名读书人拿着一本《春秋》,不要却拿倒了,还装模作样的看着书。
“兄台,你的书……”
那名“读书人”看着方以智和陈子龙有些面生:“二位兄台,新来的?”
“正是!”
“二位兄弟,我可告诉你,这全家庄镇书院的伙食,那真是……妙不可言!”
陈子龙和方以智发现了在场的读书人,大都有些怪异。
随着一阵铛铛铛的声音响起。
牛金星站在门口大喊:“大名府学正屈大人到,起立!”
随着牛金星一声令下,整个明伦堂一千多号学生整齐起立,鞠躬道:“老师好!”
“好,好,好!”
“坐下!”
刷——
一千多人陆续坐下,虽然不像家丁兵一样整齐划一,不过对于屈六阳来说,这个场面也是非常震撼的。
当然,大名府的官学不过四五十名学生,加增员生,不过百人,每次上课不过十几二十几人听课,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人气。
屈六阳教育水平其实一般,中规中矩,只是照本宣科。
然而,他教授的时候,不时的有学生提问,这是职业托儿,就是哄着屈六阳在玩,然而,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原本只有四名老师的金梯书院,如今老师也多达一百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拥有官职的官方教师。
也受到了朝廷书籍、以及资源的倾斜。
一堂课两个小时,不管听懂没听懂的人都大呼过瘾,走出了明伦堂。
陈子龙和方以智对于屈大人的讲解嗤之以鼻,不过,他们倒没有去拆台,怎么说对方也是一府学正。
同辈可以竟争,对于官方身份的教授,那可以恭敬,要不然就是不尊师重道。
随着,陈子龙和方以智离开明伦堂,这时他们才发现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
陈子龙突然感觉这个金梯书院变得亲切起来。
方以智这才可以好好浏览整个书院,与江南的书院相比,金梯书院的教室除了明伦堂之外,其他的倒也是青砖灰瓦,区别是就宽大,每个教室的面积都在九十多个平方。最让陈子龙感觉不可思议的是玻璃窗户,每个教室都有六个大窗户,所以教室里的采光非常明亮。
哪怕是出生官宦世家,方以智不得不承认,金梯书院真是豪奢。
食堂里的饭菜对于穷人有吸引力,对于二人倒是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只是他们二人被金梯书院的环境给吸引住了。
读书不要钱。
但是老师的待遇反而不低。
陈子龙和方以智对视一眼,决定留下来。
留下来人才,这是全旭的既定战略。
同时,全旭也在打着人才的主意。
海伦娜的随从只有不到三十人,然而,通过了解,全旭有些感觉不可思议,四名船长,还有舰队指挥官。
全旭可不懂海战,与步兵不同,海军一直都是技术兵种,百年海军就是这么来的。
一战二战时期的德国陆军、包括空军,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有名的,埃里希·阿尔弗雷德·哈特曼,人称“小孩”,千万别被他的外号迷惑,他可是在二战中,创下击落352架敌机的德国超级王牌飞行员,同时也是人类空战史上的王牌飞行员,而且没有之一!
德军空军前十的飞行员,干掉一千两百多架敌机。德国前十的坦克手干掉的坦克和火炮,加起来就是一个集团军。
然而,不得不承认,德国海军水面舰船表现根本就拿不出手。
全旭可没有想着光凭自己就可以平推天下,他的水师方面还是空白。
全旭通州上岸以后,原本以为海伦娜会回去,只是这个洋妞,似乎是吃定全旭了,压根就没有走的意思,而是一直跟着全旭。
蹭吃蹭喝不算,还一直想着凭借自己出色的口才,可以从全旭那里借到钱。
当然,二人心照不宣。
全旭倒是想要海伦娜手底下的几名职业军官,这些受过系统教育的海军军官,可以充当全家军海军舰队的教员。
任何事情,全旭都是开一个头,专门在制度的刺激下,让工匠们自由发挥。
随着越来越多的双体飞鱼船开始投入使用,参与研发的工匠每个人都获得一百或几十两不等的赏赐,他们已经开始研制三千料的大海船。
当然,并不是直接把尺寸放大就可以了事,需要周围反复试验,周密计算。
三娘跟着全旭压低声音道:“相公,这个番婆子是不是喜欢上你了?”
“怎么可能?”
全旭伸手弹了一下三娘的鼻子:“我告诉你,我可不喜欢洋妞!”
“为什么?”
“因为……他们啊!”
全旭冷笑道:“他们不洗澡,有味的,现在还好了,如果是夏天,那味道,简单就是生化武器!”
“不会吧?”
全旭笑了笑道:“海伦娜跟着咱们也有一阵子了,你见过他们洗澡吗?”
“我怎么……”
抵达通州以后,海伦娜瞪大了眼睛。
她并不是没有抵达过大明的城市,像泉州她也去过,可是与通州相比,杭州就像乡下。
北通州是大运河的尽头,每年四百多万石漕粮在这里卸货,开始运向北京,同时,北方的皮草、山货也从这里运往江南。
这里是商业的重镇,南北交通枢纽,甚是繁华。
“这里可比威尼斯还热闹!”
“切,没见过市面!”
全旭笑道:“等你到了京师,你会发现,你们威尼斯城邦共和国,还没有京师大!”
“我不相信,我们威尼斯有六十多万人!”
“我们京师有一百多万人!”
全旭冷笑道:“我在大名府的一个庄子,用你们的话说叫城堡,大约马马虎虎三四万人的样子,有空你可以去看看!”
一辆宽大的全氏马车停在路边,三十几名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