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旭回到船舱里的时候,三娘有些幽怨的道:“相公,你是不是喜欢那个番婆子?”

    “没有,你想多了!”

    “怎么会,这几天,你天天跟她说话!”

    三娘想了想道:“相公,这个番婆子太吓人了,眼睛那么大,个子那么高,腿还那么长……”

    “睡觉!”

    三娘躺在床上却睡不着,她脑袋子总是浮现全旭在末日堡垒中的那些影像画面。

    同一个天空下。

    全家庄镇,迎来两名非常普通的书生。

    这两位非常普通,头戴方巾,手里拿着折扇,身材颀长,相貌英俊,风度翩翩,都是浊世无俦的佳公子,大概也只有江南水乡才养育得出这样的才子了。

    两位公子带着几名随从,在抵达全家庄镇的时候,大吃一惊:“卧子兄,这里好像不是大名府城啊!”

    卧子,就是陈子龙的字。

    陈子龙摇摇头:“肯定不是,只是没想到,这座镇子居然如此兴旺发达,就算在江南,恐怕也不多见!”

    “是啊,是啊,谁能想到,北方居然还有如此繁华之地!”

    跟着陈子龙一起闲逛的名叫方以智,二人都是官宦之子,或许是看腻了江南水乡,脑袋犯抽,北上大名府。

    在他们进入全家庄镇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座接着一座的工厂,由于都是在正常上班时间,工匠们大都在工厂里忙活着,街道上的行人不多。

    虽然行人不多,可是街道路面却非常干净,不远处路边就有一座印刷着垃圾桶的大木箱子,盖子是一个活动的翻盖,可以把垃圾扔进去。

    无论是行人,还是商贾,他们虽然衣着有的破旧,却洗得干干净净,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健康的红光,这样的精神面貌,哪怕是在南京也不多见。

    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一座不大的镇子,居然有上百处正在建筑房屋的工地,显得生机勃勃。

    方以智突然看着前面的一座小亭前,驻足了数十人,伸手一指:“卧子兄,走过去看看!”

    二人挤过去一看,只见这不是一座小亭,也是一座公告栏。洁白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张《全家庄镇公告》。

    公告似乎是手写而成,一名十三四岁少年正在大声的朗读着:“诸位乡亲,都别挤,听说我,这上面说了罐头厂准备招工,需要年龄十六岁以上,身体健康,家世良好,无犯罪前科,每天三十文,包三餐,一年发四套衣服,四双鞋!”

    方以智又看向另外一个公告,只见上面写着全记脱粒机已经实验成功,公开发售。

    上面还有一张简单的图形,脱粒机的外壳是用铁皮做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的敞开式巨大容器,中间是一个滚筒,看起来很像一根巨型狼牙棒,只要踩动踏板,金属杆就会带动齿轮,然后齿轮再反过来带动这个狼牙棒形滚筒,只要把麦子放进去,滚筒就会将麦粒打下来,落进里面的容器。

    几张简图,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机器的工作原理,关键是这只脱粒机并不贵,只需要三两银子一台。

    三台以上可以团购,可以享受九五折优惠,如果贷款,可以接受三折首付,三年之内,脱粒机坏了,可以包修。

    看得方以智满头雾水。

    这年代还没有脱粒机,基本上是靠手工脱粒,或者用辗子辗,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往往一亩地的稻子或小麦得折腾一整天才能脱完粒。

    如果种植的是狼尾谷之类的谷物你就该哭了,那玩意绰号“气死鸟”,鸟都啄不动,只能用刀子一穗穗的刮,将它一粒粒的刮下来。

    是不是看着都觉得累呀?大家都种了一辈子的田,知道这项工作有多难,听说有机械能够代替他们干这项苦活,自然很高兴。

    但是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样一来,那些靠帮人打谷子挣饭吃的工人岂不是没饭吃了?”

    这倒是个大问题,每一项机械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须考虑会不会抢走老百姓的饭碗,如果会让太多老百姓失业,就必须慎用了,否则好事都会变成坏事。

    但马上有人反驳:“靠帮人打谷能换几天饭吃啊?倒不如想办法找一份更稳定一点的工作呢,再说了,我们也是要吃饭的嘛,既然一台机器就能找替十个工人了,何必再掏这个钱呢?”

    给陈子龙带来最大的冲击,还是那些读书人。

    一名骑着驴的读书人从大街上走过,驴子拉了几泡屎。

    一名胳膊上带着红色袖章,上面写着城管大队的男子走过来,一把扯住秀才:“别走,罚钱,一二三四五……七文钱!”

    秀才似乎怕了这名城管,骂骂咧咧的掏出一粒碎银子。

    “有辱斯文!”

    对于陈子龙而言,一个粗鄙的城管,居然敢朝读书人动手,简直就没有王法。

    “呸!”

    陈子龙朝着那名城管狠狠的吐了一口痰。

    “站住,站住,说你呢!”

    眼看着陈子龙愤愤向前走,根本就不理会。

    城管拿出白色的口哨,塞在嘴里猛吹起来。

    随着哨声响起,四方八方的巷口,冲出来十几名城管。

    他们拿着甩棍,将陈子龙和方以智包围起来。

    其实,这些城管,并不是真正的城管。

    城管的本尊,就是玄鹰卫。城管只是他们借用的外皮,然而,他们的职责很多,根本就不可能管这些街道上的小事。

    于是,他们就采取了外包的方式,把负责街道卫生、秩序管理这样简单的工作,以城管大队的名义,招募了一批临时工。

    这些人没有装备武器,只有甩棍。

    被十几名一看就是粗人的人包围着,陈子龙感觉非常没有面子,他挺起胸膛:“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他妈的,管你是谁,吐痰一口,罚钱十文!”

    “你……”

    “交钱,要不然哼哼……”

    陈龙子气得脸都抽搐了。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思维,他并不感觉那名秀才的驴拉了一泡屎是什么过错,自己吐口痰也是过错。

    他伸手掏出自己的腰牌:“睁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

    “咦,一个破铜牌子而已!”

    明代的凭信,也就相当于身份证,也分是等级的,普通百姓是黄纸,也称黄籍,他们是不能离开所在地百里。

    秀才不受限制,可以佩剑。

    但是拥有一个铜制的身份牌,上面写着籍贯、姓名。

    其实,几乎用不到。

    无论是巡检,还是城门卫,一旦看到读书人的打扮,根本就会检查身份,直接放行。

    可惜,在全家庄镇,行的是全旭的规矩。

    “随地吐痰,罚款十文!”

    方以智伸手拉了拉陈子龙的衣襟:“卧子兄,息怒!”

    “呸呸呸……”

    陈子龙就连续吐在地上几口痰:“我就吐了,你们怎么样?”

    “兄弟们,看到了吧,一口十文,二口一百文,三口一千文,四十千文!”

    “十千?”

    方以智笑了:“账是这么算的吗?”

    “屡教不改,罪加一等!”

    城管拿着甩棍指着陈子龙:“交钱滚蛋,或者我们打你出去!”

 第二三六章罚钱是有效的管理手段

    第二三六章

    如果说在其他地方,别说一个区区城管,就算是朝廷正牌子军官,像千户、镇抚使之类的武职官员,也不敢拿一个秀才怎么样。

    穷秀才虽然穷,可是他们有同窗、老师、三五好友,结成的利益网络。

    一旦运用起来,能量也是不小的。

    在文贵武贱的环境中,一旦社稷了文武之争,这就好像是意识形态之争,比如后世最厉害的女拳组织。

    他们是可以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空气,谁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一旦斗争开始,什么原因就不重要了。

    然而问题是,在全家庄镇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

    粗鄙的城管,敢拿着甩棍指着秀才:“给老子掏钱,不掏钱,打得你掏钱!”

    这么荒诞的事情,在整个全家庄镇似乎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个最罚了十文钱的秀才,非但没走,反而站在旁边看好戏。

    方以智虽然是官宦子弟,可问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他非常清楚,秀才遇到兵,有礼说不清。

    当然,这个事情只能发生在兵荒马乱或荒郊野外,一旦把人杀光,随便找个地方埋了,这种案子在古代可破不出来。

    方以智决定抵达大名府城,再给他们算账。

    十千文,也就是十两银子,对于一个小百姓来说,这可是他们一年多的花销,然而,对于方以智和陈子龙来说,这点钱也就是他们一顿酒的酒钱。

    如果喝花酒,十两银子连门都进不去。

    “我们认罚,十两银子,我出!”

    方以智替陈子龙出了这个钱。

    那些城管收钱之后,装模作样开了一个收据:“今收到……”

    负责收钱的城管望着陈子龙道:“秀才,你叫什么名字!”

    “想寻仇吗?某家陈子龙!”

    “哦哦!”

    他在纸上写下:“今收到陈子龙环境卫生罚款十千(十两银子),收款人王大龙”

    将这条收据递给了陈子龙,其他城管也没有动手,其他人各自回到各自的区域,一名穿着红色马甲的环卫工,赶紧过来处理路面上的痰。

    那名骑着驴的秀才,朝着陈子龙和方以智走来:“二位兄台,看样子不是本地人?在下大名府苏文翰。”

    陈子龙气愤难当,没好气的说道:“你也是知书之人,为何让一群鄙夫欺负?”

    “欺负?”

    苏文翰笑道:“欺负这话怎么讲?”

    “我看到他们明明也罚你的钱!”

    “二位兄台,二位初来全家镇,有所不知!”

    苏文翰解释道:“在全家庄镇有一座牌子,但凡外来人员,只要进入全家庄镇,一定要遵守全家庄镇的规矩,任何人都不得例外,想必二位兄台也发现了,这里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陈子龙倒是没有怀疑,这里干净得过份。南京可是千年古年,苏杭也是天下名邑,然而,无论南京,还是苏杭,都是一个致命问题。

    垃圾……

    古代对环境的治理,基本上各扫门前雪,有的人忙于生计,有的人迫于生活压力,基本上富人居住的地方勉强能看,穷人居住的贫民区,都是垃圾横行,臭气熏天。

    事实上,全家庄镇不仅仅全是富人,穷人或者说贫困人口仍旧超过七八成,可是这里的环境卫生却非常好。

    对于全家庄镇的定位,全旭曾经认真思考过,他的能力可以让全家庄镇绕开工业时代,直接进入信息化时代。

    对于全旭而言,难度都不是很大,虽然说发电相对困难一些,不过却所有设备分解,全旭确实是可以把发电设备、变压器、电缆等一系列设备搬到明末,也可以通过正规或不正规的渠道把钢铁、甚至农机设备厂搬过来。

    利用个三五年的时间,建立一个猴版的工业社区雏形。

    可问题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

    就像乌克兰,1991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继承了众多苏联遗产,其中有:24个陆军作战师,845架空军作战飞机,包括安东诺夫设计局在内的先进军事工业,以及大量的核武器,整体数目十分可观。按照常理讲,乌克兰继承了这么多好东西,国家建设应该不会很差。

    然而事与愿违,自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经济就迅速衰退。

    如果只是经济上的衰退还可以理解,可是,军事的蜕变,就让人无语了。该国军队纪律涣散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程度,趁火打劫,醉酒闹事,甚至是逃跑,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已经不是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完全是一帮乌合之众,让乌整个国家颜面大失。

    与大毛发生军事冲突,依靠的不是他们的武器,而是乌克兰大妞和摄像机。

    如果不解决人心和体制问题,再先进的装备只能轮为一堆没有用处的废铁。

    明朝军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问题是,相较而言,他们的装备远超过后金,火枪、火炮和军事理论上的实力,也超过了后金。

    但是,大明却是被野蛮战胜的文明。

    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就算全旭可以用超时空军事设备,对大明进行降纬打击,一线平推,也可以干掉后金,统一天下。

    然而,这样的朝代,与大明其实不会有任何区别,只是延续未来的老路而已。

    一个长期被丈夫家暴的女子,在生活挨打、或者挨骂,她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