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少年男女或者体力不如成年人,不过他们的思维更加简单,三娘的命令就是天,不可违抗。

    随着三娘一声令下,大院空了一片。

    全旭望着任红桂等人道:“你们大都粗通文墨,今天让你们过来,就是为我查账!”

    “查账?”

    “没错!”

    “沈良材,带他们去账房,封存所有账薄!”

    “是!”

    “你跟我进来!”

    这次出现郑万显的事情,对于全旭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他不怕损失百十两银子,别说百十两,就算是登州全被折腾空了,他其实也不心疼,当初五月份的时候,他抵达登州,其实没花多少钱,登州这一片基业的成就,本钱都是来自秦承祖。

    关键是三娘,通过这件事,她也很受打击。

    历史上的红娘子,可是智勇双全,可惜,三娘太小,又因为有了全旭的溺爱,有些长偏了。

    “其实,叫你过来,并不是因为郑万显贪污这点破事!”

    “请全爷示下!”

    “坐吧,慢慢说!”

    “任红桂,我还不了解你,先介绍一下你自己!”

    任红桂起身,躬身道:“回禀全爷,任某宜兴人,家父是是前任龙虎山张天师门下第六门徒,江湖人称醉剑任闲。”

    任闲行侠仗义,得罪了平湖陆氏,当时平湖陆氏正值陆炳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期间,权势滔天。

    虽然锦衣卫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并不算强,并不像影视剧里演的那样,动不动就大批人马满天下追杀,似乎是无孔不入。不过,由于陆氏强势,地方官员为讨好陆炳,派人擒下任闲,关入牢中。

    不过,任闲运气太好了,正碰上刘守有上任,刘守有与冯保,张居正合作,一心想干事业,就开始布置锦衣卫情报细作,用来监视和探听倭寇动向。

    江湖人士任闲,就与众江湖能人异士被招安。

    但是,世袭是明朝的传统。在任闲死后,作为任闲的长子,二十七岁的任红桂就接替了任闲的工作,成为一名锦衣卫布置暗探。

    只不过,任红桂是不幸的,崇祯皇帝一心想要淘汰冗官,骆养性虽然贪婪成性,却猜中了崇祯的心思,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淘汰了锦衣卫对于江南的情报系统,裁撤了这些细作。

    抚恤金、安置,这种东西清一色是不存在的,任红桂作为世袭小旗,享受从七品武官的待遇,每年可以从朝廷领到七石粮食,虽然经过漂没,仍能剩余四五石,生活还能过得去。

    但是,现在他的生计陷入了困难,就被陈乾,也就是全旭从锦衣卫内部花银子拿到了裁撤的名录以及人员分布,他就毫不费力,收买、拉拢,搭建了玄鹰卫的架子。

    “朝廷,果然没让我意外!”

    全旭望着任红桂道:“你跟我干,我是不会亏待你!”

    “谢全爷!”

    任红桂担任舵主,享受的可是正职家丁兵哨长的待遇,年例五十两银子,外加八石粮食,冬天夏天四套服装,这个待遇不弱于朝廷的正五品千户官。

    那当然,正千户官可以利用职务之便,上下齐手,每年捞几百上千两银子不成问题。

    “现在,我需要你办几件事!”

    “请全爷吩咐!”

    “我需要扩充玄鹰卫文职人员,文职,必须能读能写,能书能算,有没有秀才、举人功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是对仕途绝望,对朝廷失去信心,甚至拥有怨气。”

    “全爷,您……”

    任红桂心中一惊,虽然成为了玄鹰卫的舵主,他对玄鹰卫和全旭的了解却非常有限,玄鹰卫的职能,其实是各大豪门大户非常正常的行为,豪门和大户需要了解朝廷动向,经常会派出人抄录邸报,了解官员任免,以及政策变动等情报,方便他们紧随风向。

    现在看着全旭的意思,似乎是别有他图。

    “是!”

    “这个文职人员的数量斩定为一百人,精通算学者优先!”

    全旭沉吟道:“他们的待遇嘛,暂时定为年俸十二两银子,一日三餐、住宿全包,另外每年六石粮食,补贴家用。”

    全旭准备效仿庆余年里的督察院二处,不仅仅需要审核自家产业的账目,也要对各地的情报进行汇总,整理、分析。

    必要的时候,全旭还可以利用电脑。

    “是!”

    “第二件事!”

    全旭接着道:“我需要你,给我招募能工巧匠,不是普通的人,而是高级工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一个人擅长用毒,他的技术高超,那就可以,不考虑他的出身,不考虑他的品德,什么人我都敢用!”

    全旭准备搭建类似于监察院三处这样的机构,需要一群痴迷于技术的技术狂人,工业的科技树不能依靠全旭完全照搬,必须让土著学会进步。

    “第三件事,同样也是招人,我需要你招募从军队退出的将领,可以不问年龄,身体素质,是何原因,待遇可以面谈,谁有兴趣,可以找我详谈!”

    这个就不是学习监察院了,这个是学习解放军,建立总参谋部,毕竟,全旭不是军人,他并没有指挥成千数万军队的经验。

    真把秦承祖的部队给他指挥,他不见得比秦承祖更优秀,秦承祖可是从微末,一步一步依靠军功和毛文龙的信任,杀出来的。

    “第四件事!”

    “登州靠海,应该有西洋人过来,言语可能不通,我需要你,给我绑人!”

    其实这个时候,明朝的火器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当然,并不存在什么代差,而是质量上的差距。

    此时出来闯天下的西洋人,本身要么是国内混不下去,要么就是得罪人了,总之这样的人,都有一技之长,要么然,他们活不到现在。

    全旭吩咐了任红桂做了好几件事,几乎都是招募人,找工匠,找技术人才,还有就是干绑票的活。

    全旭吩咐完这些事情,看了看手机,时间已经快要五点了,他赶紧休息,上午还要与袁可立会面。

    全旭真的是累了,身心疲惫。

    躺在床上就睡着了,可是,此时的三娘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她的心思非常忐忑。

    她倒是希望被全旭打一顿,无论下手多重,她都可以忍住,毕竟,经常练武,受伤挨揍属于家常便饭。

    三娘支着下巴,一脸郁闷。

    苏音过来提醒道:“三娘,时间不早了,天都快亮了,你不睡会!”

    “睡不着啊!”

    三娘望着躺在床上呼呼酣睡的全旭:“相公真是生我的气了,以前他可不这样,只要睡觉,他都是像狼……”

    此时,三娘自知失言,赶紧捂住嘴:“现在怎么办?”

    “要不,你脱了衣服,我就不相信全爷能忍住!”

    “哎……”

    一声叹气,声音之中带着无尽的幽怨与无奈。

    ……

    全旭睡到自然醒来,伸手看了看时间,已经到了将近十点。距离登州城可不近,为此,全旭匆忙洗漱。

    三娘一脸欣喜的端着早餐进来:“相公,饿了吧,我做了您爱吃的……”

    不等三娘说完,全旭直接出门:“沈良材,带着你的人跟我走!”

    “全爷出行,门口备马!”

    沈良材带着护卫,作为国子监生虽然没有办理入学,身份已经了,全旭还带着三十名护卫,带着刀前往登州城,去见袁可立。

    望着全旭的背影,三娘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完了,相公不要我了!”

    三娘的手一松,手中的碗碟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苏音进门,大惊失色:“三娘子这是怎么了!”

    “相公不要我了!”

    三娘哭泣出声,梨花带雨:“这可怎么办,相公不要我了!”

    苏音劝道:“三娘子莫急,全爷不会的,您可是全爷最在乎的人,他不可能不要你,三娘这么漂亮!”

    “可是,我老是惹祸,相公一定是生气了,不要我了!”

    三娘此时感觉,她的天塌了。

    ps:继续还码字!稍等还有更多精彩!

 第一九二章趁机给秦承祖洗白(四更)

    第一九二章趁机给秦承祖洗白

    登州城本来就是商业与军事的重镇,此时,非但没有大战时来的压抑和寂静,反而越发的繁荣、热闹。

    十数万大军抵达登州,就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虽然说明代的军队非常穷,但是他们的将领还真没有穷人,像满桂和毛文龙这样的将领反而是少数。

    如祖大寿、吴襄一样,会敛财,能敛财的将领才是大多数,边军所驻扎之地,都是偏远的边地,与登州城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这个时节,生意最火爆的有两类,要么是酒楼与青楼,前来吃喝或者将酒肉采买到营中吃喝的不少,更多的则是来青楼发泄旺盛的精力。

    全旭刚刚进入登州城,就看到人山人海,街道上密密麻麻都是行人和采买的人潮,大部分人都是穿着戎装。

    任红桂带着一名雄壮的男子,急忙追上来:“全爷!”

    全旭看着任红桂身后的骑马男子,男子脸上有一块黑斑,手上也有如同干裂的老树皮一样:“这是……”

    “这是前宁远参将徐涟麾下火营千总邱宁远!”

    邱宁远,并非真名叫邱宁远,他原名叫邱赛虎是宁远参将徐涟麾下百总,在宁远大捷的时候,因为救了徐涟,成了徐涟的心腹。

    宁远将士三日血战、孤城几乎不保,付出惨重的牺牲才将努尔哈赤杀败,现在朝廷论功行赏,结果满桂、赵率教都受封赏,满桂受赏,徐涟无话可说,他却不满赵率教跑过来抢赏,他认为认为赵率教在宁远危急之际只是派了一个小小的都司和四名守备带着一千五百人马增援宁远,本人却在前屯坐观成败,偷奸耍滑,不忠不义。

    结果,袁崇焕却执意给赵率教请赏,满桂也因此不满,双方大吵一场,势同水火。满桂被调往宣大,而徐涟却策动了哗变闹军饷。

    按照以往定例,闹一闹,没有什么大不了,给点军饷意思意思,事情就揭过了。然而,宁远助涨了袁崇焕的底气,他对此可没有姑息,直接率兵镇压,也成了王之臣倒台的因由之一。

    当时被徐涟赐名邱宁远的邱赛虎,也因此被开革出局。

    邱宁远回到家乡登州,一时间非常落魄。

    全旭一边骑着马,一边笑道:“宁远,我问你一件事,孙阁老,集大军于登州,难道他不担心建奴趁关宁防线空虚,大举进攻?”

    邱宁远恍然大悟,他知道全旭这是在考验他。

    任红桂可没有替全旭招募他,只是说跟着全旭有好处,在邱宁远想来,全旭作为袁可立门人,给老师选才,也是对他的考校。

    回答完美,那就可以扶摇直上,如果回答错误,那么,他只能沦为地主家的看家护院。

    邱宁远想了想道:“后金打了十多年,早已力不从心,建奴不善攻城,而擅野战,其兵卒也厌恶攻城,能不能进攻,内部争议定然不小,皇太极初登大位,内部必然难以如臂使指,定不敢冒然进攻。”

    全旭又道:“还有吗?”

    “其二,以邱某观之,登州兵马虽众,却非精锐,以杂兵、老弱居多,真正的精锐并未到来!”

    “好眼力,然后呢!”

    “其三,这些边军军粮不足,几乎所有兵马,皆前往登州城采买,邱某可以断定,孙阁老并未把粮秣运至登州,一旦边境有边,轻装简从,可以快速北上驰援,孙阁老是大明最知的阁臣没有之一,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知大势,握全局,定然是有把握的!”

    “很好!”

    不知不觉中,全旭抵达登州知府衙门外。

    门外一名抚标小旗正是昨天前往全氏别院送信的那位,他看到全旭,兴奋的笑道:“全公子,你可来了,刚刚袁大人还问我你来了没有!”

    任红桂的神色如常,邱宁远却非常激动。

    看来全旭的身份地位不低,这下终于可以时来运转了。

    “将军客气!”

    “啥将军,俺就是一个小旗,屁大的官儿,如果全公子不掀起,叫我岳知秋就行了!”

    “一叶而知秋,好名字!”

    “俺感觉也是,这可是袁大人给俺取的名气!”

    全旭掏出拜帖,递给岳知秋

    岳知秋笑道:“袁大人吩咐过了,不用通传,里面请!”

    在岳知秋的引领下,邱宁远与任红桂却被留在前院的前庭厢房,安置下来,有人准备饭菜,也不算是怠慢。

    全旭跟着岳知秋来到后院,府衙的后院,有一个池塘,池塘岸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