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旭并没有给在登州留下太多的钱,也就是三千多件铜质器皿,这并不是古董,只是日常用品,什么铜茶壶、铜灯之类的东西,还有一部分丝绸布帛。

    全旭这才恍然大悟。

    那些丝绸相当值钱,价值有三千多匹,在明代的价值相当于七八万两银子。

    在后世这种东西真不好出手,现在还有谁穿丝绸?

    三娘低声道:“我见那些百姓太可怜,就让郑管事给他们找到事做,赏他们一口饭吃……”

    “结果就成了这样了?”

    全旭有些不知道怎么说了。

    秦陈之乱,十六城先后被攻破,人为的制造了一大批灾民。这些灾民当时兵乱的时候,有的跑到了山里,有的躲在了乡下,战争结束,他们也失去了家园,只好到处流浪。

    在关键的时候,郑万显按照全旭的吩咐,让人打造了水车,制造了三十多座水力磨坊,雇佣了四五百人过来干活。

    结果,灾民越来越多,他们根本就不愿意要工钱,只要管口饭吃就行。

    郑万显又不是全旭,全旭提供的都是每日三餐,他提供的只是两餐,不过却是干饭。

    反而吸引了很多人过来干活,再后来辽东移民开始过来,船只又破又小,还有一次出了事故,船只漏水沉没,虽然极力营救,却有三十余人失踪。

    正巧这时,负责移民的管事从全旭的庄院学到了阴干木料的技术,他们就开始做起了木料生意。

    从东江镇负责从辽东各地伐木,然后运到登州,然后经过阴干处理之后,这些湿木廉价显木,就变成了昂贵的木料,无论是打造家具,还是造船,或者其他用处,反正是供不应求。

    生意越做大,这个时代可没有赊账的传统,只是现银结算,登州靠海,又可以从海路获得江南的粮食。

    这个商路就顺了起来,不仅自负盈亏,反而越做越大,他们开始建了造船厂,准备自己造船。

    得知全旭到来,正在忙碌的郑万显带着几十名人模狗样的管事前来拜见全旭。

    “全爷!”

    与三娘的忐忑不同,郑万显以为这些事情都是全旭安排的,他开始向全旭表功:“全爷,您的看,咱们这座造船厂最多再有半年就可以造船完了,到时就可以做一千料甚至三千料大船。这边是咱们木料烘干房,已经建了一百多间,还有三百多间正在建,那边是磨坊,还有一个可以打造铁器的工坊……”

    全旭当初看着郑万显的时候,只是匆匆扫了一眼,这货是一脸倒霉相,为了给其父治病,愿意十两银子卖身。

    全旭雇佣他当管事,看上的就是他识几个字,能写能算,也算是有钱人了。

    陈应给他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工钱,他还乐得找不到北了。

    短短几个月时间,居然变成了惊人的蜕变。

    “干得不错,你们,每个人加五两银子工钱,你先忙吧,我乏了,明天带着账本,过来汇报!”

    “多谢全爷!”

    全旭盯着三娘:“你先回屋,回头再收拾你!”

    三娘吓得急忙就跑。

    人群之中,有一名身穿玄色工作服的男子,全旭知道这是玄鹰卫的人。

    “你跟我进来!”

    来到别院里全旭的房间,一切布置如常。

    全旭推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流进来。

    “最近有什么消息!”

    那名玄鹰卫道:“晚天晚上刚刚到的邸抄!”

    全旭展开一看,就看到崇祯让钱龙锡官复原职,结果钱龙锡马上折子该盐法,他要恢复开中之法,全旭难以置信的道:“这怎么可能?”

    “卑下再三确认,绝无疏漏!”

    “钱龙锡就不怕睡觉的时候,被人割了脑袋?”

    每个正常情况需要摄入十到十五克盐,最低不低于五克,这样才能保证人体的能量平衡,短时间可以,时间长了可就不行了。

    也就是说大明至少需要三亿到五亿斤盐,哪怕以十二文均价计算,这个生产市场的盘子就是六百万两银子,当然,算上零售,这个市场就是多达两三千万两银子。

    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那些盐商不急眼才怪。

    当然,这个利益团体不仅仅是盐商,还有他们的后台勋贵、士绅。

    有道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钱龙锡不要脸了,现在是什么也不怕了,什么也不在乎了,他变成了一只疯狗,谁反对,他咬谁。

    虽然满朝抵制,群情激愤,

    但是,崇祯皇帝喜欢,再加上整人的手段,他钱龙锡也不差啊。

    抓几个跳得欢的,一套成熟的流程走下来,罢官抄家。

    这些蛀虫相当肥。

    哪怕锦衣卫再三欺瞒,送往国库的银子也有十几万两,这时,看到银子的崇祯皇帝,他的眼睛也红了……

 第一八九章富长良心穷**计(一更)

    第一八九章富长良心穷计

    千里为官只为财,大明可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像卢象升、孙承宗、袁可立这样为社稷、天下、百姓考虑的官员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少。

    就像红烧牛肉面里的牛肉一样,需要用放大镜才能找出来。

    钱龙锡不需要钱,因为他这些年已经捞够本了,就算每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他十辈子也花不了那么多钱。他只是单纯的报复,报复那些对付他的官员。

    可崇祯皇帝不一样,他是真正的需要钱,需要大量的钱。而负责督办这些案件的骆养性却非常贪婪,他是看到钱就走不动了。

    于是,一个小型的利益联盟建立了起来,骆养性吃肉,下面的人跟着喝汤,再加上崇祯啃骨头……

    短短半个月间,连续十几员官员被罢官下狱,抄家……

    此时大明王朝还没有崩盘,其实官员最有钱的不是他们家里的浮财,而是他们名下的宅子和店铺。

    很多人会举例子说,明朝的房价便宜,比如说《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记载:明朝景泰八年(1457年),徽州祁门县居民李添兴卖房,厨房一间,猪圈一个,只要纹银4两三钱银子。

    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徽州休宁县居民吴长富卖房,占地半分的小宅院,只要纹银二两。

    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徽州休宁县居民王元浚卖房,正房三间,厢房三间,门面三间,卖了纹银五十两。

    关键是这是徽州,与后世的安徽省不一样,因为在古代,徽州是出了名的穷地方,特别是徽商的发源地的徽州,是出了名的七山一水二分田。

    然而,明代北京的房屋却不便宜,当然,有人又会举例说,崇祯十三年,北京市正阳门大街居民傅尚志卖房,一座小型四合院,两间南房,两间北房,一间厢房,卖价只有三十三两。

    这样计算下来,也不算贵啊。

    可关键是,崇祯十三年,敢在北京买房,还真需要勇气。另外在明代,房屋有两个极端,户型小、破旧的房屋,卖不上价格,然而豪宅、特别是大型豪宅,价格却非常高昂。

    总之,崇祯皇帝非常支持钱龙锡,无论是谁勋贵、还是文官,谁弹劾钱龙锡的弹章,他就是留中不发。

    庇护钱龙锡的态度,意味都非常明显。

    钱龙锡开始搅动风云,一地鸡毛。

    ……

    登州城外辛安河河畔的全氏别院内,三娘望着身边的狗头军师,正在商量着如何讨好全旭。

    古灵精怪的苏音道:“三娘,这男人都是喜欢那个调调,不如,你也学一下!”

    “学什么?”

    三娘一脸忐忑。

    苏音拿着一本彩色的画册,递给三娘:“你自己看!”

    三娘摆摆手道:“你是不知道,我看书就头疼,你给我念……”

    “奴……这书没法念!”

    三娘翻开画册,上面都是一些穿着轻沙质地衣服亵衣的女人,有的宫装,有的是贵妇装,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装扮,不可描述的部位,都若隐若现。

    三娘也算是过来人,不像苏音满脸羞红,她哭丧着脸道:“这样行吗?”

    “行不行,都要试试!”

    苏音道:“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十万两的财货,说用就用,当初去大名府的时候,我就告诉过你,让你告诉全爷,可你……怎么就没说呢?”

    三娘红着脸道:“相公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根本就不给我说话的机会,我以为他从大名府直接去京师,根本就不回来登州……”

    苏音对三娘有些无语:“这事瞒得了一时,还能瞒一辈子?”

    “我当时想,反正也不亏钱,只要赚了钱,再把丝绸买回来,这样就……”

    就在这时,脚步声响起。

    苏音急忙道:“全爷来了!”

    三娘急忙拿着酒壶,猛灌几口,又将酒洒在自己的身上,解开衣服,弄乱头发。

    “行吗?”

    “我说了不算,快……”

    就在全旭进来的时候,三娘趴在软榻上。

    “三娘!”

    全旭看到三娘趴在床上,似乎已经睡着了,苏音低着头。

    “三娘怎么回事?”

    苏音急忙解释:“全爷,三娘担心全爷责罚,就喝些酒,她说,喝点酒,挨打不那么疼……”

    “行了,你下去吧!”

    全旭坐在床前,掀起被褥盖在三娘身上。

    全旭此时仍旧在震惊中没有反应过来,登州别院的产业发展太迅猛了,这就是沿海地区的优势。

    如果在大名府,陆路运输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就像各种木料,运输成本非常高,哪怕是煤炭也是如此,可是登州靠海,又有丰富的资源,随着兵祸战乱,人为的制造了一批灾民。

    这些灾民有的有技术,有的有能力,就来到全旭别院这边,为他工作。

    这就像《西虹市首富》里故事,郑显贵也不是什么天才,他只是拥有了全旭的本钱,只要拥有本钱和资源,无论做什么都更容易成功。

    郑显贵开的磨坊是全旭吩咐的,船厂和阴干木料的烘干房,帆布纺织、竹篾、以及马车工坊等等,所开设的工坊,清一色需要大量的人工,低附加值。

    阴干的木料虽然比湿木料要贵,不过附加值并不算太高,只是粗加工而已,如果像全旭在全家庄镇开出的工钱一样,恐怕还要赔钱。

    全旭躺在床上,没有说话,三娘装着喝醉却装得非常辛苦,终于,她忍不住了:“相公,都是我的错,你要杀要刮都随你!”

    说着,三娘拿出全旭的那柄多功能刀,递在全旭手中:“要不,你扎我几刀解解气?”

    “扎你?扎你,我根本就不需要用刀!”

    “要不,你打我几下!”

    三娘背起手,挺起胸脯:“我保证不躲,也不还手!”

    全旭板着脸道:“你的胆子也太大了!”

    全旭其实不是心疼钱,只是三娘一直就有这种倾向,看到可怜的人,她就想去帮忙一下。当初,她就收留了二娘、辛月他们,包括罗世明等等。

    现在,她玩得更大,在辛安河口船厂工作的人足足五六千人,再加上木料厂、码头,磨坊,这些人加起来,足足一万多人,并不比全家镇的工匠少。

    未来,全旭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升米恩,斗米仇,这个道理全旭一直明白。

    别看他在全家庄镇收留了很多人,然而这些人跟全旭签订了用工协议,明确规定他们做多少活,可以拿多少钱。

    当然,全旭的待遇虽然高,但是除了辛月和汤邱氏之外,没有其他可以从全旭那里空手拿走钱和食物。

    一切都是有偿报酬而已。

    当然,三娘的性质不同。

    “啪!”

    全旭扬起朝着三娘的屁股就是一巴掌,力度倒是不大:“知道错了吗?”

    “嗯……”

    三娘倒是没有脾气:“请相公责罚!”

    “罚一定要罚,不然呢,以后你还不上天!”

    三娘朝着门外的苏音道:“苏音,把东西拿进来!”

    “是!”

    不多时,苏音和三四名丫鬟拿着皮鞭,手铐、脚镣、夹棍、烙铁、火盆等东西进来。

    苏音放皮鞭、脚镣、夹棍、烙铁、火盆等东西放在桌子上,转身离去。

    三娘转身拿着皮鞭,递在全旭手中:“相公,你打吧!”

    三娘从床上取下一块毛巾:“我绝对不叫出声!”

    全旭感觉有些不对味了,皮鞭、手铐、脚镣、夹棍,要不要滴蜡?

    “别给我扯这么多没用的,你以后还敢不敢了!”

    “不敢了!”

    “你压根就不知道你错的什么地方!”

    全旭愤愤道:“这个世道最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