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有套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即派一员将领带了几十人在双山和镇江之间的险要路口设下埋伏,以防敌军回援。

    自己再亲自带一百人攻打镇江。发起进攻的时候,又让沿途招募的民兵负责在城外放火呐喊、敲锣打鼓,制造大军压境的声势。

    陈良策等人又在城内大喊:“明军大兵杀过来了!”,制造恐慌气氛。最后非常顺利地攻下了镇江堡,招降八百多名士兵,生擒佟养真及其家丁六十余人。

    佟养真被押往北京凌迟处死。

    这就是毛文龙的成名之战,史称镇江大捷。

    毛文龙在东江镇成立以及随后的大大小小数百战中,经常身先士率,当敢死队冲锋,不过这种现象,自从他成为左都督之后,已经大为改观。

    他如今身边人才济济,养子毛承禄有他的武勇,养孙毛永诗(孔有德)更是比他更猛的猛人,经常率部先登。

    特别是孔有德麾下的八百火枪队,已经有了英军龙虾兵的亡命风格,通常情况下,都是顶着敌人的弹雨冲锋,直到对方三十步左右,整齐开枪,一轮火枪下去,敌人往往就崩溃了。

    当然,他还有养孙毛有杰(耿仲明),既勇猛,又狡诈若狐,像尚可喜,包括在吴桥兵变中,打得十几万明军束手无策的李九成,此时在东江军中,根本就排不上号。

    全旭想了想道:“毛帅,在学生出发之前,其实,袁公已经得知学生的用意,他担心的不是别人,而是袁……”

    “袁崇焕?”

    “正是!”

    全旭想了想道:“小袁督师向朝廷献五年平策!”

    “哼哼”

    毛文龙冷笑道:“书生之愚见!”

    “但是,今上与内阁辅臣却相信他!”

    全旭接着道:“袁公曾得到消息,小袁督师此番离京之前,内阁辅臣钱龙锡亲自前往小袁督师居所,亲自询问五年平辽策方略如何实施!”

    毛文龙的脸上慢慢凝重起来。

    袁可立在京师中有一定的人脉,居然在袁崇焕府上也安插了人手?

    这说明什么?

    袁可立一直谋求复起。

    “袁公怎么说?”

    “袁崇焕说从东江军做起!钱龙锡曰:为什么不从陆地进攻,而从海道呢,而且毛文龙用起来也未必很得力。袁崇焕说:“毛文龙可用就用,不可用就杀了他。入其军,斩其帅,如古人作手,臣饶为也。”

    说完这些话,全旭闭上嘴,不再说一句话。

    毛文龙神色郁郁,此时他真的听懂了全旭的话,听懂了袁可立的真正意思:“袁公何以教我!”

    全旭缓缓道:“以退为进!”

    全旭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其实不好替毛文龙提出解决之策。

    事实上,袁崇焕给毛文龙捏造的十二大罪,几乎全部扯淡,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

    就这一条,谁是袁崇焕的监军?

    更何况,天启帝赐了毛文龙尚方宝剑。

    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

    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

    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

    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又半,侵盗军粮,四当斩;

    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

    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六当斩;

    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

    强取民间子女……八当斩;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九当斩;

    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

    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

    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

    这些罪名,用在袁崇焕身上,远比毛文龙身上合适。

    不复寸土,东江镇怎么来的?

    全旭思来想去道:“上表请辞,乞归!”

    “他岂不会顺水推舟……”

    “让他们顺,袁崇焕身边除了阿谀奉承之辈,何人可用?”

    “何可纲?赵率教?他们岂会真正服他?”全旭冷笑道:“祖氏兄弟倒是与其串通一气,不过,东江军将士心中只有毛帅,岂能容下其他人??”

    全旭思来想去,最终献出这条不是计策的办法。

    毛文龙点点头。

    他是一个重情讲义气的人,当然,经过官场数年沉浮,他多少知道所谓的政治,就是交换。

    袁崇焕要的其实就是东江镇的兵权,要东江镇与关宁军一样“如臂指使!”

    事实上,袁崇焕只是一个傻蛋,祖大寿从来就没有真正跟袁崇焕一条心,关宁军才是真正的整体,与东江军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也有自己的目标。

    只要毛文龙不死,无论是孔有德、耿仲明、还是尚可喜,他们都不敢反。

    哪怕他是一个吉祥物,东江军也会铁板一块,而不会四分五裂,或者有人会投靠袁崇焕,但是这样的人,马上就会被东江军内部孤立起来。

    ……

    随着毛文龙到来,东江军又为全旭召开了声势浩大的欢迎宴会。

    准备的说,这是一场军事演武。

    八千余名东江军甲士,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拿着战刀,随着战鼓的节拍,跳起了战舞。

    接着就是一千余名骑兵,三千余名火枪声,为了节省火药,每名火枪兵对着天空打了一枪,不过却没有装铅子。

    全旭表现得非常平静,毛文龙暗暗称赞全旭的气度不凡。

    东江军不同与其他部队,装备虽然破烂,却杀气腾腾,让人不寒而栗,就连三娘都吓得脸色大变,徐彪也感觉呼吸困难,至于沈良材,直接吓得跌坐在地上。

    全旭可是一个军迷,99、09、15三次大阅兵,全旭可是不止观看了一遍视频,对于东江军这种规模的演武,表现非常淡定。

    毛文龙的目光落在身边的毛承禄身上:“承禄,你看看东升!”

    毛承禄有些莫名奇妙:“他不是很正常吗?”

    “正常?就连王子宁见了我们东江军将士演武,吓得脸如土色,放眼整个大明,一百个进士,有九十九个都会吓尿裤子!”

    毛承禄点点头:“全东升倒有几分胆色!”

    “然而,他只是袁公身边听课的学生!”

    毛文龙郑重的道:“你想想袁公的入室弟子,会是什么样的人才?”

    毛承禄仿佛明白过来:“父帅的意思是……”

    “我想让你跟着全东升回一趟睢州,去见见袁公!”

    毛文龙到来之后,开始给全旭准备回礼。

    虽然东江军穷,只不过是由于海禁封锁,民船不能下海,他们手中确实是有不少人参,三十年份、五十年份的人参足足有十几筐,百年人参足足一百多颗,二百年份的人参也有二十多颗,最宝贵的是一支三百年的人参。

    除了这些人参,还有大量的三十几鹿皮、三张白熊皮,一张玉席,一个玉枕,还有十几箱的黄籍,这是东江军下百万百姓的户籍。

    崇祯二年五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全旭抵达皮岛的第九天,此时东江军在全旭的指导下,盐场已经产出了四万余斤青盐,这些盐可以到朝鲜换不少粮食。

    全旭心中狂喜,这下赚大发了,这些人参,买到后世,可比黄金值钱。

    皮岛码头上,此时毛文龙率领东江镇众将领前往为全旭送行。

    全旭望着毛文龙道:“毛帅,趁着海面未冻,我会组建几个船队,多运一些粮食,多了不敢说,三五万石还是有的!”

    东江军送来的礼物虽然不多,哪怕给东江军送来一百万石粮食,全旭都不止赚十倍的利润。

    毛文龙道:“东升此去辛苦,承禄跟着随侍左右,也好照应周全,还希望东升为承禄引荐给袁公!”

    全旭表面不动声色,内心里却暗暗叫苦:“这可如何是好?”

    PS:今天刚刚回到家,事情有点多,第三更会晚一点,

 第一二八章所有罪责承禄承担(三更)

    第一二八章所有罪责承禄承担

    全旭望着毛承禄,以及他身边的一百多名强壮的东江军将士,这些人的衣着破破烂烂,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纵横交错的伤痕,一看就知道,他们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都是以一挡十的好手。

    毛承禄也一脸期盼的望着全旭。

    全旭没有办法拒绝,一旦拒绝了,他不用离开皮岛了。

    东江军这样淳朴的汉子,最讨厌的就是被人欺骗,生吞活剥都是轻的。

    全旭微微一笑:“毛帅客气,小事一桩,正好,也有劳毛将军!”

    “怎么?”

    “袁公还有一步棋,正缺一个关键人物!”

    “哦!”

    孔有德嘴快:“什么事?”

    “闭嘴!”

    毛文龙冷冷盯了孔有德一眼,孔有德脑袋一缩,赶紧自己掌嘴。

    “啪啪……”

    他连续抽了自己十几个耳光,脸都打肿了,嘴角溢出鲜血。

    “毛帅不是外人,说也无妨!”

    全旭笑道:“去岁河南大旱,多地颗粒无收,袁公见乡亲可怜,就收留了一批灾民,以强壮男子居多,他看到这些灾民天性醇厚,能吃苦耐劳,刻苦能干,准备……”

    “准备训练军队?”

    “非也!”

    全旭道:“袁公见卫所废弛,不堪大用,世袭军户子弟,也早已不如其先祖武勇,袁公准备开设一座讲武堂,专门培养能领军打仗,又能识文断字的人才,只要他们一千人里能出一名类似于毛帅一样的将领,大明万里江山就可以安全无忧了!”

    毛文龙的眼睛一亮:“袁公真知灼见,明见万里,文龙远远不及也!”

    全旭这只是灵机一动想出的歪点子,继续忽悠:“袁公知兵,却只能将将,而非将兵,希望毛帅可以举荐几名优秀的将领,比如,精通骑战,精通步战,精通火炮!”

    毛文龙点点头,他的目光落在刘兴祚身上:“兴祚,你也与袁公是旧识,而且,你也精通骑战、步战,熟悉火器,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刘兴祚虽然心中清楚,毛文龙把他调走也是为了他手中的兵权,不过,这正对他的下怀。

    跟着袁可立,比跟着毛文龙更有前途。

    然而,全旭有些失望。

    他的目光目标其实是三顺王,耿仲明、尚可喜以及孔有德,只要他们跟着全旭回去,别看他们人多,全旭也有办法阴死他们。

    至于刘兴祚和毛承禄,全旭反而为难了。

    刘兴祚是跟着赵率教在四个多月之后,后金军由大安口南下,率教策马西行,三昼夜就进抵三屯营。总兵官朱国彦不肯放他进来,赵率教只好策马而西。

    十一月四日在遵化开战时,赵率教被飞来的箭射中身亡,全军覆没。失去救兵的遵化城陷落,士兵投降,巡抚也死于乱军之中。

    对于这样忠肝义胆的义士,而且是唯一一个从后金反正归明的副将级别的高级将领,他真下不了这个黑手。

    不过,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

    全旭笑道:“如此甚好,旭见皮岛缺医少药,这艘三千料的大船还可以乘载数百人,毛帅可将东江军伤卒,或者老弱,移到内地安置!”

    毛文龙点点头:“可!”

    全旭推迟了将近一个时辰,这才启程。

    此时,全旭不仅带上了毛承禄麾下一百二十七名壮士,以及刘兴祚麾下六十二名亲卫。同时,还有四百余名伤员,一百多名老弱。

    这艘船几乎是超载了一半,在东江军将士的目送之中,全旭开始缓缓扬帆起航行。

    不过,在航行的途中,全旭却茶饭不思,心急如焚。

    看着全旭这样,三娘有些难受,她心中有些不安:“相公,你是怎么了?”

    “我没事!”

    “你是不是晕船?”

    “真不是,不相信的话,我跳海里游一圈让你看看!”

    “可是……”

    “我是愁啊!”

    毛文龙也不知道是不是看穿了他的身份,让他带着毛承祖去见袁可立。

    袁可立可不是卢象升,他连袁家的门口朝哪儿都不知道,自己都进不去袁府,怎么去见?

    现在东江军在他船上有六七百号人,一人一拳,不用刀枪,医好了也是扁的。

    全旭可是真愁,只要他们这些人靠岸,只要抵达归德府的睢州,就可以轻易揭穿全旭这个骗子的真面目,他也会从东江军的座上宾,变成仇敌。

    东江军十数万将士,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在全旭一筹莫展的时候。

    三娘突然道:“相公,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说吧!”

    三娘想了想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