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秦老到了。”
很快秦老便手里提着一些东西,走了进来。
赵浪连忙起身迎接,
“秦老您赶紧给我爹看一看。”
秦老很快便开始了诊断,一会儿之后便说道,
“情况控制的还不错,之后每天多喝老夫送过来的牛乳,还能有所改善。”
说着便拿出了自己带着的盒子,里面盛放着一碗牛乳水。
听到这话,原本有些沮丧的秦始皇,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问道,
“这一次朕可以延寿几年?”
秦老这时候没有好气的说道,
“放宽心,好生修养,四五年也得,若心力憔悴,神魂不附,一两年也无。”
有时候人的情绪对病情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
秦始皇顿时露出了一个笑容说到,
“朕一定好生修养,要看着朕的孙儿们长大。”
说完便直接拿起牛乳喝了下去。
对方送过来的东西不需要验毒。
看到老爹恢复了一些神采,赵浪顿时笑道,
“爹,有秦老在,您就放心吧。”
秦始皇点了点头,能再多这么久的寿命,已经是意外之喜了,点了点头说道,
“那朕就先去休息了,这一路也有些劳累。”
他要从现在开始注意多休息。
很快便带着赵高去到了另外的院子。
赵浪看着老爹离开的背影,也不由得露出了一个笑容,这时候才有时间对秦老说道,
“秦老,多谢了。”
秦老却只是淡淡的回到,
“治病救人是医者的本分。”
随后也离开了这里。
他也想这对父子能为这天下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赵浪这时候也站了起来,他要去匠作监看看。
顺便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争取这个冬天就把能带人的墨灯给弄出来。
很快赵浪也走进了漫天的大雪中。
接下来的时间,过得很快,大家都过得极为惬意,秦始皇没事儿就逗弄逗弄赵昊和赵安安,锻炼锻炼身体。
看来是想要达到秦老所说的极限。
赵浪则一心琢磨着墨灯。
反正如今冬天,也没有什么政务。
一个多月后,赵浪神清气爽的起床,就准备去看看自己的两个孩子。
一打开门,却发现门前的雪都堆了起来。
院子里的仆人们正在打扫中,一旁的奴笑着凑了过来说道,
“主人,两个小主人已经起床了…”
只是他话还没有说完,赵浪就打断了他,神色略微有些凝重的说道,
“这雪有些太大了。”
第916章 大军出动
一般来说百姓们哪怕再寒冷也希望冬天的雪要下得更大一些。
因为这样来年的收获就会更好一些。
这也是瑞雪兆丰年的由来。
赵浪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寒冷的天气会冻死一些害虫以及虫卵。
但是如果雪太大,那也会成灾!
现在这大雪已经持续落了好几天,对于他们这些大庄子来说,问题不
第917章 我也要当秦军
大秦北地的一处乡野间,几座木屋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木屋不高也不大,被大雪覆盖之后,一眼看过去只会让人以为是几棵被大雪压垮了的小树隆起的雪堆,亳不起眼。
此时其中的一间木屋里面,一名妇人正带着两个孩子蜷缩在简单的木床上,几人都有些瑟瑟发抖。
一个孩子这时候带着几分僵硬说道;
“娘,我好冷。”
听到孩子的话,妇人连忙把对方抱得紧了一些,然后哆嗦的安慰道,
“阿娘在,不冷不冷。”
“来吃一点土豆,这可是好东西,家里还有很多。”
说着便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土豆; 他们家中虽然没有田地。
但秋天的时候城里面有许多工厂招募会纺织的工人。
她去劳作之后也赚取了一些钱财; 买的土豆食物足够过冬了。
但现在家中缺少的是取暖的木柴,她没有预料到这次的雪会这么大。
当然这都不是最要紧的。
现在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是随着大雪一直落下,他们的这脆弱的土木屋已经开始吱吱作响了,似乎随时会倒下。
到那個时候他们就算有食物也会被冻死。
周围其他人的情况也差不多。
因为他们是从奴隶变成百姓的,这些屋子是官府免费搭建的。
当时只是作为短暂的住处,却没有想到这个冬天会如此的难熬。
她的心中只是充满了苦楚,原以为好的生活马上就要来了,却没想到会面临这样的情形。
当然她没有责怪官府的意思,对方已经为他们做的足够多了。
就在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咔嚓的响声,似乎是房子已经坚持不住了,妇人被吓得紧紧的搂住了两个孩子。
却没有想过往外跑,现在的大雪出去也是死。
就在这时候外面的声响却越发的大了,还传来了一阵闷闷的喊声;
“家中有人吗?可有人家在里面?再不出声,我可要破门进来了!”
妇人听到喊话顿时一愣; 这样的天气谁会出来?
可能还是很快回到,
“有人有人在!”
说着就下来去打开屋子的门。
一开门就看到一名年轻的男子站在门口,而在他的身后还有不少男子,而在这些人的旁边,是一个个造型奇特的木架子,上面放满了东西。
而每个人的身上都穿着秦军的衣服。
还有不少她算熟悉的农人,也在其中。
看到这一幕,妇人心中极为迷茫,她不知道秦军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
难道说自己犯了什么事情吗?
于是颤声问道,
“上官,这是怎么了?”
但这时候年轻的秦军却很快说到,
“太子殿下有令,让我们来救助!”
“带上孩子跟我们走!你的这个房子快撑不住了,所有人都先集中到附近最坚固的庄子里!”
听到这话,妇人原本疑惑的心情就越发的疑惑了,她当然听到了对方的话,却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她哪怕是奴隶的时候,就知道秦军是这世上最凶悍的军队,也由此统一了天下。
在她的印象里,这些人每一个人都是豺狼虎豹!
可现在这些人却在这个时候; 出现在家门口来救助他们。
但年轻的秦军没有理会对方在发呆,而是挥了挥手,他身后的这个秦军便一拥而上,带上蜷缩在床上的孩子,直接离开了这里。
他们还有很多地方要去,没有这么多时间和对方解释。
好在这时候其他的农人站了出来,开始安抚她,
“不用担忧,这是农家的首领,也就是大秦太子殿下派出来的大军,来解救我们的!”
“你家中的东西也不会有人拿走,等天气好转一些再回来。”
一阵安抚了之后,妇人顿时安定下来,抱着自己的孩子,露出了一个笑容。
这时候她怀中的孩子有些有些激动的问道,
“阿娘,他们是什么人?”
妇人看着周围的秦军,神色复杂的回到,
“他们是大秦的军队。”
孩子听到这话,顿时神情坚定的说道,
“我长大了也要参加大秦的军队!”
妇人这时候摸了摸孩子的头,随后也点了点头。
很快秦军就再次出发,在解救了另一个小村落之后,就朝着一处大庄子的方向走去。
路上,一名秦军带着几分担忧对旁边的同伴说道,
“大哥,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救爹娘弟妹?”
大哥很快露出一个笑容,回道,
“你就放心好了,这次的救援是就近原则,我们虽然在救其他人,可爹娘弟妹他们早就有其他的同袍去救援了。”
“咱们只管把事情做好就行。”
听到这话,年轻的秦军顿时露出了一个笑容,
“也是,太子殿下他们肯定比我们想得周到。”
很快秦军就在路上遇到了其他的队伍,一行人集合了之后便到了一座牢固的庄园前面,
“我们回来了,速速开门,这鬼天气太冷了。”
很快庄园的门便被打开,一名管家模样的人走了出来迎接几人,说到,
“几位上官,食物和热水都已经准备好了,敢问还有什么需要的?”
为首的秦军很快说道,
“给这些人准备好住的地方,你放心我们带来的物资会补偿给你们。”
管家这时候堆着笑脸说道,
“上官,这是说哪里话,这些事情也是我等应当做的。”
然后带着仆人将这些人迎接了进去。
好一阵忙碌之后才安定了下来,管家这时候回到了庄子最里面的屋子,一名身穿华服的中年人和一名年轻人正坐在屋内。
“主人,那些秦军都已经安顿好了,倒是没有传闻中的凶恶。”
管家很快将刚刚的事情大致的说了一遍。
听完了之后中年人,神色复杂地挥了挥手让对方退下。
等屋内只剩下了两人之后,中年人顿时皱起了眉头,说到,
“这些秦军这是要做什么?”
年轻人这时候却神色复杂的说道,
“父亲,如今的大秦已经不同于以往了,我们这些残留的遗族恐怕再也没有了造反的根基。”
听到这话,中年人瞬间警惕起来,走到屋子外面看了看,确认没人了之后才说到,
“声音小一些!被人听到,那就是大祸!”
第918章 大军的威严
中年人说出这话的时候特意压低了声音,他们是心中还有愿意的六国遗族。
哪怕那些六国之王的后裔都已经,依附了大秦,但他们不会放弃。
因为六国不只是六国之王的六国,也是他们这些贵族的六国。
他们当初和秦军作战的时候,哪一个不是死伤惨重?哪一家和大秦没有血海深仇?
不是所有人都会放弃。
但是现在,他的儿子却说出了这样丧气的话; 他还是有些激动,
“暴秦再怎么伪善,也掩盖不了他们残暴的事实,你等着看…”
中年人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自己的儿子打断了,
“父亲,这两年我一直在看着,我看到他们扫灭了月氏和羌人; 我看到他们不会一兵一卒就破灭了匈奴王庭,我看到他们用土豆和纺织机让百姓吃饱穿暖,我看到他们建立起了一座座简陋的学堂,如今,你看那些秦军,冒着大雪动用着物资去救助着百姓。”
“父亲,你也应该看一看了,如今在天下早已经没有了六国之民,那又哪里来的六国呢?”
听着自己儿子的话,中年人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心中却是一片茫然,他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年轻人这时候继续说道,
“父亲; 如今大秦的时局不同于之前的任何时候,他的变化太大了,我们如果跟不上,别说恢复六国了; 就是能不能保住家族都是两说。”
年轻人对于时代的变化是极为敏锐的; 他们能感受到身边的不同。
只是有些人能够抓住,从而变成时代的弄潮儿。
中年人这时候直接沉默了,
他当然也知道这些事情,只是往日的仇恨让他难以释怀,沉默了一阵之后,中年人也只是说道,
“我们家族和暴秦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不管他如何变化,这一份仇恨我都不可能放下。”
“但我不会阻止你想要做的事情,只要有利于家族的发展,你就去做吧。”
说完中年人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出去,年轻人也不再纠结,转身离开。
他要抓住这个机会,向秦军示好。
因为他知道的,之前同样选择了潜伏的六国遗族中,有不少人早已经选择了融入大秦。
因为大秦的这一件件举动; 已然瓦解了他们反抗的基础。
无论是为了家族还是为了个人,这时候融入大秦是最好的选择。
出门的时候; 年轻人隔着门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 两人一人在里,一人在外,却犹如隔了一個时代。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他看得到大秦即将迎来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想要走出自己的时代。
于是他还是坚定的走进了大雪之中,朝着秦军而去。
而此时,雪地里无数的秦军,在农家人的指引下带着物资,救济着百姓。
当然也有无数的信使往来其中传递着消息。
所有信使的最终点,都是北地之外的那一座农庄。
农庄内,
赵浪和老爹一起正听着奴汇报消息,
“陛下,主人,各处都传来了消息,救济的进度都很不错,现在大雪之中还能行走,绝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在安置当中了。”
奴这时候带着几分敬佩说到。
他看的各地传来的消息越多,就越佩服自家的主人。
如果不是秦军提前准备好了,到时候哪怕出动救援也会死很多人。
当然即使是现在,也没办法做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