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贾还是大商贾,只是变的受人敬仰,因为建盖了十二所寒门书院,就因建盖了十二所书院,白家子弟吃醉了酒,冲着孔圣人的石像吐了口口水。
小商贾倒是变成了大商贾,也是受人敬仰,不是建盖了寒门书院,而是将采购了酒肉,每月定时送到军营中,和八大营的云麾将军们称兄道弟。
官商倒是没有勾结,只是这些商贾,不单单要赚钱,还要试探性的触摸朝政,有人踩他们的爪子,他们就说自己是商贾,是弱者,抬出身份,商会的商贾,千骑营大统领楚擎成立的商会的商贾,然后用爪子挥舞着,说自己是弱者,被欺负的弱者,一边叫委屈,一边继续试探的摸向不应触摸的权利。
“老实本分的赚钱,老实本分的享受生活,老实本分的活着,就这么难吗?”
楚擎摇了摇头,他真的不愿意再当什么活畜生了,只是总有很多真正的畜生,等着他这个活畜生去修理。
第1573章 新的征程
人在路上,不能总是休息,车马不停,楚擎的烦心事也不停。
各道的探马纷纷等着车队,进入车厢之中,半拉屁股挨着车座,小心翼翼的汇报着各州府的情况。
快到京中了,几处州府的读书人,还有那些所谓的大儒名士,又开始胡咧咧,气的廖文之想要申请出战。
东海三道募兵募的太厉害,这些大儒名士们说什么昌朝带点穷兵黩武的意思,离三道不远,也不近,这种说法很有市场,百姓不知内情,怕募兵募到自己头上,理解打瀛岛,不理解为什么打高句丽。
楚擎处之泰然,这是他意料之中的情况。
西方人读《战争论》,主张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大昌朝还在读《孙子兵法》,十三章里,十章都在讲怎么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是奇书,可这种奇书怕就怕只读懂个皮毛,可惜,十个人里面,九个人连皮毛都没读懂,大昌朝的国土,不应只限于中州,未来即将涉足的土地,这些人不懂儒学,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有些难,还是得靠拳头。
楚擎见过一个球,叫做地球仪的球,每一片颜色,都代表着财富、土地以及机遇。
可只有他见过,其他人,没见过,见过的人,无法解释,没见过的人,只是在井里望着一方天地,以为这就是极限。
“彻查,那些说穷兵黩武的大儒名士们,挨个查,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彻查,有任何与事实不符,毫无依据,信口开河的话,贴在公告上,既然自认为是大儒,是名士,那就要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负责,如果还说东海三道募兵是穷兵黩武,那就将他们带到东海三道,让他们随意挑选一百个百姓,然后和这些百姓去说,说服这些百姓,不要再继续派兵攻打瀛岛了,对了,如果百姓将他们活活打死,可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东海三道由官府牵头,刊印报纸,百姓,不该被继续愚弄下去了。”
探马应了声“唯”,下了马车。
陶若琳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趴在了楚擎的腿上。
“你之前说,关于言论,对,说每个人都有言论的自由。”
“我是说过这话,言论是需要自由。”楚擎挑拨着陶若琳的长发:“但是大儒与名士,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场合误导百姓的大儒与名士,他们可以随意言论,但是如果与事实不符,那就要失去自由,因为管不住自己的逼嘴,言论可以,但是我不保证他们言论后是否还拥有自由,谁叫他们是大儒名士。”
关于言论自由这种事,楚擎作为一个屌丝出身,自然是支持的。
可老百姓是老百姓,哪怕说自己玉皇大帝转世也没关系,没人会信,最多会将他当成疯子。
大儒和名士就不同了,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当他们说自己是玉皇大帝转世,真的会有百姓相信。
正是因为大儒和名士太多了,只是忙碌与生存的百姓们,没办法分得清这群人到底是说话还是放屁,总是被煽动着、误导。
将脑袋探出窗户,楚擎喊了一声:“三哥。”
骑着马的福三就在旁边,弯下腰:“少爷您说。”
“老生常谈,昌律继续完善,约束商人的权利、无死角打击享有优待的特权阶层、军伍与将军们只负责开疆拓土不参与朝政、利用名声谋取私利的大儒名士们要承担瞎几把胡说的后果。”
“成。”
三哥变戏法一般伸手入怀,还是那本昌律,翻的卷了边的昌律,书页泛黄却不磨损,保存的很好。
如今的他,已经不再去拨弄算盘了,总是没事仰望着星空,没人知道三哥在想什么。
碧华俏生生的望着福三:“三哥,你看肖将军和陶琪姐姐。”
福三叹了口气。
他不想看,也不想评论,因为胯下的战马不应该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楚擎冲着三哥挤眉弄眼一番。
楚擎一直是佩服三哥的,尤其是儿女私情这一块,当断则断,既然碧华是最合适的,那就心无杂念的接受,很纯粹。
很多人想不通,姿色与能力并存的绿珠、出身不俗的马缨,似乎都比碧华强,三哥怎么就和一个大胖丫头呼应上了?
只有楚擎懂,三哥是有大智慧的人。
因为碧华单纯,不动脑子,傻乎乎的。
一个有大智慧的人,相伴一生的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更加聪明,更加智慧睿智?
可以,不是不可以,前提是找得到,找到了,三观才合,才有共同语言。
可如果找不到的话,那就找一个笨一些的,因为这个傻乎乎的女人会永远支持你,不会问她理解不了的事情,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不去欺骗她。
楚擎就有这个自觉,就陶若琳的安排,他从来不问原因,他只需要知道陶若琳比自己聪明就好,问的多了,会显得自己很傻,自作聪明的那种傻。。c0m
其实楚擎不傻,能够不去自作聪明的人,本身就不是笨蛋。
不傻也不笨的楚擎,低头思考着,思考着自己终于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做一些大事了,这些事,真正关乎到了所有百姓与国朝,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乃至一道。
“回到京城后,在大昌朝的行政中枢…”
楚擎露出了标志性的嬉皮笑脸:“没想到啊没想到,我楚擎也有今天。”
陶若琳娇笑着,这句话听者怪怪的,不过她明白楚擎的意思。
楚擎有骄傲的资格。
回到京中后,回到出道的城市,不是起点,而是新的征程,新的道路,只不过需要更加的小心翼翼,每走出一步,都关乎着无数人,不是无数人的生死,只有生,不是生存,而是生活。
“大昌朝将要在我手里,在我们的手里,涅槃重生。”
攘外必先安内,楚擎完全是倒过来了。
陶若琳翻过身,躺在楚擎的腿上,摸了摸后者的下巴,依旧是那副平淡无奇的口气,依旧是说过无数次的内容。
“好呀,我帮你。”
楚擎将脑袋弹出了车窗,信心百倍。
是的,陶若琳帮他,身边的人,都会帮他,如同前日,如同昨日,如同今日,出道这么久,这便是令他最自傲的事,与所有人的友情,如同水晶莹剔透,没有任何杂质。
“兄弟们,加快速度!”楚擎挥舞着手臂,大呼小叫:“回到京中,咱再干他一票!”
小伙伴们哈哈大笑,连连附和。
他们不知道楚擎要干哪一票,具体怎么干,总之,干就是了。
可以干的事,能干的事,太多太多了,是的,干就是了。
元日,楚擎一行人,终于回京了,极为低调。
昌京,不,大昌朝,对某些人来说,将要再次迎来狂风暴雨。
第1574章 商贾的本质
两千多人组成的车队,哪能不惊动京中。
耳聪目明的大人物们,早在车队距离京中还有三日的路程就已提前知道了消息。
短短的半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关于楚擎回京的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离开东海是入夜,回京时,也是入夜。
要么说没爹就是任性,监国的太子昌喻成了代理扛把子没多久后,下了政令,京城四门并不会入夜关闭,并在解除宵禁的边缘不断试探着。
南门大开,出入城的百姓并不多,即便封了路也没影响到太多人,更不要说,楚擎担得起这份荣耀。
解东海三道百姓于水火之中,灭瀛岛瀛贼雪大昌唾面之辱。
很多人京中的大人物都跑到了南门,只是见到了那架尊贵华丽的马车后,只能远远的望着。
太子昌喻在禁卫的重重保护下站在那里,麒麟袍上满是风雪。
车队终于入城了,裹着裘皮的楚擎走下了马车,嘴角微微上扬。
见到远处有很多穿着华服的人,楚擎快步走去,施礼,问安。
昌喻很是激动,待楚擎施完了礼后,同样施了礼,弟子礼。
楚擎拍了拍昌喻的脑袋:“比老二稳重。”
随行的太监们装作什么都没看到,别说拍拍脑瓜子,就是给太子一个大逼兜子,他们也会选择性的忽视。
太子挨了一下揍,打他的是千骑营大统领,天子不会怪罪他们,但是他们要是因为太子挨揍,上去给楚擎一顿削,那么只有三个结果。
一,当场死于乱刀之下。
二,昌喻下令,禁卫将他们剁成肉泥。
三,天子回京后,将他们全家剁成肉泥。
“楚师夸赞。”昌喻小脸冻的通红,笑嘻嘻的:“出了门,学生称您楚师,关上门,称您王叔。”
“王叔?”
楚擎哈哈大笑:“好,只要不是隔壁的王叔就行。”
拍掉了昌喻肩膀上的积雪,楚擎蹲下身:“太上皇他老人家和陛下,在高句丽百战不败势如破竹,不要挂念,他们不会出任何问题,也不要生气,都是马上将军出身,在宫中的滋味,你懂,难受的很,就让他们任性一次,我不会帮陛下的任性找理由,但是我知道,陛下是在考验你,可这是哪整个国家的兴衰在考验你,这么大的赌注,又何尝不是对你的信任。”
“学生懂,怎会不懂,学生挂念,却不生气。”
“那就好。”
楚擎站起了身:“不入宫了,入宫太冷清,和我回楚府怎么样,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
“好。”昌喻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如今在京中学生最大,不,除了楚师,学生最大,宫禁也不怕,就去楚府。”
楚擎会心一笑。
这才是昌朝未来接班人该有的样子。
做人嘛,最重要的当然是开心喽,都是天潢贵胄了,何必活的那么憋屈,率性而为就好,天天被关在宫中过的还不如普通世家子,何必呢。
有一说一,这就是为什么楚擎可以当凝聚者,当开拓者,但是就是无法当领导者的缘故。
黄老四他就是再不当人,只要是在京中,在宫中,除了玩妃子外,该上朝上朝,该批复奏折批复奏折,深怕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便会导致无数子民吃苦受灾。
即便是太上皇这么“童心未泯”的人,也是用尽了心思为国朝考虑。
楚擎则不同,率先考虑的是自己人,是身边的人,自己与身边的人不被亏待后,才会考虑更多的人,而不是苦了自己人造福天下人。
捉狼军老卒是家将,跟着回楚府。
边军老卒则是去寒门书院。
至于随行护卫的舟师军伍,被林骸带去了京营中。
昌贤很想念他大哥,昌喻也很想二弟,不过兄弟二人并没有第一时间相认,这是对楚擎的一种尊重。
因为楚擎没有回到马车,漫步在雪中,监国的太子与他并肩而行。
楚擎已经完全适应昌朝,适应了古代,师徒也好,长辈也罢,许久未见,需要考校一番。
放在别人身上,肯定是不适应的,哪怕是太子少师,也没这资格让太子漫步在雪中接受考校,但是楚擎有这个资格。
黄老四是个骚包的人,喜欢给自己脸上贴金,前段时间让江月生放出了风声,关于提升军伍待遇这件事,还有楚擎去边关之前,放出风声非说是他老四与楚擎走在雪中做出的决定,极富浪漫色彩。
但是细节不太符合实际,大致就是说老四望着漫天风雨,不由想到了边军军伍,吃不饱穿不暖,心中痛的无以复加,最后在雪中与楚擎奏对了足足两个时辰,君臣二人这才制定了改变边军的大计。
关于三哥给他怼到怀疑人生这事,他是只字未提。
不管黄老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