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师是个坑- 第6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群龙无首都会乱,更别说城墙上的守将们,不是龙,最多就是一群蛇罢了,还是菜花蛇。

    之后就是楚文盛入城,上了城墙后,又拿出圣旨,当然,这圣旨是伪造的,而且伪造的特别劣质,因为老楚知道,没人见过圣旨长什么样,就算见了,也不敢说出个不字。

    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大致意思就是邴韬谋反,他接替成为了南关大帅,说完后,嘿嘿一乐,点了五个名字,这些人都跑了过来,再然后…楚文盛动手了。

    夺过身旁军伍的长刀,一刀枭首,干死两个,秦烈一手抓住一个,直接将这俩人从城楼上扔了下去,还剩下最后一个,直接吓尿了,楚文盛一拳击打在了这家伙的腹部,倒下后,一脚踩在了这个倒霉鬼的脑袋上,血浆崩裂。

    这一幕,彻底给周围人都震住了,城墙上大大小小的将领,整整三十多人,连大气都不敢喘。

    而这五个连名字都不配交代的倒霉鬼,正是邴韬的亲信,那种很有可能表面上认怂,但是私下里有可能会闹事的那种。

    转眼之间,楚文盛变成了南关大帅,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所有军民撤出琼州城。

    一群将领们面色大急,其中一个岁数最大的,刚开口说了句“不”字,“可”字都没说出,一个弓手,一个相貌极为寻常的弓手,突然掏出了短刀,噗嗤一声,扎进了这位老将的心口。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楚文盛,究竟暗中安排了多少人手?

    浓眉大眼的楚文盛,带着标志性的憨厚笑容,看向众多将领,询问,其他人还有意见吗?

    没人有意见了,因为没有人知道,楚文盛到底安排了多少细作,又收买了多少将领,自己如果有意见,会不会突然蹦出个人攮死自己。

    手持南关大帅帅印,事情发展依旧按照楚文盛的剧本往下走。

    所有人撤出琼州城后,两万多番蛮开始兴高采烈的入城。

    夜,四门被封锁,从外封锁,至少持续十日以上的“围城”,开始了。

    当赤木部等番人意识到城内根本没有太多吃食以及无法离开后,已经晚了。

    楚文盛换上了甲胄,骑在高头大马上,下打着一条又一条令人背脊发凉的军令。

    调集后方兵马围城、彻底断粮、截断水源等等,所有的命令就是一句话,用最小的代价,几乎不付出任何代价,宰了这两万多没事就过来找茬的番人,一个不留!

    一切,已成定局,接下来的事,哪怕是个猪都能干明白,第三日,楚文盛和扔垃圾似的,将帅印随意扔给了车霄,一挥手,带着秦烈以及斐如虎二人,接下来,他要去栽赃吴王府。

    他只负责杀人和抓人,不负责重整军伍或是重新组建南关将领指挥架构。

    临走前,楚文盛只说了一句话,看向所有将领…………别让老子再回来,若是再折腾老子回来,你们都得死,全家陪葬!

    作为斐家代表的倒霉催斐如虎,骑着马,跟在楚文盛身后,望着那个高大男人的背影,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声。

    一切,都如楚文盛所说,他来边关,只办三件事,解决赤木部番人之乱、栽赃吴王、捉拿邴韬。

    先入常阳城,顾布迷阵。

    这么做,是为了让邴韬确信,楚文盛在常阳城中。

    暗中“收买”车霄、张达,以及他斐如虎。

    三人在城楼上做戏,看似是争论,实际上,却是“帮着”邴韬分析利弊,引导邴韬的思维,让邴韬中计。

    楚文盛则是前往了山林之中,带着通番话的秦烈,以琼州城为饵,告知赤木部酋长,他要造反,他要叛乱,只要能给邴韬引出城,他就可以成为南关大帅。

    赤木部酋长同样中计,因为这就是人的心理,付出太少,收获太大,何乐而不为。

    用楚文盛的话来说,那就是有枣没枣打三竿,你就看我老楚仗义不仗义就完了,不需要你做什么,兵力越多越好,造成攻城假象,我让常阳城那边断粮,你不需要付出什么,我杀了邴韬,琼州城给你,作为你们的根据地,然后我就举旗自立,咱们合伙往涠江那边推,朝廷全是我的人,我肯定能当皇帝,到时候咱划江而治,而且就算我骗你的,你也没什么损失,反正你们要打琼州城,哪怕最后我骗你或者没干明白,你们还能白得好多粮食和美酒,何乐而不为。

    番人上当了,给同样中计的邴韬引了出来,然后楚文盛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宰了赤木部的酋长,抓了邴韬,同时让早就被他收买的阿达酋长,这个虽有野心却有些胆小的酋长,将一直压着他的赤木部等部落,引进琼州城,被南关大军围困到死。

    最后一步,栽赃甩锅,嫁祸吴王府,直接前往吴王府封地将吴王所有家眷抓了,押送京中,对外宣称,引番人入城的,是吴王府的人,和他浓眉大眼憨厚老实的工部右侍郎没有任何关系。。CoM

    这个嫁祸手段,既拙劣,也高明。

    拙劣的是,经不起查,南关的将领,都知道是楚文盛将番人引入琼州城的。

    可高明的是,没有人会为吴王府叫冤,更别说,还歼灭了赤木多部,一举干掉了两三万番人,而且吴王家眷被抓到京中,最开心的,是天子,以及朝臣,至少朝臣们必须做出开心的样子。

    折腾了半个月,三件事,楚文盛都做成了,带着一处折冲府的半营军卒,押着上百人,离开了南关。

    而斐如虎,也终于见到了他的倒霉儿子斐攻。

    斐攻鼻青脸肿,被秦烈揍的,见到老爹后,那叫一个委屈,想要告状,结果被秦烈瞪了一眼,屁都不敢放一声。

    斐攻二十岁出头,和秦烈差不多大,可似乎极为惧怕秦烈,不单单是被揍的,带点血脉压制那意思。

    斐如虎的儿子回来了,钱却出去了,五十万贯银票,塞进了楚文盛的包袱里。

    这五十万贯,是买命钱。

    楚文盛说,他不会告诉朝廷斐家与邴韬合作。

    倒不是楚文盛见钱眼开,斐家的事,他肯定要和天子说,但是不会说在明面,因为斐家在涠江以南,是真正的老牌贵族,朝廷想要抓斐家满门,涠江几座州府,必乱。

    至于天子会不会一急眼真的对斐家动粗,不归楚文盛管,他就管讹斐家五十万贯当辛苦费。

    三件公事,一件私事,公事,抓邴韬、杀番蛮、嫁祸吴王,后两件事是楚文盛怕麻烦,顺手解决的,最后一件私事,来都来了,讹俩钱给他儿子花花。

    楚文盛走了,南关,却永远留下了关于老楚的传说。

    相信在楚文盛挂掉之前,南关,再无将领心生不臣之心。



    第1173章 定新律

    

一场秋雨一场寒,京中,天气越来越冷,眼看着快要入冬。

    正兴二年过了一大半的光景,无论是朝堂之中,还是民间,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首先是朝堂之上,出现了很多新面孔,操着不同的口音,无甚资历,却连跳几级,甚至有从地方知州直接升到郎中乃至侍郎之位的,全是外地佬。

    原本,不少老臣是满腹怨言的,可当千骑营彻底介入京察后,他们没怨言了,怕自身难保。

    不过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些京中官员感觉不对劲了,觉得黄老四那犊子和楚擎那活畜生,可能要坑这些外地来的官员。

    毕竟都是世家,也都出自世家,京中佬就找了外地佬,大致意思就是哥们你小心点,你初来乍到可能不清楚,黄老四和楚擎,这俩不要脸的玩意,蔫坏蔫坏的。

    话是好话,可惜,外地佬们不信啊,啥意思啊,说啥玩意呢,咋的,拥务点啥啊,看我们这群外地佬抢了你们京中的官位,心里犯膈应是不是,当sei傻啊,滚犊子,少搁这起哄架秧子。

    鸿胪寺也补上了上百位官员,战战兢兢的,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因为一波接一波的凉戎使团入京了。

    这些名义上是使团,实际上看着一点都不像是使团的凉人,跑到京中重金求子。

    大王子阿勒鹏,彻底变成了木有感情的人肉播种机,那是日渐消瘦啊,现在他那腰,可能都没楚擎利索,至少楚擎能走能跳能遛狼,阿勒鹏纯粹是一天天就躺床上,和焊死在床上了似的。M。。coM

    若是凉人妇女有了身孕,不能马上离开,生产之后,孩子也要留在京中,毕竟刚出生,不能马上骨肉分离吧,得顾及顾及人家阿勒鹏的感受。

    可我们大昌朝,总不能帮你们凉戎白养孩子吧,不得雇佣奶妈,不得雇佣下人,将来,不得弄一群精通四书五经的酸儒…大儒和名士们,教授孩子我们汉家文化吧,这些,都得花钱,没钱,没问题,给牛羊就行,有什么要什么。

    瀛国使团也来了,带着等价的白银,诚恳谦卑的朝着君臣们认错,赌咒发誓以后一定整顿海盗,放了一大堆没味的屁,面子,里子,大昌朝,都有了。

    至于民间,主要是城外,作坊,越来越多,各种养殖场,也越来越多,南郊庄子一扩再扩,再已超出了楚擎这个县子的封地限制,修路更是连同了四周下县,可没人吱声,都装作看不见。

    因为大家都发现了一件事,自从南郊庄子建成后,京城,再没有关于流民的折子了,那些南郊庄子的人,和土匪似的,但凡来了流民,还没流民摆好造型等哭一声,全被拉走了,和抢人似的。

    千骑营除了介入京察,还开始整顿商贾,给商贾们发言权,却限制商贾的商业发展,获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三处下县,都开办了寒门书院,商税也是越交越多。

    科考也终于结束了,中榜四百多人,千骑营挨个查了一遍,最后就剩下八十多人了,礼部尚书曹悟以及下面的官员,被扣了半年到三年不等的俸禄。

    可紧接着,户部挂着的官田,少了许多,中榜的八十多人,又成了四百多人,只是大部分都被分配到了清水衙门。

    此时,楚擎正坐在敬仪殿中,还有捧着一本昌律的福三,老四刚批复完一本奏折。

    抬起头,老四满面不爽:“你能不能别揉你那腰了?”

    揉着腰的楚擎没好气的说道:“伤筋动骨一百天,你以为我想揉,瀛贼给的那一百万贯,都应该分我一半。”

    “痴心妄想。”

    老四又乐了,只要能钱到手,他就很开心。

    提到钱,老四双眼又亮了:“前几日边关来了军报,马匹太多,想要朝廷发卖,能卖多少钱?”

    “大哥,想到钱之前,你能不能先想到那些边军,边军已经开始在马如敬马帅的带领下,带着一些草原二五仔在草原上小规模的扫荡外围部落了,都是劳苦功劳的军伍,马上年底了,就不说嘉奖嘉奖表彰一番?”

    “这话倒是不错。”老四露出正色:“边军,的确受了太多的苦楚,那你说如何,要如何嘉奖表彰。”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他好我也好,首先是马帅和六大营主将以及副将,肯定得嘉奖一番。”

    “火车是何物?”

    “没什么,梦里才会有的东西,大帅和将领们,倒是其次,主要是基层军伍,这些军伍有了边保衙,虽然能确保从军之后享有应有的待遇,可朝廷一直没点头,边关又不是法外之地,肯定要遵行大昌的律法,有法可依,光靠望原城内部各项福利待遇,军伍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靠谱,而且大昌朝又不是只有边军,其他各道的军伍享受不了这种福利待遇,咱得一碗水端平。”

    “不错,是应将军伍之事,写进律法之中。”

    老四看向了福三,“新律可算修出个眉目了?”

    今天楚擎来入宫面圣,就是提新律这个事,君臣都催了好久,尤其是刑部尚书翟修,急的和什么似的,从提起到现在,过去一个月多了,一点进展都没有,哪能不急。

    要知道昌律可不是修了之后就完事了,需要下达政令,而且还要刑部主管,政令通达需要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耽误的越久,麻烦也就越多,很多世家和朝臣已经开始议论了,怀疑这新律,是不是楚擎专门为了针对世家弄出来的,猜测纷纷。

    今天楚擎带着福三入宫,说的就是这个事,关于新律。

    “回陛下的话,是有些眉目,少爷说先和您禀报一声。”

    对于三哥,老四还是极为重视的,点了点头:“言说便是。”

    “天下各道折冲府,军伍粮饷俸禄,应至少提高七成。”

    “什么?!”

    黄老四登时变颜变色,脱口叫道:“混账话,莫说提高七成,便是三成,国库要如何负担,胡闹!”

    “你吃活野驴肾了,怎么这么暴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