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落款是楚擎,就楚擎这俩字,代表的就是人品,坚硬的人品,望原城百姓谁不知道,新来的监正大人,一口吐沫一口痰,说到做到,爵位就不用想了,肯定是和军功挂钩的,一年到头也没听说哪个边军封爵了,可这个俸禄足额发放不拖不欠,以及发房子,就让大家很动心。
尤其是这只有前三千的名额,让不动心的人百姓们,都有点暗暗动心了,总会去想着,要是晚去了,会不会没名额了?
当然,百姓们根本不知道,楚擎这次募兵只募三千人。
与此同时,边关三道的千骑营探马也全部被召到了城外捉狼营军帐之中,一百多人,单膝跪地。
楚擎揉着发酸的肩膀,坐在书案后,望着风尘仆仆赶来的探马们。
探马们都不是京中探马,但是对这位第一次谋面的大统领,极为恭敬。
别的事不说,就说一件事,楚擎给大家的粮饷,一年不到,涨了三次,除此之外,每个道的千骑营衙署,每月会得两万到五万的“活动资金”,只要是关于工作的事,随便用,不够用再去京中要,就是这么阔气。
以前探马办事,出差啊之类的,都是靠两条腿,一个月到头,别说存钱了,不往里搭点就不错了。
再看现在,不愁吃不愁喝,出门都得骑马,楚擎强制性要求的,因为他对钱不在乎,他只在乎效率和速度。
“废话我不多说,五日内,边关三道,所有隐户,给本官彻查清楚,让当地官府明着查,你们暗中查,官府敢包庇,名字送到京中千骑营衙署,吏部下条子,弄他们!”
楚擎就一条指示,众人齐吼一声唯,随着楚擎大手一挥,大家各自散去。
不得不说,自从楚擎上任后,千骑营探马的工作方式都变了。
以前是爬墙眼,猫墙根,只言片语的分析,一字一句的偷听。
现在就是一脚给府门踹开,直接见家主或者官员,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听说过我们大统领没,听说过是吧,大统领发话了,想知道你家里几口人,每人几亩地,地里几头牛,赶紧说,现在,立刻,马上,我们核实,少说一根牛毛,大统领灭你全家!
随着探马们离开,福三赶紧站到楚擎身后,用力的捏着楚擎的肩膀。
楚擎哎呀呀的叫着,疼的满脸是汗。
“少爷,您忍着点,把筋肉揉开了就好,要不然晚上您睡都睡不安生。”
这几日楚擎天天耍大刀,拿刀的姿势对,也能坚持个十来秒,就是挥不动,使出扯丝袜的劲儿都挥不动。
“三哥,那个…要不然,我不耍陌刀了,耍个锤子吧。”
“您不是说锤子不好看吗,举俩大锤子,不符合您的身份,一般耍锤的,都是擂鼓的。”
“倒也是,那我再坚持坚持。”
楚擎不是没恒心没毅力的人,主要是这陌刀太费劲了,这都练了一周了,不能说是一点进展都没有吧,只能说是进展一点都没有。
关于福三说的发力,腰马合一,他能听懂,就是做不出来。
林骸走了进来,见到楚擎又是那副痛不欲生的模样,劝说道:“少爷,要不然您练双刀吧,末将就擅双刀。”
“拉到吧,双刀只适合弗莱迪你这种长相的人耍。”
楚擎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似的。
前天林骸就提过这事,楚擎一听双刀这俩字,觉得挺酷,然后就让林骸给演示了一番。
砍的是稻草人,林骸两把横刀耍的上下翻飞,都舞出一团刀光了,眨眼的功夫,稻草人就剩下个脑袋了,看着都吓人。
楚擎都不敢像,这刀法太变态了,砍稻草人都这么血腥,别说砍人了。
而且他也不喜欢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还是陌刀好,陌刀就一击,专治各种花里胡哨。
见到楚擎还是不愿意放弃,林骸无奈,提及了正事:“少爷,您清查隐户后,是要下强令募兵吗?”
“先从旬阳道来,看看那些世家愿不愿体面,他们要是愿意体面,自然好说。”
楚擎冷笑一声:“要是不愿意体面,少爷我就帮他体面。”
林骸傻乎乎的问道:“怎么帮?”
福三没好气的说道:“下次少爷说这种事的时候,你动动脑子好不好,低情商才会问怎么帮,高情商一开口就暖少爷一整天。”
“情商是何意?”
“老子是高情商,聪明人,你是低情商,蠢货。”
“原来如此。”林骸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别听三哥胡说。”楚擎哭笑不得:“两边不耽误,探马该查查,咱一会动身,带上几个兄弟,去旬阳道徐家一趟。”
“少爷咱去旬阳干什…”林骸问到一半,面色微变,随即正色道:“末将,暖您一整天!”
楚擎:“…”
第855章 少年强则国强
京中,曹府。
曹悟毕竟是礼部尚书,散了朝后不用回衙署,习惯性的回到府中吃顿午饭,再午休一会,看看心情再决定回不回衙署上差。
刚吃过午饭,管家说平安镖局的一个镖师来了,从边关而来,带来了一封书信,千骑营大统领亲笔所书。
曹悟心里咯噔一声,连忙让人将信件取来,关好房门后这才展开信纸。
的确是楚擎亲笔所写,通篇大白话,格式也不对,可姿态极为谦卑。
开篇是问候之语,曹大爷亲启,曹大爷您好,曹大爷您吃了没。
看着第一行字,就这歪歪扭扭的字,就这如同市井之徒所书的敷衍之语,着实让老曹既好气又好笑。
可接下来的内容,却让曹悟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京中那么多人,您是我第一个亲笔写信的人,哦,对,除了我爹,哦,还有陶家大小姐,差点忘了,还有兵部谭将军,以及邱侍郎,还有,额,总之,我都没给天子写信,就给您写了。
曹大爷,您是了解小子的,我这人真的没念过什么书,知道不少大人认为我就是个粗鄙不堪运气比较好的混账东西,可我再是混账,再是不在乎,也有牵挂的事。。。Com
我知道英国公冯帅去了寒门书院,也有其他人照应着,可我还是不放心,不放心的,不是寒门书院,而是教育一事。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或许也不理解,要是不理解,就当是我代表很多很多混账东西和您说的心声吧。
我这辈子就这熊样了,幼年时期不好好读书,看不进去四书五经,浑浑噩噩的混着,怪不了别人,挨打要立正,这世道就是这么操蛋,自己没本事,就得被欺负,就得挺着,挨着,给东家上工,给主家种地,给老爷们放牛,没办法,谁叫咱没出息,随便混混,这辈子就过去了。
我楚擎运气好,生在楚家,可有很多运气不好的人,当韭菜,当苦逼,一辈子没出人头地的机会,什么我们都能忍,就是明天突然死掉了,也没什么遗憾的,本来就没什么可期望的,可孩子,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这是我们唯一的寄托唯一的希望了。
我们什么都能忍,再苦再累,再被欺辱,都能忍,可唯独不能忍的,便是我们的孩子,血脉相连的孩子。
我们都这么苦了,这么累了,为什么我们的后代还要遭罪,不,不是遭罪,而是受到荼毒,在最美好的年纪,最纯真的年纪,不应受到荼毒。
少年强,则国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世家的私塾、各道的书院、京中的国子监,不是天下人的未来,至少不是我们这种升斗小民的未来。
私塾、书院、国子监、以及寒门书院的学子,会去兵部,会去吏部,会去礼部,会去各个衙署,去很多很多他们学以致用的衙署。
他们去了兵部,便是精忠爱国之士,保家卫国,守一方安定,兵锋之盛;威服四海。
他们去了鸿胪寺,便要扬我昌朝国威,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他们去了吏部、礼部,以身作则,上对君、下对民,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昌朝,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地方,烂了,烂透了,我楚擎,改变不了太多的事,因为太渺小,所以才给您写这封信,给礼部尚书曹悟曹大人您写这封信,我改不了,您或许也改不了,可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子孙,可以改变,只需要我们为他们指明一条我们实在走不下去的路,让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改变的道路。
可现在,世家、朝臣,在阻止我,阻止大家,阻止想要改变的人,因为他们的眼中,只有权利与钱财,只有自己与家族,他们甚至将这种观念,灌输给学子们,当这些学子们有一天去了兵部,便不再是忠君爱国之人,当这些学子们去了吏部与礼部,便是只记私心之人,当他们去了鸿胪寺,便是勾结外地的叛徒,而这些人会身居高位,我们的孩子会身居高位,早已是被灌输了不应被灌输思想的孩子,到了那时,后代就如同疫病一般,将这世界上最恶毒的毒药,传播给更多的人,传播给他们的子孙,我们的子孙。
它可以杀了我,我会挣扎。
它可以杀了升斗小民,升斗小民会人命。
可它不能去碰我们的后代,碰我们的子孙,我不会接受,升斗小民也不会接受。
它可以荼毒我,可以欺辱我,可以将我踩在泥里不断羞辱,不断压榨,但是荼毒我的孩子,我觉不会忍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国强,杀人灭国,未必用刀,有的东西,比刀还可怕。
读完了最后一个字,曹悟将信件放在了书案上,面色复杂,带着几许困惑。
他不知楚擎要干什么,要拜托他干什么,他甚至不知楚擎这封信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为楚擎不是升斗小民,可口气,却如同一个升斗小民,一个无奈又愤怒的升斗小民。
曹悟虽身为尚书,却不是那种不染烟火端坐云端之人。
他知道这世道是怎么一回事,底层的百姓,很多百姓,已经麻木了,这世道,让他们麻木,祖祖辈辈,都是这么麻木的活着,可楚擎说,麻木的百姓们,有逆鳞,有无法容忍的逆鳞,那便是儿女后代,会被荼毒的儿女后代。
这“荼毒”,又是何意?
将管家叫了进来,曹悟皱眉问道:“最近京中,可是发生了什么,与千骑营有关之事。”
管家想了想,不太确定的说道:“听闻前几日,千骑营火烧了一处书院,似是教授画艺的书院。”
“为何?”
“不知,因是千骑营动的手,言官不敢张扬,而苦主入了大狱。”
“苦主?”曹悟冷哼一声:“虽说楚擎性子乖张,千骑营也有不妥之处,可拿了那么多人,这些人里,当真有苦主吗,公道、律法,公道重,还是律法重,若是律法重,千骑营岂会猖狂到今天,若是那些所谓苦主没了公道,为何朝臣、世家、天子,容忍到今天。”
管家苦笑无言。
还真别说,但凡千骑营抓的人,绝对有问题,看着像是苦主,可哪个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千骑营虽不遵律法,却找回了公道,这也是为什么世家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的缘故。
曹悟还是不明白,不明白楚擎写的这封信究竟是什么意思。
正在此时,一个下人突然跑了进来。
“老爷,出事了?”
曹悟神色微变:“何事?”
“千骑营又开始拿人了,从今早开始,去了京中所有书院,抓了不少先生,数十人。”
“是何罪名。”
“与各国使节有染,大部分都是私下里与瀛人使团结交,通敌,卖国。”
“通敌卖国?!”曹悟倒吸了一口凉气,再次看向信件,终于明白了楚擎的意思。
下人又开口说道:“就连寒门书院,也有两名外聘的先生被抓了。”
“什么,寒门书院也有先生被抓?”
“听说是因编撰书册时,似是隐约赞扬了瀛人,京中不少大儒,已是聚集在一起,想要入宫找天子寻个公道。”
曹悟花白的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教书就好好教书,为何这些教书的大儒们要赞扬瀛人,难道他们不知道瀛贼在东海三道屠杀了多少百姓吗?
沉默了许久,曹悟突然霍然而起,怒不可遏。
“这些所谓的大儒名士,难道他们还欲让学子们,让后辈们,忘记瀛贼在东海三道犯下的笔笔血债不成,取官袍,老夫入宫面见天子!”
第856章 气盛年轻人
“书香门第?”
骑在马上的楚擎,望着徐府金光闪闪的牌匾,似笑非笑。
骑了半日马,楚擎带着一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