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一般不愿意招惹文臣,今天之所以对喷,是因为凉戎开战一事。
双方参赛选手分别是代表文臣的太仆寺,以及代表武将的兵部。
代表太仆寺的,正是太仆寺寺卿白修齐,而代表兵部的,则是云麾将军谭忠义。
先说文臣参赛选手,太仆寺寺卿白修齐今年五十一,很少参加朝堂互喷争霸赛,职业生涯一共二十一战,拥有二十一战十八败的丢人成绩。
为数不多的三场胜利,都是喷兵部喷赢的,其他负十八场,都被其他衙署的文臣给ko了,不是点数输掉,就是直接被ko。
而代表兵部将领们参赛选手,则是云麾将军谭忠义,战绩为十六战,三平,八负,五胜。
而谭选手职业生涯中的五胜,都是最近取得的,去年下半年跟着楚擎小团伙参赛获取的胜利。
所以这两位业余选手,可以称得上是菜逼互叨,其精彩程度与博人传不相上下。
二人之所以满嘴喷着吐沫星子,起因正是因为凉戎开战一事。
兵部代表谭选手的观点是,马,战马,越多越好,越多越好的战马,迅速送到边关,武装边军。
文臣代表白选手的观点是,边军军报虽然送到了朝廷,可二王子阿勒根哒并不能代表凉戎,凉戎是否要全面开战尚未定论。
二人此时手段百出,谭选手因为特殊的人生经历以及个人素养等缘故,主要攻击方式以对方女性亲属为主,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脏器以及行为描述,并不间断的进行毫无证据的个人猜想,已经逐步开始想要和对方选手亲属进行貌似某种不记名的暧昧关系。
白选手寸步不让,正努力爬到道德制高点上,以道德攻击等方式咬文嚼字让谭选手听的云里雾里,持续发动逼逼赖赖的技能。
随着比赛进入并不精彩的白热化阶段,裁判方黄老四及时开口,阻止了正准备和白选手沾亲带故的谭选手。
“都给朕住嘴!”
里面啥也不穿如同一个变态似的裁判方冷哼道:“军国大事,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裁判方之所以提前介入,是因为裁判方亲属,素有准备造反的大反贼之称的吴王昌承恪正在偷着乐。
裁判亲属昌承恪最近总是上朝,每次当臣子们撕破脸皮吵吵闹闹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一幅我想乐,但是我忍着,还得让你老四看出来的模样,没错,我就是笑话你。
这一点,其实老四还真比不上人家吴王。
吴王在封地,不能说是土皇帝吧,至少也是个土皇帝,治下从来没有文武不和的事。
最早刚去封地的时候,昌承恪最见不得文武吵闹,一吵闹,他就觉得伤心,都是为了封地治理,自己人这么骂来骂去的,也让他心寒。
后来伤心心寒的昌承恪,就给天天只知道逼逼赖赖的文武们非自愿性强迫消失了,包括亲属陪同一起消失。
所以昌承恪笑话昌承佑,是有资格的。
不过有一说一,昌承恪的封地就那么点,名义上就是一个州府,影响力最多一个道,老四研究的是整个国家,没太多可比性。
而太仆寺寺卿白修齐平常就是个躲被窝里闷屁吃的小角色,别看是寺卿,真没什么影响力,主动跳出来,是因为太仆寺管马政的。
谭忠平一开口就是六千匹战马,就是给白修齐俩腰子卖了也凑不出来。
一急眼,白修齐冲着老四说道:“陛下,凉人开战一事,尚未有定论,去年年关就说要打,可后来还不是成了戏言。”
几个知道内情的老臣无声叹气。
去年,就是边军那群杀才自导自演的,涉及到英国公,陛下体恤冯洛没计较这事,可这一次,开战的事情是草原二王子阿勒根哒亲口所说,可信度极高。
“战马倒是其次,粮草,折冲府的府兵与屯兵卫的辅兵,都要调集,牵一发动全身。”白修齐满面苦涩:“若是再如去年一般,兴师动众后又是不打,关内哪能经得起如此折腾。”
这老家伙说的倒是在理,不是不愿意折腾,就怕白折腾。
这也是狼来了的后果,现在搞的大家都不知道该不该信了。
“江月生何在。”
黄老四叫了一声,最近被强制要求上朝的江月生出班:“末将在。”
“边关千骑营,可有消息。”
江月生心里直骂娘。
正常来讲,这种事除了军报,边关三道的探马也会传来消息。
问题是三道的探马现在都听楚擎使唤,完了楚擎还懒,有事也不传信,江月生想要了解边关的事,还得去兵部看军报,而不是通过以往千骑营传递的消息。
“陛下,千骑营…千骑营探马得知的消息,与军报所书,几乎一致。”
之前被三哥怼了小半年,二狗也学聪明了,同样放了个没味的屁。
就在此时,文臣之中走出一人,也是老臣,缓缓开口道:“昨夜,老臣的友人传来一些书信,与边关有关,与千骑营大统领楚擎有关。”
开口之人,是正儿八经的京中军器监监正,唐友吉。
缓缓拜倒,唐友吉朗声开口道:“三道军器监监正,千骑营大统领楚擎,私自插手边关军务之事,初到边关便动以私刑,斩杀桐城屯兵卫掌旗孙周,及桐城知州仇智,除此之外,旬阳道,孙、吴两家,共计七百二十六人,皆被拿下大狱,至于这插手军务之事,则是边关各营的将军们如今已是对楚监正极为不满,却碍于官职无可奈何,导致边关人心惶惶,本就有外敌顾虑,楚监正又是插手军务,老臣以为若不处置,极为不妥。”
唐友吉这话音一落,文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面色剧变。
有倒吸一口凉气的,有面露惊恐的,还有下意识哆嗦一下的。
众人齐齐看向唐友吉,心里直骂娘。
有病是不是,说粮草和战马的事呢,你他娘的提这扫把星干什么,没事找事呢吧!
第833章 积善之家
唐友吉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本来就有外忧,如今正在边关混的楚擎,基本上已经算是内患了。
没和朝廷商量,干死了边关桐城的知州和屯兵卫的扛把子,等于是桐城职位最高的文武全都被他弄死了。
没和朝廷提前说一声也就算了,过去这么久,还是没吭声。
这算什么,目无法度,滥用私刑,开朝到现在就没这么嚣张的,朝廷任命的官员,你弄死了也不开个口解释一下?
除此之外,还给边关三道的两大豪族都抓了。
更重要的是,外行使唤内行,现在凉戎可能真的要打,楚擎一个外行在边关比比划划的,不像话。
黄老四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眉头一沉,有些狐疑。
他太了解楚擎了,而且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担忧,以楚擎那挨千刀活畜生蛮不讲理天不怕地不怕以及不愿意借钱,和不愿意借钱,加上不愿意借钱的性子,八成会和边关的将军们起冲突。
而且他也了解边军,一些资历老的,倒是不担心,毕竟楚文盛的名号在那摆着,可马如敬以及几位南关调过去的将军,未必会卖楚文盛的颜面。
至于砍了桐城知州仇智以及屯兵卫掌旗孙周,老四倒是信。
因为他知道仇智和孙周都出自世家,而楚擎收拾世家,历来是不惯臭毛病的。
至于这孙、吴两家都被抓,黄老四也信,还是那个原因,世家吗,楚擎专治各种世家。
可问题是,楚擎为什么要剁了这些人?
而且剁了之后又抓了那么多人,不奏报朝廷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不管怎么说,黄老四是相信唐友吉没胡言乱语。
包括其他臣子,一点意外的表情都没有。
他们相信楚擎能干出这种事,唯独就是挺闹心的,大家过日子过的好好的,唐友吉你提这丧门星干什么,多晦气啊,一提楚擎这俩字,大家心里都哆嗦,深怕老四一急眼就给楚擎召回来继续为祸京中。
“陛下,老臣以为,兹事体大,滥用私刑先不言谈,单单是与边关主将不合一事,就应尽快处置。”
黄老四微微颔首。
从专业的角度上来看,以楚擎的身份和背景,加上不借钱的操蛋性子,真要是和众多将军起了摩擦,那些将军还不敢将他怎么样,后果,的确是不堪设想。
倒不是不相信楚擎,而是边关是国门,容不得马虎,如果楚擎真的指手画脚,而凉戎又真的要打来,这个节骨眼可不能出问题。
谭忠平不乐意了,斜着眼睛开口问道:“敢问唐监正,你那友人姓甚名谁,如何知晓边军之事,难道也是军伍,若是军伍,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何不奏报朝廷,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只是转告与你,若不是军伍,难道是世家中人,可世家中人,为何知晓边军之事?”
虽然喷人输多赢少,但是谭选手的成长也是肉眼可见的,这话问的很有水平。
唐友吉微微哼了一声:“是何人,与谭将军有何关系,难道本官会胡说八道不成。”
“哦,原来如此,唐监正自然不会胡说八道。”谭忠平微微一笑,自顾自的说道:“昨日,本将在边关的友人也传来书信,说京中有位姓唐的大人,与旬阳道吴家连襟,还说这吴家的子弟来到京城,必先拜会这位唐大人。”
唐友吉面色大变:“少在那里胡言乱语!”
“胡言乱语?”谭忠平的心态还挺好,笑呵呵的说道:“本将是云麾将军,岂会岂会胡说八道,吴家家主吴玄琨的幼女就在京中,许配给了唐家,这唐家…究竟是哪个唐家呢?”
唐友吉神情是一变再变,张着嘴一时不知该如何辩解了。
君臣听明白了,怪不得唐友吉要出来手撕楚擎,原来旬阳道那个被全家拿下大狱的吴家,和这老家伙是一伙的。
其实楚擎早在刚发生这些事的时候就给京中写信了,只不过没给千骑营和老四写信,而是给邱万山和谭忠平等一众能上朝的友人写了书信,详细说了一下在边关都干过什么事,尤其是邱万山,几乎每发生任何一件或许会对他造成不利的事情后,都会将前因后果写在信中让人回到京中送给邱万山。
“不错,吴家幼女,的确与本官长子是为夫妻,可本官提及此事,却非是因此缘故,即便与吴家非是姻亲,知晓楚统领滥用私刑,插手边关军务,亦会禀明陛下。”
谭忠平到底不是职业级的,望着唐友吉那义正言辞的嘴脸,苦思冥想应该怎么怼他一下。
再说唐友吉,其实这老家伙要不是因为迫不得已,真不愿意用这种方式弹劾楚擎,别说弹劾,提都不想提,嘴里念出这俩字他都想跳个火盆用艾草往身上使劲拍一拍。
可现在楚擎在边关搞事,已经涉及到他自身安全问题了。
在京中,唐友吉没什么根脚,产业都在边关三道,他唐家和吴家,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吴家现在全被抓了,还是旬阳道其他世家写信告诉他的这事。
所以唐友吉就很怕,怕吴家将他唐家侵占田产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说出去。
换了别人,都不会当回事,但是楚擎就不同了,这家伙最会小事化大,大事化死,死化诛九族。
这么多世家,这么多朝臣,谁不侵占田产,这都是正常操作好不好。
这就和不遵守交通规则似的,抓着就抓着了,了不起三分罚二百。
楚擎就不同了,要是被这家伙抓着,别说抓着,就是怀疑你违反交通规则,砰砰砰,三枪罚两万,这谁受得了。
听闻了楚擎的确在边关和将军们闹的不和,加之其他一些破事,这才站了出来。
“谭将军,你也曾从军于边关,文武不和的后果,想来,你比本官要清楚。”
对付谭忠平这种不职业但是想冒充职业的业余选手,唐友吉是真的不带怕的,步步紧逼:“还是说你敢作保,楚统领,没有插手边军事务,没有与边关将军们不合?”
谭忠平哑口无言。
这话他可不敢说,按照他对楚擎的了解,八成真像唐友吉说的那样。
眼看谭忠平屁都放不出来一个,唐友吉再次朗声说道:“陛下,旬阳道孙、吴二家在边军之中,享有盛名,陛下有所不知,这两家十余年来,多次将战马、粮草送入边关,名下商队,亦是在草原之中打探消息传给边军,可谓是对朝廷忠心不二,积善之家,如今莫名其妙的被楚统领以不知名的罪名拿下大狱,说不定,边军正是因此才对楚统领大为不满。”
“哦?”老四极为意外:“这孙、吴二家,竟对边军有如此大的臂助?”
不少臣子也是第一次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