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擎脑袋隐隐作痛,身体还是如同灌铅似的,刚到正堂,见到胡潇正低眉顺眼的杵在那等他。
走了上去,楚擎没好气的问道:“你不是传圣旨的吗,圣旨呢。”
“让您那护院带走了。”
屋里的人一看楚擎唠圣旨了,连忙竖起耳朵,满脸八卦之色。
大家依旧处于震惊和不可置信的状态之中,总想搞明白楚擎到底是个什么身份。
楚擎背对着大家,没注意到正堂里的吃瓜群众,揉着太阳穴说道:“直接说,言简意赅,天子到底什么,圣旨上写的什么?”
“额…”
“额你奶奶个腿,问你话呢,圣旨上面写什么了。”
胡潇犹豫了一下,这才小心翼翼的挑拣了好听的先说:“所谓臣,为君分忧者,朕自登基后,勤勉治国…”
楚擎不耐烦的骂道:“我特么抽你信不信!”
胡潇一缩脖子:“信!”
“他勤不勤勉,我能不知道吗,说紧要的,别帮他吹牛b。”
楚擎猛翻白眼,离京之前,孙安跑去了千骑营,让楚擎入宫,帮忙修一下床,修一下韬武殿的床,说是天子给床睡坏了。
当时楚擎还奇怪,那床可是实木的,就是黄老四天天在上面跳蹦床也跳不坏啊。
后来还是陈老九给出了答案。
老四在上面跳蹦床,肯定是跳不坏的,但是架不住老四和一群妃子在上面蹦跶。
“楚大人,陛下的意思,就是…就是…”
“你再多墨迹一个字,我马上抽你!”
胡潇言简意赅吐出俩字:“借钱!”
“我就知道!”楚擎破口大骂:“黄老四这臭不要脸的,老子之前就想过,这臭不要脸一旦听说我了讹了一千万贯,会不会动心思,果然!”
胡潇都想给自己耳朵堵上了,正堂里的将军们也是直吸凉气,当着太监面骂天子臭不要脸,楚擎和新君,到底啥关系啊?
楚擎骂了一会,斜着眼睛问道:“借多少啊?”
“三十万贯。”
“他怎么不去抢钱庄!”
“大人,陛下,陛下还要老奴给您带句话。”
楚擎皱眉:“带什么话?”
“陛下说您要是不借这钱,以后您回京…”
正堂里的将军们又开始提心吊胆了。
以前老四也来过边军,大家对当今天子还是有些了解的,知道这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物,估计,是软硬兼施,圣旨虽是借条,可让太监传的话,应该就是威胁之言了。
“陛下让老奴一字不差的转达,陛下说您要是不借这钱,就他娘的恩断义绝,以后回京别去皇宫找他玩。”
屋内众将:“…”
楚擎喜出望外:“一言为定!”
胡潇:“…”
“好像谁稀罕似的。”楚擎都被气笑了:“有本事你让他去找太上皇,别让太上皇非要我入宫喝酒去啊,吓唬谁呢,没有,爱咋咋地,别说三十万贯,三万贯我都不给,三十贯我还能考虑考虑。”
“陛下料到您会这么说了,他还说…”
“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啊,一次性把话说完了,要不然我真抽你了。”
“说,说,老奴这就说,陛下说,您要是借了这个钱,给您主婚,在皇宫之中主婚,给您和陶家大小姐主婚。”
“真的假的?”楚擎震惊了:“老四真这么说的?”
“是,老四就是这…不是,陛…”
“到底是不是?”
“是,陛下就是这么说的,三十万贯银票,昌朝各处钱庄通用,只要您能给,陛下就让太上皇给您主婚,昭告天下,在皇宫中办。”
楚擎彻底激动了。
只有皇族子弟才会在成婚的时候在宫中举办婚宴,大昌朝开朝这么久,从来没有破过例,老四能这么说,的确是太“仗义”了,为了自己,竟然打破先例。
想到这,楚擎感动的够呛。
老四,可算办了件人事了。
“好,一会就让福三给你三十万贯银票带回去。”楚擎面露正色:“听我说,我谢谢他,因为有他,温暖了边关,回去转达给陛下,还有这三十万贯,不用还了。”
胡潇面色古怪的望着感动的不要不要的楚擎,目光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情绪,带点可怜那意思。
楚擎喜滋滋的。
其实他倒不是很在乎这种事,主要是考虑陶若琳。
但凡是个女人,谁不渴望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
非皇族子弟在宫中办婚宴,谁会有这种殊荣,还有什么地方比皇宫之中办婚宴更气派。
“老四真仗义啊。”
楚擎都有点于心不忍了,别的不说,老四在这种事上,绝对是一口吐沫一口痰,能说出来,就一定会这么做。
即便是天子,让非皇族子弟在宫中举办婚宴,估计肯定会有朝臣以及世家包括一些酸儒埋汰老四,可老四,依旧愿意这么做,俩字,特么仗义!
福三正好跑了回来,楚擎心情特别好,连忙说道:“快,给这死太监几个赏钱,京中不都是传圣旨的太监要塞钱的吗。”
福三哦了一声,从怀里套出了一张十贯钱银票,递给了胡潇。
胡潇瞪着眼珠子。。。coM
这十贯钱,瞅着这么眼熟呢。
“怎么的,是不是不给我楚擎面子,给你你就拿着。”
胡潇连忙陪着笑收了。
楚擎又对福三说道:“取二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贯银票,给他,让他带回给京中。”
胡潇连忙提醒倒:“大人,是三十万贯,三十万贯整。”
楚擎:“刚才不是给你十贯了吗。”
胡潇:“…”
本来他觉得楚擎有点可怜,因为叕被天子坑了。
现在他突然觉得,活姬霸!
福三面带不解:“少爷您真借啊?”
“不是借,是给,哈哈哈。”
福三更困惑了。
这也不像是自家少爷的脾气啊。
楚擎得意的说道:“老四说了,将来回京,我和陶若琳的婚事,在宫中举办,宫中,太上皇主婚,哈哈哈,非皇族子弟,是不能在宫中举办的,史无前例,怎么样,老四仗义吧,不知道到时候得顶着多大压力。”
福三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可紧接着,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三哥,再次露出了智慧的小眼神。
黄老四这鸟人,不像是什么仗义人啊。
宫中…
非皇族子弟…
而且为何要太上皇主婚?
福三眼底掠过一丝莫名之色,微微看了楚擎一眼,但是什么都没说。
在没有掌握切实证据之前,三哥从来不妄下断言。
福三又跑回了卧房,数了一大堆银票,扔进包袱里,交给了胡潇。
给胡潇打发走后,楚擎来到了正堂。
“哈哈哈,老马同志。”
楚擎十分得意:“怎么样,是不是二百捉狼老卒来了,按照约定,变成山林,可以伐了吧。”
马如敬干笑一声。
别说伐木,伐我都成。
第828章 诸多苦楚
楚擎坐在正堂里,心里喜滋滋的,就是身体有些不舒服。
大家都望着他,楚擎奇怪道:“都看着我干什么?”
马如敬清了清嗓子:“本帅历来说到做到,六大营中,不过二百七十一人罢了,无需通报兵部,不过你这捉狼军,却也非是领着朝廷的粮饷…”
顿了顿,马如敬看着楚擎,又确定了一边:“粮饷不用边军发放了吧。”
“不用。”
楚擎回答的斩铁截钉。
是不是边军负责,不也总是被拖欠俸禄吗。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赖不得马如敬,是朝廷太狗。
马如敬又询问了一下关于伐林的事,楚擎也没个具体计划,还没和小伙伴们商量呢,是个怎么样的章程,现在也拿不出来。
这事就这么轻描淡写的通过了,没有任何人有异议,无论是重组捉狼军还是伐林。
最主要的是和他们没多大关系,捉狼军老卒,就剩下二百多人了,每个大营里都有,好几处折冲府也有,虽然都是悍勇无双的猛士,可捉狼军不是靠单打独斗的,与其在他们的大营里浪费人才,不如让楚擎接过他老爹的那杆大旗,将来能不能闯出名堂,总得给人家一个机会试试。
至于伐木的事,大家也不懂,不过却都喜闻乐见,毕竟楚擎是开工钱的,反正军伍们闲着也是闲着,只要能够确保万无一失,没人有意见。
马如敬略显感慨的说道:“如若这捉狼军再次成军,深入草原,斩了金狼大汗与几位王子,边关,又能安生不少年。”
大家七嘴八舌的瞎聊着,等着一会开饭。
楚擎有些心不在焉,身体不太舒服,而且总是伴随着耳鸣,明显是发低烧了,也没休息好。
坐在楚擎旁边的田海龙苦笑道:“金狼王大汗,这人七老八十还不安分,竟因一个…”
“人妻?”楚擎微微一愣:“哪有人妻?”
田海龙不明所以:“末将是说那凉戎大汗七老八十。”
“哦。”楚擎满面失望之色,锤了锤后脑勺。
其实这些将领们齐聚一堂的次数很少,平常也没什么战事,也就是楚擎来了后,才总往大帅府跑。
聚在一起,难免聊到正事,现在一看楚擎这么“豪横”,要关系有关系,要钱有钱,要人有人,都知道机会千载难逢,开始想着占便宜了。
“楚监正。”
马如敬难得好言好语:“捉狼军一事、伐林一事,本帅与诸将,都紧着你来,边关倒是有一难题,不知楚监正能否协助一二。”
“什么难题?”
“征召军卒一事。”
田海龙插口说道:“是啊,边军若是满编,应是十二万人有余,每一关二营,四万人,可如今,虽是号称十万边军,却只有半数。”
“一直征不到兵吗?”
“不错,各大营,多是老卒,便是四十往上的军伍,少说也有两万余人。”
楚擎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边军的人口老龄化这么严重吗?
转过头,楚擎看向福三,不太确定的说道:“我记得之前包管家提过边关的事,说边军的军伍,后代们都可以从军,类似于军户,是这样吧。”
“七八年前倒是如此,也没个政令。”
福三蹲在了椅子旁边,略显无奈的说道:“除此之外,这边军多是光棍汉子,谁会嫁,会嫁,哪里有钱财去娶。”
“这可不行,人怎么能不成家呢,婆娘都没有,人生是不完整的。”
肖轶笑道:“要什么婆娘,有兄弟就成,婆娘话多,和兄弟们从军一辈子,多美。”
“这叛徒说的对。”田海龙哈哈笑道:“过冬的时候,兄弟们都挤在一个被窝里,有兄弟就够了,吃住在一起,亲如兄弟,一帐之中,谁屁股上长几颗痣,大家伙都一清二楚。”
楚擎一脸无语。
这也不是人口老龄化啊,这怎么听着像是人口老零化啊。
掏出小本本,楚擎低头将边军婚配问题记录了下来。
田海龙神秘兮兮的说道:“兄弟们,本将倒是有个法子,可让兄弟们娶上婆娘。”
众人竖起了耳朵:“说说。”
“欲解这难…”
楚擎猛然抬起头:“哪有御姐?”
田海龙眨了眨眼睛,很困惑。
楚擎再次使劲敲了敲太阳穴,都出现幻听了。
田海龙继续说道:“要我说,兄弟们凑凑钱,几个人娶一个婆娘算了。”
一群人哈哈大笑,都说成。
楚擎微微叹了口气。
朝廷,真的亏欠边军良多,天下人,都亏欠边军的。
想起昨日那尸横遍野的战场,那些战死的兄弟们,想来,多是没娶过妻子的,更无后代,不知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是家中独子。
随着将军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安静倾听的楚擎,发现边军真的是有太多太多令人心酸的苦楚了。
除了婚配,甚至很多人与家中断了联系,四五年没有书信来往都是寻常。
前几日,平安镖局的镖师们,已经开始将军伍们找代笔先生写的信件运回关内。
都是穷苦出身,四五年没联系,而这四五年里,他们的家人,长辈,不知是否还在,年年有灾,天灾,人灾,年年灾。
当初在京中救济灾民时,就有很多流民的后辈从了军,也有守边疆的边军。
受了灾,人都没了,地方也换了,信件,能到吗?
还有昨日战死的那些果毅营军卒,家中得知了这噩耗,又会是怎样一番悲痛的场景。
越是想,楚擎越是觉得心烦意乱。
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