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不知道。”福三摊了摊手,这个动作,让大家想起了楚擎:“少爷做事,从来没计划…不是,少爷做事从来不将全盘计划告知旁人。”
陶蔚然突然开口道:“田将军,你们边关密凉戎国书之事,你知道,是谁识破的吗。”
田海龙低下了头。
这件事,大家心照不宣,但是从来没人主动提及过,也不敢提。
“是楚大人识破的。”
田海龙猛然抬起头:“楚大人?”
“不错,从第一封凉戎战书送到京中后,楚大人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抽丝剥茧,最后查到了冯帅的头上,也就是那时,我家少爷才知晓了一个人。”
“谁?”
“冯弓。”
“枫将军?”田海龙的脸上,闪过一丝难言的悲伤。
“楚大人说,冯弓,可以不死的,但是,他又必须死。”
“你什么意思!”
“前几日在金戈镇时,我问楚大人,在京中逍遥不好么,为何要来到边关,楚大人便讲起了冯帅的事,提及到了边军的魂儿,也提到了冯弓将军,提到最多的,便是从未与楚大人见过面的冯弓,大人说,冯弓这种人,他听说过,我也不知楚大人是什么意思,楚大人只是说,冯弓这种人是个有脑子的傻子,假如边军的事情败露了,难免会让君臣误以为边军密谋造反,所以冯弓才会赴死,因为他是冯家长子,冯帅年事已高人又在京中,即便是造反,他又能得到什么,可冯弓正值壮年,边军威望无二,所以他死了,他必须要死,因为一旦你们边军密谋的事情暴露了,君臣也不会误认为冯家想要造反,边军要造反,冯弓用死,来护着你们边军的荣耀,确保不会有人怀疑你们造反,这也是为何冯弓说死前要将尸身运到京中的缘故,为了打消京中的疑虑,与其说楚大人是受冯帅所托,不如说是为了做冯弓未竟之事。”
顿了顿,陶蔚然正色道:“我陶蔚然,相信楚大人会帮冯弓将军完成一生所愿,因为冯帅,更因为冯弓,我们被楚大人带到了边关,我们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帮助冯弓完成一生所愿,田将军,你呢,你会帮助我们吗。”
“我会!”
田海龙用力的点着头,强忍着泪水,不断点着头。
一直以来,田海龙都以为冯弓是用死,来逼着冯洛同意大家密谋的事。
可这一刻他才知道,冯弓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死,为了护着大家,所以才会去死。
陶蔚然满意的点了点头,冲着田海龙拱了拱手说道:“楚大人,是个急脾气,望原城,不会停下,任何人阻止,都不会停下,不止是望原城,还有六大营,那么接下来,田将军就要将六大营的主将叫来了。”
“六大营主将?”
“不错,楚大人,要给他们一个差事。”
田海龙批脸一垮,军器监监正给六大营差事,这叫什么事,没这规矩啊。
…………
桐城,知州府。
楚擎翘着二郎腿,没好气的骂道:“你能不能有点正事,十二岁,才他娘的十二岁,你让你儿子跑望原城工地搬砖去?”
薛夔乐呵呵的给楚擎泡着茶:“一日二百文,足足二百文,早知如此当初怎地也要多生几个。”
老薛不止让他儿子跑去搬砖,给他家婆娘和几个亲族也叫去了,这也就算了,连金戈镇折冲府的府兵都让他弄去了,还美曰其名怕楚擎人手不够,实际上就是“占便宜”去了。
望原城人手不够是真的,薛夔想要让大家赚钱,也是真的。
“大人。”很是殷勤的薛夔试探性的问道:“其实这望原城的差事,用不了那么多人,不如这样,您给其他人都撵走,让我们金戈镇的兄弟们干,如何,慢是慢点,但是我们可以少要一些工钱,有这便宜,怎能便宜了望原城那些刁民。”
楚擎算是服了:“现在全望原城好几万人都在干活,你们金戈镇才二百多军卒,二百人干几万人的活,得干到猴年马月去?”
“诶呦,大人您这话说的,这不是给您节省些钱粮吗,你这钱每日和流水似的花出去,末将看着都心疼。”
“你那是心疼吗,你那叫眼红。”
薛夔嘿嘿一笑,没吭声。
他是真心疼。
钱这玩意是有数的,楚擎花没了可怎么办,所以他想着活可以慢点干,只要钱都让他手下的弟兄们赚到就行。
“你要是不怕被望原城几万百姓活活打死,那也成。”
楚擎说完后,薛夔乐不出来了。
没错,真要是楚擎同意了,等于是金戈镇二百多个军伍抢了望原城五六万百姓的饭碗,被活活打死,那是一定的。
闹心扒拉的叹了口气,薛夔好奇的问道:“大人,您大老远的跑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啊,连护卫都没带上几个,这要是在路上出了点什么事,以后兄弟们上哪再去找第二个冤大…第二个楚大人您这样一心为国的军器监监正去。”
“对了,说正事。”楚擎竖起两个拿手指,剪刀手:“两件事。”
“您说。”
“桐城,拆了。”
薛夔没反应过来,不是很理解楚擎的意思。
“变成边关转运站,所有工料石料,百姓,全部迁到望原城,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金戈镇,开始修路,北通望原城,南通桐城。”
边关不止桐城,不止望原城,也不止六大营以及边关城墙,黄沙之上,狂风之下,皆是边关,而楚擎的目的,就是改变边关,改变黄沙之上,改变狂风之下。
第731章 书中的道理
将桐城变成“转运站”,百姓全迁到望原城?
薛夔不敢同意,这种事,也不是他能同意的。
但是,楚擎拿出了皱皱巴巴的圣旨,睁着眼睛开始说瞎话,授予了薛夔一个新的官职,边关第一转运站站长。
薛夔就没听说过“站长”这词,但是圣旨都拿出来了,他只能跪地谢恩。
这就是楚擎来的目的,圣旨,得他亲自念,出京之前,他找黄老四要的,大致意思就是可以任命三道军器监的属官。
当时敬仪殿的黄老四根本没当回事,让孙安随便取了个八手圣旨给了楚擎,让楚擎自己看着办,想任命谁,瞎姬霸念就行,但是有一个要求,必须楚擎亲自念,得有仪式感。
本来楚擎是挺当回事的,感觉老四很仗义,结果上路之后楚擎才看到,这圣旨是他娘的一封抄家的圣旨,日期是黄老四刚登基等会,抄了一个吴王的亲信府邸。
然后楚擎就不是很当回事了,什么仪式感之类的,一点都没有,能亲自跑来念圣旨,已经算是很给老四的面子了。
授予了官职,让薛夔开始做“市场调研”,大致意思就是花多少钱,才能让桐城百姓自愿迁到望原城,十日之内给出答复。
交代完毕后,楚擎上了马,带着人回望原城了。
马不停蹄赶回望原城,走的南门,延绵不绝的“工地”中,墨鱼站在木台子上挥舞着手臂,大喊大叫着。
楚擎远远望了一眼,暗暗诧异。
没想到这家伙还真懂盖房子。
其实一开始楚擎就是随口一说,因为真的没人手可用了,唯一懂盖房子这种事的只有南宫平,半开玩笑的交给了墨鱼,还想着要是这家伙吹牛b,直接让南宫平顶替掉,谁知墨鱼连图纸都不画,上马之后直接安排人力分工,像模像样的。
事实也证明了,墨鱼如果回到京中的话,可以直接给刘勋踹下去顶替工部尚书。
入了城,回到轩辕馆,大家都忙去了,唯独福三,坐在外面的石凳上读《论语》。
见到楚擎回来了,福三赶紧放下书泡茶叫人弄吃食。
“你忙你的就成。”
见到福三跑前跑后的,楚擎也有些哭笑不得。
按理来说按照三哥的身份,不用亲自伺候楚擎,但是交给别的人,哪怕是昌贤南宫平,福三都不放心,总觉得这个世界上谁都不能轻信。
楚擎拿起《论语》,有口无心的问道:“学的怎么样了,有感悟吗?”
“有,小的感悟太深啦。”
一提起论语,福三来劲了:“怪不得都说读书好,还说什么大道至简,小的可算明白了。”
“那你说说,有什么感悟。”
福三一挥拳头:“孔子他老人家,其实就想告诉世人一个道理,就一个简单道理。”
“什么道理。”
“拳头大,就是道理。”
楚擎震惊了:“你看了快十天论语,就悟出这一个道理?”
“是啊,论语十二卷,一万一千七百余字,就这一个道理,拳头大,就是道理。”
“论语有这么说吗,上面说打打杀杀了?”
“没啊。”
“那怎么还说拳头的事了呢。”
福三乐呵呵的说道:“您看啊,孔子他老人家周游列国,靠的是什么?”
“嘴啊。”
“,您这可就说错了,是靠一张嘴,可实际上,孔子他老人家还带着护院呢。”
“护院?”
“对啊,他老人家有七十二贤徒,不少膀大腰圆之辈,还有很多野人,门人三千,您想啊,要是他老人家平日出门讲道理没带着七十二贤士,也没三千如同死士一般的弟子,谁听他讲道理,您说对吧。”
楚擎沉默了。
他觉得哪里不对,但是至于是哪里不对吧,又一时说不上来。
要是眼前突然出现个社会大哥,身后跟着七十多人,他还有三千多忠心小弟,那这个大哥自己讲道理的话,自己是听啊,还是听啊?
这么一想,楚擎觉得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孔子没有那么多弟子和拥趸,那么各国君王,还有那些达官贵人,真的会将孔子他老人家敬若上宾吗?
要知道那时候的世道可是乱的很,天天打仗,靠“仁义”治理地盘,治理封地,不是说不对,但是得先有地盘啊,地盘是从哪来的,靠说仁义让人家赠你的?
就说这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路,最早就是混社会的,带着雄鸡帽,拎着剑,四处找事,不服就干,那真的是生死看淡了。。。Com
直到子路有一天碰到了孔子,按照大家的说法,是子路最开始总是挑衅孔子。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身高,大多记载是九尺六寸,也就是两米二一,就算不按照汉朝按照春秋时期的尺寸,那也是一米九出头,足蹑郊菟说的就是孔子,意思是在野外抓着过兔子,比兔子跑的都快,还有“厄于陈蔡”,孔子带着一群小弟断粮了七天,同伴有饿死的,有生病的,唯独孔子还能“弦歌不绝”。
体力,能抓到兔子,耐力,能七天不吃饭,力气,抬起城门栓,身高还至少一米九十多,这完全就是个六边形战士啊。
楚擎觉得,如果自己有孔子他老人家这样的身体素质,靠嘴去感化别人,好像挺麻烦的,没有用拳头省事。
按照史书的说法,面对子路的挑衅和找茬,孔子很有素质,大致就是各种点化,开口仁德闭口善良的,混社会没出息,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子路就豁然开朗了,就顿悟了,就穿上儒服拜师了。
就这事,楚擎一直认为挺玄幻的。
子路后来就一直追随孔子,而且还是战死的,公元四百八十一年战死的。
两边开片呢,结果子路的帽子突然掉了,然后子路就说暂停,要给帽子捡起来接着打,敌人当时相当的懵逼了。
子路说,自己是名师之徒,得顾及形象,君子死,冠不免。
敌人哪吃这一套,最后就给子路干死了。
自从跟着孔子混,勇武过人的子路还是好勇斗狠。
从这件事上来看,子路真的“改”了吗?
改了,应该是改了,跟着孔子之后,他很尊敬孔子,但是性格方面呢,依旧是该打打该干干。
那么该打打,该干干的子路,当初真的是被孔子用“嘴”感化的吗?
楚擎不是很相信,就子路这种社会人,别说孔子,估计就是鸣人用万花筒写轮嘴都感化不了。
看向福三,楚擎觉得还是别想这件事了。
这东西,谁说的准呢,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利贝瑞,儒家看论语,学会了仁义,三哥看论语,悟出了还是拳头好使,也说不上谁对谁错。
“说正事。”楚擎往嘴里灌了口茶:“这几日没出什么事吧。”
“马如敬要寻您的麻烦,前几日来了个婆娘,叫马缨,马如敬的独女。”
楚擎面色微变:“干什么来的。”
“没进来城,小的碰见了,她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头皮都摔秃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