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前发誓自己再也不会怀疑人生的田海龙,依旧…再次怀疑了人生。
望着蹲在地上和俩受气包似的付家二兄弟,田海龙惊呆了。
就这俩奇珍异兽,竟然是平安镖局的两位少东家?!
难怪,难怪异于常人,看着像个大傻…看着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原来是付家两位少爷啊!
相比其他“有钱人”,田海龙和边军,很了解平安镖局,因为很多退役的军伍,都去当了镖师,而跑镖这个行业,几乎被付家给垄断了。
田海龙感动的不要不要的,望着楚擎,有点要泪奔的节奏。
“楚大人仁义,可…可即便不花销钱财便能送去书信,这代笔的…”
田海龙还是意动了,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这代笔,花销几何?”
陶蔚然回道:“每个代笔的先生,每月六贯钱。”
田海龙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岂不是每个月单单是书信,边军就要花销二百余贯!”
楚擎很是鄙夷的说道:“你怎么那么多话,不是你花,这钱是我花的,和你们边军没关系。”
“每个月,您来花销这二百余贯?”
“是的。”
“扑通”一声,田海龙身后的一个随从跪倒在地,一额头磕在了地上,眼泪止不住的流:“楚大人公侯万代,小的陈六,代边军三万关中子弟给您磕头了。”
邦邦邦又是三个响头,陈六感动的不要不要的,都有点想认干爹的冲动了。
“大人。”田海龙叒急了:“大人,您有这钱,怎能便宜了外人,您把钱给末将。”
“你会写字?”
“会。”
“你给三万多关中子弟代笔?”
“是。”
楚擎大骂道:“你特么就是给笔写出火星子你也写不完,滚蛋,别在这添乱。”
“大人,大人大人大人,您听末将一言。”
一想到二百多贯便宜了一群臭老九,田海龙哪里还能站得住,回头一脚给陈六踹倒在地。
“陈六,你想给家里写信?”
陈六爬了起来:“是。”
“那你听本将的话吗?”
“听。”
“好,听话,咱不写。”
陈六:“…”
“老六,你想啊,一个月,便是二百余贯,一年,便是两千多贯,两千多贯,买了米面给大伙吃,岂不美哉。”
“高见。”陈六佩服的五体投地:“大人真他娘的高贱!”
楚擎照着田海龙的屁股就是一脚:“老子警告你,再插一句嘴,滚出去!”
“大人,末将是为您着想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您可不能这么败家啊。”
楚擎叹了口气。
自己这种阔佬,真的无法和这些穷鬼们沟通啊。
“我有钱,有很多很多钱,但是这钱,一文都不会给边军,我怎么花,是我的自由。”
楚擎示意让田海龙坐下:“边军穷,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在,你开始闭嘴,你运气很好,陶蔚然,看你还算顺眼,我三哥,以前也也听说过你,所以,你有机会陪在我们身边,为了你自己,为了边军,只看,不说,只学,不想,有一天,你会感谢你自己的,所有边军,都会感谢你的,懂了吗?”
田海龙摇了摇头:“不懂。”
“那你滚吧。”
“但是末将可以学。”
第725章 给的太多了
田海龙到底还是安静了下来,嘴闭上了,但是心脏怦怦跳。
陶蔚然继续交代商贾们该干什么。
每说一句,田海龙就有种想要大吼大叫的冲动,但是忍住了。
“李家掌柜,你带的人手最多,作坊,就在城南,地都买下来了,五日之内,将城南推平重盖,地契给你,算是楚大人的份子,占三成,三成不多,你知道的,一点都不多,你李家占了个大便宜,但是有条件,至少雇佣六百人,六百人,不管男女老少,必须是边军的亲族,每月的俸禄,要比昌京南郊大棚高出四成。”
“于东家,知道你常年出关,和一些凉戎部落交好,莫要怕,楚大人让你来是有原因的,一个月内,畜牧场围上,去草原上,买马,买羊,有多少,买多少,多买母马,母羊。”
这一次,田海龙又没忍住,可“慢着”两个字还说出来,楚擎开口了。
“对了,还有猪仔,谁负责运送猪仔的?”
一个中年人站了出来:“大人,是小的,我王家…”
“你爱谁谁,五千只猪仔,六百成猪,走桐城,再运送到望原城外,提前将地围好,鸡、鸭、鹅,都分开,知道边关不好养,但是尽力给我养,那五千只猪仔,只要是公猪,尽快养大,养大了之后,配种,配过后,全阉了。”
田海龙胯下一凉,望着楚擎,很是惊恐。
这楚大人…忒狠了吧。
先让公猪配种,配完之后,再全咔嚓了,这也太丧心病狂了吧,就没考虑考虑那些公猪的感受吗?
陶蔚然又吩咐了几句,有开作坊的,有开客栈的,还有搞“物流”的,连青楼都有,甚至还有戏班,而且戏班是直接去大营里进行“巡演”。
田海龙总想插嘴,可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又开始憧憬了。
望原城,将会有酿酒的作坊,酒水,再也不会缺了。
可问题是,本来粮食就少,再酿酒,岂不是吃的更少了?
望原城,也会有青楼,真正的女子,而不是又胖又黑的老娘们。
可问题是,边军本就没多少余财,再去青楼,那一个月不是白干了吗。
望原城,还会有戏班,戏子们,去大营,让军伍们也享受享受大人物们的乐趣。
可问题是,苦练杀敌本领的军伍们,接触了太多他们不应接触的事物,会不会没了严明的军纪?
还有很多很多事,都让田海龙患得患失着。
不过有一件事,田海龙看出来了,至少看出来一部分,楚擎,将要彻底改变望原城,让望原城,变成一座真正的城池。。CoM
即便如此,田海龙依旧患得患失着,望原城,是兵城,哪怕都是百姓,可一旦有一天城关被破了,这些百姓就会变成辅兵为支援的关中军争取时间,如果望原城真的变了,兵城,就不算是兵城了,彪悍的民风,也会不复存在。
半辈子都待在边关的田海龙,困惑了,他不知道按照楚擎的想法,是好,还是坏,他分辨不出。
可田海龙终究没有插嘴。
他想的最多的,不是以后,而是现在,现在的边军,真的太苦了,少吃几口粮食,尝尝酒水的滋味、看几场戏、存点钱吃上几两肉,想来,应是无伤大雅的吧。
不得不说,田海龙还是看轻楚擎了,而且领悟能力也不够。
楚擎说他很有钱,有很多钱,但是不会给边军,一文钱都不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可在田海龙的耳中,就带点楚擎是来赚钱的意思了,或者说是打造一座真正的城池。
格局不同,认知不同,矛盾也会无法调和。
这才是楚擎让田海龙闭嘴只看不说的缘故,需要达成一致,就要开拓眼界,了解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事物,提高了认知,才会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想要开阔眼界,必然要无数次的崩塌三观。
第二日发生的一切,让田海龙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将事情想的还是太过简单了。
一张张告示,贴在了大街小巷。
陶蔚然站在大帅府外,扯嗓子喊开了。
老子来望原城,就干三件事,雇人,雇人,还他娘的是雇人!
每日工钱,二百文到六百文不等,要求,活着,会喘气,至少有一条胳膊在。
就这样,城南,真的被推平了。
那些原本居住在城南的居民,推的最卖力,因为他们怀里揣着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因为他们怀里揣着的这些钱,都足够去旬阳道买个更大的院落了。
城南外,开始运来一车车砖石。
楚擎的身边从来没有闲人,曾经说过懂土木的墨鱼,成为了城南工地的总指挥。
楚擎要盖楼,很多很多楼,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一年之内,盖三期,可容纳两万住户的房子,同样贴出了告示,这些院子和楼,名为边弓。
百姓们不知道边弓是什么意思,但是看规模,就如同再建一座城似的,就将这未来“小小的城”称之为边弓城。
田海龙听说“边弓”这两个字后,偷摸躲在卧房里哭的死去活来。
边,边关的边,弓,冯弓的弓。
为了边军,冯弓就如同一支一往无前的利箭,射向了草原,最终,这位冯洛的长子,这位足以称得上是边关中年将领第一人的果毅营主将,命殒关外,尸体,残缺不全。
因为这“边弓”二字,田海龙彻底打消了疑虑,甚至找了马如敬,说一切,都很“正常”,因为田海龙要赌,赌楚擎,会改变边关,就算改变不了,至少,也可以改变望原城。
田海龙不允许任何人阻止楚擎,哪怕是如今的边军大帅马如敬都不行!
甚至有时候看向了楚擎,田海龙有种错觉,楚擎,与从小励志要改变边关的冯弓,像,像极了。
整座城都动了起来,哪里都是人,哪里都在推房子,哪里都在盖房子,好像所有望原城的百姓都疯了似的,推起自己的房子,比谁都卖力,没办法,楚擎给的太多了。
人,还是不够。
金戈镇的折冲府军卒来了,撸起袖子就开始一起干。
田海龙气的够呛,这都属于私离营了,犯了军纪。
薛夔就一句话,有钱不赚王八蛋,不想让老子麾下的军伍赚钱,好,你自己去说啊,看他们劈不劈死你这个狗日的。
田海龙是老资历,更是杀人如麻的将军,一听薛夔这句话,登时不乐意了,一封书信,又来了三千多边军,撸起袖子加油干,还是那句话,楚擎,给的太多了。
第726章 找麻烦
望原城,一天比一天夸张。
或者是说,楚擎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夸张。
望原城,已经没有闲人了,田海龙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粮食,越来越少,百姓,几乎都快没有粮食吃了。
不过田海龙只担心了半日,因为源源不断的粮食送来了。
送粮的人,叫做于奇,当朝宰辅南宫玺府中的管事。
这几日跟在南宫平身后学城市规划的田海龙,很恭敬,对当朝宰辅家中的管事很恭敬,也很感激。
于奇说了,这些粮,是南宫家从边关三道各处买来的,钱,不要,说是拜师礼。
田海龙依旧很感激,但是有点怕,怕楚擎和世家似的,再高价卖粮,将给百姓的钱,最终赚回去。
南宫平说了,他家恩师不会卖,送的,干活就给,白吃。
田海龙觉得南宫平这个年轻人说话太飘,这么多粮,白给,楚擎是傻子不成。
于奇走了,走的时候,冲着南宫平喊了声少爷,说老爷说了,少爷您要是在边关干不出个名堂,丢了我南宫家的脸,回去打折你另一条腿。
田海龙算了半天,南宫平,叫南宫平,南宫玺,叫南宫玺,当朝宰辅的管事,管天天和自己勾肩搭背的南宫平叫做少爷,那南宫玺是南宫平的…
没等田海龙回过神来,又是一批运送粮草的车队来了,长长的望不到边。
田海龙神色大变,难道是朝廷又以为凉戎要打来了,调集了关内粮草?
答案很快揭晓了,领头的叫陶四十一,东海陶家的管事之一,就是第四十一个管事,管陶蔚然叫大少爷,说是家主见到陶蔚然的信件了,调集了一些粮草过来,也省的陶蔚然太过忙碌,本来就瘦,再累坏了。
田海龙终于知道楚擎为什么狂了。
付家的两位少东家…
南宫家的少爷…
陶家未来的家主…
就这些人,要不是带个昌贤,田海龙都怀疑楚擎是不是要收买边军然后举旗造反了。
相比付、南宫、陶四人,田海龙觉得天家果然还是老样子,毛正事不干,就说那琅琊王昌贤吧,一分钱不拿,整天咋咋呼呼的,和他那老爹以及爷爷一个笋塞,比谁都能说,光剩下说了。
城南已经推平了,“边弓城”开始建造,当第三次告示出来后,田海龙再次陷入了沉默。
告示写着大白话,可容纳两万人左右居住的边弓城,只给军伍亲族居住,包括退役军伍,每个月,十文钱,只要十文钱,只要签了书约,每个月交纳十文钱,可以住至少三十年。
消息如同长着翅膀,飞出了望原城,源源不断的边军赶来。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