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师是个坑-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就是说,谁动那些作坊,谁就等于是把手伸黄老四兜里拿钱。

    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楚擎好像走了,但是,好像又没走。

    因为即便这家伙走了,他所拥有的东西,依旧不是其他人能够,可以,敢去,觊觎的。

    世家们还在自我安慰着,不管怎么说,楚擎是走了,至少没人找他们麻烦了。

    事实上,他们又错了,千骑营的副统领江月生,在衙署门口放了个大箱子,叫做什么举报箱,只要百姓有冤屈,都可以往里面投信。

    你不会写字,没问题,千骑营有会写字的探马。

    你没钱去京兆府告状,没问题,千骑营出钱。

    你怕告不赢,没问题,马大人是我们衙署大统领的至交好友。

    你不会告,更没问题,你就说名,说名就行,我们千骑营衙署的探马帮你查。

    别说你受冤屈了,就是你没受冤屈,你提个名,只要是朝臣,只要是世家,我们就整他,往死里整!

    反正就是不要怕,只要你肯提名,大事,咱去朝堂上找天子,小事,咱去京兆府,大事小事解决不了,也没问题,咱千骑营衙署就是有钱,非但有钱,还可以贴告示,只要你说的事是真的,只要我们查实了,那就贴告示,谁家的谁谁谁,什么时候干了什么事,必须让全城的老少爷们都知道,反正就是整不了他也恶心他。

    世家和朝臣们,终于反应过来了。

    这楚擎走了…还他娘的不如不走呢,至少以前没这个什么玩意举报箱,没这么欺负人的吧!



    第687章 能力平平

    

青州,距离京中不算远,叫州,只是一个县镇罢了,不比萧县大上多少。。CoM

    青州县府哆哆嗦嗦的望着坐在正堂中同样哆哆嗦嗦的楚擎,心里哆哆嗦嗦的,腿也哆哆嗦嗦的。

    正是因为距离京城不远,青州县令张广才哆嗦。

    他听说过楚擎,知道这位千骑营大统领是个什么样的可怕人物。

    两日一夜,一行五十余人,除了在驿馆休息几个时辰外,一直骑在马上赶路。

    楚擎不断哈着气,给手吹热了,这才打开舆图。

    歪着脑袋看了半天,才找到东南西北,上面的字太小,还全是繁体字。

    看不出个所以然的楚擎将舆图丢给了陶蔚然,瞅着依旧抖个不停的张广。

    “你们青州的特产是那个,那个什么来着…”

    “大人稍等!”

    张广一溜烟跑进了后堂,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捏着一千贯银票,恭恭敬敬的递到了楚擎面前。

    陶蔚然都看笑了:“青州特产是这银票?”

    楚擎也是哭笑不得:“戏,戏子,你们青州的戏子,不是特别出名吗。”

    张广抬起头,有些茫然。

    福三直接给银票抓过来塞进袖里,沉着脸说道:“下不为例啊,还有吗?”

    给自己包的和粽子似的昌贤从后堂走了出来。

    “楚师,青州戏就是这里,之前您问过学生的,京中总是会上青州请戏子去京中,为一些高门大阀祝寿。”

    “那就对了。”

    楚擎看向张广,问道:“你们青州,有多少个戏班。”

    张广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三十六个。”

    “多少戏子。”

    “五百余人。”

    “去外地唱戏,多少钱。”

    张广不知道楚擎问这个干什么,不过还是详细的回答道:“几百文到数贯钱不等,有的去的久了,就多要一些,去的地方远一些,也是如此。”

    “哦。”

    张广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是因年关雇人说戏吗?”

    楚擎没回答,而是皱眉问道:“你一个小小的县令,哪来的一千贯?”

    “扑通”一声,张广跪地上了:“下官非是贪墨,非是贪墨啊,是下官自己家中的钱财,家里有些余财,知道您来了后,下官贱内又筹措了一番,这才凑足了一千贯孝敬您。”

    楚擎回过头,看向王通通,后者开口道:“青州县令张广,出自明洲张家,偏房庶子,资质平平,连考三年才获取功名,观政一年,花了钱财走的吏部的路子,外放到青州为县令,任期三年,无功无过,名下六家商铺,良田百一十一亩。”

    “不是贪官?”

    “不是,吏部考评为乙中。”

    “哦。”楚擎露出了笑容:“不是贪官的话,那这钱我就收的安心了。”

    跪地上的张广瞠目结舌。

    不是贪官,您应该把钱还给我才对吧?

    “快起来吧,地上凉。”

    楚擎虚空双手向上托了托,张广这才站起身,小心翼翼的看着楚擎。

    “这钱,我不能白拿你的。”

    张广微微松了口气。

    楚擎:“你给我十个戏班子吧,至少凑够一百人,过完年,正月十五吧,正月十五上路,去边关,这样咱俩就两清了。”

    张广再次被刷新了三观。

    你要我五千贯,还得让我找一百多个戏子去边关,完了这算两清?

    “放心,我不是白占便宜的人。”

    楚擎从包袱里拿出一个馕饼,丢了过去:“京中特产,特产换特产,你不亏。”

    张广的三观,彻底崩塌了。

    他终于知道昌京的人为什么如此惧怕这家伙了,这位千骑营大统领的底线,可谓是深不可测。

    接着馕饼,张广壮着胆子说道:“大人,下官治下的戏子,都是百姓,下官不好强令,又是去边关,下官怕…”

    “告诉他们,在边关待够一年,一人给一百贯。”

    张广面色剧变:“一年,一人百贯?”

    “是的。”

    “大人此话当真?”

    “我这么大个统领和你逗闷子呢。”

    张广一咬牙:“三百人可好!”

    “三百人?”

    “下官斗胆,青州的戏子忙时务农,闲时说戏,虽是忙碌,却也大多困苦,若是…若是多多益善,下官愿挑选三百人前往边关。”

    楚擎微微一笑:“好,多多益善,那就三百人,不过我可和你说好,得是会唱戏的,糊弄可不成。”

    “下官再斗胆。”张广额头都见汗了:“离开边关时,年满一年,当真…当真赏百贯吗?”

    “不,一个月给五贯,一年就是六十贯,也可以随时走,但是如果唱满一年,年终的时候,再给四十贯。”

    “好,好。”张广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很是兴奋。

    楚擎不解的问道:“戏班子,有你的份子?”

    “大人说笑了,与下官无关。”

    “那你为何这么开心?”

    张广一头雾水:“百姓可赚取钱财,下官…不应喜悦吗?”

    楚擎点了点头,让这家伙退下了,准备休息了。

    众人在县府睡了一夜,张广却是没睡踏实,一直守在班房,深怕楚擎又闹什么幺蛾子,直到天快亮的时候,实在是守不住了,这才睡了一会。

    结果等文吏给他叫醒的时候才知道,楚擎等人,已经离开了,天刚亮就走了。

    张广吓的汗如雨下。

    千骑营大统领走的时候,自己竟然睡着了没去相送!

    也是为难张广了,不会骑马,用两条腿跑出去,死活没追上,到了县外的时候,楚擎等人早就没影了。

    担惊受怕的回到县府,张广突然看到,书案上摆着一张银票,正是昨日他昨日给福三的那一千贯。

    除了这一千贯,还有一份竹简,盖着千骑营大统领的印记和琅琊王的印记。

    短短一句评语,京官视察下县都可以留下这种评语,入京述职的话,可以交给吏部。

    评语只有一句话,能力平平,胜在爱民,已是难得,治一县百姓,绰绰有余。

    张广望着失而复得的银票和竹简,激动的难以自持,先笑后哭,哭了再笑,和失心疯一样。

    他不在乎别人说自己能力平平,甚至不在乎吏部会因为这个评语让他平步青云,他只是激动,激动天潢贵胄和千骑营大统领,竟然“懂”他。

    靠着四书五经,治不了民的,所以他能力平平。

    可正是因为能来平平,他挖空了心思想要让治下的百姓多赚一些钱,日子也能稍微过的好一点。



    第688章 雷

    

楚擎的裆部已经麻木了,正兴元年到正兴二年,元日,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

    二州七县,楚擎几乎没怎么停留。

    自己过不好年,他也不希望别人过不好年,如果不是太过分的当地官员,楚擎基本不会入城,就算入城,也是包个客栈罢了,他包客栈,当地官府花钱。

    难得的晴天,无雪,风也不狂,艳阳高照,官道旁,楚擎的脸蛋红彤彤的。

    其他人正在烤火,楚擎照着陶蔚然的大屁股踢了一脚。

    “大哥你那马都快瘦脱相了,不行和别人换着骑吧。”

    陶蔚然挥了挥手,乐呵呵的说道:“不碍事的。”

    “我知道你有钱,你家业大,但是也不能这么奢靡吧。”

    “不是有钱无钱的事。”陶蔚然站起身:“那马不是下官的。”

    “不是你的?”

    “是啊,下官去萧县上任的时候,那马就拴在县府的马房内。”

    “李木的?”

    “应不是吧,若是李木的,当初抄家时就应该送入京中了。”

    “你倒是好运气。”楚擎瞅了眼陶少章的坐骑:“这马一看就是好马,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丢的。”

    蹲下身,楚擎瞅着胖乎乎的陶蔚然,问出了困惑了几日的问题:“你不是说不来吗,怎么又突然跑来跟着我们上路了呢。”

    要说这陶蔚然,其实是楚擎最想带去边关的人。

    能够让萧县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走上正轨,足以见陶蔚然的能力。

    可之前在衙署中,这家伙一听说要来边关,和投胎似的跑了。

    结果出城的时候,这家伙拎着包袱骑着马又出现了,也不解释,跟着大家上了路。

    “冲动,冲动罢了。”

    陶蔚然还是那副胖乎乎笑呵呵的模样:“下官一时冲动。”

    楚擎哑然失笑。

    冲动这种事,一般都伴随着后悔。

    这都上路五六天了,也没见到陶蔚然说后悔。

    不过陶蔚然不解释,他也不想问,很多事就是这样,不管别人的动机和初衷是什么,对方做了,这就足够了,刨根问底没意思,想说的话,对方自然会说。

    陶蔚然其实并没隐瞒什么,正如他所说的,冲动罢了。

    他是个没梦想的人,自幼就失去了追逐梦想的权利。

    那一日回到萧县后,他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

    被大魔王李木祸害的民不聊生的萧县,在他的治理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通过石料生意,家家户户都赚上了钱,一个赛一个的富裕。

    自此,陶蔚然又没了激情,觉得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挑战,这县令,他做的没意思了。

    赚钱,他有万贯家财。

    当官,他可平步青云。

    哪怕是当个县令,当个百姓都是刁民全是穷鬼的萧县县令,他也能易如反掌的扭转乾坤。

    失去激情,没了动力,又无聊,所以才思考。

    陶蔚然开始了思考,还有什么破地方能比萧县更穷,他想挑战一下。

    可他死活想不出来,穷苦的地方很多,但是有些远,而且还是干县令的话,也没什么意思,主要是折腾,他不愿意走太远的地方,从东海来京中,都是坐在马车里一路睡过来的。

    躺在床上,啃着猪肘子,陶蔚然继续无所事事。

    胖子,不一定懒,但是陶蔚然肯定是懒的。

    所以陶蔚然决定了,如果楚擎走的那天,他是自然醒起床的,那就骑着马收拾包袱去城北,找楚擎,一起上路去边关。

    如果自然醒,过了时辰,他就继续混吃等死。

    是的,陶蔚然就是这么决定的,和闹笑话一样。

    就说陶蔚然挑日子这事,都挺玄幻的。

    他根本不知道楚擎哪天走,他就是找了个楚擎最不可能离京的日子,过年头一天,想着是就是,不是就算了,看天意。

    非但如此,他还得睡到自然醒,醒了之后,去城北瞅一眼,碰到就上路,碰不到拉倒。

    日子,时辰,还得是自然醒,得满足这三个几乎不可能满足的条件。

    陶蔚然就是这么任性,然后那天他就睡到了自然醒,慢慢悠悠收拾包袱,写了辞呈书信,吃了早饭,骑着马,赶上了末班车,最后,就这么跟着楚擎来了。

    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也无关梦想或是理想,更没想过什么建功立业干出一番事业,就是觉得挺无聊的,瞎猜了个日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