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师是个坑-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若琳渐渐松开了双手,很缓慢,缓慢的,仿佛静止一般。

    如同上岸的鱼,缺乏了氧气,慢慢变的无法呼吸,陶若琳的双手,垂了下来。

    “记住,我爱你,天荒地老。”

    再次重复了这七个字,楚擎咬破了嘴唇,推开了车门,走入了风雪之中。

    远处,不知何时,已是站满了送行之人。



    第685章 城北风雪勇士

    

风雪之中,站了很多人,都穿着常服。

    中州大地上,最尊贵的夫妇,肩头满是积雪。

    太上皇与华妃出宫了,站在天子身旁。

    为了送楚擎,昌承佑与昌敖,已经不在乎其他人是否会看破他们的谎言,看破两任天子不合的传言。

    中州大地上,身份最为尊崇的父子,天子与太子,站在那里。

    人们,似乎总是出双入对着。

    太上皇,与华妃。

    天子,与太子。

    就连卫长风也与刑部尚书翟修站在了一起,而礼部尚书曹悟,则是和工部尚书刘勋并肩而站。

    还有钟玉与公孙堂、谭忠平与谭尚义、南宫玺与南宫守、陶瑸与陶少章,陈言与马睿。

    人们都有许多话要说,只是望着太上皇与天子,只要两任天子开了口,他们才可以走上前去。

    可太上皇与天子,只是那么望着楚擎。

    终于有人迈出了脚步,也只有这一人,没有看向天子,不在乎天子,原本,这人应该是最在乎别人脸色的。

    邱万山,与一位略显无措的妇人走了过来。

    老邱面色平静,走上前,扫落了楚擎头上的积雪。

    “叫嫂夫人。”

    如同命令一般,也宛如一个长,邱万山开了口。

    楚擎弯腰,冲着邱万山的大夫人躬身施礼:“楚擎,见过嫂夫人。”

    邱万山的大夫人,不美,但是也不丑,不高,也不矮,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妇人,达官贵人府中那种很普通的妇人,夫人。

    见到楚擎向着自己施礼,很慌乱,连忙回礼。

    邱万山终于露出了微笑,看向自己的夫人,很是得意。

    “瞧见没,为夫说什么了,京中人见人怕的千骑营大统领楚擎,在为夫面前,在你面前,还不是一样躬身施礼。”

    站在楚擎面的邱万山,很得意,挺起了胸脯,声音,也很洪亮,似乎要盖过风雪一般,哪怕,他身后远处还站着天子和太上皇,还有宰辅,有太子少师,有尚书,很多人,都比他身份尊贵,比他的品级高。

    “早些回来,你还没来过愚兄府中,你嫂夫人,手艺很好,早些回来,来府中尝尝。”

    邱万山拍了拍楚擎的肩膀,转过身,带着他的大夫人离开了。

    这就是邱万山,他带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个楚擎从未见过的女子,来到了这里,叮嘱一句早些回来,让自己的夫人知道,自己,并没有吹嘘,这就够了。

    邱万山不需要向世人证明什么,只需要让他所爱的人知道,楚擎,会对自己所爱的人,施礼,也会活着回来,来邱府中赴宴,仅此而已。

    望着邱万山的背影,楚擎再次施了一礼,直到邱万山对天子行礼过后回到了城门之中,他才起身。

    一声高吼,从城门上传来。

    “万胜,边军,万胜!”

    这一声高吼,声嘶力竭,楚擎抬起头,见到了一个瘦弱的身影。

    冯洛,站在城头上,穿着有些宽大的甲胄,高举着长剑,矗立于风雪之中。

    就如同在边关时,在边关城墙上,无数次为出关杀贼的好儿郎呐喊,冯洛再次喊出了万胜,一声又一声。

    楚擎,承载了这位老帅的所有希望。

    只有一人,却如同为千军万马送行一般,冯洛,声嘶力竭,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风雪,可以冰封冯洛瘦弱的身躯,可却浇不灭冯帅炙热的内心,与不屈的边军之魂。

    老帅,将自己的旗帜,交给了楚擎,他坚信着,楚擎会去边关,将这面旗帜,重新插在那残破的城墙之上,迎风起舞,无惧风沙,永世飘扬。

    太上皇迎风呐喊着。

    “万胜,边军,万胜!”

    穿着黑色长袍的天子,也如同凝望着边关的千军万马一般,高喊着万胜。

    一个又一个朝堂重臣,有太子少师,有宰辅,有文臣,也有武将。

    万胜,边军,万胜。

    这些人,都看过了冯洛与边军来往的信件。

    他们无法去边关,却担忧着边关,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

    而风雪中的楚擎,就是他们的希望。

    万胜,边军,一定会万胜!

    在一声声万胜的呐喊之中,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到了楚擎身后。

    楚擎单膝跪地,行军礼。

    身后的人,也是单膝跪地,行军礼。

    足足半晌,楚擎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个人,再次行礼,躬身行礼。

    又是半晌,楚擎直起腰,挺起胸膛,嘴中轻轻吐出两个字………等我。

    转过身,深深看了一眼车厢,风雪之中,似乎能听到隐约的哭声,楚擎,翻身上马,一行五十余人,翻身上马。

    马儿抬起前蹄,迈向了北方。

    远处,又是一匹骏马疾驰,马上的骑士,略显痴肥,肩上挂着很多包袱。

    站在人群中喊着万胜,心中不断为楚擎祷告的陶少章,总觉得那匹骏马,有些眼熟。

    楚擎的背影,消失在了风雪与黑暗之中。

    天子与太上皇回到了马车中,回宫,准备上朝。

    尚书与各位大人们,钻进了轿中,入宫,待朝。

    城墙上的冯洛,走向了台阶,他能做的,都做了,这一刻,他终于可以做一些与自己有关,与冯家有关的事了,安葬长子冯弓的尸身。

    太阳,冒出了头,风雪,渐渐停了。

    京城,不会改变,不会因为少了一个千骑营大统领而改变。

    君臣,不会改变,不会因为目送了远赴边关的勇士而悲伤或是担忧。

    人们,总要做该做的事,试图让这个世道更好,或是试图让这个世道更坏。

    城外,只剩下一辆马车了,陶若琳的马车。

    眼泪干了,眼睛红着,陶若琳也要去做她该做的事,以往会做的事,回到书院中,教授学子们读书识字。

    悲伤的陶若琳,又露出了笑容。

    未变,又何尝不是一种变化。

    枯井一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庄子中睡大觉,变成了早起抄录文字。

    带着孩子上树捉鸟,变成了与孩子们识文断字。

    在卧室中,思考着世家与朝臣们的动向,变成了耳边充斥着百姓与学子们的欢声笑语。

    这一切,都是楚擎带给她的。

    最大的改变,则是她要等一个人,思念一个人,虽无期,却满怀憧憬。



    第686章 走了又好像没走

    

千骑营大统领离开京中前往边关的消息不胫而走。

    世家和朝臣纷纷打探,直到确定楚擎真的离开京城后,不知有多少人松了口气。

    其实就连楚擎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以为永远干不倒的世家,早就将他怕到了骨子里。

    这位千骑营大统领,与任何朝臣都不同。

    世家们对付别人,无非就是抓到小辫子,然后往死里整。

    楚擎满身都是小辫子,想要找他的把柄,简直不要太容易。

    可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把柄,楚擎根本不在乎。

    官职,宫中封的,和吏部以及其他衙署没关系。

    名声,人家出道之前就已经达到顶端了,北市活畜生,京中万人恨,人家在乎吗。

    什么门生、故吏、同窗、同年,不好意思,孤家寡人一个。

    用钱财贿赂,不存在的,人家这小半年赚的钱,比好多世家一辈子赚的钱都多。

    可要是贪财吧,楚擎也贪财,问题是这家伙贪完了财马上就花出去了,就和那钱是抢来的似的,不花明天就没了。

    事实上,的确是抢来的,不花出去,也很有可能明天就没了。

    打击名声,没用,钱财贿赂,有点自卑,那就用屡试不爽的结党营私这招吧。

    这一点,在楚擎身上的确算是个弱点,这家伙也的确结党了。

    问题是楚擎这个结党吧,就很特么令人无奈!

    人家结党,大多都是利益交换,许诺官职,提携后辈,基本上算是一类人,要么带点血缘关系,要么有着共同利益,最次最次那也是上下级。

    再看楚擎,这家伙的圈子可谓是无所不包,玩文的,人家有太子少师,玩武的,人家有云麾将军,兵部无人不敢给他爹面子,玩不要命鱼死网破的,人家有京兆府府尹,玩礼法,礼部尚书曹悟都他娘的投敌了,玩昌律,狗日的翟修上赶着热脸贴楚擎的冷屁股,玩阴险的,千骑营都归这家伙管,玩朝争,邱万山出手必死人。。c0m

    这还好有个大理寺少卿陶少章,世家才有一些喘息之机,要是没陶少章,他们都觉得自己可能早就让楚擎给整死了。

    要问楚擎结党不,那肯定是结党的,问题是大家谁都想不明白,这家伙结党干什么?

    别人结党,肯定是要争取共同利益的。

    楚擎结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仿佛就是为了结党而结党,要是非要找出个理由吧,那就是整人,整朝臣,整世家,整人似乎成了这个小团体的共同“利益”,但凡楚擎整人,那些小伙伴和老伙伴们,撸袖子就上。

    最令谁大家郁闷的是,就这些人,他们似乎都不知道楚擎要干嘛,反正楚擎干谁,他们就干谁,谁干楚擎,他们也干谁,大多数的时候,仿佛大家都是各干各的。

    这一点世家是可有确认的,好多次这群嗷嗷叫的人上来就干,完了还不知道因为什么要干,就是那副先干了再说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楚擎给了他们多少好处,问都不问一声,一头雾水的,冲上来就干。

    其他人倒好说,主要是楚擎这个结党,还有个几个成员,都姓昌,皇子昌贤,太子昌喻,加个皇帝昌承佑,完了前段时间又曝光一个野生皇子昌承言。

    就这四个人,好的和楚擎快穿一条裤子了。

    这才是让世家们觉得无解的地方,有时候晚上都闹心的睡不着觉,好多次都想着,去你娘的反了算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如今,楚擎可算走了,世家们,那叫一个开心,那叫一个高兴,都恨不得聚在一起大合唱来一首好日子。

    他们鱼肉乡里、他们欺辱商贾、他们肆无忌惮、他们剥削百姓、他们挺起腰杆走路的日子,终于又回来了!

    楚擎才走了一日,京中各处酒肆、茶楼、饭馆的营业额翻了翻的往上涨,甚至不少府中的下人都得了赏钱。

    尤其是年轻的读书人,击掌相庆,他们终于可以去寒门书院闹事了。

    他们要穿着儒袍,捧着纸笔,去寒门书院讨教讨教,看看寒门书院的先生,到底够不够格开办书院!

    然后,这群读书人就傻x了,因为寒门书院新来个先生,教兵法的,姓冯,叫冯洛。

    去别的书院闹事,最多丢人,去寒门书院闹事,丢命,不是可能丢命,是一定丢命。

    年轻的读书人们,哑火了。

    不少以前往死里祸害商贾的朝臣们,已经对寒门书院没什么兴趣了,他们将目光盯到了商贾身上,以前怎么吸血的,现在要加倍吸回来。

    然后,这些朝臣也傻眼了。

    商贾成立了个什么商会,这事,大家以前是知道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邱万山上了奏折,谈论了一下当今商贾和商税的重要性,然后又小小的提及了一下,天子应该派个人了解了解这个新的领域,年轻人优先,而且得是天子信任的人,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姓昌,就是那种很年轻,在宫里天天没屁事干,最好出宫学点东西的人,问天子有没有人选。

    老邱基本上就差给太子昌喻的身份证报出来了。

    就这样,太子昌喻带着几个明明是户部官员非装东宫官员的年轻人,在商会大棚中成立了一个小班子,美曰其名,监督商会商贾交纳商税,实际上,已经拎着大砍刀等着朝臣送上门让他们放血了。

    书院碰不得,商会不敢碰,那碰楚擎名下那些无比赚钱的作坊总成了吧。

    世家们,尝试了一下,然后,发现了一件很无奈的事情。

    作坊的份子分成了三份,千骑营一份,商贾们一份,这两份,他们是知道的,第三份,曝光了,宫中,太上皇与天子,占着最后一份。

    这也就是说,谁动那些作坊,谁就等于是把手伸黄老四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