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又一次毫无章法的挥拳,一次又一次挨着拳头。
楚擎甚至露出了笑容。
他打过架,不是没打过。
他以为,被群殴的感觉一定很疼,会倒下,会蜷缩,会疼的死去活来。
可他并没有,疼,或许是疼的,可他没有倒下,人太多了,即便挨了几脚,身子失衡了,也会撞在其他监生身上,然后他会趁机挥舞拳头,用拳头砸在一根又一根鼻梁骨上。
楚擎,只是为了救人,仅此而已,没有考虑到太多其他毫无意义的事情。
监生们,原本也没有考虑其他太多的问题。
他们只是发现了一个妓女的孩子,还是女子,竟然要读书!
妓女之子,竟然要读书?!
这件事,彻底点燃了他们的怒火。
他们觉得被侮辱了,他们要抓着这对母女,去皇宫,去皇宫找天子,讨要一个公道。
他们出生时便是高贵的,自出生那一刻,便是高贵的。
当他们牙牙学语,当他们捧起竹简和书本时,便注定,他们将要凌驾于世人之上。
可一个妓女,一个妓女的孩子,一个妓女的女儿,竟然也要读书?
他们无法忍受这种事情,天塌了一般,即便是让他们从床榻上惊醒的噩梦,也未曾出现过这样的恐怖情景。
妓女之子,要读书?!
妓女的后代,要和他们一样,读书,科考?!
这才是他们推倒了寒门书院的缘故,也是他们抓了绿珠娘俩的缘故。
楚擎要将人带走,与他们,便是不共戴天之仇!
他们以为,楚擎只是要带走“罪证”,却不知,楚擎只是为了救人。
福三跪倒在地,身上满是泥泞。
三哥,在边关时,与牛犇被凉贼抓了,他未跪过。
三哥,见了那么多达官贵人,也未跪过。
三哥,即便是见到天子,同样未跪过。
现在,他跪下了,跪倒在国子监读书人的眼前。
福三不是求饶,他只是保护一对可怜的母女。
楚擎也倒下了,被狠狠推倒在地。
他的身下,压着一名国子监监生。
姿势很暧昧,暧昧的令众多监生无不后退。
因为楚擎的脸,贴在了这名监生的脸上。
刺耳的惨叫声甚至快要震破众人的耳膜。
楚擎撕咬下了一块血肉,身下的国子监监生,耳垂,被他生生咬了下来。
摁着监生的脑袋,满面鲜血的楚擎再次踉跄的站了起来。
依旧挥舞着拳头,楚擎甚至忘记了福三的方位在哪里,面前,满是可杀之人,可恨之人。
再次倒下,这一次,楚擎没有压倒任何人。
他终于体会蜷缩的感觉,拳脚相向的感觉,被群殴的感觉了。
叫骂声,渐渐小了,他听到了哭声。
无助的,应该是九娘。
凄惨的,应该是绿珠。
还有若有若无的哭声,应该是那个妖孽一般的女子,担忧着,焦急着,失态着。
“去你娘的,老子不干了!”
一声怒吼冲破云霄,马上的江月生终于冲了出去,回头喊道:“你们,不准动,谁动,谁死!”
早已是红了眼的江月生,如同虎入羊群一般,左手刀鞘,右手长刀。
刀鞘劈,刀背砍。
出手四次,倒下四人。
与此同时,西大门也彻底乱了,城门郎大惊失色,三名盘查的武卒和差役举起了水火棍。
拒马,被推倒了,原本还在排队入城的百姓们,数百名百姓们,如同潮水一般涌了过来。
南郊的流民们、陶家的庄户们、上工的百姓们,怒火,彻底被点燃了。
他们甚至松开了抓着儿女的手。
因为松开,才能保护。
若不松开,他们的儿女,也会如他们这般,被欺辱一世!
第608章 鞭声
人们无论做什么,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哪怕是读书人也是如此。
百姓是愚钝的,没读过书,甚至不会写字,可他们并不需要教化。
因为即便没读过书,不会写字,他们也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好,与坏。
善,与恶。
是,与非。
好坏、善恶、是非,这三件事,不需要任何人去教导他们,更不需要所谓的教化。
就连山匪强盗都知道,他们劫财害命是错误的,是恶、非、坏。
天地之初,这个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懂。
百姓可以屈辱的活着,甚至可以屈辱的死去。
他们可以屈辱着尊敬权贵,尊敬读书人,一直到死。
他们不屈辱,又能怎样?
可有人,点燃了一簇火苗,一簇可以改变他们一生,改变他们后代的火苗,小小的一簇。
权贵与读书人,非但扑灭了这一簇火苗,甚至,还要将点燃火苗的那个男人,活活打死。
百姓们,愤怒了,庄户们、流民们、上工的百姓们,愤怒了,这种愤怒,是他们压抑了百年,千年的怒火!
面对这种从未见过也无法想象的怒火,那些高高在上的监生,就如同楚擎曾说的那般,可笑,自以为是。
人们的成长,一半,源于对美好的追求,剩下一半,源于可以接受残酷的现实。
监生追求的美好,已经扭曲,非但如此,他们还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
那就是百姓赋予他们的,也可以剥夺。
百姓的怒火,化为拳头,化为谩骂,化为一种对读书人来说无比残酷的现实。
监生,淹没了楚擎与福三。
百姓的怒火,吞噬了监生。
福三站起来了,依旧是抱着九娘,扛着绿珠,一步一步的走着,身上的衣服,被扯的破破烂烂。
楚擎也站起来了,江月生将他搀扶起来,喘着粗气,刀背与刀鞘,鲜血滴落。
楚擎一把推开江月生,喘匀了气,再次挥动起了拳头。
动一次拳,和动无数次拳,已经没有区别了。
他要为绿珠讨个公道,要为福三讨个公道,也要为自己讨个公道,为这个世道讨个公道。
很多时候,能讨公道的办法,往往是最直接,最原始,最暴力的手段。
城门上那早已布满了灰尘与白雪的烽火台被点燃了。
乱斗,依旧在持续着。
百姓们也很瘦弱,殴打着更加瘦弱的读书人。
放眼皆是拳脚。
入耳皆是惨叫。
救出楚擎的江月生,这次没有大喊大叫,见到千骑营探马们谨遵他与楚擎的命令站在原地后,狞笑一声,再次用刀鞘与刀背劈砍出去。
百年不曾点燃过的西门烽火台,升起了滚滚浓烟,悠扬低沉的号角声,惊醒了整座京城,令每个京中人,君臣、世家、百姓,露出了不曾有过的惊慌神情。
距离最近的京卫赶来了,领头的偏将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一切。
无法理解那些滚在地上惨叫连连的读书人。
更无法理解那些低着头总是行色匆匆的百姓们。
虚张声势的恶龙,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沉默的小人物,戳破了恶龙身上的光芒。
越来越多的京卫赶来了,一声声命令喊了出来,京卫们介入了,将那些早已失去理智的百姓们拉开。
楚擎依旧在战斗着,和将绿珠与九娘送回马车中的福三并肩战斗着。
没有人束缚他们的身躯之前,他们会一直战斗着,挥舞拳头,打出一个公道,打出一个道理。
已经没有任何读书人完好无损的站在原地了,不,应该是说,已经没有任何一个躺在地上的读书人是完好无损的。
他们鼻青脸肿,他们满面鲜血,他们全身上下都是污迹。
楚擎也是如此,鼻子破了,手臂颤抖着,喘着粗气。
事态,终于被控制了下来。
五百余名百姓,被京卫们驱赶到了两侧。
百姓们,再次低着头,可他们的双眼,却不复往常那般平静的如同死水一般。
这种微妙的变化,京卫们察觉到了,却依旧无法理解。
京卫,只敢去拦百姓,却不敢拦楚擎、福三、江月生三人。
当江月生和红了眼的赌徒将腰牌狠狠扔在偏将的脸上后,单膝跪倒在地的偏将们屁都不敢放一个。
楚擎找到了罪魁祸首,找到了那个自称龚承安首徒的菲尼克斯高凤煌。
高凤煌的手腕断了,几近昏厥。
如同拖死狗一般,楚擎抓起了高凤煌的右腿,一步一步往前走着。
陶若琳满面泪痕,将狐裘系在楚擎的背上。
楚擎咬着牙,依旧拖着高凤煌,拖到马车旁,拿出了绳索,认认真真的将高凤煌绑在了车辕上。
转过身,楚擎声音嘶哑:“将所有监生带过来,让他们睁开狗眼,看着我,看着这里!”
京卫们面面相觑,江月生一个耳光抽在了偏将的脸上。
“聋了不成,没听到我家大人的话!”
偏将瑟瑟发抖。
即便监生们被打的不成人形了,可他们还是不敢对这群读书人怎么样。
江月生一脚将偏将踹倒,看向探马:“给这群畜生拉过来!”
探马们放下长弓,如同楚擎那样,将一个个监生拖了过来,抓着他们的头发,让他们睁开眼睛。
这一幕,京卫们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啪”的一声,楚擎的马鞭狠狠抽在了高凤煌的脸上。
又是一鞭子,皮开肉绽。
高凤煌发出了阉鸡一般的嚎叫声。
鞭子再次落下,一次快过一次,一次重过一次。
拉车的马儿抬起前蹄,嘶鸣着,仿佛在为这一声声惨叫伴奏。
百姓们抬起头,望着疯癫一般甩着鞭子的楚擎。
他们眼中的光,越来越亮。
他们知道,那个挥舞鞭子的人,连夜建盖了寒门书院。
那个挥舞鞭子的人,愿意让他们的孩子读书。
那个挥舞鞭子的人,为了让他们的孩子读书,险些,丧了命。
楚擎依旧没有停下,每一声鞭响,仿佛能让他听到皮开肉绽的声音,清脆,悦耳。
高凤煌已经没有力气惨叫了,晕过去,醒过来,疼的晕过去,再疼的醒过来。
这位读书人,自称大儒首徒的读书人,鲜血淋漓。
高凤煌双眼之中的生机,越来越暗,如同一块烂肉,胸膛起伏频率,越来越慢。
楚擎终于放下了鞭子,随即解开了狐裘披风,解开了身上的勋贵服饰。
寒风,没有浇灭楚擎的怒火。
只剩下一件单衣后,楚擎将勋贵服饰,仔细的盖在了高凤煌的身上。
“菲尼克斯。”楚擎露出了笑容,笑容甚至有些温柔:“一个县男身份,换你一条命,你赚到了哦。”
那些被抓着头发的监生们,肝胆欲裂。
第609章 倾听观瞧
楚擎的“暴行”,就发生在西门。
直到此刻,那些跪在地上面露惧怕的读书人们,想的不是为何百姓们会对他们拳脚相向,而是将恨意隐藏在心中,想要“忍辱负重”,再找君臣讨个公道。
殴打读书人,怂恿百姓殴打读书人,在他们的眼中,这比造反还严重,诛九族都难解心头之恨。
大队人马赶来,京兆府的武卒、差役,京卫,监察使,以及君臣,不,应该是天子与武将们。
来的臣子,大多都是武将,文臣,只有南宫玺与几部尚书和两位侍郎。
黄老四一身戎装,身后宫中禁卫一眼看不到头,足有千人。
八大营领军来了六人,京兆府府尹马睿竟然扛着一把锈迹斑斑的斩马刀,后面跟着一群瑟瑟发抖拎着水火棍的差役们。
最夸张的则是工部尚书刘勋,这位在朝堂上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工部尚书刘勋刘大人,骑在一匹老马上,没有任何随从,略显痴肥的身躯积在明晃晃的胸甲之中,里面套着官袍,看起来滑稽又可笑,可这位老尚书的背上,却背着一个半人多高的长弓。
就连走两步都喘的礼部尚书曹悟都来了,手里拎着一根粗棍,胡子上挂满了白雪。
昌京开朝之后,狼烟未曾点燃过,天子见到狼烟后,第一时间换了甲胄带领禁卫冲到了北门。
现场,一片狼藉,楚擎靠坐在车轮旁,陶若琳撅着嘴巴给他上药,还将她的兔子耳朵挂在了楚擎的头上。
周围全是七倒八歪的国子监监生,百姓被京卫隔绝在两侧。
所有赶来的人,脸上只有一个硕大的问号。
不是兵临城下,不是有人造反,什么都不是,只是有千骑营的探马,有读书人,有百姓,狼烟依旧烧着。
黄老四瞳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