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去了京兆府,楚擎寻到了马睿,密谈了快一个时辰。
就说这府尹马睿大人,现在这官做的是越来越有滋味了。
自从上次削了一顿李林后,也没人管他叫糊涂马了,而是叫疯狗马。
随着李家党羽该下大狱下大狱,该请辞请辞,天子下了旨,为了嘉奖马睿很是头铁敢于跟着楚擎一条道走到黑,诰封于马睿的正妻马牛氏为三品淑人。
不过有点小尴尬的是,牛马氏没现身接圣旨,主要是她领着马睿一家老小跑路了,马睿要死磕李林的时候,家眷连夜出城,圣旨到马府的时候,牛马氏都快干到东海老家了,距离出国就差出门右转打条船了。
马睿也是个狠角色,以前谁都不敢得罪,现在是谁都想得罪得罪,估计是寻思反正老婆孩子都跑路了,磕呗,谁要是敢在京城这地界欺民害民,尤其是那些纨绔子弟,他都能拎着水火棍直接将纨绔子弟打的跪地叫爹。
楚擎和马睿谈了好多,二人一拍即合。
楚擎带着人离开京兆府不到一个时辰,大量的差役开始走大街穿小巷,怀里卷着一摞摞告示,张贴在各门各坊。
不是给读书人看的,而是给老百姓看的,一张纸,二百余字,都是干货,通篇大白话。
大致意思就是老百姓可以举报了,城内商贾,凡以次充好、五谷不熟、缺少斤两等,皆可报于京兆府,查实后所罚钱粮,半数赏于举报者,并为其隐匿姓名。
反正就是老百姓可以监督商贾,不是小商小贩,而是商铺、店面等,反正你瞅着不对劲就可以去京兆府举报投诉,京兆府一旦查实后就罚款,罚了之后咱一人一半。
京兆府的差役张贴出告示后,百姓不以为然,就看个乐呵。。。Com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这样的规矩,官府鼓励老百姓举报投诉,给予一定奖励等。
可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太大的卵用,一开始老百姓还挺踊跃的,钱不钱的无所谓,重在参与嘛,可到了后期,老百姓发现不但参与会被报复,吃瓜都容易挨一顿社会毒打。
到了后期,百姓就是看一乐呵,围在一起,什么都看不懂,谁要是识字,读出来,百姓一听,咦,哦,啊,诶呦,这样啊,明白了,然后散开,该干嘛干嘛去。
其实好多政令啊,告示之类的,完全属于是朝廷的自嗨,礼部最擅长干这种事,说一大堆,字写的倒是挺好看,也特别工整,先扯尧舜,再谈禹汤,什么一君二臣、三从四德、五脊六兽、七上八下、九浅十深,百姓根本不明白什么意思,完全看不懂,更听不懂。
就和前段时间礼部在城外贴的告示一样,说了一大堆,东汉有一人,名黄香,少善文,民有赞,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幼,其母逝,父眠,香持蒲扇,面枕,又任魏郡太守,慷慨解囊,如何如何的。
入城的百姓看的一脑袋问号,什么玩意就天下无双了?
百姓看不懂,读书人却感动的一塌糊涂,原来这个告示就是说有个叫黄香的人,贼孝顺,母亲过世后,他就先钻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才回自己的被窝里睡觉,夏天还拿蒲扇给老爹吹风赶蚊子,长大后当官,掏自己腰包赈灾,百姓就没有不感动的。
事是这么个事,的确是值得后人口口相传夸赞效仿。
问题是百姓看不懂啊,根本看不懂礼部张贴这个告示是什么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礼部张贴这个告示想表达什么?
其实礼部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大家排队入城的时候,不要拥挤,慢慢走,就和黄香似的,尊老爱幼。
可实际上这就很扯,首先百姓根本不认字,就算有人翻译了,百姓同样还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算就算就算明白什么意思了,反而是更迷糊了,你直接在纸上写上六个大字好不好…………排好队,慢慢走!
又是老太太钻被窝,又是天下无双的,给好多百姓看的还挺兴奋,结果礼部的意思就是排好队,慢慢走。
这就是朝廷政令,明明关乎百姓,但是百姓完全不懂的政令。
因此也导致了百姓对所谓政令,所谓告示,根本不关心,他们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大头贴,比如哪哪哪出个命案了,朝廷通缉了谁谁谁,京兆府画师就画了个Q萌的半身像,和要征婚似的。
即便今日京兆府张贴的告示都是大白话,依旧无法在百姓平静的心湖中泛起任何波澜,与其关注京兆府的告示,不如多研究研究家里的老母鸡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下出来双黄蛋。
这种情况,本来就是楚擎意料之中的事情,没办法,朝廷,或者说是京兆府,没什么公信力。
此时的楚擎,正在陶府门前。
阔别将近三个月,楚擎感慨万千。
老头还是那个老头,门房秦大爷,直勾勾的瞅着楚擎。
楚擎身后站着童归等一群宫中禁卫,旁边还有几个千骑营的狗腿子,穿着麒麟袍的二皇子昌贤伴在身边。
楚擎很感慨,秦安比他还感慨。
一老一少四目相对,足足半晌,楚擎讪笑一声:“秦大爷,身体怎么样。”
秦安顿时如同喝了二斤老酒似的,连忙迎了上来:“楚公子,楚公子大驾光临,陶府蓬荜生辉。”
楚擎哭笑不得:“咱俩这关系,您就别说这些虚的了。”
遥想三个月前,他第一次来陶府的时候,就暗暗发过誓,当他再来陶府的时候,一定也要让门子说因他而蓬荜生辉。
结果第二次来的时候,没生辉,倒是碰壁了。
秦安乐的见牙不见眼。
陶府毕竟是太子少师府,老爷太子少师,少爷是大理寺少卿,到了这种级别的,府中都会特别留意京中的传闻,尤其是“人事变动”方面,谁谁谁倒了,谁谁谁站起来了,谁谁谁从哪跌倒了又从哪爬起来了,谁谁谁从哪跌倒了又彻底死原地了等等。
要说京中最近风头正劲的,那绝对是楚擎,真实身份为工部左侍郎之子,名义上是户部教习,隐藏身份是千骑营副统领,统管昌朝探马,爬墙眼行业的无冕之王。
秦安在陶府虽然不是管家管事,但是管家管事都听他的,秦大爷岂能不知道最近关于楚擎的传闻。
所以一看到楚擎,秦安就有点麻爪。
楚擎一共来过三次,都不怎么愉快。
第一次,差点没被轰走。
第二次,那是真被轰走了。
第三次倒是没被轰走,不过是上门道歉的,被陶瑸恶心的够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按揭,谁能想到,当初那个低声下气的落魄侍郎之子,摇身一变成了千骑营副统领。
一看楚擎身后站着三十多号人,所以秦安就很害怕,害怕楚擎是过来抄家的。
结果楚擎这么一开口,一声秦大爷身体最近怎么样,老秦都有种立马和楚擎拜把子当闺蜜的冲动了。
第337章 貌似翁婿
陶府有陶府的倔强,秦大爷乐的不行,觉得倍儿涨面儿,可一进去通报,没开中门,还是开的侧门。
别人或许会惯楚擎的毛病,就算不惯他,也会惯二皇子,可惜,陶瑸在府中,名义上,他是俩皇子的老师,别说二皇子了,就是太子来了他也不可能开中门。
侧门就侧门吧,楚擎也不在乎这个,能开门就不错了,第一次来的时候还喝锯末子呢。
只有楚擎和昌贤入府了,估计陈言也是知道陶瑸这老头子情商不咋地,懒得进去看着老东西装B受气。
入了府,楚擎终于享受一把进入正堂的待遇了。
要么说人生真的很奇妙。
楚擎第一次来的时候,坐在外面,喝着锯末子。
而李林入陶府后,坐在正堂,喝着贡茶。
再看现在,楚擎坐在正堂,至于李林…这小子正在千骑营地牢里和他爹比赛谁窜的远呢。
陶少章还没下差,在大理寺中打苦工,陶瑸倒是在府中。
入了正堂,身穿儒袍的陶瑸来了。
一跨过门槛,陶瑸面如常色,对着昌贤施了一礼。
“老夫见过琅琊王。”
“陶师勿要多礼。”
昌贤连忙站起身,将陶瑸扶了起来。
楚擎也站起了身,抬手施礼,叫了声陶大人。
陶瑸坐在主位上,微微扫了眼楚擎。
老夫第一次见你时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鸟,果然,狗腿子们的首领!
楚擎要知道陶瑸心里此时此刻想着什么,肯定要开骂了。
陶瑸见到楚擎坐在上首,而非是昌贤,看向前者:“不知陈统领此番前来,有何指教。”
虽然脸上看不出个喜怒,可这话说的挺疏远的。
楚擎哑然失笑:“陶师,咱上次见面的时候,不还切磋文采吗,就在您的卧房之中,这怎么今天再见面这么生疏呢。”
陶瑸都被气笑了。
不说上次你为什么来陶府,就说那时候鬼知道你是千骑营副统领,老夫可是京中文人之首,和爬墙眼首领走的近了,那肯定要招骂的。
“楚副统领言笑了,老夫与你连泛泛之交都算不上,何来的生疏或是熟络。”
嘴上这么说,陶瑸心里也挺别扭的。
要说讨厌楚擎吧,说不上。
之前几次接触,他恨不得给这小子两个大逼兜子教教他怎么做人,不说别的,光是在宫中那次,他差点没脑血栓栓死在养仪堂中。
可之后楚擎也上门赔礼道歉了,态度还挺诚恳的。
那时候陶瑸已经不怎么生气了。
之后便是楚擎开始持续上京中头条,陶瑸想不注意都难。
麒麟石、削李林、查封京中商贾、救济灾民等等,了解到一系列事情后,陶瑸的感觉就很奇怪。
原本,他以为楚擎的诗词歌赋都是剽的,可这小子要是千骑营副统领的话,那就可能不是剽的了,能成为天子亲军实质意义上的首领,岂会是欺世盗名之辈。
既然不是欺世盗名,还是千骑营副统领,耐着性子过来登门道歉,这就让陶瑸对楚擎高看一眼了,至少是尊老爱幼的嘛,也勉强算是大度,最重要的是能屈能伸,都被抓京兆府大牢里了都不表明身份。
就这事,陶若琳觉得楚擎这小子是好勇斗狠,差点给京兆府地牢点了。
可现在这么一想,人家可是千骑营副统领,被你们京兆府抓了,别说点地牢,没给你京兆府点了就不错了。
扫了眼如坐针毡的楚擎,陶瑸抚须一笑,颇为得意。
千骑营副统领如何,见到老夫,不照样还得是老老实实的吗。
原本吧,他还以为楚擎来了之后会指着他的鼻子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大叫出声,老东西,没想到吧,老子是千骑营副统领,哈哈哈,你个龟孙儿。
其实之所以楚擎楚擎没有指着他鼻子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大叫出声,老东西,没想到吧,老子是千骑营副统领,哈哈哈,你个龟孙儿,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陶瑸他闺女长的漂亮,但凡他闺女长的和碧华似的,楚擎一定会指着他比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大叫出声,老…
回想起来和楚擎有限的几次接触,陶瑸突然想到一件事。
楚擎第一次来陶府,好像…是求亲?
不由得,老陶开始上下打量楚擎,浮想联翩。
长相嘛,倒是挺周正,这么一瞅,似乎比好大儿陶少章长的俊俏些,也不是俊俏,主要是那副欠揍的气质,不,不不不,如果是工部左侍郎之子,那气质叫欠揍,可要是千骑营副统领的话,这气质,就叫目空一切了。
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楚擎走路,那横的和螃蟹似的,再瞅瞅自己的儿子陶少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去了两次萧县回来后,走路都是贴墙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千骑营副统领。
再说这品性,似乎也比窝里窝囊的陶少章好一些,不是好大儿品性不好,而是太过刚正,过刚易折,天天和个疯狗似的逮人就咬,迟早会闯出祸事,再看楚擎,自从将脑袋伸出壳…不不不,工部左侍郎世子,那才叫伸出壳,千骑营副统领叫浮出水面,自从楚擎浮出水面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救济流民,又同时给李家搞倒了,这手段,远非常人可比,反正比陶少章强多了。
还有圣宠,如今新君登基,年富力强,不知多少人想要在天子眼前留下个好印象日后平步青云,自己的好大儿陶少章…一天天Der呵的,估计在天子眼里,这小子就是个饭桶,整天得罪人,再看楚擎,千骑营副统领,天子亲军,说是天子最信任的人也不为过…
这么一想,陶瑸越瞅楚擎越顺眼,越觉得顺眼,越感觉陶少章是个窝囊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