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师是个坑-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楚擎倒不是觉得谭忠平占自己便宜,是自己找上门的,怪不了别人。

    昌贤正在正堂里和谭忠平尬聊,其实俩人并不是第一次谋面,以前还真私下里会过几次面。

    那时候昌贤野心勃勃,想要干掉他大哥,所以年前的时候也出宫结交了不少大臣,谭忠平作为八大营之一的统军将领,也是昌贤结交的对象之一。

    只不过谭忠平这个人比较“忠”,不是对太上皇愚忠,而是对皇帝忠心,谁当皇帝他对谁忠心,太上皇登基了,他对太上皇忠心,黄老四登基了,他对黄老四忠心,其他人根本不搭理,别说你昌贤只是二皇子,就是太子,该不鸟还是不鸟,除非你当皇帝了,我才会把命卖给你。

    俩人也没什么可谈的,就是尬聊,眼瞅着谭忠平和个落汤鸡似的,昌贤都看不下去了。

    “谭将军,你还是换个位置落座吧,莫要淋出了病。”

    “不碍事。”谭忠平哈哈一笑,豪气的一挥手:“军中将领,这身子骨最是壮实,区区…”

    话没说完,哗啦一声,几个瓦片掉了下来,紧接着则是一蓬雨水劈头盖脸砸在了谭忠平的身上。

    老谭一摸脸,抬起头就破口大骂:“日嫩娘的混货,老子让你遮雨,你他娘的揭瓦作甚。”

    “爹,瓦都碎了,不怪孩儿。”

    “他娘的饭桶!”

    骂骂咧咧的,谭忠平也不装了,赶紧换了个位置坐,他不怕雨淋,怕瓦片再掉下来砸着他。

    换了位置,俩人继续尬聊。

    谭尚义在房顶上摆弄瓦片,嘟嘟囔囔的,更尴尬了。

    昌贤无奈至极。

    要知道在朝堂上,文臣武将并不对付,双方都是逮到机会就往死里黑对方。

    文臣说武将是杀才,丘八,粗鄙不堪。

    武将说文臣都是嘴炮,啥也不是,就知道成天瞎逼逼。

    昌贤喜欢文臣,不喜欢武将,不是武将粗鄙,而是他从小的性格和生活环境所导致的。

    老大昌喻,老二昌贤,正好相反。

    太子昌喻自幼受宠,黄老四没登基的时候,身边全是武将,都喜欢昌喻。

    黄老四喜欢昌喻,是因为昌喻虽然长的瘦弱,却喜欢舞蹈弄棒,很有血气。。。Com

    再看昌贤,从小长的就和小牛犊子似的,结果喜欢看书,性格还内向,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所以在军营中不怎么受待见。

    也正是因为如此,昌贤也不待见武将们。

    对于武将群体,昌贤打心眼里瞧不上,大字不识一个,一开口就是三字经,关于女性亲属的三字经,更不懂待客之道,丝毫礼数不讲。

    现在来到这谭府,谭忠平可谓是将武典范了,这边谈着呢,你儿子在脑瓜子上面修房子,这叫什么事啊,都怕突然掉下来砸着自己。

    估计是看出来昌贤挺不乐意的,谭忠平讪笑一声:“殿下也是,来府中应提前命人通禀一声,末将也好提前叫人将房屋修整修整。”

    “无碍,无碍的。”

    昌贤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了,好嘛,我堂堂的琅琊王,平日去哪个大臣家中,谁不是中门大开奴仆分站两排恭敬相迎还都是大摆宴席,你倒好,就换个瓦!

    谭忠平呷了口茶,喝了个寂寞:“殿下见笑了。”

    昌贤终究还是好奇了,对方好歹也是四品武将,每月俸禄不少,宅邸都破成这样了还不修一修?

    可好奇归好奇,昌贤也不能直接问,总不能张嘴说你怎么这么穷连房子都漏雨了呢。

    不止是昌贤好奇,楚擎也好奇。

    在外面屋檐下躲了会雨,楚擎刚要进来,正好谭尚义下来了。

    谭老二非但没修明白,还漏点更多了。

    刚刚漏雨的地方倒是补好了,往屋檐走的时候又踩碎了十来片。

    见到谭老二下来了,楚擎也是没按耐住好奇心:“最近一直下雨,你们谭府怎么不找人修修房子,至少也得给瓦片弄好啊。”

    谭尚义跳到地上才发现,十八岁的年纪,竟然比楚擎还高半个脑袋,至少也是一米八五的身高。

    小谭脸色发红:“府里哪有闲钱了,家里人寻些东西修一修,能住人便好。”

    “谭世伯是四品大员,每个月俸禄不少,一点闲钱都没有吗,也没见到府里有什么下人啊,还有其他开销?”

    “哪里有下人,我们家人丁少,用不着下人,除了娘亲和我爹,就剩下小弟了。”

    “啊?”楚擎听的一头雾水:“你大哥不在府中吗?”

    “大哥?”小谭也懵了:“小弟哪里来的大哥。”

    “你不说你是谭老二吗?”

    “是如此啊。”

    “那谭老大是谁?”

    “我爹啊。”

    楚擎拱了拱手,满面佩服:“只有无懈才可以击败贤弟,这话一点漏洞都没有。”



    第242章 不从军

    

楚擎和昌贤都挺好奇,堂堂的四品武将,怎么混成这个熊样。

    一个在正堂内,一个在正堂外,昌贤没忍住,拐弯抹角的问了一下谭忠平,楚擎也没忍住,直截了当的问了下谭尚义。

    父子二人这么一说,这才明白谭府的情况。

    谭府穷,不是因为俸禄少,而是因为谭忠平花销大。

    老谭没什么不良嗜好,吃喝嫖赌都不占,唯一最大的缺点就是“仗义”。

    锋旗营是卫戍京中八大营之一,也是混的最惨的京营,不过没有之一,就是最惨的,垫底。

    不是说锋旗营战斗力不行,恰恰相反,近年来,锋旗营是八大营之中唯一一支出关作战的大营。

    三年前,也就是太上皇刚夺的皇位的时候,草原凉戎趁机扰袭边关,接连掠夺了边镇十二处,屠戮了近万昌人。

    太上皇登基后龙颜震怒,即便是初得大宝根基未稳,依旧力排众议调遣最精锐的京营之一锋旗营出京,沿途汇合各地屯兵卫和折冲府,聚集八万大军出关作战。

    值得一提的是,倒不是边军不能用非要大费周章的从关内调人,而是边军就是防守边镇的,要是出关的话再被偷塔或者偷老家就芭比Q了。

    锋旗营是旗营,最善长途奔袭作战,本就是找场子复仇,锋旗营出关后脱离步卒一路深入草原,不打持久战,就是游击,见到大部落就避,见到小部落就烧或杀,斩获万级。

    六千人的锋旗营是偏师,打了三个月,以战养战,最后编制都几乎打没了,就剩下不到两千人,人疲马乏人数又少这才回关。

    明明就是个偏师,斩获最多,也打出了大昌朝的血气,与其相比,大部队步卒却是黯然失色相形见绌。

    不过也能理解,步卒机动力不够,凉戎人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根本抓不招着人,跑的贼快,深入草原的话,补给粮草也跟不上。

    总之,如果没有锋旗营,这次出关作战基本上是白折腾一趟。

    回京后,锋旗营还是卫戍昌京的八大营之一,可编制都残了,剩下一千多老卒,十之二三还留下了终身残疾。

    倒是补充新卒了,可这些新卒没上过战阵,大多都是少爷兵,这就导致原本战力最猛的锋旗营变成了吊车尾。

    要知道八大营好几万人,除了每日训练外,还有其他事去做,比如修路开山伐木、镇乱安民救灾等等,朝廷会指派一支或者一支以上大营出京。

    虽然是出了京,可大家都抢着去,修路开山伐木,朝廷就会发不少钱,和加班费的性质差不多,镇乱安民救灾同样给钱,都会发给兵部,兵部酌情分配。

    而锋旗营老卒不多,凝聚力不够,战斗力不行,人数也是最少的,所以这种“红差”根本轮不到他们。

    其他新卒倒还好,那些从关外回来的不少老卒,都是残疾,缺胳膊少腿的。

    这种情况朝廷是给抚恤的,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岁数大的也就算了,有了婆娘孩子,凑合着过吧,可岁数不大的上有老下有小,那点粮饷根本不够用。

    谭忠平一直都是统领着锋旗营,一看这哪成,所以想方设法接济军中袍泽,便是连每月的俸禄都拿了出来救济,久而久之的,大昌朝堂堂四品武将,一穷二白。

    昌贤和楚擎听过之后,心情都比较沉重,后者回到了正堂之中,双方又随意聊了几句,拜别谭忠平,约好改日一定带人来给谭府修一修,下次一定。

    老谭将三人送出府后,乐呵呵的,还说让楚擎没事多来府中坐坐,不过最好挑个艳阳高照的日子。

    离开谭府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楚擎心事重重,随意敷衍了几句就让昌贤回宫了,他则是带着福三回楚府。

    走在路上,楚擎叹了口气:“不公平,真的不公平。”

    “少爷您是指?”

    “曲明通,应该去城外安顿流民,流民食不果腹,他却大肆低价买奴仆,整日宴请,奢靡无度,谭将军,带我大昌朝好男儿出关深入草原作战,扬我国威一雪前耻,可府邸之中…”楚擎沉沉的叹了口气:“可谭将军的府邸,四处漏雨,连个仆人都没有,换个房瓦都要二少…大少爷亲自冒着雨爬上房顶。”

    福三摇了摇头:“下辈子,做狗都不从军。”

    楚擎心里咯噔一声。

    做狗都不从军!

    当一个退役老卒的嘴里说出这句话时,一个朝代,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作为一个“过来人”,楚擎虽然不是专家,可却知道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准就是国防力量。

    后世那么多国家,有的国家将当兵作为一种荣耀,一种为之吹嘘一辈子的资本,是一种值得骄傲一生的自豪感。

    当然,也有的国家,那得是强制性服兵役,甭管你是什么男团女团演员歌手,也甭管你是吃泡菜长大的还是吃烤肉长大的,必须当兵,除非你是财阀之子。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一方是强制性的当兵,一方是充满荣誉感和自豪感的职业军人,打起来后谁赢谁输?

    当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朝代,全民鄙夷军伍,那么这个国家真的要快完蛋了。

    “当今天子是马上将军出身的,对吧。”楚擎扭头看向福三:“现在天子当政,对武将,还有军伍怎么样,提高过待遇吗?”

    “少爷,小的就是个护院,哪里知晓这种事。”

    “也是。”

    福三轻轻拍了下额头:“不过倒是想起一个传闻。”

    “什么传闻。”

    “天子还是四皇子时,去过南关作战,副将战死,应是粮草没供应上,那副将脑袋都被番蛮砍下来了,四皇子前去接应,带人屠了番蛮部落后为副将收敛了尸身,之后便一人一骑快马回了京城,冲进兵部衙署就将负责粮草调度的武将打成废人,还扬言说若是日后谁再不将军伍的命当回事,他便屠了谁的全家。”

    楚擎心潮澎湃:“天子这么威吗?”

    “可惜了,那战死的副将也是一员猛将,叫王什么来着。”福三叹了口气:“听相熟的袍泽提及过,四皇子见了王副将的尸身,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竟是一时不知该抱着脑袋痛哭还是抱着无头尸身了。”

    楚擎:“…”

    本来挺令人动容的一件事,福三这么一说,楚擎怎么想怎么感觉怪怪的。

    是啊,要是被砍了头,那哭的时候,是抱着脑袋啊,还是抱着身体啊。

    想了想,楚擎觉得怎么抱都不对劲,也不能一手捧一个啊。



    第243章 求个安稳

    

小人物之所以是小人物,正是因为环境导致的。

    小人物每天见到的,听到的,接触的,都是小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东家长,西家短,谁家的蛤蟆四只眼。

    小人物,既是安逸的,也是悲哀的。

    安逸的是,天塌了,与他无关,大人物顶着。

    悲哀的是,天塌了,大人物拿着小人物的尸骨顶着。

    楚擎依旧认为自己是个小人物,可现在每日接触的,却都是些大人物们应该操心的事。

    天下税事、流民、李家、武将和军卒的待遇等等。

    睁开眼,是这些事。

    闭上眼,还是这些事。

    麻烦一桩接一桩,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事,楚擎回到府中后,强迫自己坐在书案前,将自己应该办的,应该掺和的,写下来,将自己应该敬而远之的,不应该去想的,写下来。

    写好了,楚擎满意了。

    自己应该赚钱,提高物质生活。

    自己应该掺和李家的事,不掺和,李家就不倒,不倒,自己就要倒,楚府就要倒。

    自己不应该看流民,流民再惨,与自己无关。

    在曲府,流民死在自己眼里,与自己有关,应该管。

    在城外,流民很远,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