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师是个坑-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第三种,也就是王者版的,极少,技术含量多,难度系数高,操作流程复杂,还得有足够硬的关系,也就是类似于萧县李木玩的花活,大多都是原创,不抄袭,偶有致敬。

    所谓王者版,就是弥补了入门级的不足,丰富了进阶版的内容,取长补短集各家所长融为一体,从而将老百姓坑的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首先是税银,李木两头吃,百姓交了粮,李木虚报数字,截留了大头,小头送到京城,运用了入门级的技术手段,那就是瞒报人口。

    再说灾情时期,李木召苦力,说是通路修田,实际上是开山采石,然后再卖给当地商贾,完了这个期间,还要让朝廷拨钱赈灾,丰富了进阶级的内容。

    小灾,往中了报,死一个人,说是死十个人,一户受灾,说是十户受灾。

    中灾,往大了报,死一百个人,说是死一千个人,一百户受灾,说是一千户受灾。

    要是真遇见大灾了,那完了,李木恨不得说是天塌地陷世界末日灭霸重生了。

    没有灾,也没问题,人造,不过不是说闹匪患,而是往山上运石头,运了之后堵路,非说是闹地龙,或者烧田,非说是雷劈的,总之手段百出花样繁多,一年到头受灾两三次不算少,五六次也不算多。

    除此之外,还巧取豪夺,大肆收地,百姓没钱吃粮,那就卖身为奴,或者卖地。

    最让人齿冷的是,收了人家的地,让人家成奴仆,不写地契,也不换奴籍,或者说是两份地契两份奴籍,百姓知道一份,朝廷知道一份。

    这也就是说,百姓在萧县,有一个算一个,是得服徭役的,而等要按照人口交税的时候,又是按照造册的名字往上交,越少越好。

    服徭役,给李木干的是私活,虽然是私活,但是人家服徭役了吧,那朝廷就拨钱给粮,然后,李木再把钱粮给贪了,人家是中间商赚差价,他是中间商黑吃黑。

    说是叫萧县,不如叫李县,从上到下,从小到大,都是李木一个人说了算,不知逼死了多少百姓。

    就说这“逼死”二字,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了,谁会去死?

    被逼的百姓,本身就没了户籍,连奴籍都没有,说是流民都不为过,离开了萧县,哪都去不了,想要来京城讨个公道,京兆府的门朝哪开更不清楚,就算是去了,也没人搭理他,转头出了城,说不定就莫名其妙的死了葬在了乱坟岗。

    说得再通俗点,那萧县的百姓,离不开,死不了,走不脱,活不起。

    “啪”的一声,昌贤一巴掌拍在了书案上,胸膛起伏不定。

    “萧县,半日路程的萧县!”昌贤气的小脸都哆嗦了:“竟有如此之多的骇人听闻之事,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猛地扭过头看向陶少章,昌贤沉声问道:“为何不上报朝廷。”

    陶少章就等这句话呢:“报了,弹劾了,天天报,天天弹劾,在议政殿报,在议政殿弹劾,殿下您猜怎么着?”

    昌贤皱眉:“怎着了?”

    “没用啊。”陶少章两手一摊:“一点用都没有。”

    昌贤:“…”

    一旁的楚擎无比的确定,陶少章绝对是等今天等很久了,而且八成这套说辞是准备说给天子听的。



    第210章 查

    

公允点来讲,陶少章对天子的埋怨还是没格局。

    地位不同,考虑事物的角度也不同。

    陶少章想的是眼前不平之事。

    黄老四则是要考虑杜绝以后的不平之事。

    杀一个李木简单,灭一个李家也不难,杀人罢了,黄老四杀的人还少吗,都快杀的精神分裂了,也就登基之后病情才有所好转。

    可杀了李木,灭了李家,让世人如何做想?

    灭了一个传承上百年的家族,其他世家门阀定会人人自危,最终团结到一起约束甚至是反抗皇权。

    黄老四能够夺得大宝,兵强马壮小弟多是一方面,再一个是支持他臣子也多,这些臣子,哪个不是出自世家门阀,哪个不是代表着世家利益。

    这也是黄老四最无奈的地方,世家控制着地方豪强和读书人,豪强掌握着百姓的生死,读书人掌握着百姓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说句最直白的话,世家要是团结到一起去,让读书人引导风向,说黄老四是昏君,天天就知道吃喝嫖嫖,用不了多久,很多一辈子都走不出村镇的百姓,就真以为天子什么正事都没有,一天天的就知道吃喝嫖嫖嫖嫖嫖了。

    昌贤合上卷宗,皱眉凝望着陶少章,缓缓问道:“议政殿中,你揭露此事,李家人有何反应。”

    “只是拿出了账本,陛下却未过目,下官也没有提及萧县惨状,至于李家人,既未承认,也未矢口否认,吏部左侍郎说若是他李家长子李木真贪墨了官银,他必会大义灭亲亲手将李木送到大理寺监牢之中。”

    陶少章弯腰施礼:“下官所言,句句如实,绝不敢有半句虚言,还望琅琊王殿下回宫时将萧县惨状告知天子。”

    昌贤哑然失笑。

    千骑营无处不在,更别说萧县距离京城这么近,要是他老爹不知道的话,也不可能第一个拿萧县开刀了。

    其实今天离宫之前,黄老四也没和他说太多。

    虽然经过输血这件事昌贤证明了他痛改前非,可毕竟错过,差点没给太子弄死,所以黄老四对昌贤的态度还是以前那样,不冷不热,只是说让昌贤看着办,多听多看,遇到不决之事询问卫长风如何如何的。

    所以昌贤很清楚,就查税这事,不止是黄老四考验楚擎,同样也考验他这个琅琊王。

    “那陶少卿以为,应从何处下手?”

    “依下官看,殿下不如亲去萧县一趟亲眼见见如何。”

    有了皇子撑腰,陶少章底气也足了:“殿下,萧县百姓苦不堪言,无论那李木再是如何粉饰太平,必能寻到铁证。”

    昌贤又转头看向了楚擎:“楚师以为如何。”

    楚擎没吭声,也不知道是在想着什么事还是魂游天外。

    陶少章轻咳了一声:“楚公子,殿下在问你话。”

    昌贤皱眉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嘘,楚师在衡量大局。”

    陶少章:“…”

    “啊?”楚擎回过神了,看着昌贤:“你刚才说什么?”

    “陶少卿说不如去萧县瞧上一瞧。”

    “拉到吧。”楚擎连连摇头:“要去让他自己去,什么好地方啊,都说了李木在那边只手遮天,万一狗急跳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敢!”陶少章冷笑道:“有禁卫护着周全,李木想要抄家灭族不成。”

    楚擎一脸揶揄:“就李木做的那些事,被揭发了,不抄家灭族?”

    陶少章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那可不是吗,反正都是死,不如拉俩陪葬的。

    一时之间,陶少章极为不甘心。

    要是不去吧,根本搜集不到铁证,再一个是我马还搁那押着呢。

    “殿下,陛下和你说,就是查税这事…”

    楚擎若有所思的问道:“是说从萧县开始查,还是,先从李家开始查?”

    昌贤脸上先是闪过一丝不解,紧接着瞳孔微缩:“楚师的意思是…”

    “萧县,还是李家。”

    “李家。”昌贤与楚擎相视一笑,再次重复道:“李家!”

    “那就结了,在京城办这差事吧。”

    陶少章可怜巴巴的问道:“那不找马…不是,那不去萧县搜集罪证了吗?”

    “陶少卿,今日离宫时,父皇说,先从李家开始查,可是懂了。”

    “下官怎地不懂,李木不就是李家的人么。”

    陶少章说完后,望着昌贤似笑非笑的模样,终于反应过来了,神情再是一震,猛然看向楚擎。

    “楚公子的意思是…”

    “陛下这是明修栈道…”楚擎一副神秘莫测的模样:“暗渡宝鸡!”

    “宝鸡是何处?”

    “额…就是陈仓。”楚擎摊了摊手:“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要查的不是李木,而是李家。”

    陶少章重重点了点头:“本官懂了。”

    楚擎一语惊醒梦中人。

    大方向,是查税银,第一步,是查萧县,萧县县令李木,就是李家人。

    乍一听,查萧县李木,和查李家人是一个意思。

    可往深了一想,又不是一回事。

    动李木,就等于动李家,因为这王八蛋是李家长子,再过十几二十年,说不定还是李家的掌舵人家主。。CoM

    既然动李木就等于动李家,那就可以理解问,天子要针对的,是李家。

    楚擎看向昌贤说道:“既然殿下叫我一声楚师,那今天我就教殿下一个人世间的真理。”

    昌贤站起身,一副恭敬的模样:“学生洗耳恭听。”

    “打人先踢蛋,打架赢一半!”

    昌贤:“…”

    陶少章点了点头:“有几分道理。”

    楚擎抱着膀子说道:“先干李家,李家倒了,李木算个屁啊,如果先干李木,李家暗地里使绊子处处阻挠,反正都和李家撕破脸皮了,那还不如先查李家呢。”

    说到这里,楚擎看向昌贤再次确认一遍:“殿下你得确定好了,陛下是这么说的吧,先从李家开始查,而不是先从萧县开始查。”

    “学生未记错,父皇是如此交代的。”

    “那就成。”楚擎打了个响指,脸上露出了一丝狞笑:“李林,你不是搞老子吗,这次该轮到你了!”



    第211章 老糊涂

    

见到楚擎和个变态似的,满面狞笑的叫嚷着要搞死李林,陶少章有些小郁闷。

    他不想在京城查,他想去萧县。

    他不想搞李林,他想搞李木。

    他想要他的马!

    可惜,这里皇子最大,而最大的这个小崽子,一副以楚擎为马首是瞻的模样。

    最终楚擎拍了板,不去萧县了,先搞李林这朵京中并不妖艳的“交际花”。

    下午这么一折腾,几乎一天过去了,楚擎部署了一下突然拍着脑袋想出来的“计划”后,宣布散会,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出了大理寺,楚擎和昌贤分道扬镳,前者带着福三回楚府,后者带着禁卫回宫,陶少章继续留在衙署之中回忆他与马儿放肆的青春。

    回了楚府后,一入门,包管家迎了上来,说有客,贵客,尚书。

    楚擎面露喜色,果然是贵客,连尚书都找上门来了。

    然后包管家说是工部尚书刘勋,楚擎高涨的热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尚书带个工,干啥啥不中,狗屁不是。

    问了一嘴才知道,原来之前修过韬武殿后,刘勋也下了拜帖。

    听过之后,楚擎对这位工部尚书的底线感到不可思议。

    全国最大的国营包工头,竟然找一个外人翻修房子?

    来到正堂,楚擎一越过门槛,满面春风般的笑意。

    “刘世伯,哎呀呀,竟然是刘世伯,刘世伯亲自登门,怪不得今个一大早就听见乌鸦…不是,听见喜鹊叫,您是没看看见啊,二百来只喜鹊,排着队在房顶上叫。”

    楚擎可谓是虚伪到骨子里了,回头大喊道:“快,换茶,换贡茶,换最好的贡茶。”

    身后的包管家一头雾水,轻声道:“少爷,咱府里没贡茶啊。”

    楚擎回头:“那就整点锯末子,贵客都爱喝锯末子。”

    包管家一脸懵逼,找锯末子去了。

    刘勋坐在正堂之中,虽然未起身,不过也是满面笑容。

    “楚贤侄回来了,不必多礼,老夫今日下差,闲来无事,路过楚府,便来看望贤侄一番。”

    楚擎快步走了进去,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躬身给刘勋填了些茶水。

    对于这位工部尚书,楚擎谈不上好感或是恶感,唯一的感受就是老废物一个。

    好歹也是尚书,连其他衙署的左右侍郎都不怕你,甚至是吏部的郎中之流都敢在议政殿中喷他两句,一点牌面都没有,除此之外,右侍郎広高智天天在他眼皮子底下贪钱,连个屁都不放,啥也不是。

    不过看不上归看不上,人家高低也是尚书,面子上肯定是要过得去的。

    刘勋这老家伙也挺虚伪的,笑呵呵的睁着眼睛就开始说瞎话。

    “老夫虽平日里不多与你楚家走动,却与武安相交莫逆。”

    楚擎坐下后问道:“武安是谁?”

    刘勋愣了一下,嘴里吐出俩字:“你爹!”

    “我爹不是叫楚文盛吗?”

    “武安是你爹的字!”

    楚擎恍然大悟。

    刘勋也是服了,你是亲生的么,连你爹字叫什么都不知道?

    楚擎讪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