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擎止住了脚步,凝望着黄老四宽阔的背影,深吸了一口气,大喊出声。
“这他妈就是为什么我愿意为你东征西讨搏命的原因,老四你就偷着乐去吧!”
黄老四哈哈大笑:“怪你傻。”
第1749章 书院杂谈
皇帝这个职业,说不好干,其实也好干,做到一件事就可以了。
那就是如同黄老四这样,将子民视为自己的儿女,将自己,真正的当成天下人的君父。
做到了这一点,那就等于是迈进了明君的门槛儿。
我可以少吃几顿肉,但是百姓不能没有一粒米。
可很多人,却是宁愿百姓饿死,自己也不能少喝一口五粮液。
最难得的是,黄老四从来不认为这是什么值得赞扬的事,更不会陷入自我感动之中无法自拔。
什么我今日花了一炷香的时间忧国忧民,啊,我多么高尚。
什么我今日错过了女儿的成人礼,啊,我多么伟大。
你特么干什么吃的不知道吗,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吧,看看你想感动的人到底活成了什么熊样,你让他们去为你感动?
让天天吃咸菜的人,因为你少吃一顿燕窝却喝了一碗鸡汤而感动?
这就是一件国家队被县大队削一顿还要可笑的事。
还好,黄老四不需要别人为自己感动,因为他从来没陷入到自我感动之中。
天子,执政者,他选的,没人拿刀架他脖子让他当天子,既然选了,哪怕后悔,也要咬牙干下去,尽职尽责地干下去。
哪怕就是太上皇,知道自己无法治国,那也是及时退位,承担不了责任,就要有勇气放弃。
正如楚擎当初所过的那番话,职业,不分贵贱,都是自己选的,谁都苦,谁都不如意,但是自由总该是有的,可以选择这份职业,也可以选择放弃,而不是整日标榜自己,谁也没拿刀你脖子上,搁那像傻狗一样的自嗨,有意思吗。
楚擎很开心,开心了,就开始主导今日的京城一日行,来到了寒门书院外。
老四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朗朗读书声,声声悦耳。
朝气蓬勃的小学子们,读过了书,开始在雪地中舞蹈弄棒。
“好,好,好的很。”
一连说了三个好,足以见老四是真的很满意,很欣慰。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读书人,不是夸夸其谈,不是满嘴之乎者也,而是能文能武。
君子六艺,并非真的要求读书人去打架或是统兵作战,更多的时候,强健的体魄也代表着意志、坚韧以及决心。
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站在书院外面观望了许久。
书院就是如此,坦坦荡荡,不会像国子监那般,仿佛圣地一样不让任何人窥视一眼,这不,圣地圣着圣着就剩下个地了。
每年,每月,每一日,都有无数从外地赶来的父母带着学子,站在书院外面,投去好奇、向往的目光,倒也没人发现皇帝陛下和秦王殿下来到了书院外面。
“当初这书院创办的,艰难,遥想当年,便是四哥也是毫无底气。”
黄老四的语气极为莫名。
就如同一个夭折的孩子,连自己都觉得活不下来,可依旧倾尽所有的去救治,如今,这个孩子茁壮成长着,一天比一天健康,一天比一天高大壮硕。
楚擎揶揄道:“没底气你还支持我做这件事?”
“做了,或许未必会成,可不做,那一定是成不了的。”
楚擎哭笑不得:“今天你是怎么了,大昌金句王啊。”
“哈哈,比之福三如何。”
楚渊:“…”
孙安真的很想吐槽,你就说你堂堂的一国天子总和一个护院比什么,哪怕这个护院是全昌朝人尽皆知的三爷。
“先有盛景,才有盛世,看到了这书院盛景,朕便心满意足了,注下了,总要有些收益才成。”
每次来书院,老四总是满意的,一如既往的满意,每一次来,即便心中有再多的烦心事也会一扫而空。
只是当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后,批脸又拉下来了。
胖乎乎的吴王昌承恪,正带着一群小学子们堆雪人,一边堆,还一边和几个年纪幼小的学子低声说这话,满面正色,装的和个好人似的。
老四很不开心,很不爽,他觉得老三正在搞污染,污染书院学子的身心健康,和这种鸟人混在一起,将来肯定没啥出息。
原本都打算要走了,结果其中一个堆雪人的小学子跑了出来,娘亲来送衣裳了。
楚擎也是闲得无聊,来到了小学子面前,蹲下后笑道:“刚才那个怪蜀黍,就是那胖乎乎穿着儒袍的家伙,也是书院中的老师吗?”
小学子才六七岁,一点都不怕生,小大人似的施了一礼,奶声奶气的说道:“这位公子误会了,那是贵人,大大的贵人,王爷。”
“嗯,是王爷,王爷教书吗?”
“不教,书院里的先生想要王爷教,可王爷说他名声不好,教了书,怕日后我们被瞧不起的,王爷说,人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会被指三道四,书院的学子本来就被指三道四,不能再被更加的指三道四了。”
话说的毫无逻辑,可大致意思听懂了,楚擎面色极为复杂,黄老四也是神情微变。
黄老四也蹲下了身,脸上的表情温柔了不少:“小子,我问你,那王爷刚刚和你们鬼鬼祟祟窃窃私语的,都说了些什么。”
小学子抬头看向有些不知所措的娘亲,似是在询问。
当娘的虽是百姓,却有几分见识,知道楚擎等人不是普通百姓,尤其是看到了福三下巴上那一刀长疤后,面色剧变,似是想到了什么。
福三多聪明,知道对方应该是认了出来,微微一笑:“我家统领不愿声张,还望夫人莫要与他人提及。”
一句话不但表明了身份,还说完之后立马搀扶住了想要下跪的女子。
“快说。”当娘的直接一巴掌呼在了小学子的后脑勺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快说。”
“噢。”
小学子揉着后脑勺,撅着嘴说道:“到了明年,就要选课了,王爷问我们年关后,要跟着哪个先生习课业。”
课业其实就是专业,书院那么多学子,不可能所有人都参加科考,哪怕是绝大部分参加了,也要优中选优,没当上官员的,就要干别的,寒门书院可不光是为了培养官员才创办的。
黄老四来兴趣了:“他问这事作甚?”
“不是王爷问的,是我们问的,不,不不不是,是我们问了之后,王爷才问的,娘亲说得问先生,先生们,让我们自己决定,我们决定不了,不懂,见到王爷,就问王爷。”
黄老四屡了半天:“你就说,他到底说了什么。”
“噢,王爷说,当今天子励精图治,是了不得的明君,若想辅佐天子,那就习政事,研治民,王爷说,若是想要当将军,那就要学打仗的本事,大昌朝威震四海,百姓们的地还是少,地少,就要占更多的地,国朝缺将军的,当将军好,当今天子也是将军出身,最重军伍,当将军光宗耀祖,王爷说,若是不愿科考不参武举,就当商贾,商贾赚钱粮,交税金,照顾家小,不空活一世,若是不学经济不愿当商贾,那变拜入墨门,墨家厉害,天下无双,能教了不起的本事,说了好多,我记不全了,王爷说,我们是骄傲的昌人,要永远骄傲下去,让我们的国朝,让百姓,永远骄傲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不能推脱的…”
小学子顿了顿,一拍额头:“哎呀,你们要想知晓书院,去听就是了嘛,今日是月根儿,每月这时的文堂杂谈,你们去听嘛,对了,你们要去央求先生,旁人进不去的。”
“怪不得,原来今日是文堂杂谈。”黄老四霍然而起:“走,入书院,莫要惊动旁人。”
第1750章 五六人
楚擎很懵,他都不知道这个文堂杂谈是什么意思。
黄老四懂,他一直关注着书院。
所谓的文堂杂谈,实际上就是让一些非书院的名士大儒、结业的学子或是某些知名人物来书院中给学子们打鸡血,竖立一些人生目标,灌灌鸡汤,或者聊聊心得体会之类的。
书院文堂杂谈可以说是京中一大盛事了,中午举行,就连不少朝臣都会过来。
眼看到时间了,书院的人越来越多。
就在书院中刚落成没多久的文堂,能同时容纳五百余人,大部分是学子,其他能入书院的,必须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一般人根本进不来。
安保工作是由千骑营负责。
江月生和个大爷似的来回巡视着,见到楚擎后,一脸懵逼,然后看到了黄老四、福三、孙安三人。
刚要跑过来来个冲刺跪行,孙安赶紧连连打眼色。
江月生的确有长进了,顿时明白这是不想暴露身份,立马让人拿来的探马的服饰。
混入了文堂之中,四人坐在角落,江月生让老四给撵走了。
楚擎啧啧称奇,手中是一份名录,今日上台的竟然有礼部尚书邱万山。
见到邱万山的名字后,楚擎面色极为复杂。
老邱能讲啥,怎么拿回扣?
眼看着时间到了,邱总走进了文堂之中,青色的儒袍,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来到讲台上,邱万山倒是没注意到角落里的蹭课四人组。
“老夫姓邱,名字呢,无关紧要,整日都是文绉绉的活着,虚与委蛇的说着,劳劳碌碌的过着,既是杂谈,非授艺,老夫便随心所欲的说说。”
邱万山背着手,露出了恰到好处的笑容,一句话就吸引了所有人的兴趣:“非是老夫夸口,你等至死的那一刻,成就也远远不及老夫,就说你们这些小学子们吧,四百余人,百之一二,或许才有那么五六个人终其一生可比肩老夫,所以这番话呢,非是给所有人听的,而是给那五六个人说。”
本来就坐得笔直的小学子们,全都竖起了耳朵。
能来寒门书院读书,每日所听,承载之重,爹娘的教诲可想而知,这个年纪,谁会说甘于人后,谁不是想要成为那百之一二。
邱万山的身份,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知道能站在那里的人,绝对是大昌朝精英中的精英。
“刚刚说了,文绉绉的话,懒得说,不愿说,说了,你们也不懂,都是百姓之子,听不得那些废话,老夫就与你们说俗的吧,为那五六个人说俗的。”
邱万山可谓是吊足了兴趣,端起茶杯微微呷了口茶,墨迹了半天,这才继续开口。
“老夫这把年纪,经历最多的便是苦,这人生呐,只有两种苦,一种苦,是拼命之苦,一种苦,是懊悔的苦,这拼命之苦,虽苦,却只是冷风拂面,冻不死,只是难受,可这懊悔之苦,便如泰山压顶,科举也好,当将军也罢,做商贾也成,怎的都行,都是活着,可活的好不好,能不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爹娘,对得起你应对得起的人,只是取决一件事。”
邱万山收起了笑容,音量拔高:“这件事,便是今日,取决于今日,取决于要拼命的今日,对你们来说,是读书习字,可都在读书习字,凭什么你就是大臣,就是将军,就是人上人,凭你们能苦,能吃拼命的苦,别人却不如你?”
“所以,今日,此时此刻,用你们并不聪明的脑袋瓜去思考,将来,你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要做这人上人,是要今日受这冷风吹面之苦,还是要明日,明日至死时,受着懊悔之苦,受着如同泰山压顶一般的懊悔之苦。”
邱万山的表情开始变幻,如同一个准备压上全部家当的赌徒,一拍桌子,面色狰狞的吼了起来。
“老夫不知那五六人是你们中的哪个,其他人,其他饭桶,可以滚了,那五六人要记住老夫说的话,你们回到家中,看着铜镜,看向铜镜中的自己,对自己说,你就是人上人,这是注定的事,老天爷早已注定好的事,你就是我大昌朝的柱国贤良,就是我大昌朝最勇猛的将军,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寒窗苦读,会过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会过去,这些,都是今日会经历的,你们名垂千古的则是明日,你们要过的,也是明日,老天爷注定的事,注定你们这五六人是人上人,是万民敬仰的无人不称赞之人!”
“其他人,苦了,累了,做不到,会疼,会怕,会哭,那便放弃,因为你不是那五六人之一,若是那五六人,断然会咬着牙,去苦,去累,去做,去强忍着疼痛,去漠视恐惧,去忍住眼泪!”
“在书院之中,那五六人,没有人会比你们更加刻苦,老夫笃定,没有人,没有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