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米宽,15厘米厚的路面,平均一立方混凝土大概可以浇灌1。6米长度,110公里长度的道路大概需要2。6万吨水泥,而现在整个工业城的窖炉,烧制一次大概可以烧制出来10吨左右的水泥,每天大概可以烧制7次,也就是说,每天能生产70吨的水泥。
按照这个速度计算的话,光是这条道路,霍刚就需要生产1年的水泥才能够将它彻底修建出来。
当然,水泥的产量肯定是会提升的,现在制约水泥产量的第一就是工人太少,这个马上就可以解决,第二就是新的窖炉还在不断的建成当中,不过还没有投入使用。
第三就是矿渣的数量跟不上水泥的烧制,不过这个倒是简单,加大铁矿等方面的开采就行了。没有矿渣就直接用铁矿石,虽然有一些奢侈,不过对霍刚来说,这种浪费是值得的。
最后一点就是磨制的速度比较慢了,不过这个也很快就可以解决了,因为有了足够的人手之后,鲁木这边已经开始建设更多的大型风车了。
这里充足的风力资源,让这些大型塔式风车几乎可以24小时连续不断的运转,实在是这个时代夜晚没有灯光,不然的话,霍刚就可以直接执行双班倒的制度了。
不过按照孙二给出来的计划,大约在一个月之后,他们可以将水泥的产能扩张5…7倍,至于后续,就要看铁矿石那边的开采情况了。
不然的话,5…7倍基本已经是极限了,这也是霍刚手里面有足够的人手可以使用,但是他的人手还是太少了,如果再有二十万人口,霍刚就可以在铁矿附近开采新的石灰石矿了。
铁矿山那边,霍刚已经在附近发现了新的石灰石矿山,虽然说数量不如这里这么庞大,但是至少容纳几百人开采是没有问题的。
随着道路开始修建,水泥霍刚他们暂时不缺,毕竟这些水泥已经连续不断的烧制了两个多月了,虽然刚开始产量肯定没有这么多,不过光是达到10吨每次的产量,就差不多已经维持了一个月的时间了。
所以现在水泥的储量有接近2000多吨,从水泥的储量就大概可以估算出来陇西李氏这段时间到底为霍刚他们这里运送了多少物资过来。
一吨水泥可以铺设大约4米多长的道路,2000多吨,差不多可以铺设8公里多的混凝土道路了。
不过混凝土道路的铺设也没有那么简单,比如说,每隔5…6米左右要预留一个伸缩缝,避免混凝土热胀冷缩产生裂缝,缝隙底部塞入木条,上半部则是塞入矿渣等组成的填料。
比如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浇水进行养护,这个时间至少要持续7天。
将自己能知道的,霍刚反正都告诉了王罗,剩下的一些施工的工艺就由他们现场来把控了。
随着修路工程的展开,整个阳关附近瞬间成为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看着这样的场面,霍刚有一些心潮澎湃,这样的场景,霍刚上辈子小时候见过。
而在这个时代,也只有中国的一些大型工程才会有如此之多的人了。
但是那些工程,跟霍刚眼前的所做的这些,完全不一样!像是前隋开凿京杭大运河,那全部都是在服徭役,来干活的人没有任何薪水不说,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当时不仅仅动用了民夫,甚至在缺少劳动力的时候,还征兆了大量的妇女加入工作。
连饭都吃不饱,这些民夫每天自然都是暮气沉沉的,但是眼前的这一幕却不一样,每个人几乎都是在甩开膀子干活儿,因为他们每天不仅仅比在家里吃的更好,吃的更饱,更重要的是,他们每天都还有薪水可以拿。
光是每天他们领到的粮食,就足以让他们家所有人吃一整天了,这样的话他们家里面的粮食不就可以节省下来了吗?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一点点粮食都是要斤斤计较的。
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如果他们在家里的话,每天创造不了什么价值,还需要消耗自己的粮食,孰轻孰重,这些人分的很清楚。
更何况,他们是在为他们的首领在干活,可以说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干活。
安诺他们也征兆了不少的妇女,不过并不是干活,而是做饭的,毕竟两万多人,光是做饭需要的人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当然,做饭的人也可管饭,但是暂时没有工钱可以拿,不过即便如此,报名的妇女都差点将报名点给挤破了。
如果不是安诺的人说后面还有更多的动作要他们这些妇女来做,估计不少女人当场能打起来,这些突厥女人可是非常彪悍的。
对于她们来说,虽然仅仅是做饭,没有工钱,但是却同样很重要,毕竟因为她们多一个人干活,就意味着家里面少一口人吃饭,他们就可以存下更多的粮食在家里,这样冬天就不用忍饥挨饿了。
霍刚自然不害怕管饭,因为对霍刚来说,他不在乎自己手里有没有钱,有没有粮食,这些人来霍刚这里吃饭,他们自己的粮食节省下了,对霍刚来说,粮食依然在整个大汉内部。
只要普通百姓手里有粮,他们整个大汉就会非常的稳定。
第182章 两利(求订阅)
十天的时间匆匆而过,当人们用尽全部的热情在干活的时候,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霍刚第一次可以理解建国初期那个年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惊人的建设成就了。
人的力量真的是无穷无尽的,四米宽的路面,每个人算上清扫浮土,夯实路面的工作量,一个人一天大概可以平均整理出两米长的路面,两万七千人,如果不是工具不够的话,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推进夯实40多公里的路面。
不过因为工具,以及用来夯实的大石块不够,安诺他们立刻进行了调整,分出相当一部分人直接开始进行植树工作。
有了灵泉水,几乎不用考虑树苗能不能存活的问题,在距离道路两侧大约5米远的地方,两侧每侧栽种三排枫树,每一排树木之间间隔大约5米的距离。三排相互错开,这样的话,如果这些树木成活了,将来可以在两侧继续延伸下去,形成道路两侧的防风林,并且这些树木将来也可以充当木材来使用。
当然,它们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稳固水土,这个时代的人不懂,但是霍刚却很明白,如果这一排排的树木全部都成活了,如果天山和祁连山当中的这些地方全部都变成绿色的地带,那么就算是没有了玉门之灵,这里每年的降水也不会减少太多。
这里的环境也永远都不可能变成后世那个样子了。
虽然混凝土的数量不多,跟不上之外,这些人里面留下五千人继续夯实路面,剩下的人则是开始运送砂石材料,以及随同道路一起种树。
除了阳关和工业城之间这大约40公里的道路之外,阳关和玉门关之间的70公里距离的道路几乎都是顺着溪流在前进,所以后面的半截种植树木反而简单的多。
仅仅十天的时间,阳关和工业城之间的道路已经直接被清理夯实完毕,霍刚在前往玉门关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这些平整的道路,甚至在靠近工业城的那一段,矿渣配合碎石以及一些烧制水泥废弃的材料混合物形成的垫层已经铺设了好几千米的路段了。
霍刚第一次感觉到,人民的力量。
赶到玉门关,这里相对平静了许多,但是玉门关的周围也已经彻底大变样了,除了玉门关的城墙依然是那么破败之外,周围已经被绿色所铺满。
整个玉门关外所有的地方都在变,反而倒是关城内部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一顶顶整齐的毡帐排列在那里,所有的工匠都已经到了工业城去干活,这里留下的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也加入了播种的行列当中去,不过这些工匠的家属霍刚倒是没有给他们分配土地。
不是说霍刚没有一视同仁,而是随着这一千名工匠迅速开始投入到霍刚的领地建设当中去,等他们适应了这些工作,他们的薪水必然会水涨船高,他们的家人分配了土地也没有时间去耕种。
所以他们现在加入到耕种的行列当中,更多的就如同那些劳力一样,霍刚管饭,他们干活。
李毅赶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之前见到的那条河流两侧,一片片田地已经被整齐的划分开,从里面平整的土地来看,已经完成了部分的播种。
而这些,在他们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呢。
这里的样子,真的是来一次变化一次,除了眼前这玉门关没有太大的变化,每次来这里,李毅都有一种如隔三秋的恍惚感,因为他感觉,似乎在玉门关这里,这一切变化的也太快了。
总感觉似乎他们这里的时间走的更快一样,实际上,距离他跟霍刚上一次就书籍的谈判以及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而他们陇西李氏连第一本印刷的书都没有送过来。
因为他们刚刚跟整个陇西李氏九房完成了谈判,还没有开始接触其他的门阀望族。
本来李毅觉得自己已经够忙的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来了这里之后,他总感觉,自己的效率是不是太慢了?
倒是他们两家之间交易的战马,随着这一批结束,已经有一千匹了!被他们陇西李氏送过来这里的驮马也有了一千五白匹,剩下的500匹战马,都已经变成了粮食等物资送到了这里。
而他们收到的货物不过3万5千贯,但是整个陇西李氏送到这里的货物,即便不算那一千米工匠以及他们的家人,光是其他的物资已经接近了十万贯!
霍刚自然也知道这一点,连霍刚都有一些佩服,陇西李氏的胆子是真的大,而且安兴贵居然没有任何动静,要知道现在陇西李氏几乎每天都有马车连绵不绝的离开大唐的敦煌郡,然后驶向霍刚的玉门关,然后同样也有马车每天的驶入敦煌郡。
据吴平汇报,整个凉州会造马车的木匠,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几乎一直都在疯狂的建造马车,即便如此都是供不应求。
只能说,这些豪门望族在看到利益的时候,是真的敢赌。
当然,也许只能说十万贯对整个陇西李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毕竟他们也收到了三万五千贯的货物不是吗?
“首领,别来无恙。”见到霍刚的时候,李毅直接就冲霍刚拱手行礼笑着开口道。
“李朗也别来无恙。”霍刚也微笑着拱手道,“请坐,这一次请李朗前来,依然是有新的生意要商谈。”
“哦?不知道首领又有什么新的生意了?”李毅立刻坐直了自己的身子。
他已经习惯了霍刚的谈话的方式,直奔主题,没有什么太多的寒暄和客套,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这里发展的如此之快的原因吧,因为从上到下,就没有人做一些无用的事。
霍刚也不说话,而是直接微笑着从旁边拿出了两块布递了过去,一块麻布,一块普通绢帛。甚至这两块也不是霍刚这里生产的,而是之前陇西李氏送过来的布料。
“将军是想要买更多的布料?”接过这两块布,李毅看了一眼,有些疑惑的问道。
如果只是需要布料的话,他直接跟郑宁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请他前来,因为这点生意,郑宁就可以做主。
“不,我是想卖。”霍刚淡淡的开口道。
“噗……”李毅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他抬起头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霍刚:“首领,你没开玩笑吧?”
“当然没有。”霍刚笑着道。
李毅有些哭笑不得,如果霍刚不是整个大汉的首领,手下有数千精锐部队,统治人口超过几十万的话,李毅很想说一句,你别闹了,咱们姑且不说别的,就说你这点地方……你有足够的蚕丝和麻吗?
别说蚕丝,你就连养蚕的桑树你都没有,你说你要卖布和绢帛?你这不是逗我吗?
只是他看了霍刚几眼,发现霍刚虽然面带微笑,但是怎么都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首领,你不是开玩笑,那,我想听听首领的高见。”李毅也平稳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好奇的开口问道。
“很简单,只要你能送来足够的蚕丝以及麻,我可以以100文每匹绢帛的价格卖给你们李家,至于你们卖多少,那我不管。”霍刚微笑着开口道。
“多少?”李毅整个人的眼睛都瞬间瞪得老大,连呼吸甚至都变得粗重起来。
在整个大唐,绢帛,布匹生意绝对是非常重大的一块生意,衣食住行,这衣可是排在第一位的。
“100文一匹!”霍刚伸出了一根手指。
“真的?!”李毅重复了一遍。
“真的!比真金还真。”霍刚斩钉截铁的开口道。
“这……首领你算上了我们将蚕丝以及麻运来这里的运费了吗?从关中,甚至更遥远的江浙等地方将蚕丝等运送过来,蚕丝的成本至少翻一倍,甚至两倍。”
“嗯,100文一匹。”霍刚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