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座玉门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局一座玉门关-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功了。
  霍刚直接从旁边的卢峰手里要过了打铁用的铁锤,然后狠狠的敲了上去,霍刚没有敲边角,而是敲的中间,随着“嘭”的一声沉闷的声响,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了一个白印,一些碎末飞溅了开来,不过掉落的碎末很少。
  霍刚的手被震得有些发麻,不过霍刚却满意的点了点头,看起来自己这水泥的质量还算是可以。
  而随着霍刚的动作,周围的其他人眼睛瞬间瞪得滚圆,王罗是第一个冲上来的,他本是泥瓦匠,所以对这种材料的敏感性更高,他冲过来使劲用手掰了掰这方形混凝土的边缘,当然,用手肯定是掰不动的。
  “这……这……将军……这就是……水泥吗?”王罗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了。
  “对,这就是水泥的作用,准确的说,这叫混凝土。”霍刚笑着指了指这个石块道,“相信你们都已经看到了它的作用,这就就是它最大的作用,在跟水,沙子,和碎石混合之后,只要一天的时间,它就可以变得坚硬如石。”
  “如果等我们将钢铁炼制出来之后,在浇灌它的时候,中间用钢铁作为筋骨,形成钢筋混凝土,它将更加结实,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会有什么变化!”霍刚认真的开口道。
  “这……这……这是神迹啊!”鲁木他们也都是有些语无伦次,因为他们都是工匠,当然明白这东西到底有多大的用处,最简单的,如果汉代玉门关是用这玩意建造的城墙,它根本就不可能倒塌!
  而如果用它盖房子,几十年也不会倒塌!而且这玩意都不用担心失火!
  “不,这不是神迹,我在旁边造一条河流出来,那可以称之为神迹,但是这是存在于这个世界当中的自然规律,就像是那些中药的药方一样,这些就是工业的药方。孙二,许三,田忠。”霍刚笑着开口给他们解释了一下,然后才开口道。
  “属下在。”
  “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按照我交给你们的配方,大量的生产水泥,并且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单独建造一个窖炉,测试水泥的不同比例,这个水泥制作的混凝土强度就是普通,有一些水泥的混凝土强度甚至可以超过花岗石。”霍刚认真的开口道。
  霍刚现在已经明白了,他只需要告诉这些工匠,怎么将这些东西造出来,而改进的工作,可以直接交给他们,只要给他们一条路,霍刚相信这些工匠的聪明才智绝对可以将这个东西改进的更好。
  “将军,您一直没有让吴平他们修复玉门关,就是在等水泥制作出来吗?”霍政也有些惊叹的开口道,虽然霍政不是工匠,但是作为军人,霍政明白这样的东西如果用来制作城墙的话,不仅仅比原本制作城墙的砖石更加结实,速度更快,而且也几乎不可能被破坏的。
  不仅仅是城墙,包括建设房屋等等都是可以的,玉门关里面的人可都是睡的帐篷,这也就是现在天气逐步开始变得暖和,如果是冬天的话,他们这个冬天都不知道要怎么度过。
  “不错,如果采用传统方式修复玉门关的话,光是烧制砖石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开采石块更是不可能的。”霍刚点了点头,像是几百年后建造的嘉峪关,都是在当地寻找粘土矿烧制砖石然后运送到关城所在地方,再建造关城。
  不说速度,光是烧制砖石就没那么简单,而且砖石粘合也是需要糯米石灰等材料混合才行。
  而像是汉代玉门关,其实都是黄土夯(hang)城,连烧制的砖石都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玉门关和阳关几乎都没有了,只留下了极少部分的遗迹的原因。
  但是如果有水泥就不一样了,像是建筑城墙,真的要从祁连山开采整齐的石材的话,那需要的石匠数量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而混凝土就不需要石材了,只要碎石就可以了。
  在这个时代,你肯定不可能像是后世的建筑要求那么高,像是碎石只需要大小差不多就行,肯定不可能像是后世的建筑标准那么严格。
  甚至如果只是碎石的话,都不用来祁连山,在阳关附近的山上就有足够的碎石。
  “霍政可以命人传令让吴平他们在关城附近准备碎石了。”霍刚想了想直接开口道。
  “是!”霍政立刻躬身行礼。
  孙二他们还在研究这一块混凝土,霍刚想了想,既然将改良水泥的事情交给了孙二他们,那么木工方面其实也可以一起动起来了,在这个年代,工业其实抛开钢铁这些,能够大规模称之为工业的也就是纺织了,而在古代,纺织中国绝对占据了最顶尖的地位。
  不管是丝绸,还是绢帛这个时候都可以畅销全世界,丝绸之路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现代的纺织机霍刚弄不出来,但是在这个时代想要极大的提高纺织的效率,那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说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珍妮纺织机。
  不过在这里肯定就不能叫珍妮纺织机了,当然,霍刚其实并不懂珍妮纺织机怎么制作的,但是他却听说过珍妮纺织机的故事。
  “鲁木。”霍刚直接开口将鲁木叫了过来。
  “将军。”鲁木立刻站起来恭敬的开口道。
  “你会不会制作纺机?”霍刚开口问道。
  “会。这是木匠的最基础的吃饭手艺。”鲁木立刻笑了笑,这个时代虽然用到木工的地方很多,但是不得不说,制作纺机也基本都是木工的活儿。
  “你多久可以制作出来一台单人的纺机。”霍刚点了点头问道。
  “如果我自己一个人的话大约五天时间,如果带上我的这些徒弟的话,三天就可以。”鲁木立刻开口道。
  “对了,阳关有纺机吗?”霍刚突然想起来,安诺他们部落有这么多工匠,按理说不可能没有纺机啊。
  “有,有三台纺机。”鲁木立刻点了点头。
  “好,霍刚,你现在立刻跟鲁木带人回阳关,将那台纺机拆成零件,然后最快的速度赶回来。算了,我们一起回去吧。”霍刚想了想,还是回去好一点,鲁木在这里还有负责的事情,而回去阳关的话,有鲁木的师傅在那边,经验会更丰富一点。
  也省的来回跑来跑去了。
  “是。”


第134章 纺机
  一行人回到阳关之后,霍刚让人将鲁纪请了过来,然后很快一架纺车也被人拿了出来,看到这架纺车,霍刚就忍不住点了点头,这就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纺纱机,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的纺纱机。
  “将军,这就是纺纱机,请问将军有何吩咐。”鲁纪也被请了过来,等纺车摆好之后,就恭敬的开口询问道。
  “是这样的,纺纱你们应该都会,你们有没有试过纺羊毛?”霍刚笑着开口问道。
  “当然,实际上纺织羊毛也并不是我们先发现的,早在匈奴时期草原上的人就已经开始纺织羊毛了,而在大食那边时间似乎更早。”旁边的安诺立刻开口道。
  听到这个答案,霍刚已经不意外了,因为来了这里之后,霍刚遇到了太多他原本以为没有,但是实际上早就有了的东西,现在听到现在已经有纺织羊毛的了,霍刚也没什么特殊的表情。
  “那你们有试过将羊毛制作成为衣服吗?”霍刚又问了一句。
  “有,羊毛制作成为衣服还不错,保暖性能也可以,不过因为过于粗糙,所以也只能是我们自己穿。”安诺点了点头。
  霍刚立刻明白为什么羊毛制品的衣服之类的没有大规模的流行了。原因同样很简单,还是古代的中国纺织行业太厉害了,这些羊毛虽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已经将他们制作成为了简单的衣物或者是毛毯,但是没地方卖啊!
  没有地方卖,只能是他们自己使用,所以这东西根本就没有流行起来,形成不了潮流,而草原上的羊毛又太多了,如果不卖出去的话,这些东西自然就无法流行。
  还有就是成本的问题,如果不将羊毛布料的成本压缩到比普通的绢帛更低的话,它根本不会有销路,只有让普通的百姓都能轻松买得起,它才能够彻底打开销路。
  后世著名的羊吃人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在这个时代……中国可以说就是世界的核心,西方的贵族尤其是大食这些地方的人,追求的都是东方的丝绸,鬼特么稀罕你的羊毛制品啊,你成本又高,又不如人家的美观,自然没有了卖的地方。
  没有了卖的地方,自然也就没有人改良它的技术了。
  说白了,还是一个纺机的问题。
  “那我们说回纺机的问题,鲁大家,像是这样的纺车你们见过很多次了,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样的纺车上,增加锭子,比如这一个绳轮同时带动许多个锭子,这样的话就可以同时纺出好几个线,那么效率自然提升了好几倍。”霍刚不懂珍妮机,但是他懂大概的原理啊,不就是增加锭子吗!
  而且好像是珍妮机的发明者,珍妮的丈夫就可以看到纺车倒了,锭子竖起来的时候依然可以继续工作,所以他想着同时增加好几个锭子。
  “唔,将军说的有道理,我倒是听说过,在中原的南方似乎有一种脚踏式纺机,拥有三根锭子进行纺纱,同时可以纺织三根纱线。”鲁纪认真的思考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开口道。
  霍刚:“……”
  霍刚虽然有了心里准备,但是这一次霍刚还是有些懵,这玩意也有了?这……这特么该说中国人太牛逼了,还是说英国人太特么菜了,十八世纪都不如唐朝时期中国的纺织技术?
  不过这个三锭脚踏式纺织机,鲁纪这么一说,霍刚好像确实想起来了,中国是有,但是绝对不是在唐朝,如果霍刚没记错好像是元还是宋?
  那这也不对啊,难道说那玩意历史记载有问题?
  “鲁大家你见过吗?”霍刚本来想问你听说过吗?后来他生生的刹住了,因为问出来就太蠢了,如果人家没听说过,怎么可能说的出来。
  “没有,不过这个应该不难,同时三个锭子的话,无非就是绳轮的传动这里多加一根线就可以了。”鲁纪点了点头。
  霍刚:“……”他觉得他这个穿越者跟别的穿越者怎么打开的方式都不一样?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将这个锭子竖起来,这样,干脆做成一个长方形的样子,这里并排放一排纱锭,传动轮放到旁边,这样锭子可以增加到八个,十个,甚至可以上下两三排锭子,同时进行,这样锭子甚至可以增加到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当然那样的话,人力肯定不行,但是可以用畜力!”
  霍刚有点不甘心,我还就不相信了,他干脆直接将珍妮纺纱机的成品结构都大概描述了出来。
  霍刚确实不知道纺纱的原理,但是他上辈子B站上看过珍妮纺织机运作的视频,所以大概知道成品珍妮机的大概形状。就是一个长方形的框架,传动轮在旁边,前面竖着一排锭子,同时可以纺十几根,乃至几十根纱线。
  这一次霍刚的话终于让其他人都愣住了。
  “并排竖起来?”鲁纪浑浊的眼睛都开始发亮,他走到这个纺车的旁边,直接开始比划了起来,鲁木立刻走过去开始帮忙,看到他们这个样子,霍刚终于松了口气。
  这要是还不能让你们震惊,我就真没有办法了,你们总特么不能让我直接造核弹吧。
  不仅仅是鲁纪自己,他甚至也跟旁边的鲁木开始讨论了起来,杨老五曾经跟霍刚说过,这些工匠都是大家级别的,说实话,霍刚第一次感受到了,在古代这些工匠和工匠也是不一样的。
  鲁纪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就霍刚刚刚那么描述几次,鲁纪这边就已经给出了一些方案了。
  “……如果是类似于长条桌一样的形状,上面并排十几根锭子……这些锭子转动可以选择多根皮带带动就行,一个轮子可以带动一个皮带,就可以带动两根,十根皮带。”
  “……可是师傅,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个人的手操作不过来那么多。”鲁木开口道。
  “用大小齿轮,转动一下旁边的绳轮,锭子这边就转几十圈,这样,十几个锭子可以同时将十几根纱线扯紧,扯紧一次,整理一次纱线,这样的效率达不到单锭十几倍,但是七八倍是可以的。”鲁纪肯定的开口道。
  “而且,我还有个想法,如果是十几根锭子的话,单纯的人来操作很难,那么供应原料的也可以用锭子来代替,这样下面两组锭子,上面一组锭子,下面两组锭子的绢丝被抽出然后相互缠绕,最后形成上面锭子的成品绢丝,你觉得怎么样?”鲁纪开口问道。
  霍刚:“……”


第135章 织布机
  霍刚在旁边听的都有一些惊呆了,这就是古代的工匠大家吗?霍刚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创意,但是他们却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给出几乎是正确答案的方式?
  “师傅我觉得可以,不过这里面动力如何提供,还需要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