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座玉门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局一座玉门关-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李承乾知道李世民不会这么想,所以他也就直接说了。
  “继续。”李世民自然不会怀疑李承乾的意思,如果他真是这个意思,就没有必要放弃太子之位了。
  “儿臣在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以及制度,但是这些知识以及制度在大唐根本没有存活下来的空间。”李承乾顿了一下继续道,“这一点父皇应该很清楚,老师说过一句话,船小好调头,而大唐已经变成了一艘巨型战舰,不是那么容易掉头的。”
  “但是儿臣打下一片土地,成立一个新的国家则不然,它是一片空白,随便儿臣怎么折腾,这一片区域父皇可以派人监察,就当是一块试验特区,这些制度是好是坏,到底如何,实验十几年,自然一目了然,到时候父皇自然可以挑选一些合适的制度直接移植到大唐来。”
  “甚至将这片区域直接纳入大唐统治,然后自下而上的改革,自然也是水到渠成。”李承乾快速道。
  李世民有些愕然的看着李承乾,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还别说,他真的是瞬间就心动了。
  请个假
  请个假……脑壳疼。休息一天,实在没有状态。


第486章 父子论事(下)
  “你详细说说。”李世民顿了一下开口道问道。
  “我主要想在林邑,真蜡,骡国等一条线进行测试,这些地方的实力一般,而且他们相互之间也没有那么平稳,更关键的是,他们受到我们华夏文化影响非常深刻,甚至他们所在的地方一直就有许多的我们华夏人移民过去的。”
  “这意味着我们在当地就有着非常高的统治基础,虽然当地其实并不缺少粮食,但是当地的生活水平并不高,跟我们大唐都没有办法比,更不要说大汉,而当地人几乎大部分都会说汉话,这些都是我们统治的基础,进行文化普及也非常的迅速。”
  “另外,林邑等地对我们大唐未来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的重要,海洋的重要性随着舰队的建立,父皇应该很清楚,而虽然我们大唐海疆线很长,但是随着火车的普及,如果林邑等地区在我们的控制区域内,这意味着我们的很多物资可以通过火车等区域来输送。”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南瞻部洲半岛,也就是曾经的印度半岛,已经在大汉的下一步攻略计划当中了,那一片区域应该是大汉下一步的重点发展方向,到时候我们跟大汉可以在这一片区域同样建立链接,这意味着我们有了第二条物资输送通道。”
  “可以带动更多的大唐不同地区的发展,父皇应该也发现了火车以及官道等繁荣起来之后对沿途百姓的影响。”李承乾认真的开口道。
  虽然两个人面前没有地图,但是那副地图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李世民几乎都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了,所以李承乾一说,李世民就知道了。
  不得不说,李承乾的话让李世民彻底的心动了,这一片区域本来也是大唐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是他没想到李承乾会选择这里,不过如果他不放弃自己的太子之位,那么以大唐太子的身份去这里建立一个属国,倒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李世民很清楚,李承乾不放弃太子之位也许只是缓兵之计,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前面所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李承乾一生所学,如果在大唐实现他的抱负,那么李世民必然要给他放权。
  而且权利还不能太小,不然的话,他什么都做不了,但是李世民一旦放权的话,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局面的不稳定性。
  不是李世民怀疑李承乾是否要造反,而是很多门阀世家以及大臣们就有可能会随着李承乾的管辖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蠢蠢欲动,这些人一旦从中搅合,就算是他们父子同心,但是有时候人和人之间一个沟通不畅,被挑拨起来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李世民非常清楚这一点,如果让李承乾外放,那反而没有这个问题了,那一片区域如果按照他所说的,当做是特区或者是其他的来处理,既然是特区,那么是那里的一切自然是由李承乾便宜行事,而且李承乾自己都曾经想放弃太子之位,李世民自然也不会怀疑他会在外界造反。
  因为没有必要,他本身就是太子,而且他自己都选择放弃,这样其他人想要挑拨自然也不存在基础,而如果那一片区域发展的好,发展强大的话,那么到时候自然是可以反哺大唐,哪怕最后,李承乾不想回来到时候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以为他已经成功了。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李世民更换新的太子,其他大臣们也没有时间去整花活了,最关键的是,到时候大唐的三省六部制也许也会进行部分的改变。
  “你说的确实是有一些道理,但是很多东西也是要综合考虑的。”李世民想了想认真的说道。
  “是,儿臣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但是还请父皇允许,我已经跟魏叔玉等几人都说好了,他们都会去帮我,至少我想在那边给大唐培养一些人才。”李承乾认真的开口道。
  “行吧。”李世民想了想,没有反对,而是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这么说就对了,昨天所说的那些,你都没有经过详细的思考,现在反而更加有操作性。”
  “是……”李承乾低着头有些憋笑的开口道,其实他知道李世民已经同意了,甚至李世民都已经做好了他放弃太子之位的准备,当然目前父子二人谁也不会提出这件事了。
  “笑什么?!有什么话想说就说。”李世民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没什么,就是想起来了老师讲过的一个小笑话。”李承乾笑嘻嘻的开口道,他知道这会儿的气氛也轻松了,开个玩笑不要紧。
  “什么笑话,说来听听。”李世民也不在意,昨天的那些话李泰说了他都没有生气,李承乾比李泰稳重多了。
  “是一对父子在谈话,父亲问儿子说,你长大了有什么追求。儿子说金钱和美女,然后父亲就生气了,将他儿子打了一顿,接着又重新问,你这一次好好说,然后他儿子说,事业和爱情,他父亲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李承乾笑嘻嘻的开口道。
  旁边的长孙皇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霍刚,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些歪理。”
  “我让他去教你们知识的,他每天不会都教你们这些俏皮话吧。”李世民没好气的开口道。
  “这个……老师确实是跟儿臣小时候的那些大家不一样,跟我们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关系。”李承乾想了想开口道。
  “行吧,这些东西你回去做一个计划书出来,然后等长乐的事情结束之后我们再讨论,关于这个,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李世民想了想开口道。
  “就是,我们好歹是老师的学生,我想我们如果要自己去做这些事情的话,我想老师应该多少会所有表示吧。”李承乾笑着说道。
  “行吧,这件事稍后再说,后天就是长乐大喜的日子,关于大汉那边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习俗之类的,需要注意的?”李世民开口问道。
  “应该也没什么,该注意的,吴平总理应该已经在国书上面跟父皇您写了,剩下的方面也没什么了,大汉和我们大唐的习俗差不多。”李承乾认真的开口道。
  “国书上面是写了,我这不就是觉得有些心里没底吗?这好歹是朕要嫁女儿,这嫁妆虽然不用再特别准备,但是一些礼节方面我大唐自然不能落与大汉,但是霍刚说了,非要他自己负责,这我也不能拒绝,我就是觉得如果他搞的这阵势太大了,我大唐总不能太丢脸不是?”李世民有些无奈的开口道。
  国书上面该写的东西确实写了,但是这玩意不可能写的那么详细,只是说了一些双方需要交流的事情,比如说大唐这一次要排遣一千五百名霍刚的近卫骑兵前来迎娶长乐,并且还负责从火车站到长安城的部分道路装饰等等,不过道路装饰这部分由吴平他们负责。
  李世民大概也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了,是要用鲜花将道路两侧都装扮起来,这些吴平已经跟他们长安的相关人员都已经汇报过了,李世民自然没有任何意见,毕竟这些都交流过了,不过火车站距离长安城就差不多有三公里的距离,而且进了城到大明宫宫门也有接近两公里的距离。
  五公里的道路全部都用鲜花装饰起来,也就是霍刚才能够做的出来了,不过对于对方的做法,李世民无所谓,反正花的不是他大唐的钱,而且为了今天,据说霍刚在很久之前就已经交代在大唐的大汉商行开始做准备了。
  在长安城的周围,对方花费了巨资购买了土地,雇佣人亲自种植这些鲜花,反正最后得利的都是大唐的百姓,李世民自然也不管这些了。
  不过他作为长乐的父皇就是明天从火车站一直到长安城的这条路要封禁到长乐出嫁结束,不过在长乐出嫁的时候,这条路不能过去,但是道路两侧有百姓可以观礼。
  当然,前提御林军要在道路两侧进行布防。
  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李世民也不清楚,至于更多的礼节方面,出阁肯定是按照大唐的习俗来的,因为大汉和大唐太远了,到时候从大唐离开的时候,就算是正式婚礼完成了。
  当然了,大唐这边也是会有人跟随一起去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自然是不可能去的,而送的人自然也不可能跟民间的人一样,由亲戚来送,这一次送的人里面自然也都是大唐的官员了。
  带队的官员是大唐目前礼部负责人虞世南,作为礼部的官员,这一次本就是虞世南的事情,不过虞世南去大唐还有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充当大唐驻大汉大使,为期一年的时间。
  因为现在双方之间有了火车,所以双方的信息往来更加的快速,作为大使的重要性也就稍微低一些,毕竟可以跟国内不断的沟通,也就是五六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次的信息传递。


第487章 前夜
  李承乾想了想,然后就无奈的摇摇头:“父皇,这个儿臣是真的不知道,不过这方面,我觉得父皇您就不要跟老师争了,毕竟不管多大的阵势也是在给长乐长脸,而给长乐长脸就是给我们大唐长脸,反正这几年下来,大汉在很多方面都要比我们大唐先进,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李世民也是有些无奈,也不能怪他私心,主要是这种事情,民间这么说确实是没错,男方越厉害,女方自然也是越有脸面,问题那是民间,他可是大唐的皇帝。
  只是现在,他也属实没有太好的办法,霍刚如果真的想要搞大动作,他是真的比不过,重点是,霍刚肯定是要搞大动作的,这么多年了,他跟长乐之间的书信往来就从来没有中断过。
  两个人就像是他们自己所说的,当了“笔友”,因为长乐和霍刚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没错,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已经在宫外传的神乎其神了,不知道被多少说书先生改编成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
  总而言之,两个人成为了整个大唐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而这种“笔友”的形式,在整个大唐都已经流传开了,虽然李世民没有专门打听过这方面的事情,但是也知道长安城里面,很多大家闺秀现在都跟自己定亲的那些男子当起了“笔友”。
  而长乐和霍刚能够成为整个大唐都羡慕的神仙眷侣,主要是羡慕长乐,这原因自然是霍刚几乎将长乐宠上天了,长乐现在号称大唐第一富豪,这个真的不是吹着玩的。
  虽然说各个门阀世家的底蕴也许比长乐更加有钱,但是长乐从零开始才多久?而这些门阀世家积累多少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长乐才被称之为第一富豪。
  而这一次是两个人结婚,以霍刚以往的性格,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规模很大的,所以他才有这个想法,自己这当岳父的,总不能比女婿差太多吧?
  不过想了想,算了,这也不太可能,这么多年了,大汉要比大唐是强太多了,很多方面的差距李世民也看的出来,听到李承乾这么说,李世民想了想干脆也不说什么了。
  既然无法阻止,那也就没有办法了,只能是等到时候再说了。
  跟李承乾聊过之后,李承乾也就告辞了,该准备的东西他们要准备了,虽然说最大的假装早就在几年前就已经给了大汉,但是这一次李世民也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给。
  但是金钱什么的没有必要,所以李世民这一次准备的都是大汉比较落后的东西,或者说大汉没有时间去在这方面开拓市场的东西。
  其一就是瓷器,大汉虽然也有瓷器,但是大汉的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烧制瓷器的精品泥土并不多,所以在精品瓷器方面,大汉并不多。
  大汉主要烧制的瓷器都是最普通的瓷器,是为了普通百姓来使用的瓷器,不求精品,只求便宜好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