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座玉门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局一座玉门关- 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这混小子说了,李丽质将会乘坐大唐和大汉之间的第一列正式的列车前往玉门关,那是他给李丽质的礼物,难不成李世民还能反对不成?所以他也只能是同意了,而且霍刚也说了,长乐的身体不好,不想她舟车劳顿。
  李世民想了想,最后也就同意了,说实话,李世民对李丽质这个长女有一些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情绪,有时候他都有一些羡慕。


第473章 五年之期已到(下)
  因为霍刚这个小混蛋太过分了,各种好东西不断的送到长安来,更关键的是不仅仅是好东西啊,送来的还有名声,像是长乐犁,长乐拼音识字法等等,可以说长乐的名号在大唐比他李世民的名号都响亮。
  大唐一些偏远地区的百姓,或许不知道大唐的皇帝名字是谁,但是绝对知道大唐长公主长乐殿下李丽质,因为长乐犁的缘故,不知道多少百姓家里都给长乐树立了长生牌位。
  李世民其实还算好的,好歹他也是大唐的皇帝,只是对于霍刚这种行为表示谴责,真正让他无语的是因为他每天要断很多官司,而这些官司是来自于他的那些女儿妹妹之类的,原因……自然是她们对长乐已经不能用羡慕两个字来形容了。
  那真的是羡慕嫉妒恨,如果不是因为长乐的身份特殊,而且要远嫁西域,估计不知道多少公主没事背后就要给长乐使绊子呢,还好,她们都知道长乐的身份不同,加上长乐也是个大方的,所以虽然羡慕嫉妒,但是在明面上那简直了,见到长乐比见到他这个皇帝都要亲热。
  原因还用说吗?长乐手里面的好东西多啊!什么镜子之类的就不用说了,其次长乐还是个小富婆,一度她的小金库都超过了李世民的内库,如果不是这几年大唐国库充盈,加上周围很多小国直接进贡,而李世民也改变了以前那种思想,什么天朝上国,小国进贡了,天朝上国就一定要回比小国更多的礼物方能显示地位。
  现在李世民也是跟着霍刚学会了,你们这些小国不是仰慕我天朝上国吗?你们进贡的东西虽然不错,但是我李世民写的一幅字你敢说不好吗?
  咱是文化人,文化是无价的,我说它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至于其他的金银珠宝,这些俗物,怎么可能用来玷污我们之间的关系?
  这借口一说,哪些小国还敢说不是?而且你每年上供的东西你还不能给我少了。
  所以李世民这内库自然也是充盈了许多,不然的话,估计他还是比不上长乐有钱,但是长乐在大唐的地位依然节节攀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唐的免费教育终于也做起来了,虽然不敢说像是大汉那样,强行要求所有的百姓将孩子送入学堂。
  但是因为一些策略,现在大唐的蒙学之后的学童数量至少比五年前翻了数十上百倍,而这些学生有好多已经开始进行更加高深的学习了,而他们所在的学堂都是长乐资助的,很多学子自然就是自称为长乐的学生。
  因为长乐给了他们学习的机会,给了他们打破自己阶级的机会,这些学生岂能不感恩?所以,如果不是长乐要远嫁西域的话,将来李承乾继位之后,李世民觉得,长乐的地位估计都非常的超然,因为没有人敢得罪这位大唐长公主啊!
  那个时候,大唐的很多行业,乃至很多官员都是自称为长乐的学生,他们都接受长乐的恩惠,自然要报答长乐,知恩图报的人可是有很多的,长乐不说什么也就算了,如果长乐说一句话,这些人会不站在长乐这边吗?
  别说未来了,现在在大唐,长乐的地位都已经可以说是超然了,连很多大儒都对长乐恭敬有加,原因很简单,长乐每年培养出无数寒门学子,这些可都是学习儒学的,虽然说李世民已经准备加入其他的学科了,并不会儒术独尊。
  但是这些大儒的地位可是很可怕的,他们都有很多学生,而这些学生很多人都在大唐当官,这些人的影响力太可怕了。有时候他李世民说的话未必管用,但是长乐说一句,估计肯定管用。
  当然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发生过,因为长乐并不会插手这些事情。
  而这一切,全部都是霍刚带给长乐的,两个人虽然从未见面,长乐也从一个小小的女童成长成为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而李世民已经不只是一次去长乐那边的时候见到她看着霍刚的画像发呆了。
  她的人虽然还在大唐,但是心早已经不在了,恐怕心早已经飞到了大汉而去了。
  每次想到这些,李世民其实是有些难受的,自己好不容易养大的闺女,就被那个小混蛋直接给骗走了,甚至那小混蛋连人都没有来,有时候李世民都气的想,他要不要干脆悔婚算了。
  当然他也就是自己想想,他要是真这么做了,估计第二天就有人求上门,想要李世民将他们的女儿,甚至是她本人嫁给霍刚去,这些人里面不乏其他的公主。
  现在整个长安,不,应该说整个大唐所有的女子谁不羡慕长乐?嫁人当嫁汉霍郎,这句话几乎是长安城乃至大唐天下所有大家闺秀们公认的,在她们看来,长乐太幸福了。
  只是她们都忽略了,当年如果李世民不是将长乐远嫁西域,而是选择他们这些人的话,估计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的。
  “哈哈,陛下不用生气了,其实我觉得大汉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女子太小出嫁的话,确实是会因为身体还没有发育而有可能导致生孩子出现危险,我已经着人在大唐民间调查过,16岁以及16岁以后生子的女性难产以及出事的概率要远远小于16岁以下的女子。”房玄龄哈哈笑了两声,然后才认真的开口道。
  “房公说的不错,这是有利于大唐未来发展的好处,而且大汉规定的那个,血亲三代以内不允许近亲结婚,也很有道理,不仅仅是父系这边,包括母系这边的表亲也是要重视起来的,这一点我们大唐也应该执行,大汉这个律法可是得到了孙思邈老神仙的肯定。”
  “而且这些东西我和房公也进行了调查,属实如同大汉所普及的知识一样,三代以内近亲结婚很容易出现婴儿夭折,或者婴儿身体不好,甚至痴傻的症状。”魏征也认真的开口道。
  “嗯,这个事情我已经在考虑了,随后的话,经过跟太医署的讨论就可以执行。至于说出嫁年龄的问题……这个恐怕限制的话会很难。”李世民微微摇了摇头道。
  “其实这些民间普及比较难,但是只要我们做了,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的话,迟早都可以杜绝的。”魏征也补充了一句,他也很清楚,有一些东西就算是国家法律限制了,但是民间还是有人做的,因为法律不可能照顾到那么多。
  而且很多偏僻的地方,根本与外界几乎没有沟通,这样的地方就算是违法了,你也根本不知道,只能是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百姓们自己注意起来。
  “好了,这些事情稍后讨论吧,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长乐出嫁的事宜,时间是在三天后,相关的事情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李世民认真的开口道。
  “是!”
  “行了,我们现在回宫吧,我还得要准备一下,另外明天朝会散了之后,玄成你们几个人都来两仪殿,他们回来之后,大家一起见一见吧。”李世民开口道。
  “是。”魏征立刻躬身行礼。
  其他人也知道是说是,明天李承乾他们就要回来了,当初去的七个稚童,现在已经变成了七个少年郎,最大的李承乾都已经十六岁了。
  按照原本的想法,李世民只是让他去学习三年,但是怎么都没有想到他去了已经整整六年了,六年时间,不知道他已经长成了什么样子,但是从他不断跟李世民来往的书信里面,李世民却看的出来,李承乾的学识很多东西已经有了霍刚的风范了。
  或者说,他的字里行间已经有了他当初见到霍刚的那种感觉了,而且李承乾从大汉发来的信封里面,很多对于大唐的未来,大唐的走向等等,看的甚至比李世民都要更加精准。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会同意他留在大汉六年的原因,因为他的成长用肉眼可以看的见。
  说实话,李世民现在都有一些期待,不知道他会见到一个什么样的儿子,他已经成长到什么样的地步了。虽然说对方曾经寄回来了画像,但是画像毕竟不是真人。
  当然,对于其他几个人,李世民同样感兴趣,如果七个人学习的都不差的话,那就意味着大唐又出了七个人才!虽然李恪和李泰二人是皇子,但是他们的学识更重要,因为他们回来之后不久,也许就要直接去执行建立自己国家的事情了。
  这是李世民许诺给他们的,如果他们要做出选择的话,那么李世民自然不会拒绝。
  说实话,李世民很期待。
  李世民回到了太极宫里,哦,跟历史上不太一样的是,李世民迄今为止虽然有了建造大明宫的想法,但是还没有开始,因为大唐步伐太快了,李世民暂时也没有那么多心思搞这些。
  所以李世民现在依然住在太极宫里面,李世民回到了太极宫,而魏征等其他人也都纷纷去了不同的地方,不过不是回家,而是他们接下来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474章 归来
  第二天,长安城南,新建成的火车站之外,这里的外面虽然不是人山人海,但是人已经非常多了,不过如此之多的人,也没有多少普通百姓,虽然远远的地方有普通的百姓在围观,但是他们无法靠近这车站附近。
  这个车站跟大汉的车站就不一样了,它大部分建筑都是典型的中式建筑,以木制搭配石制基础搭建而成,虽然占地面积同样不算太小,不过跟大汉的那种纯粹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自然没有办法比。
  除了站台之外,它的其他地方基本都没有多少钢筋混凝土。
  不仅仅是长安这里,沿途的各个车站都基本是如此,而此刻李世民也是等在站台上面的,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第一列完整运行的火车到来。
  这一列火车也是直接从玉门关开来的第一列火车,李世民的身后罕见的长孙皇后,乃至李世民各位妃子,乃至于李渊都等在这里了,还有李世民的皇子,以及李渊这几年给他造出来的那些妹妹和弟弟。
  因为跟历史上不同,李世民前往西域那一次跟李渊彻底谈开了,所以李渊自然也不用被软禁在承乾殿里面,所以李渊比历史上的生活可是要好的多,而且身体居然也算是不错,估计要比历史上活得时间要长。
  毕竟历史上李渊被软禁在承乾殿,每天除了玩女人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事情了,他的年级本身就大了,加上除了胡吃海塞之外就是女人,即便是这样,李渊在历史上都活了六十九岁已经算是极其高寿了,至少相对于他的生活来说。
  而现在他的精神状态什么的都不错,而且还可以见到李世民的这些儿女,也算是儿孙满堂,所以李渊的精神很好,造人虽然也有,不过没有历史上那么多,整个人的身体也没有历史上那么肥胖,所有精神头还很好。
  除了皇室的人之外,剩下的就是整个大唐有头有脸的官员,除了必须要值守岗位的人之外都来了,抛开这些就是这些官员的家属,以及各个门阀世家在长安城的家主,乃至于一些负责的人员。
  可以说此刻聚集在火车站最前面,不算是佣人以及护卫的一千多人,几乎代表了整个大唐最顶层的一层贵族阶层,如果有人要是能够将这里一网打尽的话,那真是将整个大唐的最高层都给消灭完毕了。
  而更远的地方就是长安车的百姓了,今天长安城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聚集在了这里,实际上火车站这里聚集的百姓数量不算是太多,而从火车站往西域延伸出去的铁路两侧等待着看火车的百姓那才叫一个多。
  距离长安城附近十几二十公里的距离内,铁路两侧几乎都是远远观望的百姓,不过这些百姓距离铁路最近的也有二三百米远,还有更远的,之所以离得远自然也是李世民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破坏铁轨属于违法,而且大唐的律法制定的可就严格的多了,并且如果举报破坏铁路的行为,可以得到高额的奖励,所以大部分百姓是不敢靠近的。
  不过并不影响他们隔着二三百米远远的等着看热闹,毕竟对他们来说,能够在这铁轨上面行驶的钢铁巨龙,这属实是前所未见的热闹。
  李世民他们这里都是坐在椅子上面的,毕竟现在都没有那么精准的时间,只是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所以为了不错过第一个仪式,即便是皇帝李世民也只能是在这里等待了。
  “二郎啊,你说的这东西到底靠谱不靠谱,真的可以日行千里,而且还是拉着数千上万石的物资日行千里?”李渊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