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他们已经讨论过了,因为在这个铁路施工当中,水泥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们自然是可以得到一部分的样品然后进行测试看看能不能讲这些水泥的成品给制作出来。
另外就是钢铁,还有火车头,霍刚可以说了,将来这铁轨和火车头都可以卖,那么如果都可以卖的情况下,大唐能不能将这些东西都买下来,然后自己建设铁路呢?自己建设铁路那自然都是大唐的了。
像是这样的战略武器,掌握在外人的手里面自然不是好事,虽然说刚开始他们是没有办法,但是后面总是要有其他的想法的。
现在的时间才刚刚进入秋季,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准备,而这些时间足以大汉和大唐对于明年的工程进行提前准备,在双方的协议正式签订之后,大汉这边就已经派出了建设部的工程师进行线路的勘探,而大唐在完成了工程的竞标之后,拿下了各个施工路段的门阀世家直接就开始购买大量的粮食。
因为他们知道明年一旦工程开始的时候,粮食想要运输可能会更加贵,所以不如今年提前将粮食运输到位,反正粮食如果存储得当的话存储一两年的时间都不成问题。
而这些准备工作开始做起来,李世民坐在太极宫里面也是感慨不已,因为大唐的工程已经开始了,但是大唐的朝廷连一分钱都不用花,反而目前大唐朝廷光是进行工程款项的押金就收了整整一百五十万贯!
这个数字让李世民一度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是李世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些门阀世家那藏起来的可怕力量,因为这一百五十万贯拿出来,这些门阀世家连眼睛都没有皱一下。
要知道他们接下来还需要不断支付工程所需要的款项,李世民突然明白了霍刚那句话,想要建设国家,不一定要国库里面有钱,这些门阀世家有钱也是可以的,只要合理利用他们,那么大唐就会被建设起来。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些门阀世家的力量其实会逐渐被削弱,因为大唐逐渐强大了,大唐朝廷自然就有了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到时候不管是推行教育,还是执行其他的手段,他们这些门阀世家要么被抛弃,要么就只能同意,跟上时代。
如果他们乖乖的执行,当一个富豪家族不是不行,只要他们不影响整个大唐的朝政结局就行,那个时候其实李世民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他所要的也就是这一点,而并不是将这些门阀世家彻底消灭,他知道这是不可能消灭的。
这一次铁路的修建让李世民明白了许多,尤其是如何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完成整个国家的建设,就比如说这一次,从头至尾花的钱都是这些门阀世家的,大唐朝廷什么都没做,但是大唐朝廷却依然收到了好处。
首先就是铁路的运营权,虽然只有三成,但是这三成是有话语权的,而这些家族却只能享有分红。
至于那个货箱使用权,李世民根本不在乎,因为铁路建设完毕了,不就是给他们使用的吗?现在无非就是将这个使用权再一次出售了一遍,对于国家来说,谁使用都无所谓,只要给李世民纳税就行。
至于分红权,就算是李世民一分分红都不要那又如何?因为真正的股权可是在大唐朝廷手里面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唐朝廷必然会收回更多的股权的。
东西依然是皇家的,而不是这些家族的,他们从头至尾,只是分红而已。
更何况李世民还没有将所有的分红都给出去,现在就是他白赚了一百五十万贯,然后铁路花别人的钱修建了,东西还在他的手里面,大唐朝廷每年还能分红,这简直……不仅仅白嫖,还薅回来钱啊!这样的操作,以前的李世民根本不敢想。
只是这些门阀世家亏了吗?他们虽然在五年内需要持续的支出金钱,但是这些落在百姓手里面的金钱,百姓几乎无法存下,不管是买粮食,布匹,盐等所有东西,而这些东西的商业,几乎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面,百姓的钱最后又回到了他们的手里面。
而这个过程,百姓的生活更好了,铁路建设好了,国家繁荣了,这就是经济的本质吧,李世民直到想清楚了这些,他才明白了霍刚的那一句,钱流通起来才是钱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472章 五年之期已到(上)
大唐贞观8年,公元634年,中元3271年,大汉8年,如今虽然刚刚过了端午节,但是整个长安城却喜气洋洋,甚至长安城的不少商家都挂出了许多红色的灯笼。
不仅仅如此,在长安城的各个主要街道上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干净整洁,甚至在长安城的大街上面都不断的有巡捕开始巡逻,而长安城的百姓们似乎也都是兴致勃勃的讨论着什么。
繁华的市集之上,一个个半大的孩童穿梭者,他们的身上背着一些独特的背带,然后在那里叫卖,“卖报,卖报,大唐月报出炉拉,长乐公主今年出嫁西域,大汉和大唐结秦晋之好!”
“卖报,卖报……”
这些背着报纸的小孩子不断的在大街上叫卖,而旁边则是不断的有人叫住他们,然后从他们的手里面将报纸买了去。
在长安城的东市旁边的一座酒楼之上,一个安静的雅间之内,几个人正坐在这里喝茶,外面的门口有人在把守,下面的喧嚣完全影响不到上面来。
这几个人的年纪都不小,为首的人年纪也就是三十岁左右,体型稍微有些发福,面容白净,身上虽然穿着非常朴素的衣服,但是衣服的料子却是最顶级的丝绸。
“玄成啊,你有没有想过,我们长安城会有这样的一天?”坐在主位的人微笑着开口道。
“陛下,这一天的繁荣不是我们早就所见了吗?”魏征微笑着开口道,没错,此刻坐在主位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而坐在李世民旁边的则是还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个人。
“是啊,说实话,当年坐上这个皇位的时候,我都没有想过,大唐会达到今天的地步。”李世民一脸的感慨。
其他人也都纷纷面带笑容,是啊,他们这些大臣也都没有想到,而且不用想都知道,未来的史书上面必然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好了,具体的竣工通车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吗?”李世民看向了他们。
“是陛下,已经完成了,实际上铁路已经进行过了数遍测试,并且整条路线都经过了仔细的检查,虽然没有一次性跑完全程,但是每修建完毕一段之后,这一条之后的铁路其实都因为运送铁轨的原因跑过几十次几百次,没有任何问题。”长孙无忌立刻恭敬的开口道。
这件事是由长孙无忌来负责的,虽然整个铁路的建设不是由他来负责,但是统筹方面是长孙无忌负责的。
“那就好,跟大汉那边已经进行过沟通了?”
“是的,目前根据铁路部给出的结果,从大汉到我们大唐的铁路里程一共为1815公里,也就是3630里,总计行程时间为50个小时,也就是25个时辰。”长孙无忌给出了准确的时间。
“25个时辰……”李世民重复一遍,然后一时间有些失声,虽然这个数字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知道,之前就已经给出了预估的答案,但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的时候,李世民还是有一种难以想象的感觉。
从这里到曾经大唐西域最西段,仅仅需要25个时辰,在五年前,从这里出发前往那里,商队大约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当大汉出现之后,因为大汉和大唐之间的商贸繁荣,这个时间被缩短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现在,仅仅只需要25个时辰,这意味着即便是西域出现了任何问题,李世民都可以从长安调遣军队到边境,仅仅需要25个时辰,不到三天!
只是……可惜的是西域估计不可能出事了,如果一旦出事,这火车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李世民很清楚这一点。
如果大唐在其他的边疆附近有这样的火车就好了,不过想一想这五年时间的修路工作,李世民又有些自得,因为当年正式他用最短的时间敲定了这一条铁路的建设,才有了随后五年的繁荣。
没错就是繁荣,按照大汉的算法,整条铁路修建的过程当中,大唐至少有三百万人参与了这条铁路的建设,而大汉那边的工人虽然少,但是也有接近五千人以上参与了这条铁路的建设。
虽然这条铁路同时修建的工人巅峰时期也不过就是八十万人,但是除了开工第一个月,其他最少的时候都没有低于三十万,当然,冬季无法施工并不算数。
可以说铁路沿线的所有百姓都因为这条铁路取得了受益,这五年来,这些铁路周围工作的百姓,只要你有手有脚,就没有饿死的人,哪怕是贞观3年到贞观5年这三年时间里面大唐依然遭受了很多蝗灾,旱灾。
但是这些遭遇灾害的百姓都跑到铁路这里去打工,反而没有饿死任何人不说,反而所有百姓的日子都过的越来越好了,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一条铁路,现在李世民已经对修建这些基础建设非常的感兴趣了。
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钱,不过如果是以前的李世民估计还会害怕大唐朝廷没有钱,但是现在他已经不怕了,李世民自诩现在对于玩钱的套路已经“炉火纯青”,所以他现在才不怕大唐朝廷没有钱。
用霍刚的话来说,欠钱的才是大爷,虽然对于国家来说,欠债并不好,但是不要紧啊,反正他欠钱的不是百姓,他欠的是门阀世家,而得到实惠的是百姓,那么只要百姓不造反,这些门阀世家现在妄图动摇大唐根基?
别闹了,李世民现在很有自信,哪个门阀世家敢弄出造反这类的事情估计分分钟就会被人教做人,都不用他李世民出兵。
当然了,大唐朝廷并没有欠多少钱,说起来,李世民现在心里面对霍刚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他所学到的这些玩钱的策略几乎都是跟大汉学习的,都是让负责大唐情报部门的李绩不断的搜寻关于大汉钱庄的种种行动,以及他自己通过去信询问霍刚一些问题学来的。
李世民很难想象,大唐在购买了两万套明光铠,两万匹战马,出资修建了一条长达数千里的铁路,并且按照每个月领薪水的百姓人头来算,总计超过三千万人次的百姓发了钱,而且还管这些百姓吃饱喝好,还有肉吃,大唐朝廷非但没有崩溃,反而似乎过的越来越好。
虽然有欠款,但是这些欠款并不着急还钱,而大唐钱庄可以动用的资金依然超过了七百万贯,总资金达到了一千五百万贯之多。并且按照今年年初统计的数据,大唐国库在去年的税收已经达到了接近700万贯之多。
虽然这些税收在上缴之后就直接花了出去,但是李世民却一点都不着急,因为大唐现在不缺钱。
除此之外,大唐北疆稳定,大唐的一条官道已经直接修到了五原附近,另外一条官道也已经延伸到了幽州关外的幽州城。幽州城是大唐新建的城市,位于四万万亩黑土地的中心地带,那里移民已经超过百万,虽然四万万亩黑土地距离完全开坑种植还有非常漫长的时间。
但是那里的黑土地种植粮食之优秀,产量之高已经得到了大唐所有人的认可,不过可惜的是,目前前往那里的移民数量每年都在降低。
毕竟大唐的人口虽然多,但是这几年有相当一部分去了大汉,另外一部分因为商贸的发展找到了伙计,加上大唐政府主动向四周扩张,以及长乐犁的不断使用,所以内地像是河南道等地方都可以轻松养活自己,百姓自然也就没有了迁徙的欲望。
说实话,李世民现在都有一些希望出现天灾之类的了,因为出现了天灾,这些百姓就有了迁徙的欲望,就可以将幽州道给充实起来了。
“是啊,25个时辰,这样的事情,我们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旁边的房玄龄也是感慨的开口道。
“嗯,这些事情稍后再说,距离长乐出嫁大汉的时间已经越来越接近,承乾他们说是要先回来是吧?”李世民开口问道。
“是的,当年求学的七位稚童,如今也已经成为少年郎了,太子殿下今年已经十六了吧,一些比太子殿下小的都有孩子了,太子殿下如果不是前往大汉求学,现在估计也会有太子妃了吧。”魏征也是感慨的开口道。
“十六也不晚,如果不是当年我们签署了婚书,霍刚那个混小子还准备让丽质十六才出嫁呢!这小子怕不是有好几个妃子了吧?”李世民有些小愤怒。
按照婚约,李丽质本应该去年就出嫁大汉的,但是霍刚硬是用各种借口拖了一年,当然如果李世民不认可的话,那也不可能拖的下去,主要霍刚的借口李世民也无法反驳。
因为这混小子说了,李丽质将会乘坐大唐和大汉之间的第一列正式的列车前往玉门关,那是他给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