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自己也不太认识臣了。比如,以前如果像是突厥之类的使臣要是给臣送礼的话,臣是绝对不会收的。”魏征淡淡的开口道。
“那现在呢?”李世民愣了一下。
“现在,为什么不收?”魏征笑了笑,“只要臣不答应他们任何事,他想送,臣就敢收,收了之后,臣去资助几百几千个孩子读书不是好事吗?至少为大唐培养上千个读书人,钱又没错,看它用在什么地方。”
李世民的表情变得无比古怪,如果说上面魏征的变化只是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那这最后这个,这连原则都变了啊。
“说回刚刚那个问题,实际上,就算是陛下愿意让一些大唐的百姓迁徙到大汉去,但是最终这个人数也不会太多……”魏征继续笑着道,不过他说道这里的时候,突然被殿外传来的常林的声音打断了。
“陛下,长乐公主求见。”常林的声音在外面响了起来。
“长乐?她来干什么?让她进来吧。”李世民愣了一下,不过还是开口道。
“是!”
外面随着常林的回话,很快殿门被人推开,一个长高了一些的小美女推开门走了进来。
走到两人面前,长乐立刻行礼道:“儿臣见过父皇。”
“免礼。”李世民摆了摆手,旁边的魏征立刻弯腰行礼道:“臣见过长乐公主殿下。”
“魏尚书免礼,长乐见过魏尚书。”长乐也同样给魏征行礼。
“长乐,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有什么事情吗?”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的父皇,霍刚给儿臣捎来了一些东西,让转交给父皇。”长乐小脸微微红了红,不过还是认真的开口道。
“哦?什么东西?”这么长时间以来李世民早就习惯了,虽然这里跟西域隔着那么远,但是得益于大汉的运输商队,霍刚隔三差五就有东西给长乐捎过来,这才没过多久,没事跟长乐聊天的时候,话里话外她都已经是霍刚了,只是她自己还不自觉而已。
“是一套识字的方法,他……他说让儿臣转交陛下。”长乐想说什么,最后有些窘迫的没有说出来,而是干脆转移了话题。
李世民立刻跟魏征对视了一眼,感情在这里等着他们呢?怪不得魏征回来的时候霍刚说马上送过来,结果东西又送到长乐那里去了。
李世民是真的又气又好笑,这小子,平时觉得他不近女色,但是这跟自己女儿订婚之后,这隔三差五就送东西,这宫里不管是他的那些姐妹公主,还是他的那些妃子,简直对长乐嫉妒的不行,但是嫉妒归嫉妒,她们又不可能说什么,毕竟长乐是要远嫁西域的。
问题是这种隔着数千里都要送一些小东西,而且还是他亲手制作的小东西……这种情谊,你让一个小姑娘怎么可能扛得住,别说长乐扛不住,这宫里不知道多少公主,郡主,县主私下都说,如果她们有这么一个爱她们的男人,别说西域,就算是流放之地又如何。
李世民气的是这小子长乐还这么小就开始惦记了,虽然长乐迟早都是他的妻子,但是这也太不把他这个老丈人放在眼里了吧?重点是都不跟他这个老丈人打招呼,也不给他送点礼物,所有好东西一个劲的往他闺女那里送,啥意思?这是觉得送到长乐那里,最后还是他自己的是吗?!
难道你忘了长乐现在还没过门吗?!她的那些东西,理论上,朕要是愿意,将来她一个都带不走!
同样,李世民觉得好笑的也是这件事,这小子真的是一点都看不出来自己当初跟他交流时候的那种雄心壮志,那个时候霍刚见到他就像是见到一个普通人,那种雄心壮志连李世民都觉得佩服。
但是现在,他就像是哄小姑娘的登徒浪子,问题是这种小手段,让长乐很多时候都有些朝思暮想了,李世民不只是一次见到长乐没事就看着霍刚的那些素描画像,没错,就是那些,因为这个痞子后来居然又送来了许多张素描。
不仅仅是他自己画像的,还有骑着他那匹叫红云的战马所画的都有,简直,李世民都不知道该如何说好了。
魏征倒是无所谓,因为魏征虽然很多心态都改变了,但是女性的地位这方面,在魏征这里想要改变也很难,在魏征看来,长乐能够为大唐和大汉维系如此的关系,已经是青史留名了,这样的功绩就像是汉之王昭君。
至于长乐自己是不是愿意之类的,魏征根本没想过,至于霍刚将东西给长乐,他也不在乎,反正随后给了大唐就行,给谁无所谓,甚至他觉得,像是这样的事情,多多益善,有本事就多来几次。
“东西呢?”
“这是第一本,剩下的在宫外。”长乐犹豫了一下,还是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一本书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伸手接过来,当他看到这本书封面上的字迹之后,李世民整个人就彻底无语了,因为这封面上写着的是:长乐拼音识字法。
这……个名字不用想,肯定跟长乐犁是一样的,要知道,现在长乐犁已经在民间彻底宣扬开来,一个冬天,整个大唐所有百姓的嘴里讨论最多的就是大唐长公主长乐公主殿下!因为那长乐犁可以让他们每个人多种数倍的土地,而且还能够节省人力畜力!
这简直是万家生佛的场面!不少的百姓家里都已经给长乐立了长生牌位。
这拼音识字法如果也用长乐的话,那岂不是说,日后大唐所有的学子都学这个方法,这意味着……李世民已经不敢想了,古代像是这样可以加速别人启蒙识字的学识……这可是会进入文庙的啊!
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想一想,如果大唐推广,后世无数寒门子弟都可以说是通过长乐拼音识字法学会的识字,他们长大之后,长乐如果不进文庙,岂不是在否定这些寒门子弟的启蒙老师?!这种事情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
第394章 草率了
李世民脸上的表情是五味杂陈,旁边的魏征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的眼神还算是不错,李世民翻看的时候,他已经瞄到了那书籍封面上所写的字,魏征立刻垂下眼帘,眼观鼻,鼻观心,对他来说,叫啥名字都可以。
反正这东西在大唐普及就行,更重要的是这东西是人家霍刚发明的,霍刚说它叫什么名字,那就是叫什么名字,谁也不可能反驳的,人家送自己未来妻子,谁也无权说什么,对把?
到时长乐站在那里表情有些小窘迫,这个人,每次就做一些让她难堪的事情,哼,讨厌死了,将来见了他,就……就……长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地方,小脸上浮现了一丝红晕,思绪早就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去了。
李世民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女儿的异常,他有些无奈的干咳了两声,李世民的干咳将长乐给惊醒了过来,不过他也不会多问,毕竟他也知道长乐年纪小,脸皮薄。
所以李世民也就无奈的假装没发现她的异常,直接开口道:“那长乐麻烦你送过来了,这东西对父皇来说作用可是非常大的,这样,你让人讲东西放下,然后你先回去吧,对了,记得帮父皇向霍刚道谢。”
“是,那儿臣告退。”长乐立刻重新向李世民和魏征行礼,魏征也赶忙回礼,然后长乐就快速离开了这里。
等长乐离开之后,李世民就无奈的将手里面的书递给了魏征道:“你看看,你看看,这像话吗?”
魏征接了过来,看到了封面上的字迹,然后笑着说道:“我倒是觉得陛下你应该开心才对。”
“玄成啊玄成,你这样,朕很不习惯啊,我都有些怀念你以前动不动就骂朕的那个样子了。”李世民有些无语,你这是魏征吗?
魏征也是笑了,他当然不会将这件事当真,没有人喜欢别人骂他,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一个皇帝,以前李世民愿意容忍他,魏征也很清楚,那是李世民做给天下人看的,如果不是为了让天下人看,他魏征有一千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臣觉得臣没有说错,陛下是这大唐的皇帝,是天下百姓的皇帝,但是陛下也是人父,臣也是人父,所以臣很清楚,霍刚能够为长乐公主殿下做到这个样子,这必然是公主的福气,也是陛下和皇后殿下的福气,因为你们不用为长乐殿下远嫁西域而担心了。”魏征拱了拱手,然后笑着说道。
“是啊,你这么说,确实如此。”李世民一听这话,仔细想想,确实如此,长乐是李世民非常疼爱的大女儿,现在这么一想,霍刚愿意如此对待她,这比什么样的保证都能够说明他对长乐的重视。
说实话,李世民已经满意的不能在满意了,不要说霍刚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君主,就算是他大唐的公主下嫁给那些大臣的家里,李世民都不敢保证这些公主就能够过的幸福。
就算是公主,嫁过去,其实也是没有多少地位的。
“不过,你说,这家伙,真的是,一言难尽,玄成你知道长乐现在有多少钱吗?”李世民无奈的开口道。
“臣不知。”魏征愣了一下,这个事情他怎么可能知道。
“长乐现在比朕的内库都有钱。”李世民叹了口气。
“啊?”魏征这一次是真的愣住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这钱?”魏征立刻想到了什么。
“都是霍刚送的东西,之前长乐犁,霍刚说了,那玩意有什么专利费,就是天下商人不管是谁,如果愿意打造这长乐犁卖给百姓的话,那么都要向长乐缴纳一文钱的专利费。”
“这叫鼓励天下创造发明,但是长乐体恤天下百姓,所以长乐给所有的商家免了这部分的专利费,让天下的商家更便宜的卖给百姓,给百姓得利。”
“但是这只是小钱。”李世民开口道……
“陛下糊涂啊。”旁边的魏征直接打断了李世民的话。
李世民:“??”他有些懵逼的看着魏征,你这么激动干什么?刚刚还说你有所改变呢,难道你没听出来朕还没说道主要的话题吗?
“怎么了?”李世民开口问道。
“陛下,这长乐殿下的专利费怕不是陛下你怕天下传出一个皇家与民争利,与百姓争利的不好名声,所以才取消的把?”魏征有些急,所以以前的一些习惯直接就出来了。
李世民:“……”他突然觉得以前的那个魏征不可爱了,他还是喜欢刚刚的那一个魏征。
不过魏征的话还是让李世民老脸一红,但是他怎么可能承认这件事,他飞快的说道:“怎么可能,那是朕自己女儿的东西,朕怎么可能抢,是长乐自己这样觉得,然后才直接放弃的。”
魏征差点没忍住直接开喷,你也好意思?您一个当皇帝的,你好意思将这个黑锅直接扔给你几岁的女儿?魏征一点都不相信李世民的话,就像是李世民很了解魏征一样,他魏征也是很了解李世民了,哪怕他们两个人之间相处的时间并不长。
这事绝对是李世民自己做主直接做了,最多了后来跟长乐说明了一下,这种事情,长乐怎么可能在意。
“好吧,不管事情是如何,这件事陛下就不能同意。”魏征直接开口道。
“为什么?”李世民有些纳闷,好你个魏征,这要是以前的你,这件事你应该夸朕才对?你着去了了一趟大汉,这是非都不分了?
“陛下,我问你,你觉得天下商人在制作售卖这长乐犁的时候,他们会因为长乐公主免了专利费,而将这个长乐犁的售价降低一文钱吗?哪怕这一文钱并不多。”魏征直接问道。
李世民愣了一下,然后他很快就摇了摇头,实际上他当初做出这个决定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这个问题,准确的说,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根本就不重要,这有什么好考虑的?一文钱而已。
“所以我说,陛下您糊涂啊,您想想,这天下的长乐犁会卖多少?虽然说这些商人的价格不会太离谱,但是我想我大唐数百万户百姓,最起码一户一具长乐犁肯定是有的吧?而且这东西是会损坏的,未来我们开荒黑土地,这东西的数量还是会增多,全天下千万具长乐犁一定是有的。”
“这千万具长乐犁就是千万钱!虽然说只有一万贯,但是如果这一万贯收回来之后以长乐殿下的名义,或者是干脆以皇家的名义不管是开设免费的私塾教导天下寒门学子读书也好,还是说赈济救灾也好,这皇家的名誉不就分分钟回来了?”
“甚至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到时候就说这些私塾或者是救助百姓的,其实不是长乐公主殿下,也不是皇家,而是天下的无数百姓,是他们购买长乐犁的时候,也出了一份钱,这是增加大唐凝聚力的绝好机会呀!”
“然后皇家还有了名声,而现在,这些钱我们赚不到,百姓也没有落到实惠,都到了商人的手里面,而百姓最多了也就是当时说一句陛下仁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