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座玉门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局一座玉门关-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好叫首领知道,这自古以来也没有让他国驻军帮忙防守我国安全的先例,我焉耆愿意成为大汉的属国,与大汉在各个角度共同进退,哪怕是共同面对其他的敌人。”
  “说实话,再来之前我们龙突骑支国王也收到了西域其他各国的一些要求,想要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你们大汉,毕竟大汉现在和大唐已经结为同盟,这接下来的扩张方向已经不言而喻。”
  “但是我们国王都已经严词拒绝了,表示我们愿意和大汉一道共同进退。”龙新于途立刻弯腰行礼快速开口道。
  霍刚顿了一下,说实话,遇到这样的国家,你有时候也是挺无语的,不过焉耆关系到霍刚后续的一系列发展,尤其是关系到后续灵泉水的属地问题,如果灵泉水直接融入塔里木河的话,那意味着以灵泉水那变态的作用,霍刚甚至可以在这里至少弄出数亿亩的良田。
  这里将会彻底成为大汉的粮仓,哪怕它的旁边就有一个国内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如此,但是有了灵泉水的功效,塔克拉玛干沙漠彻底消逝不可能,但是让它的面积逐渐的减小,千年之后,它能不能消逝,那就要看灵泉水的作用能不能持续千年之久了。
  如果真的可以持续千年之久的话,让它消失真的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不过身为一个合格的首领,霍刚知道,不好意思这种情绪是绝对不能有的,所以霍刚直接就开口了:“哦?按照你的说法,有不少想要反对我,那我能不能听一听,到底是谁?”
  “比如说大汉以西的高昌国。”龙新于途立刻开口道。
  霍刚挑了挑眉毛,这倒是让霍刚有点意外,看起来这鞠文泰是真的够自大的,想一想,历史上这家伙不就是因为太过于自大,得罪了李世民,最后导致高昌被大唐所灭。
  说实话,有时候这些西域国家,霍刚真的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勇气,就是因为中原的各个王朝自古以来对西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想法,所以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问题是他大汉也不是啊?还是说他霍刚的名声还不够响亮?
  怪不得,连西突厥现在的可汗,刚刚造反上位的莫贺咄都派来了使者,但是近在咫尺的高昌却从头至尾都没有跟大汉发生过任何的联系,当然民间的那些商人不算。
  当然,霍刚也不是自负到认为整个西域所有的国家都应该人人来投,但是现在看来,他的脚步还是要加快啊,不过想要加快脚步,今年冬天的计划就不能耽误。
  霍刚现在的实力,说实话,就和几百年后成吉思汗统治之下的蒙古有点相似,他轻易可以占领大量的地盘,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底蕴,那么这些地盘是守不住的。
  有句古话一直都说的好,打天下容易,但是治理天下很难。
  打下了如此广大的国土面积,但是霍刚想要彻底将这个西域统治下来,那么有一点就必须要跟上,那就是文化人才,哪怕是刚刚经过了基础普及识字的普通人都可以。
  这些普通人只要足够忠臣,霍刚不要求他们有什么太大的才华,只需要可以按照霍刚的政令,将所有的政令执行下去就可以了。
  “行,我知道了,但是你回去告诉你们龙突骑支国王,他可以和这些西域国家联合,但是最后的结果我保证。”
  “既然你们不愿意和我大汉结盟,我大汉不强求,但是看在你们还算是谦逊的份上,我可以许诺不攻打你们,但是记住一点,你焉耆的地盘我大汉可以不要,但是你们焉耆人也不要随便进入我大汉的地盘。”霍刚冷笑了一声直接开口道。
  结盟是不可能结盟的,结盟至少也是要像大唐这样的国家,否则的话一个属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霍刚不如直接拒绝。
  但是焉耆国的态度放的很低,所以霍刚也不能随便攻打,打仗就是要死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选择,虽然这样很难,但是其实并不是不能操作。
  “首领……此话当真?只要我焉耆不进入大汉的地盘,大汉就不为难我焉耆?”龙新于途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问道。
  “是,我霍刚的话,从不反悔。”霍刚淡淡的开口道。
  “那……微臣告辞。”龙新于途的态度放的很低,不过他的这话,显然也是在试探。
  但是霍刚并不在乎,直接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等龙新于途离开之后,霍刚直接开口道:“夏竹。”
  “首领。”
  “传令公孙林,马渊,以及刘安三位将军,即日起,以白虎军和朱雀军为主要部队,立刻向西,绕过焉耆国,将焉耆国以西,以南,以北所有无主之地,以追击马匪的名义,全部都占领,切断焉耆和其他所有国家的所有通道。”霍刚冷冷的下令道。
  “是!”
  “告诉运输队和各个商队,他们必须在大汉的领土内行进,严禁进入焉耆国,另外这个冬天的补给让运输部加紧向西部运输,保证白虎和朱雀军的动机补给。”霍刚很干脆的开口道。
  “是!”
  随着夏竹离开,霍刚微微眯了眯眼睛,高昌国可以暂时先留着,但是焉耆国这边必须要解决,其实西域有大片的地方都是毫无人烟的,这些地方可以说谁占领了就是谁的。
  以前这些地方都是西突厥的,现在其实默认也是西突厥的,毕竟西突厥虽然说落寞了,内乱了,但是作为西突厥各个属国的这些西域国家并没有完全的对外公开脱离西突厥。
  所以,这些地方没有人敢占领,但是霍刚派遣出去的白虎军和朱雀军可以,这么说吧,现在这西域的其实远远不如后世的环境那么恶劣,毕竟现在的水土流失没有后世那么严重。
  像是塔里木河,后世的塔里木河很多地方几乎都已经断流,仅仅剩下了古老的河道依然存在,而那些河道在这个时代全部都是有水的,比如说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横穿往南至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的脚下。
  这一段塔里木河的河道是真的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心横穿了过去,当然,到了一千多年后它已经彻底干涸了,但是河道依然存在,由此就可以知道,它断流干涸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否则的话,一千多年的时间,河道早就被沙漠所掩盖了。
  霍刚已经找人讲这些地方打听过了,这条河流现在确实是存在的,虽然水流并不算是很多,但是它依然没有干涸,按照历史上的记录,等楼兰国灭亡的时候,也就是孔雀海干涸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塔里木河汇入孔雀海,也就是后世罗布泊的河道断流的时候,估计这个地方也就断流了。
  但是目前来说,它还没有,这就是霍刚的机会。


第356章 机会(下)
  这也是为什么曾经的丝绸之路会选择这条路的原因,因为这里一路往西都是有一条河流的,而西域的人口分布以及国家分布都是依靠这些河流。
  而这里一直往西,如果彻底拿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侧是昆仑山脉,那里按照现在的条件,也就是昆仑山脉的山脚会有一些人生活,但是人口不多,而作为天险,昆仑山另外一侧也就是青藏高原上面,其实这个时代的人非常少,几乎可以说全部都是无人区。
  后世吐蕃强大之后,这个地方的人口都不算是多,包括一千多年后,这些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无人区。
  所以,拿下了这里,霍刚可以说是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而且,这西域虽然山脉纵横,但是实话实说,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直到阳关附近,这里的地形还算是平坦,没有难以逾越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如果道路修通的话,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走。
  古代的冬季行军打仗绝对不是什么太好的选择,但是霍刚之所以敢现在用兵,其实有几个原因,第一,因为地处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中间,这一条狭长的地带之内,其实冬天的温度并不算是很低。
  虽然这个时代的温度远比后世要低一些,但是冬季的最低气温并不算是很低,大概也就是零下十几度的样子。当然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也是有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山区。
  像是焉耆国这里的温度就并不是很低,所以霍刚并不担心运输的问题,这一年的时间里面,往来于大汉和焉耆国的商队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的增多,随着这些商队的增加,这里的道路自然早已将探明。
  交通与运输部这里运送过去物资并没有多难,而且很多粮食都已经提前存储在了楼兰等地方,距离那里的运输距离并不算是很远。
  龙新于途离开的速度并不慢,但是他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有白虎军和朱雀军的速度快,倒是他出发的时候,遇上了后续从楼兰城出发的后勤运输部队,连绵不绝的马车前往焉耆国的方向,看到这个的龙新于途不可能不紧张。
  而且这些运输队也并没有隐瞒他们的去出,当然他们只是说他们要给前方的军队运送粮草,至于军队干什么去,那他们也不知道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龙新于途脸色狂变,在他看来,霍刚也许已经直接派遣军队前去进攻焉耆国了,不然的话,不可能会有如此之多的粮草运送,按照这些粮草的数量,至少可以支持数万大军!
  而他们焉耆国的所有军队加起来才不过六千,而这六千可战之兵还部分在好几个不同的城市里面。
  不过不管他怎么想,龙新于途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率领着自己的人快速赶回焉耆国。
  朱雀军和白虎军并没有进攻焉耆国,但是他们就是从焉耆国的边上路过的,焉耆国和楼兰城之间的距离大约是不到800里的距离,这个距离对于朱雀军和白虎军来说,几乎三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
  不过路上公孙林也释放出了自己的斥候开始在周围绘制相关的路线图,尤其是所有跟河流相关的信息全部都要绘制,当然主要绘制的就是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是突厥语的读音,现在这里就叫塔里木河,在离开楼兰国往西大约200里左右,公孙林他们就见到了河流,不过河流在这里就已经断流了,按照原本的河道来计算,这条河道应该是一直汇入楼兰城原本的孔雀海,现在名为霍赐海。
  河流在这里就几乎没有水流了,当他们持续往西的时候,河流的河水逐渐开始增多,河流两侧也逐渐出现了草原,甚至在不少地方,公孙林他们还遇到了一些大约只有十几户牧民的突厥人。
  对于这些突厥人,公孙林自然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倒是让他们意外的是,他们经过的时候,这些突厥人居然主动迎了上来,询问他们是否是霍首领的军队。
  当公孙林给出肯定答案的时候,这些突厥人居然欣喜的表示,他们是否需要热水之类的,多余的东西他们没有,但是给他们烧点热水开始可以的。
  这倒是让公孙林他们有些惊讶,询问过后,公孙林才知道,这些突厥人都是得到了胡禄他们宣扬过的霍刚存在的突厥人,只是他们的条件实在是太差,手里的粮食很少,所以没有办法长时间的迁徙。
  他们一直在等待霍首领什么时候统治他们这里,得到这个消息的公孙林是真的有些意外,不过在意外之后,公孙林就果断对他开口道:“从现在开始,这里就是霍刚首领统治的地盘了,你们可以树立大汉的旗帜,如果有人敢对你们不利,我们一定为你们报仇。”
  交代完毕之后,公孙林直接就命令手下,拿出了一面特制的大汉旗帜,跟他们军旗不一样的是,这面旗帜是黑底红字,长方形的,上面只有一个“汉”字。
  而这一次他们出来的时候,像是这样的特殊旗帜他们每个班的士兵都携带了一面,也就是说没10个人就有一面这样的旗帜。之所以携带如此之多数量的旗帜,为的就是,按照首领的话来说,那叫“宣誓主权”。
  只要将这面旗帜插上了,那就是大汉的地盘,如果其他人再占领的话,那就是对大汉不宣而战!而像是这样的居民点就很重要了。
  将这面旗帜郑重的交给对方,让公孙林有些意外的是,这十几户突厥人的头领是面色庄重的单膝跪地将这面旗帜接了过来。
  看到这一幕的公孙林在看了他们的情况之后,果断留下了一封书信,让他交给后续来的大汉的商队,既然这些人愿意加入大汉,那他们就大汉的子民,自然也是在首领的救助范围之内。
  对方并不识字,不知道公孙林给他的信封里面写的是什么,但是却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将这封信交给挂着大汉旗帜的运输商队。
  不是每个运输商队都会有权利挂大汉旗帜的,至少目前不是。
  离开这个聚集点之后,公孙林突然就有点喜欢突厥人了,因为突厥人喜欢游牧而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么可想而知,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