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座玉门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局一座玉门关-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我们想,如果将这些水蒸气给它增加压力,不让它刚刚蒸发就释放出来,就像是之前在铁管里面,等它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释放出来冲击活塞,是不是就可以让活塞动作更快,或者说推动更加巨大的活塞,可以发出更大的动力?”鲁木问道。
  “我……”霍刚差点将“卧槽”两个字直接说出来,但是霍刚看着鲁木和旁边都在安心听讲的卢峰他们,霍刚就不得不说,这些人……真的太变态了。
  这连高温蒸汽,过热蒸汽都快要整出来了?如果让你们继续下去,这特么就是工业用的大型蒸汽轮机的原理啊!蒸汽轮机就是由高温高压蒸汽推动的,后世所有的大型船舶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包括核动力。
  因为核动力也拜托不了烧开水的命运。
  问题是,鲁木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原理,他们只是根据这些描述,然后加上自己的猜测,就直接开始推导结果了……这是典型的传统工匠类思维。
  其实中国古代的一些工匠,在传授给自己徒弟自己绝活的时候,很多时候,因为这些工匠本身也并不懂他们绝活的原理,他们更多是生生的通过无数次应用将这个原理总结出来,但是他们不知道具体原理。
  所以他们就开始用这种笨办法教授自己的徒弟,这也是古代很多绝活因此失传的原因,因为这种笨办法教授徒弟是需要徒弟悟性的,如果领悟不了,那就是真的领悟不了。
  因为不知道原理,你就想领悟,那有时候,真的很难。
  就像是你不知道勾股定理的原理,但是你知道这个长度这个类型的三角形的数据一定就是这样。那么你就只能做用于这个长度的三角形,但是如果你知道了定理的原理,那么你就可以将它应用于不同的直角三角形当中。
  霍刚并不是瞎说的,他说的可是实话,因为古代的这些工匠,不识字的都是大把大把的,而许多不识字的工匠,但是手里面却有着很多绝活,所以可想而知他们要学习这些东西所经历的难度。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因为这个时候的徒弟,真的是从小认了师父之后几乎都是要在师傅家长大很多年的,会一直跟着师傅学习。
  这也是为什么,欺师灭祖这两个行为几乎都是相等的。
  “你说的不错,你们真的不错,其实不仅仅是蒸汽,孔明灯你们都知道吧?”霍刚看着他们道。
  “知道。”所有人立刻点了点头。
  “所以,其实空气也有着跟水蒸气同等的作用,如果你们可以将燃烧的空气密封在一定的空间内,让它快速燃烧的话,燃烧的空气所带来的热空气也会具备有类似于水蒸气的作用。也可以推动活塞,不过目前我们没有足够这方面的燃料而已。”霍刚认真的开口道。
  他不介意将这些知识告诉这些人,至于说到底什么知识学习应该在先,什么知识应该学习在后,去他的吧!霍刚才不管那么多,主要是霍刚也不知道!后世他学习的课本都是无数人总结出来的,而这个时代,霍刚只能是想起什么教什么,他怎么知道什么东西该先学习?
  所以这些工匠到底能学习到什么,就任由他们发挥吧,实际上他们所学的也就是极为有限了,霍刚真正所期望的是现在那一批从小开始学习现代科学的,这些工匠的孩子们,他们才是真正的未来。
  但是霍刚也不得不承认,在给他们著书立传的刺激下,这些工匠所爆发出来的学习能力,简直超过霍刚的想象。
  就像是后世很多年轻人调侃,如果现实中也像是游戏一样有熟练度,并且努力就能明显看到进步成果的话,估计所有人手底下都会一些绝活。
  虽然这是一个调侃,但是也不得不说,它其实是有一些道理的。
  “不过这些东西你们也不要好高骛远,就像是蒸汽机一样,它的研发永远都没有尽头,你们可以继续研发更先进的蒸汽机,比如说将它的体积做的更小,但是输出的功率更高等等,但是也不能一次性将目标定的太高。”
  “别忘记,你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将这些蒸汽机利用在我们不同的工业当中去,将这些蒸汽机不断的改良,让它们可以辅助研磨水泥,辅助煅烧水泥等等。”
  “只有解放更多的人出来,我们的生产速度才会更快,我们领地才会更加富饶,就像是那些我们纺织出来的丝一样,我们一个人同等时间可以比大唐快10倍,那意味着我们的人工成本就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那我们制作出来的布匹最终成本可能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
  “这样的布匹,如果到了市场上,是不是所有人都要买我们的?当所有人都买我们的,我们是不是更加有钱?”
  “我们有钱了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让你们研发更先进的技术,明白了吗?”
  “谨遵首领教诲。”房间里面的所有工匠都是异口同声的弯腰答道。
  “嗯,卢峰。”霍刚点了点头没有继续下去,而是对卢峰开口道,“你这里有没有合适的,懂得识别矿物的工匠?”
  “首领,识别矿物我懂得一些,但是其他的这方面的人员,不是很多。”卢峰摇了摇头。
  “你不行,你还要跟鲁木改进蒸汽机,蒸汽机更加重要,这样吧,你找几个初步懂得探矿的人,让他组成一个队伍,我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做。”霍刚想了想开口道。
  “是!”


第244章 改进(保底求订阅2)
  从工业城了解一下他们的进度,霍刚就离开了,不得不说,这些工匠给了霍刚太多的惊喜了,本来他还想去看一下孙二的,后来知道孙二并不在工业城,而是跑去制作耐火砖的基地去了,据说这家伙真的研发出来一些新的耐火砖。
  霍刚也就没有去打扰他,倒不是霍刚不负责,而是孙二他们这些人习惯了在例子当中寻找真理,所以他们一边学习,一边会进行测试,而霍刚做这些测试……说实话,他还不如孙二他们呢。
  就是这些知识,他们问道了霍刚也许知道,但是你让霍刚系统的给他们讲,还是算了吧。
  而且霍刚没那个时间,孙二他们也没那个时间,等到了今年冬天的时候,应该大部分人都可以歇下来了,到时候霍刚就有机会给他们系统的上课了。
  之前霍刚已经给孙二他们下达了命令,现在所有已经发现的,可以烧制砖石的地方都已经开始建设砖厂了,因为接下来一直到入冬,都要大量的用到砖厂所生产的砖。
  而玉门关这里是最先开始的,之前来的路上,霍刚就在万民路上发现,一些新式马车已经悄无声息的被鲁木他们制作出来了,也许这样的事情他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跟霍刚说,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但是霍刚却还是将杨老五叫过来了解了一下新式马车。
  “首领,这些新式马车是鲁大家他们根据您之前所说的轴承做出来的,原本马车的轴承已经被替换,里面添加了羊的油脂作为润滑,另外马车的横轴也采用精钢横轴,另外就是车轮的轮毂也由精钢直接锻造出来,这样的话,这些马车的承重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
  “另外因为我们采用了轴承,马匹拉动比以前重一倍的物体,所使用的力气甚至比以前还要小,所以我们现在的运送速度也很快。另外为了防止对路面的损伤,鲁木大家他们在钢铁轮毂的外围订了一圈木头作为缓冲。”
  “之前鲁木大家他们用过麻,动物的皮革等等作为缓冲,不过效果都不好,最后还是选择了木头。这样的话,木头在损坏了之后,更换其实也比较方便。”杨老五给霍刚介绍了一下。
  没错,这就是霍刚看到的马车,马车两侧的车轮已经被钢铁的轮毂给代替,只不过是现在在钢铁的轮毂最外面一圈则是订了一圈木头上去充当轮胎的作用。
  你还别说……在没有橡胶之前,这玩意真的是最好的办法了,木头轮胎……挺好的。
  尤其是当轮胎的木头其实挺还用的,在有水泥路的情况下,路面也足够的平坦,不然的话这个时期的马车坐着真的是足够的受罪。
  “嗯,这样,你回去跟鲁木他们说一下,可以增加一个避震装置。”霍刚想了想说道。
  既然现在他们可以制作出质量非常不错的精钢了,那么最简单的钢板避震方式也可以做出来了。
  这玩意总比现在马车直接作用于轴承来的好,而且有了避震之后,对马车的舒适性等等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提升,而且也可以有效的保护马车上的货物。
  当然了,钢板避震,或者说钢板弹簧减少的舒适度有限,但是总比直接马车跟马路接触来的强的多吧。
  霍刚将钢板弹簧跟杨老五说了,这玩意简单,一听就懂,但是杨老五还是将这些东西记载了纸张上面,并且画出来了大概的结构让霍刚确认过后,他才收了起来。
  至于其他的其实没有什么所说的了,因为这改良后的马车,已经非常像是霍刚上辈子小时候所用的现代农村马车了。
  以前的高车,因为才用木制车轮,为了方便,车轮非常的高大,甚至差不多有大半个人那么多高,所以才称之为高车。但是在采用了钢制轮毂之后,显然鲁木他们是经过测试的,轮毂已经缩小到了后世差不多的正常大小,而且轮辐之间的钢材用料也不多。
  这些应该是他们都测试过的,这些方面霍刚真的不担心,这个时代的工匠,那是真的有匠心,所有东西都是经过仔细的研究,更何况,现在的钢铁比后世要贵重的多,所以他们自然是怎么节省钢材怎么来。
  这里面用料最扎实的估计也就是那一根横轴了,不过现在这新式马车的高度虽然低了不少,但是它的马车面积加大了,并且一辆马车可以拉动的货物也比以前至少增加了50%以上。
  这对他们的运力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增强,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些马车的耐用性自然是增强了许多!估计需要更换最多的就是那木质轮胎了。
  不过这玩意操作起来也简单,直接将特制的圆弧形木条订上去就可以了。当然了一个木质轮胎肯定不可能一个完整的圆形木条,霍刚大概看了看,一个圆形至少是六块木头组成的。
  “我们领地内的马车正在逐步的更换成为这种新式马车,不过首领,这些马车我们要卖吗?”杨老五看着霍刚问道。
  “怎么?”霍刚看了看杨老五。
  “之前郑宁掌柜询问过我们,他们想购买这种新式马车,因为他们不断给我们运送原料,马车的零件损失很大,基本一辆马车的车轮用不了多久就废了。”杨老五开口道。
  “但是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更换完毕,所以暂时没有答应他们,不过现在按照我们工业城的马车工厂生产速度来看的话,现在每天的就可以制造出至少10辆马车,而这个速度还可以继续增加。”杨老五开口道。
  “这么多?”霍刚有些惊讶。
  “是的,主要是全新的锻造方式让我们生产轮毂,轴承这些的速度很快,反而上面的木制部分不够了,我们的木匠都有重要的工作。新培训的制作流水线马车的工人还在学习当中,不过速度也快,大约再需要二十天就可以迎来一个爆发期了。”杨老五开口道。
  “成本你们核算过吗?”霍刚想了想问道。
  “1000元。”杨老五给出了一个成本,“这里面是钢铁,以及我们的工人等成本。”
  霍刚点了点头,这个成本不高,但是也不低,当然你要看跟谁比,如果大唐制作出同等的马车出来,至少翻二十倍,估计都难。光是那些钢铁就不可能奢侈到用来制作马车。
  但是大唐的木质马车呢,基本也就是这个成本价了,当然了,霍刚觉得,自己要翻三倍的价钱,按照3贯的话,估计是陇西李氏还是会购买的。因为自己这一辆马车肯定比陇西李氏三辆马车要耐用的多。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这些钢铁部分坏了,他们都可以将钢铁拿去制作别的。并且,如果按照3贯的价钱购买这一辆马车上的精钢,估计大唐能够笑死!
  这个一点都不夸张!霍刚都觉得,如果真的自己大量这个价格卖给他们,估计陇西李氏立刻买回去就将马车拆了,钢铁融了做了别的了。
  如果价格太贵的话,那估计也没有必要了,人家不如还用原本的木头马车。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马车变得厉害了,对霍刚也有好处啊,因为他们运送物资的速度就会更快!大唐地大物博,霍刚现在想的可不仅仅是从大唐弄粮食那么简单了。
  比如说纯碱,现在纯碱的对霍刚的领地帮助也很大,但是工业制碱目前对霍刚来说,不太划算,成本太高,霍刚有更方便的选择,就是天然碱矿!而大唐的境内就有大量的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