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香港,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故乡,是祖国的密不可分的神圣的疆土,是绝对不能割舍的地方。这不单单是田汉对香港的眷恋,分明是炎黄子孙的呼声,是世界民众对和平的渴望。
………………………………
第一百二十章 营救行动(二十七)
田汉在台上继续着他香港情怀,他将手指向了长孙花衣进来的方向,大家顺着他手指看到了长孙花衣和汪莹,与歌声同拍的掌声响起,无论是苏联人还是中国人,都为他们俩闪出了一条通向舞台的胡同。
汪莹不知什么时候挣脱了长孙花衣的怀抱,此时汪莹找到了舞台的感觉,端重大方地挽着长孙花衣的胳膊,微笑着穿过人群,长孙花衣则有点窘迫,快到舞台时,他松开了手,让汪莹独自走了上去。
一首悠扬的《夜上海》在船舱内回响,“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
长孙花衣走到舞台的侧面,靠在舱壁上,点燃了根烟,慢慢品着汪莹的歌声。突然觉得自己踩了一样东西,捡起来一看,是一个打火机,打开盖子,还能闻到淡淡的煤油味,在打火机的底部,刻着一个字:“逸”。
长孙花衣想起来,原来在这个船舱,苏联内务部的重点人员及重要目标保护行动专家罗德烈夫曾培训救援执行部的三十五名队员,培训过他们大批次人员的安保措施,张云逸是执行部部长,也应该在场,这个打火机应该是张云逸遗失在这里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很快就到上海了,张云逸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呢?
张云逸现在的情况却很不妙,李剑文带着新四军联络站的人救他们出来后,梅机关行动队和76号的特务一直穷追不舍。当他们终于回到新四军联络站,尚未喘口气,在联络站外警戒的同志进来报告,日本人在附近开始逐户搜捕。
现在如果转移至上海地下组织的其他地点,只会引起连锁暴露,张云逸决定前往苏州河边的秘密据点,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紧张建设,在原来的废墟上已完成了重建,连电台,粮食储备都已准备完善。
新四军联络站虽然在苏州河边,但只有两艘小渔船用于平时传送情报,接送人员,加上李剑文和林岳,二十二个人分乘两艘小渔船已接近超载,大家小心翼翼地向前划去。
而巴尔扎姆号上,梅先生的京剧《抗金兵》作为压轴大戏开唱了,克格勃远东局的别津科夫局长也来到了现场,除了航海部门的人员在进行燃油、淡水、食品补给,几乎所有人都闻讯赶来。
瓦格良号巡洋舰还把观看梅先生的京剧作为激励官兵的一种方式,进行了优秀军官和优秀士兵评选,在舰长的带领下,优秀军官和士兵戴着大红花前来观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抗金兵》是1933年梅先生在上海编演的激发抗日斗志的新戏。讲述的是北宋末年,金人南侵,直抵长江北岸。润州守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共同筹划抗金;并且邀请在邻近担任防守职责的张俊、刘锜二镇出兵相助。
同时,义兵阮良等也来投军报效。梁红玉亲自调兵遣将,并命两个儿子先于其他将领奋勇上阵,又和韩世忠巡视各营,鼓励士气。
次日,双方在金山江面大战,梁红玉擂鼓助战,又亲率女兵接战,韩世忠率二子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金兀术率领的金兵在各路大军齐攻之下,大败。被诈降的王达引到黄天荡,韩世忠夫妇领兵水陆并进,将金兵围困绝地,遂获大捷。
梅先生精湛的表演艺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犹如他超越普通艺人的高尚*守,赢得的是在场中苏人民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敬仰。演出结束后,船舱里出现了数分钟的沉默,田汉满含热泪哼起了义勇军进行曲。
没有指挥,与京剧《抗金兵》形成无缝连接,仿佛是《抗金兵》的结尾曲,在场的中囯人都跟着哼了起来,渐渐地成了慷慨激昂的合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音乐是无国界的,苏联人都跟着唱了起来,所有人都泪流满面,泪光中,闪烁着不屈不挠坚定的目光。
沿着苏州河划了五个小时,张云逸带着保卫队的十九名队员终于接近了原来的军统秘密基地,在其烧毁后刘亦可已经带领上海建筑工会的党团员予以重建,电台和一百余人使用的生活设施基本完善。
这个秘密基地,在苏州河的一条分支河畔,位于柳港镇、五库镇、李塔汇镇三镇交界处,森林荗盛,人烟稀少,沿苏州河分支向上游进入淀山湖,军统专门修有一条秘密通道走陆路通向几公里外的乡村公路,上次浩劫中没有遭到破坏。
如此隐蔽、水陆交通又均很方便的地方用于营救行动中民主人士和文艺界人士抵达上海的第一站,休整后一部分人员从这里进入上海市区,在上海市委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相对于码头、车站,这条路线不是日军的检查重点。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c
另一部分人员从水路前往新四军第5支队的防区,在5支队的根据地沿途参观访问直至与之接壤的国民党第六战区,从第六战区前往国统区的各地。如陈策与何香荟及儿媳孙儿前往重庆,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的夫人前往昆明。
大部分人则在新四军太湖游击队护送下从淀山湖通过秘密水道进入太湖,从太湖奔赴新四军、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邹韬光、田汉、蔡老将军等还要前往延安,邹韬光、田汉等要去参与组建鲁迅艺术学校,蔡老将军和梅先生在巴尔扎姆号上已经接到延安外联办的电报,邀请他俩前去访问。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由水上游击队扩编而来,直属新四军总部,游击队司令员仍由原水上游击队队长梅笛担任。近年来,新四军在南方发展迅速,这与中央和主席对新四军周密的战略布署是分不开的。
1939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随后迁至皖南。4月初,全军集结完毕,江北部队分别集中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和湖北省黄安县七里坪。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营救行动(二十八)
新四军江南各部亦已进至安徽省歙县岩寺,全军编为5个支队11个团,共两万余人。 新四军组成后,根据党中央决定,又成立了东南分局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以项应为分局书记兼军分会书记,陈义为军分会副书记。
新四军组建完成后,中央十分重视指导其在南方的根据地建设。1938年5月,主席致电项应,电称:“项应同志: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虽有困难,但比在敌前同友军一道并受其指挥反会要好些,方便些,放手些。
敌情方面虽较严重,但只要有广大群众,活动地区充分,注意指挥的机动灵活,也会能够克服这种困难。这是河北及山东方面的游击战争已经证明了的。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之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行。
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造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组织民众武装,发展新的游击队,是完全有希望的。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分渡江进入江北地区。
在一定条件下,平原也是能发展游击战争的,条件与内战时候很大不同。。。”
6月中央书记处致长江局、东南局及项应:“新四军正当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主动地、积极地深入到敌人后方去,以自己灵活坚决的行动,模范的纪律与群众工作,大大地去发动与组织群众,建立地方党组织。
组织与团结无数的游击队在自己周围,扩大自己、坚强自己,解决自己的武装与给养,在大江以南,创立一些模范的游击根据地,以建立新四军的威信,扩大新四军的影响。”
上述指示前后,中央对新四军还有多次指示。所有这些指示,史称“战略东进”。整个战略计划是:江南第4、第5支队,从速进入宁、沪地区,建立以大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并东向上海外围镇、苏、吴三角区发展。
第3支队由皖南现地渡江,进入皖中,江北第2支队全部东进,出大别山,会合北渡之第3支队,向东发展,越过淮南路,再向东进入津浦路,继而向皖东北发展。
这样,便形成了新四军4个支队夹长江东进而北向的态势,控制了苏北、皖东北广大地区,天高地阔,战略上便伸开了。
苏北与山东接壤,背靠八路军第115师。皖北与冀鲁豫毗连,和八路军第129师相呼应。于此,新四军与八路军便携起手来,华北、华中两大敌后战场便连成一片。
津浦路和大运河两条南北水、陆交通线也为我所控制,日军华北、江浙两个集团也被我军隔绝。中央对华中工作的指示和新四军东进的部署,使日军江浙、武汉两个集团陷入了新四军游击战争的战略包围之中。
新四军第2支队东进后,在竹沟镇、七里坪设立后方留守处。于是这里便成了豫、鄂抗日游击战争的两个支点。1939年6月,粟余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7月,陈义和张鼎臣分别率新四军第4支队、第5支队挺进江南,创建苏南根据地。8月,谭震宁率新四军第3支队进入皖南,开辟豫皖苏根据地。9月,罗炳恢率新四军第1支队挺进皖东,建立皖东根据地。
1939年冬,**中央派李先年到豫鄂地区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李先年于1940年1月到达竹沟。从此,鄂豫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四军一部在八路军配合下,开辟皖东北和淮海区。
至此,中央整个在江南的战略部署基本完成,新四军各根据地创建后急需民主政权建设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人才,所以从苏州河畔秘密基地前往新四军的民主人士和文艺界人士占接近总数的一半。
当落日的余晖洒在苏州河畔时,张云逸带领保卫队登上了岸,在林岳的引导下已能看到树林掩盖中的二层楼房。
“站住,口令!”突然,树林后传来喊声和拉枪栓的声音。
林岳回答说:“延安。”
从树林后面走出两位端着枪穿着工装的人。
看清是林岳后,其中一人转身向后发出了“布谷,布谷”的声音,然后又掩入树林之中。
林岳带着大家走进秘密基地,从房屋里陆续走出几个人,都是工人打扮,为首的瘦高个长脸的工人对着林岳说:“怎么今天来了?”
林岳回答道:“梅机关和76号特务包围了执行部保卫队的驻地,牺牲了十六名同志,突围出来后敌人仍然穷追不舍,我们只好走水路提前进驻了。”
林岳又介绍说:“这是执行部部长张云逸同志,这是新四军情报部二处处长李剑文同志,后面的是保卫队的同志,等一下再慢慢介绍。”
林岳又转身对张云逸和李剑文说:“这是基地留守处事务长胡文成同志,按组织安排,留守处负责基地至太湖游击队驻地的后勤保障”。
胡文成先后同张云逸和李剑文握了手,“欢迎,欢迎,各位同志请进。”大家便鱼贯进入了房屋内。
尽管刚刚经历了激烈的战斗,但保卫队的职责不能变,安排好秘密基地的警戒哨位后,张云逸用基地的电台向上级汇报了法租界秘密据点被敌人包围,突围出来的十九名队员已经转移至苏州河秘密基地。
章部长很快回电:“已将基地位置告诉太湖游击队并通知其前来接应,在游击队到来之前,要加强警戒,双岗双哨,切实保护好秘密基地的安全,禁止人员外出,防止基地位置暴露。”
张云逸按照章部长的要求加强了安全措施。
吃晚饭时,张云逸得知,基地留守处的同志们并不知道马上要面临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包括事务长胡文成。让留守处的同志和营救队伍一起去太湖游击队驻地直至营救任务完成,也是为了防止营救行动泄密。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抵达上海
两天后,巴尔扎姆号到达吴淞口锚地后,船载的两艘工作艇和两艘交通艇驶进苏州河,在夜幕掩护下,八艘渔船悄悄靠上了巴尔扎姆号的工作艇和交通艇。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一会,两艘工作艇和两艘交通艇均掉头离去,渔船也一艘接着一艘消失在夜色笼罩的苏州河水面。两边河岸,每隔几米便可见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