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区区马匹,就能换来大魏的先进产品,还有种子农具,并且最重要的是鲜卑人有了进入大魏学习的机会!
“我鲜卑终于迎来了蜕变的那一天!”
轲比能出了大帐,看着天空中飞过的雄鹰,在心中想到。。。。。。
建安十六年春,汉中侯府。
汉中郡的百姓这次都过了一个好年。
不但家家户户有新衣,有肉吃,还有新房子住。
过完年后,刘巴和曹节也都回到了汉中侯府。
刘巴是先于曹节回到汉中的,一到汉中,便看到了在汉中城下亲自迎接的林川。
林川看到风尘仆仆的刘巴,十分亲切的上前握住他的双手,真诚的对刘巴说道:
“子初,这些日子实在辛苦你了!”
“汉中侯大人,刘巴幸不辱命!”
刘巴看到林川出城迎接自己,内心也是十分的感动。
自从刘巴来到汉中后,他不但可以尽情施展一身所学,还得到了林川的无比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
刘巴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
接着刘巴便和林川同乘马车返回了汉中侯府。
林川在侯府为刘巴准备了十分丰盛的接风宴。
宴席上也只有林川、邓艾、姜维和陈远。
刘巴看到宴席上一众熟悉的面孔,知道这都是林川最信任的一批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林川今天十分开心,现在喝的就已经有些上头了。
邓艾和姜维对刘巴走遍大魏十三州的经历十分好奇,刘巴也将自己到各州主持汉中分会开业典礼的情况说给了邓艾和姜维。
听到刘巴在幽州和鲜卑人的交手经过之后,心中向往领兵作战的邓艾和姜维,都是全神贯注双目放光。
林川也是对刘巴在幽州分会的事情处理上大加赞扬。
并且林川还让邓艾和姜维多和刘巴学习,以后他们也会是主政镇首一方之人。
陈远则是对各州建立的生产基地比较好奇,他也是重点听刘巴讲述生产基地的建设情况,还有生产情况。
在刘巴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每个州的生产基地目前都是顺利投入生产。
待到刘巴将他的经历和见闻说完,林川也开始给刘巴介绍汉中的变化。
如今整个汉中郡的生产基地已经从原来的九座,扩大到了现在的十二座。
新增加的三座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的便是曲辕犁、筒车还有水力织布机。
林川也对刘巴嘱咐道,各州郡的生产基地建设完成之后,便要开始进行扩张。
所以农业工具的生产被列在的首要位置。
百姓们只有做到更轻松的耕种土地,才会有人选择进入生产基地做工。
否则百姓们种地都费劲,哪里有心思为推动大魏工业化做贡献呢。
刘巴听到林川的嘱咐后连连点头:
“汉中侯大人高瞻远瞩,刘巴受教了!”
“子初,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套!”
林川此时对刘巴已经是完全的信任了,刘巴也绝对值得林川的信任。
最后刘巴和林川全都喝了个酩酊大醉。
曹节则是在刘巴回到汉中三天之后,才抵达汉中侯府。
“又能见到林先生了,真好!”
曹节看着越来越近的汉中城门,在心中暗自欣喜。
林川对曹节也是亲自出城迎接。
在林川的眼中,如今的曹节不仅是曹操的女儿,是维系他和曹操信任关系的重要纽带,还是整个汉中侯府的灵魂人物。
曹节不在汉中侯府的日子里,林川觉得自己在侯府变得忙碌了好多。
之前很少请示他的侯府下人们,突然间开始找他对府上的用度安排进行决策。
从来没有为这些事情分散精力的林川,一律已曹姑娘平时的决定为准打发府上的下人。
如今,汉中侯府终于迎回了它的灵魂。
曹节看到林川的马车之后,心中既有思念,还有甜蜜。。。。。。
幽州。
大魏和鲜卑的互市终于正式开始。
除了汉中商会以外的商户,在和鲜卑进行互市交易之前,都要经过幽州士卒的查验和登记。
并且在进行互市的场地,分别有鲜卑骑兵和幽州铁骑作为维持秩序的军队。
就这样,大魏和鲜卑的互市贸易顺利的开始进行。
鲜卑王庭大帐。
苴罗侯看到兄长轲比能的时候,态度已经变得十分恭敬,之前的愤怒也早已不翼而飞。
不但是苴罗侯,整个鲜卑所有胡人对轲比能的崇拜都达到了顶点。
因为轲比能为草原带来了粮食、布匹、琉璃器物还有食盐。
“这互市,要长久开下去才好啊!”
轲比能心中欢喜,这次可是从大魏那里占到大便宜了。
邺城,魏王宫。
曹操看着互市贸易后幽州新增的马匹数量,还有整个大魏飞速修建的水泥直道,脸上的笑意十分明显。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棉布推广造势
建安十六年三月,汉中郡。
刘巴回到汉中之后,和林川独自又进行了一番长谈。
除了汇报各地汉中分会的具体利润和产品销售数量之外,就是商议接下来的棉布推广事宜。
林川之前就定好了这棉布问世之后,是要做全大魏同步推广的。
只不过因为刘巴被幽州商会的事情缠住,所以这全国推广计划就压到了现在。
其实这对汉中商会也有些好处,那就是棉布的储备足够多。
现在的水力织布机厂房都在全力生产棉布,仓库中的棉布也早已堆积如山。
“汉中侯大人,各地分会的棉布储备如何了?”
刘巴需要知道各个州郡分会的棉布实际储量,这样才好计划推广的力度。
“现在除了边境州郡外,其余州郡的棉布在五万匹到八万匹之间。”
林川回忆了一下大概数字,具体的数据记录在姜维手中。
过年后姜维也已经十五岁了,林川觉得姜维已经可以独立负责一些事物了。
研发中心的陈远,现在已经逐渐将除了研发中心之外的其他工作,包括十二座生产基地的工作,都逐步移交给了姜维。
这两个月以来,姜维把生产基地的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让林川十分满意。
“具体的数据在小维那里,子初到时去水力织布机工厂查阅即可。”
林川对着刘巴说道。
刘巴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接着又询问起水力织布机工厂如今的织布机数量和产量。
这个林川就比较清楚了,于是林川不假思索的说道:
“现在水力织布机工厂共有水力织布机两百六十台,每日可生产棉布三千九百匹,一月可产棉布十一万七千匹!”
刘巴听到林川所说的棉布产量,心中也是十分惊喜,没想到水力织布机工厂扩张的也如此迅速。
“既然如此,那么这棉布的推广便可以全力施为了。”
林川见刘巴如此肯定的说道,并且刘巴还熟悉各州郡分会的情况,便也是重重点头:
“好,这棉布的推广工作,就全部交给你了。但不用太着急,先在汉中休息一段时间,正好可以详细了解一下汉中生产基地的变化。”
“好,一切听汉中侯大人安排。”
刘巴这一路奔波也是十分辛苦,先在正好想借着这个机会在汉中好好休息一下,听到林川主动提起,当即便开心的答应下来。
研发中心内,林川正在和陈远沟通单筒望远镜的生产情况,此时距离刘巴和林川商谈棉布推广工作已经过了五天。
“回汉中侯大人,第一批一千只单筒望远镜已经生产完成!”
陈远领着林川来到了研发中心的仓库内,并对着林川说道。
林川见到码放整齐的一千只单筒望远镜,随手从中抽出一只查看起来。
“质量不错,那这批单筒望远镜送一百只到邺城,其余的都送到幽州吧。”
林川接着对陈远吩咐道。
本来陈远是要尽快将这批单筒望远镜送到幽州的,不过再收到曹操的来信之后,林川就建议和鲜卑先进行互市。
所以这批本来计划用来投入和鲜卑人作战之用的单筒望远镜,就继续生产但没有急着送到幽州。
如今玻璃生产基地已经送来了一千只成品,林川觉得是时候送到幽州去了。
“汉中侯大人,在下这就安排人手送货。”
陈远对着林川躬身一礼,便出去安排送货的人手了。
林川在安排完这批单筒望远镜后,又去了水力织布机工厂。
来到工厂的林川,看到刘巴和姜维也在此处。
正在交谈的刘巴和姜维也看到了林川,二人便停止了交谈向林川见礼:
“汉中侯大人!”
“老师!”
林川笑着摆了摆手道:
“不必多礼,子初对水力织布机工厂的了解如何了?”
“在小维的帮助下,我对整个汉中的十二座生产基地和这水力织布机工厂的运作和生产情况已经了解了。”
刘巴一边说着,一边还对身旁的姜维投去赞赏的眼神。
“既然如此,这棉布的推广计划,现在便开始实施吧!”
林川觉得是是时候开始在整个大魏进行棉布的推广了。
“请汉中侯大人放心,我已经为各州郡的所有的分会掌柜去信说明了,等过几日收到回信,便正式开始。”
刘巴将自己已经进行的安排告诉了林川。
“好,那子初便放手施为。小维配合好子初,一定要保证各个生产基地的产品制造不出问题。”
林川对刘巴和姜维都做的指示,刘巴和姜维齐声领命。
就在汉中商会进行棉布推广的同时,邺城的曹操和幽州的程昱先后收到了林川送来的单筒望远镜。
“这单筒望远镜着实神奇,竟然可以助人看到百米外的人脸!”
曹操正拿着一只单筒望远镜,从阁楼上向着王府大门口看去,护卫的脸看的清清楚楚。
“这剩余的单筒望远镜,便都送与各地的郡守吧。”
曹操对着身旁的侍卫说道,侍卫领命下去安排。
“有了这单筒望远镜,鲜卑胡人更加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亲自体验过单筒望远镜效果的曹操,只觉鲜卑胡人对大魏的威胁已经日渐减少。
远在幽州的程昱收到单筒望远镜后,体验之下更是兴奋。
“此乃斥候之利器,比之鹰隼的眼眸都不为过!”
程昱手持一只单筒望远镜,对着一旁的斥候队长说道。
那名斥候队长也是十分好奇,便接过程昱递来的单筒望远镜望,一试之下发现果然如此,不由得心中大喜。
“大人,不知这单筒望远镜,所有斥候是否可人手一只?”
对单筒望远镜的作用体会更深的斥候队长向程昱询问道。
“放心,人手一只!给我把那些鲜卑人都盯紧了!”
程昱大手一挥,便分发了一半的单筒望远镜出去,并且还嘱咐斥候队长加强对鲜卑人的监视。
幽州商会中,满面红光的赵掌柜正在给刘巴回信,关于棉布推广的所有准备工作,幽州商会已经完成。
………………………………
第一百八十六章 什么?鲜卑和大魏互市了!
汉中郡。
所有汉中分会在刘巴的居中调度下,都飞快的开始了棉布推广的准备工作。
在刘巴收到幽州分会的来信之后,便知道所有分会均已经准备完成。
棉布的大魏全国推广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就在汉中商会开始大力宣传棉布的时候,鲜卑人们也开始在草原上开始大力宣传汉中商会的产品。
鲜卑王庭大帐内。
轲比能正在听着弟弟苴罗侯的汇报。
“兄长,我带着粮食和盐已经去了不下十个小部落,所有小部落的首领都说,如果兄长您能每年冬天都提供粮食和食盐,那他们便决定投靠我们!”
苴罗侯在汇报的时候神情骄傲激动,仅仅一个冬天,凭借与汉中商会互市得来的各种物资,轲比能便已经收服了六个百人左右的小部落。
轲比能在听完苴罗侯的汇报以后,平淡的点了点头对他说道:
“苴罗侯,你去答复那些部落首领,粮食和食盐都不是问题,但要三成的牛羊和马匹。”
苴罗侯一听轲比能的要求变低了,不由得问道:
“兄长,之前不是要一半的牛羊和马匹吗?为什么现在只要三成了!”
轲比能耐心的给这个不爱动脑的弟弟解释道:
“之前要一半,是因为那是冬天!那些小部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