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初也是个商业奇才啊!”
“是啊是啊!”
待到大家感觉说的有些口干后,便又有人端起酒杯:
“诸位!敬汉中侯大人!”
“敬汉中侯大人!”
没有汉中侯组建这汉中商会,就没有他们举杯畅饮的今天。
“汉中侯大人不但是仙家子弟,还精通农事、商道!”
“家中犬子要是能有汉中侯大人十分之一的本事,我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哈哈哈,令郎可去仙岛寻那仙人拜师啊!”
“仙岛寻仙?也不是不能试试。。。。。。”
这两位已经醉了,开始满嘴胡话。
桌上剩下的众人,则是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问题:
今天这邺城分会利润是多少?
各自心算了一番后,打理家中产业最久的那名士族终于开口说道:
“今日邺城分会的利润,不会低于十二万两!”
“十二万两?!”
“我没听错是利润?!”
就连想着让儿子去找仙岛拜师的那个士族都被惊醒了。
最初的惊讶过后,都在打理家族产业的士族们逐渐都认同了这个数字:
十二万两!
并且邺城分会所用的时间仅仅是:
一天!
在座的每一位士族都拥有邺城分会的股份。
一想到这十二万两其中就有自己的一份,所有士族们更是兴奋不已。
今夜他们注定无眠。
魏王宫偏殿内。
曹操和林川仍在谈论着邺城分会。
“估计也只有今日能有十万两以上的利润了。”
林川正在为曹操分析着邺城分会今日的利润构成:
“其中农具占了大概五分之一的利润。”
“粮食种子和布匹也占五分之一的利润。”
“水力织布机和琉璃杯占了五分之三的利润。”
“水泥和红砖基本都是成本价格售卖。。。。。。”
曹操听完林川的分析后,也十分清楚,今日的利润不能作为邺城分会盈利能力的参考。
但可以作为邺城分会,甚至汉中商会影响力和销售能力的参考!
若不是林川让利百姓,今日的利润恐怕三十万两银子都不止!
就算曹操在邺城商会中占股五成,士族们占股三成,林川今天也有两万两以上的进账!
并且曹操那五成股份的分红,其实就相当于林川直接送给大魏了。
“林先生,这汉中商会,实乃日进斗金利国利民啊!”
曹操面对林川,发自肺腑的说道。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汉中商会,遍地开花
邺城分会第一天的销售利润,在第二天中午送到了林川和各位士族股东的手上:
十二万八千五百两!
士族们之前虽然有过计算,但当他们真正看到真实的利润数字后,还是为邺城分会的赚钱速度感到震惊!
一日便可以净赚十二万八千五百两!
接下来几天邺城分会的销售利润,没有第一天那么夸张。
每天的销售利润在五日之后,基本维持到了每日一万两左右。
这其中既有开业典礼抢购潮过去的缘故,还有邺城生产基地产能的缘故。
以邺城生产基地全力生产所能供应的产品量,目前只能维持邺城分会每日一万两的利润。
在其他城池的分会陆续开业以后,邺城分会的销售利润还会有所下降。
不过这种情况林川和士族股东们都不担心。
因为林川要的不仅仅是利润,还有产品的销售量。
士族们则是准备入股更多的分会。
魏王宫,偏殿内。
距离汉中商会邺城分会开业典礼,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天。
“魏王,邺城分会从开业典礼至今,利润一共为四十一万三千一百两。”
“平均每日的利润大约是六万两。”
“不过以邺城生产基地的产能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邺城分会每日利润应该会在一万到八千两之间。”
林川拿着邺城分会的销售汇总,对着身旁正在品茶的曹操说道。
曹操听完林川所说的邺城分会数据后,便点了点头并示意林川喝茶润润嗓子。
曹操在经过邺城分会第一天的销售利润冲击后,对林川所讲的后续利润已经不再大惊小怪了。
“林先生,有了这邺城分会作为汉中商会分会推广的范例,想必后续的分会推广应该会轻松不少吧。”
“正如魏王所说,现在刘子初可是忙的很啊,哈哈哈。”
曹操和林川已经不再讨论邺城分会利润,开始讨论起汉中分会的推广事宜。
“现在除了邺城分会,许昌分会、洛阳分会、荆州分会等都在筹备开业典礼。”
“刘子初现在已经动身前往许昌了。”
林川此时已经知道,汉中分会在大魏遍地开花的最后一道障碍,已经被邺城分会破除了。
许昌。
刘巴正在许昌分会的展览大厅当中,样式同邺城分会别无二致。
在林川的命令下,所有汉中商会的分会,全部采用三层商场式的方式建造。
并且展览大厅一定要足够宽敞。
这样才能让百姓们也有机会在汉中商会购买商品,而不是让汉中商会成为什么高端消费场所。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句话不但是林川给刘巴的警示,也是林川给自己的警示。
刘巴在看过展览大厅没有问题后,又继续上了二楼和三楼。
“李掌柜做的很好!许昌分会便在本月举行开业典礼吧!”
视察完整个许昌分会后,刘巴满意的对许昌分会的负责人李掌柜说道。
“好的刘大人。”
一直陪同刘巴视察许昌分会的李掌柜,也是颇为兴奋的出声答道。
刘巴已经和李掌柜说了邺城分会的开业典礼盛况。
李掌柜听到邺城分会开业典礼当天利润便达到十二万八千五百两,七日利润四十一万三千一百两后,就开始十分期待许昌分会的开业盛况。
此时见刘巴说本月便可举行开业典礼,李掌柜已经开始畅想许昌分会开业典礼第一天,能够有多少利润进账了。
刘巴在和李掌柜确认好许昌分会的商品准备情况后,又在李掌柜的陪同下去看了许昌生产基地。
目前除了十三州的各州中心重镇,各郡的汉中分会还没开始建立生产基地。
见到许昌生产基地也已经顺利投入生产后,刘巴便前往了下一处正在准备开业典礼的分会。
这天下十三州,刘巴还要再辗转九个州。
如今已是建安十五年八月份,正好到明年一月份过年之前,十三州的所有分会总部便已全部开业。
不过刘巴并不感到辛苦,他只觉得兴奋与激动。
能与汉中侯亲手缔造一个商业帝国,路途奔波之苦又算得了什么?!
建安十五年八月,许昌分会举行开业典礼。
许昌分会首日利润十万七千三百两,七日利润三十八万六千两!
建安十五年九月,洛阳分会举行开业典礼。
洛阳分会首日利润十五万九千二百两,七日利润五十二万五千两!
建安十五年十月,荆州分会举行开业典礼。
荆州分会首日利润。。。。。。
大魏各处的汉中商会分会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
各个分会的销售利润也不断汇总到林川手上。
魏王宫内。
林川和曹操此时又在看刚刚送到的幽州分会的销售利润。
如今每个月一起和林川看分会利润数据,已经快变成了曹操的习惯。
“林先生,各地的分会如今都顺利举行了开业典礼,汉中商会已经真正做到了遍地开花。”
“都是托魏王的福,还有就是辛苦了刘子初。”
“林先生何必如此自谦,若没有林先生统领汉中商会大局,为汉中商会指明方向,汉中商会如何会有今天!”
曹操非常欣赏林川的沉稳。
并且林川给人的感受根本不像是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
“魏王抬爱了。”
林川端起桌上的茶杯,笑着对曹操说道,然后轻轻抿了一口茶。
“此番汉中商会已经在大魏各州都开设了分会,各州分会的生产基地也都投入生产。”
“所以就不再叨扰魏王了,我准备近几日就启程回汉中。”
在邺城待了半年以上的林川,已经决定要返回汉中了。
曹操听闻林川要走,不由得出言挽留道:
“林先生,不如在邺城过完年再回汉中,也不迟啊!”
“魏王有所不知,我来邺城之前,已经快到了棉花收成的时候。”
“如今棉花的纺织遇到了些问题,需要我回汉中解决。”
林川提起棉花后,曹操便不再进行挽留。
于是林川在三日后动身返回汉中。
曹节则是留在了邺城,等年后再回汉中。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回汉中,研发中心未来的路
迎着飞舞的细雪,林川和一众护卫终于回到了汉中城。
林川回到侯府稍作休息后,便直接前往了城外的研发基地。
研发基地当中,林川见到了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并且神色十分疲惫的陈远。
陈远这一个月以来没睡过一天好觉。
因为用棉花作为纺织原料,大家都没有经验。
并且林川还在邺城。
于是负责研发基地的陈远就开始研究,如何用水力织布机进行棉花的纺织。
可效果到现在一直不理想。
本来想要靠研发基地独立解决问题的陈远,最后还是给身在邺城的林川去信说明了问题。
接到信后的林川心道果然不出自己所料,不过信中陈远说他已经研究了一个月。
林川看到这里还是有些欣慰的,便准备向曹操辞行。
所以林川并没有等到在邺城过年后,再返回汉中。
“汉中侯大人,陈远无能,请汉中侯大人责。。。。。。”
“陈师傅,不必自责,本侯倒是觉得这是件好事!”
林川打断了陈远的话说道。
陈远一听汉中侯大人不但不责罚自己,还说这是一件好事,顿时有些懵逼。
怎么坏事还成了好事了?!
陈远的脑子里现在充满了疑问。
林川看到陈远还是愣愣的站在那里,更加温和的开口道:
“陈师傅,这棉花的纺织和麻布的纺织相比确实有不同之处。”
“并且本侯去邺城之前并没有和你仔细交代。”
“其实这也是本侯对研发中心的一个考验!”
林川说完之后,陈远心中的疑问更多了。
“这是汉中侯大人对我的考验?!”
“那我岂不是没有通过汉中侯大人的考验?!”
“完了完了完了。。。。。。”
陈远从满脸疑惑道面色苍白,仅仅用了一刹那。
林川一看陈远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便猜到了陈远心中所想。
于是林川便带着陈远回到了城中侯府书房。
陈远身为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林川必须要好好的开导他一番。
“陈师傅,不必过分担忧,本侯从来没有打算责罚你。”
回到书房后,林川先是出言宽慰陈远。
“谢汉中侯大人!”
陈远听到林川说不会责罚自己,突然感觉到了一阵羞愧。
“本侯之所以在去邺城之前,并未与你说明这棉纺的诀窍。”
“其实本侯是想看看这研发中心,如今是否具有真正的研发和改进能力!”
陈远听到此处,更觉羞愧,低声对林川说道:
“陈远有愧于汉中侯大人的信重。。。。。。”
林川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继续说道:
“虽然这次研发中心并没有成功解决水力织布机棉纺的问题,但本侯并未对陈师傅你和研发中心感觉到失望。”
“相反,本侯看到了研发中心正在蜕变和成长。”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陈师傅带领研发中心工匠们,日夜苦思尝试的这一个月!”
说道这里,林川再次露出了笑容。
陈远想起了自己带着研发中心的一众工匠,每日吃住都在研发中心,日夜苦思如何解决棉纺问题的日子。
一直低着头的陈远,此时终于有勇气抬起头直视林川的双眼。
林川看到陈远终于恢复了一些自信,接着继续说道:
“本侯今后不会一直都在汉中,以后可能是有了新的想法后,直接将图纸和制作工艺送到研发中心。”
“所以,陈师傅你和研发中心的所有工匠,都要适应本侯不在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