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攻占贵霜帝国或者是安息帝国,对大魏进行生产原料的收集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相反和贵霜帝国、安息帝国还有罗马帝国的上层进行贸易,对汉中商会采购各种生产物资更加的便捷。

    并且林川认为可以适当贩卖给其他三座帝国一部分盔甲和神威大炮,用来加强他们对各自帝国的统治。

    不过这一想法林川现在觉得还没有必要和曹操提及。

    等到汉中商会通过海上贸易获得大量的生产原料之后,相信曹操和大魏的朝堂就会自己发现其中的关键之处了。

    “哈哈哈,本王只是随口一提,林先生不必当真。”

    曹操见林川劝说自己先不要急着对外用兵,便笑着对林川解释道。
………………………………

第四百四十三章 矿石、橡胶、白银

    魏王宫内,林川在向曹操介绍完手中的这一份世界地图之后,曹操接着对汉中商会所需要从海上贸易当中,获得的生产原料种类产生了兴趣。

    “林先生,现在汉中商会所生产的商品,从大魏境内所获得的生产原料,已经基本满足了生产基地的需求。

    不知海上贸易开展时候,汉中商会想要从中获得哪些生产原料?”

    曹操询问林川之时,也想借此了解一番汉中商会最近除了牙刷、牙膏和肥皂等生活用品,还有没有其他新的商品准备推出。

    “魏王,汉中商会现在所生产的商品,虽说足够现在的大魏百姓们使用,但这主要是因为大魏的人口还没有迎来第二次大规模增长。”

    如今大魏拥有一千万户,人口大概在五千万人左右,还没有恢复到大汉巅峰时期的六千万人口。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再过个十年左右,大魏的人口一定对超过六千万。

    “等到大魏人口再一次增长,超过了汉朝巅峰时期的人口之后,依靠汉中商会如今的规模,便有些供应不足了。

    开展海上贸易,便可以帮助汉中商会,渡过大魏人口增长之后对各种商品的巨量需求。

    并且除了汉中商会之外,大魏会有更多的商行借此机会发展起来。

    这对大魏的经济来说,是一件好事。”

    林川先是从大魏人口和经济的角度,讲述了一番开通海上贸易的好处所在。

    随后林川再次从汉中商会的角度,向曹操说明了海上贸易当中,汉中商会能够从中获得哪些生产原料。

    “对于汉中商会来说,各种矿石,还有橡胶和白银,都是对汉中商会十分重要的生产原料。

    这其中白银的地位尤其特殊。”

    “白银?”

    曹操见林川重点提到了白银之后,忍不住对林川问道,希望能够获得更加详细的解释。

    “不错,正是白银!”

    林川十分肯定的对曹操说道,接着他开始向曹操解释起来,白银对于汉中商会的重要性在哪些方面。

    “要想汉中商会能够进一步发展,大魏不论是百姓还是士族豪绅,都需要更加频繁的参与到各种交易当中。

    相比于铜钱来说,白银不但购买能力更高,并且还便于携带。

    用白银来进行交易,比之铜币要便携得多。

    并且铜除了用于铸币之外,也是生产各种商品的重要原料。

    比如说神威大炮和舰炮的制造,使用铜的性能要比使用铸铁好上许多。”

    林川开始给曹操简单的说明了白银作为货币的优势。

    曹操一听便理解了林川的意思,非常认同林川的看法。

    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只适合小范围和小批量的商品交易,这对大魏的经济发展是有着很大的限制作用。

    当然在汉中商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之前,这种交易方式对于大魏来说,是促进粮食生产和大魏朝堂稳定的优点。

    不过在现在对大魏来说,要想要尽快的迈入工业社会,那么大魏的商业必须要进一步发展下去,才能更快的达到迈入工业社会的标准。

    “本王明白了,这白银对汉中商会来说虽然不是生产原料,但汉中商会的进一步发展却离不开白银。

    还有林先生刚刚提及的除了汉中商会之外,还有其他商行在飞速发展,这一点本王想要听一听林先生的看法。”

    汉中商会成为大魏首屈一指的商行之后,其他的商行因为汉中商会的影响,利润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多,但是销售的商品数量要比之前高了一大截。

    还有就是现在的其他商行已经不需要再通过大量囤货,人为造成市场商品的短缺来大量的赚取不义之财。

    百姓们也更加乐于花钱购买商品,并且借此获得了更多的实惠,生活也变得更好。

    “其他商行的发展,也是因为现在大魏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所催生出来的。

    汉中商会即便在整个大魏拥有超过两百座分会,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大魏百姓们的各种需求。

    其他的商行现在也已经开始仿照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的模式,来重新改造自家的商行。

    还有一点就是在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在整个大魏完成建立之后,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仅可以到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当中做工,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

    在幽州的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建立之时,幽州士族们将大量的士族子弟,派入学院当中担任老师,林川便从曹冲和幽州分会赵掌柜口中得知,幽州士族是想为自己的商行培训人才。

    在了解到此事之后,林川认为将所有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毕业生,都招募到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当中,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将会面临很大的阻力。

    这个阻力就来自于想要让自己家族商行进一步发展的大魏各个州郡的士族。

    所以林川决定与其和天下士族争夺人才,不如继续扩大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规模。

    到最后获益最大的,绝对是汉中商会。

    曹操听完林川的解释之后,了解了其他商行支持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建设的原因和目的。

    对此曹操虽然说不上乐见其成,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现在曹操仍旧无法通过士族之外来统治大魏,既然想收天下士族们的权力,那么就在财富上给予一些补偿吧!

    接着曹操向林川问起了橡胶的作用。

    现在大魏还没有橡胶树,自然也没有人知道橡胶为何物。

    “魏王,这橡胶乃是美洲的一种树木的汁液,可以制作成类似于牛筋的产品。”

    “那么这橡胶可以用来制造弓箭吗?”

    曹操听林川说橡胶和牛筋类似,便开口向林川问道。

    “橡胶和牛筋还是有很大不同,虽然不能制造弓箭,不过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农具的把手,还有就是马车的轮胎等等。”

    林川简单和曹操介绍了一番橡胶的用途,蒸汽机和火车林川还不打算现在就向曹操展示。

    现在曹操已经大概了解到,开通海上贸易之后,对汉中商会和大魏的影响。

    这对曹操进一步加强大魏朝廷的权力,有着很大的好处。

    究其根本,就是曹操可以允许大魏的士族和官吏们拥有财富,但不能允许他们掌握兵权。

    只要兵权牢牢的抓在曹操的手中,他就不担心大魏的天下会发生叛乱。
………………………………

第四百四十四章 指南针,不迷路

    傍晚时分,曹操和林川就海上贸易之事,已经谈论了许多计划。

    林川回到客房前,见到了曹冲和姜维正等在林川客房的门口。

    见到林川之后,两人同时向他说道:“老师!”

    “都在我这里干嘛?”

    林川不知道曹冲和姜维为什么在这里等着自己。

    “老师,您和魏王商定好了海上贸易的时间了吗?”

    曹冲和姜维在见识过舰炮的威力之后,就对海上贸易充满了期待。

    “哪里会有这么快,光凭一艘宝船,还不足以进行海上贸易。

    等到吴郡船厂的宝船检查完成之后,才能在扬州的船厂进行宝船的量产。

    况且现在研发基地还在进行着舰炮的生产。”

    林川看着一脸期待的曹冲与姜维,无奈的向两人解释道。

    姜维和曹冲听完林川的解释之后,顿时感到一阵失望。

    “你们两人不用急于一时,等到舰队完成之后,总会有机会出海看一看的。

    还有舰炮对于大魏的舰队来说,更多的是出于自保的要求,如果我们开始对外发动进攻,那就和原本的海上贸易背道而驰了。”

    林川知道曹冲和姜维两人有着为大魏开疆拓土的志向,所以对两人再次说明了一遍开展海上贸易的根本原因。

    姜维和曹冲此时心中的失望之情,在听完老师林川的说明之后慢慢消失。

    “好了,不要在门口站着了,都进来座吧。”

    随后林川招呼姜维和曹冲一同进入客房。

    来到客房之后,林川从怀中再次拿出了一份世界地图。

    虽然现在不适合对贵霜帝国、罗马帝国和安息帝国作战,但像澳洲和美洲具有矿产等资源,并且没有一个实力强劲的统一帝国来说,大魏可以帮助他们建立。

    姜维和曹冲这是第一次见到世界地图。

    两人虽然之前听到林川多次提及大魏之外还有其他帝国,但对他们两人的感受来说都不甚直观。

    直到看见林川铺展在桌面上的世界地图之后,姜维和曹冲才对这个世界的巨大有了直观的认识。

    “原来罗马帝国的面积竟然不下于大魏!”

    曹冲看到世界地图上标注的罗马帝国时,颇为惊讶的说道。

    “老师,我们和贵霜帝国还需要进行海上贸易吗?”

    姜维指着和大魏相邻的贵霜帝国问道。

    林川闻言对姜维答道:“当然需要,海上贸易虽说在时间上要比陆路贸易长上许多,但依靠容量巨大的宝船,大魏舰队往返一次贵霜帝国,能够销售的商品和带回的生产原料,比之陆路运输要多上百倍!”

    姜维这才理解了,在运输大宗物品之时,海上运输比之陆路运输的巨大优势。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随后林川开始向曹冲和姜维,继续说明接下来海上贸易能够给汉中商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各种好处。

    林川讲完之后,曹冲和姜维对为大魏开疆拓土的心情,再次有了新的理解。

    与其攻占更多的土地,还不如和土著们做生意。

    只要大魏能够保证在武力方面的绝对优势,那么整个世界都可以成为大魏的生产原料产地!

    与此同时,扬州吴郡船厂。

    杨校尉带着船厂当中的工匠,将完成试航的宝船从里到外都认真的检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存在问题。

    紧接着杨校尉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魏王曹操。

    曹操在收到杨校尉的汇报之后,心情大好。

    在命令扬州的船厂同时开始建造宝船的同时,曹操也给了吴郡船厂的杨校尉和所有船厂工匠一大笔赏赐。

    获得赏赐的杨校尉和吴郡船厂工匠,又继续投入到了下一艘宝船的建造当中。

    在建造宝船的同时,杨校尉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之前大魏的海船都是在海岸线附近航行,但宝船可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的大型海船。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宝船如何在茫茫大海之中,确定航线是否准确?

    使用星相来在海上确定方位的办法,对远洋航行的宝船来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于是杨校尉将这个问题,向曹操说明了一遍重要性。

    曹操再次收到杨校尉的来信之后,对于如何让宝船能够在海上确定航线的办法,也是毫无头绪。

    “林先生能够提供建造宝船的图纸,想来也有办法保证宝船在海上寻找正确航线的办法!”

    曹操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林川。

    林川当然也不会让曹操失望,他已经准备好了指南针这一导航神器。

    之所以没有将指南针和宝船的建造图纸一同交给曹操,是因为林川当时在处理益州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事情,把指南针这件事给忘了。

    “林先生,扬州吴郡的杨校尉给本王来信,说是宝船在试航之后没有发现问题。

    本王现在已经下令扬州的船厂开始同时建造宝船。

    不过杨校尉提出了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在海上保证航线准确的问题。

    不知林先生可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魏王宫偏殿内,曹操对林川说道。

    “杨校尉可是再次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啊!”

    林川听到曹操说完之后,高兴的说道。

    “至于杨校尉提出的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